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元代铜印上,刻着一些难以读解的神秘文字,它的学名叫“八思巴文”,这种文字是元代的法定文字,乃“国字”,发明这种文字的人是一位叫八思巴的大元帝师。据说,八思巴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的原型;还有说法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桥段即来源于八思巴斗法全真道士的真实历史事件。
八思巴文左卫阿速亲军千户印
从三品以下的官员使用铜官印
官印,是古代官吏行使权力的重要凭证,是各级官员掌握权力的鲜明标识,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官印都十分重视。元朝政府对官印的铸造尤为严控,虽然元初有过一段时间由“诸路官府自为符印”,但不久就将铸印权收归中央,绝不允许手中大权分流地方。
元代官印统一由中书礼部铸印局制造,其质地、形态均有严格制度。诸王印金质,正一品至正三品银质,从三品以下均为铜质;一、二品官印印背有台,三品以下无台;印体大小与官品成正比,按《元典章》规定,正一品官印边长为元尺三寸,从一品为二寸八分,以下逐级递减一分、五厘不等;诸王印钮式有驼钮、兽钮、螭钮、龟钮数种,一品官以下官印印钮均是扁长方的橛钮,这种钮式与宋、金官印相同,只是略高些。
元代官印印式属隋唐阳文打印系统,有汉字印和蒙古文印两类。汉字印主要行用于蒙古文字颁行以前的蒙元早期,元朝统一天下,蒙文开始入印,蒙古文字颁行后,汉字官印渐少,但并未消失。同一方官印中有蒙、汉两种文字,这是元代独有的时代特征。印文为蒙古文,印背均用汉文刻制年款,背款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一定规定,右款是印文的汉字对译,用于帮助不认识蒙古文的人了解印文内容,左款依次是铸造单位和铸造时间。元代官印皆为朱文,边框渐宽,这对后世官印的形制影响较大。
通过刻有八思巴文的元代铜印,可以解读出不少珍贵的历史信息。如内蒙古博物院珍藏着两方八思巴文铜印,印一是“监国公主”铜印,1994年出土于内蒙古武川县东土城乡;印二是“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铜印。两方铜印的发现,为研究蒙元时期的历史、文字以及官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监国公主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刺海别吉,是蒙古族的一位巾帼英雄,她奉父命与汪古部和亲,下嫁于汪古部的首领阿刺忽思。1217年成吉思汗封阿刺海别吉为“监国公主”,代表大汗掌管汪古部和漠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元史》载阿剌海别吉“明睿有智略”,“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阿刺海别吉死后,被追封为皇祖姑赵国大长公主。通过此印折射的历史信息,可以进一步了解蒙元帝国与汪古部之间的联姻结盟情况及蒙元时期漠南地区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而印二则是蒙元帝国管理女真族的侍卫亲军万户府的机关印信,借此印,能明确感知蒙古与女真两族间此消彼长的博弈态势。
元代的“国际音标”与“世界语”
元代官印上的蒙文,学名为“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时命“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也称“八思巴蒙古新字”。这是一种拼音文字,有音无义,类似音标。按忽必烈的设想,八思巴文是用来“拼写一切语言”的,它的书写对象包括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八思巴文共有脱胎于古藏文字母的41个字母,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字母陆续有所增补,据现存资料归纳,总数达57个。
成吉思汗建国前,蒙古人尚无文字,“凡发命令,遣使往来止是刻指以记之”。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部时获其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命令他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教授太子、诸王及贵族青年识字,并逐渐形成用畏兀儿字母拼写的蒙古文。由于畏兀儿蒙古文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故也被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随着文字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文字的使用十分混乱。窝阔台、贵由、蒙哥时期不同民族地区的行文,有时还用各地区通行的民族文字书写,出现畏兀儿字、汉字、契丹字等多字同时并用的局面,颇不利于中央政令的推行。忽必烈继位后,看到“字书有阙,于一代制度,实为未备”,决定创制一种统一使用的新文字。1253年(宪宗三年),西藏萨迦派佛教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因其学识渊博、备受宠信,1260年(中统元年),忽必烈命八思巴创制新字。
八思巴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验,1269年(至元六年)新字创成。忽必烈下诏颁行新字,并规定以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文”,是元代的法定文字,即“国字”,字数只有一千多个,与蒙文一致,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拼写,按照音节划分。新字颁行后,主要用在官方文书或官方造发的印篆、碑刻、牌符、钱钞等方面,为蒙古社会的文化进步发挥了一定作用,堪称元代的“国际音标”和“世界语”。
八思巴文的衰落皆因不接地气
八思巴文于1269年开始使用,但两年过去,彻底学会并熟练掌握者依然数量稀少。为掀起“八思巴文学习热”,忽必烈于1271年下诏要求百官百日内学会八思巴文,并许诺:官小的学会了可以升官,没官的学会了给官,不识字的学会了可以终身免除乌拉徭役。但即使不吝封官之赏,被尊为“元国字”的八思巴文始终未能在民间推广。元朝覆灭之后,八思巴文的使用随即被废止,但它没有被遗弃,北元蒙古朝廷中仍用八思巴文制造印玺,仍有蒙古贵族用八思巴文刻制碑文。最终,严重缺乏群众基础的八思巴文沦为了“死文字”。时至今日,我们只能在元代的铜印、钱币等文物上,一睹这艰深文字的“岁月遗容”了。
