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珠穆沁旗羊皮蒙古袍的来历》采访
乌珠穆沁熏皮袍子的主要面料为乌珠穆沁绵羊皮,少选山羊皮的原因是其羊毛粗硬,皮板硬厚,所以用量较少。绵羊皮多选在夏末秋初宰杀的羊皮,因为这个季节的羊经过春季剪毛和夏季草原茂盛的青草牧养,生长的羊毛细软发亮,而可以选做皮袍的羊皮必须要皮板柔软,毛孔细小,做成的袍子才会贴身温暖,是熏皮袍子的最佳面料。一件熏皮袍子成衣所用的羊皮为6-8张不等,所以选出较适合加工的羊皮也非易事。选好羊皮之后要彻底清洗上面的污垢,在羊皮快要晾干的时候涂抹一层粘土,之后用钐镰,刮掉羊皮上的油脂,彻底刮完后再用清水冲洗,放置干燥阴凉处晾干。将晾干后的羊皮放置在盛满酸牛奶的木桶中浸泡,同时在每三十斤的酸奶中加入七到八两的咸盐。大概浸泡两周左右的时间拿出,用酸奶汤再进行一遍清洗,以防羊皮打卷。最后把清洗好的羊皮放在刮皮架上,用镰刀刮掉皮子上的残留物,将皮子挂在绳子上阴干,不可太阳暴晒,防止皮子变硬、变形。
挖制熏坑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选好合适的地点之后,在土质较硬的地上掏挖一个口小肚大的坛形坑(坑口直径约为20-30㎝,坑内直径约80㎝左右、深度约为80-90㎝),用一般黄胶泥抹光坑内壁。使用过程中熏坑如出现破损,也均用黄胶泥修复。熏皮燃料为马粪、牛粪。 马粪燃烧后的烟雾轻薄、烟味小,熏出来的皮子颜色好看而均匀,但因为近年来马匹数量减少,故人们多用牛粪熏制。而羊粪则不用,原因是羊粪燃后的烟不能着色。在熏坑的地面上用三根长3米的木头呈三角状绑成支架,用来捆绑要熏制的羊皮。把之前晾干的羊皮进行一定的裁剪去掉边角,用三张缝在一起,缝成一个类似三角帐篷的形状,缝合之间的绗缝要大,这样利于透烟。准备就绪后将马粪放入熏坑内点着(一般熏制一组要用2-3簸箕马粪),并将三根木头捆绑成三角支架置于熏坑上方,把缝成三角帐篷状的羊皮用绳子固定于支架上,口向下扣在熏坑上进行熏制,一般需要2小时左右熏制完成。最后将羊皮之间的缝线拆开,单张进行通风晾晒去除烟味。斯日古楞老人说,如果有哪张羊皮熏的颜色不均匀或色彩不够重的话,就要重新熏制,所以说一件熏皮袍的每一张面料制作都是十分复杂的。这种传统的技艺是乌珠穆沁人智慧和长期劳动的结晶,不仅极具艺术性还具有科学性,是现代技术所不能替代的。
整理:贺喜格 | 编辑:珠拉
- 上一篇: 中华民族丨这个家是纯手工制造的!
- 下一篇: 蒙古文人名设计(阿斯玛18248305310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