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承载着我们无数的梦想,也保留了无限的文化,蒙古包及其营造技艺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高超的技能和创作才能。它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和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蒙古包营造技艺也是第二批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这也见证着它的独特性和传承的必要性。
在辽阔的草原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蒙古包结构简单、牢固无比、相比土木建筑更具有抗风与抗震的功能,拆卸容易,塔建方便,重量较经,又可分为几个部分,所以运载也十分省力,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传统建筑工艺。千百年来,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其作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种独特形式,以其不可替代的观赏、实用性得以延续和保留
蒙古包分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牧区多建移动式。通常高约2.5米,直径4米。包顶有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蒙古包的形状是圆满和完整的象征。蒙古包的形状在某一方面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蒙古族往往以八宝为蒙古包的象征,且把八宝视为平安吉祥的象征。
蒙古包轧包前第一是选址,轧包前先把“套脑”天窗固定在正中央,然后把门立在前头,“哈纳”木围墙围起来,必须以顺时针方向搭建,然后拉好鬃绳,拉鬃绳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有褶子,蒙古人最讲究这一点,鬃绳如有褶子怕影响家庭和睦,这是祖先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直到现在也一直在运用。
蒙古包以木头、毛绳、毡子三位一体的材料,“套脑”(天窗)、“乌尼”(伞股式辐射的椽子)、“哈纳”(网格状木围墙)三位一体的架木,蒙古包哈那交叉形成的网格很像吉祥结,象征着智慧和永恒,蒙古族文化意识中吉祥结是吉祥幸福象征。幪毡(覆盖天窗的部分)、顶篷(覆盖“乌尼”的部分)、围毡(覆盖“哈纳”的部分)三位一体的苫毡,组合成一种最适合北方气候和游牧生产的独特民居。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三段组合”的房屋,可以化整为零,材料也轻捷便携,可以反复使用,所以建造、拆卸、搬迁、修理都十分方便。
蒙古包营造技艺由架木和苫毡的制作及装饰等环节构成,它集木工、刺绣、雕刻、绘画、编织等为一体,集蒙古族民间手工技艺之大成。在草原上,蒙古包的大小,以哈那的多少区分,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风格样式各异的蒙古包及其营造技艺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哈纳”具有伸缩性,能自由变化,蒙古包的高低、大小可按需要调节,遇到雨季、风季气候突变和居住人口增减等情况都能应付自如。圆形结构造型减少了风雨和沙尘对蒙古包的袭击,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蒙古高原严寒、酷热的大陆性气候。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的家,营造蒙古包的每一份习俗都代表着对家庭幸福美满的第一份祝福与期待,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们用信仰、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盖着他们的家——蒙古包,让这个不确定位置的家,更具有家的模样。
技法独特、传承久远的蒙古包营造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前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定居生活后,蒙古包大多用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区,发展特色旅游业,供游客欣赏体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