八思巴文创制不易推广更难,直至被时代淘汰,究其内因,是这类文字一般都是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创建的,是“强扭的瓜”,往往忽视了文字最基础、最直接的功能——文学的消遣功能,所以它注定是短命的。八思巴文虽被艰难创造出来,但蒙元时期的藏人使用回鹘文多年,藏人又习惯横写,读难以辨认、书写次序与传统习惯迥异的八思巴文觉得非常别扭;而汉人对这种从天而降的陌生文字更是看不懂更读不出,对元廷颁布的学习指令不过是阳奉阴违。故而,八思巴文这种政治色彩极浓、超方言的书写系统,自始至终未能被各族基层民众所接受,只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仅限官方通行。不过,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文字,用做军事密码倒还是蛮合适的,只是如此一来,八思八文就彻底钻进了死胡同,变成一种“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文字摆设了。
八思巴本人是元代“帝师”
八思巴文虽被光阴废弃,但创立这种文字的八思巴本人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否定的。八思巴(公元1235年-1280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又译“发思八”、“帕克思巴”),本名罗卓坚赞,意为“慧幢”。(核实)
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忽必烈即位后,他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释教;至元年间,他奉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文”;次年又升号“帝师大宝法王”,简称帝师;1276年,在太子真金的护送下,八思巴回到萨迦,自任萨迦法王,领西藏十三万户;1277年,八思巴在后藏的曲弥仁摩(纳塘寺附近),自任萨迦寺第一代法王,执掌西藏政教全权;他还曾将藏族的建筑、雕塑等技艺传入内地,又将内地的印刷术、戏剧艺术等引进西藏;他有著述三十余种,传世至今的有《彰所知论》、《萨迦五祖记》等。
忽必烈与八思巴的关系,亦君臣亦师徒,忽必烈从大汗到皇帝,八思巴从国师到帝师,两人几乎成了“命运共同体”。忽必烈在朝廷内设立总制院,掌管全国的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并授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管总制院院务,后又将总制院改为宣政院,同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并列,是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元朝中央四大机构之一。1320年,元仁宗下诏,在全国建造八思巴帝师殿,以此永远纪念这位功臣。
八思巴是特殊时代产生的特殊人物,他凭着自己卓越的智慧与坚韧的努力,奠定了藏传佛教的历史地位,于乱世之际促进了西藏与中原的连通,促进了蒙藏、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西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八思巴是西藏历史上继松赞干布之后的又一位具有开阔视野的杰出人物。
诸葛亮舌战群儒
源自八思巴舌战群道?
八思巴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宗教领袖,还是一位经历非凡的传奇人物。
八思巴聪明颖悟,据传他3岁就能诵咒语。《元史释老传》称他7岁时,即能“诵经数十万言,能约通其大义,国人号之圣童。”《西藏王臣记》记载八思巴:“幼而颖悟,长博闻思,学富五明,淹贯三藏”。稍长,八思巴即开始学习“五明”学(“大五明”包括声律学、正理学、医学、工艺学、佛学;“小五明”包括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一学即悟。“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
有一种说法称,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的原型就是大元帝师八思巴。实际上,八思巴与金轮法王之间无任何关系,金轮法王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虚构角色,而八思巴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过,八思巴参与的一场著名的佛道辩论,却为古典名著《西游记》与《三国演义》中重要情节的设置提供了素材脚本。
公元1258年,哈喇和林的“万安宫”内举行了戊午佛道辩论大会,这次佛道辩论大会的起因是:全真教借长春真人丘处机西游花剌子模受成吉思汗支持之机,侵占了梵刹四百八十二所,还毁了一些夫子庙,改作道观。备受打压的佛教徒忍无可忍激烈反击,少林寺长老福裕向当时的蒙哥皇帝上书控诉,蒙哥于是在他执政的第八年,下诏命忽必烈亲王召请各地僧、道两宗,并包括儒者在内所谓“九流名士”到哈喇和林的万安宫聚会辩论。
据西藏的《萨迦世系史》载,在这次佛道辩论大会中,年仅22岁的吐蕃僧人八思巴以严谨的逻辑、高超的辩才步步发问、直指要害,取得胜利。八思巴舌战群道声名鹊起,一时家喻户晓,成为日后元代小说的绝好题材。如元代古本《西游记》里就将八思巴的这段故事演绎成唐三藏孙行者师徒在车迟国斗法虎力、羊力、鹿力三怪的桥段,即《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而罗贯中则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中,描写二十多岁的诸葛亮为实现联吴抗曹大业,将东吴一干文官们驳得无辞以对,这一生动段落据说就取材于青年八思巴舌战群道的事迹。因为在属于正史的《三国志》中,是没有诸葛亮江东舌战群儒的任何文字记载的。
来源:部落可汗
- 上一篇: 朝阳人熟悉的这些地名竟然都是蒙古语
- 下一篇: 再探敖伦苏木古城 (组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