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地球
文史|中国‍‍‍‍‍‍

请将国家地理中文网公号设为星标,不然可能无法收到每日推送

关扣尼,女,鄂伦春族,1935年生于鄂伦春族倭勒河部落的古拉依尔氏族,15岁时成为族里的萨满,她是家族里能追溯到并且有据可查的第15位萨满。

2011年,一部讲述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的纪录片《神翳》(The Opaqued God)备受争议,有人说其宣扬“封建迷信”,也有人称其透视了文化在传承中的心酸悲凉。

影片的主人公老萨满关扣尼更被称为——寂寞的通灵者。

1950年,年仅15岁的关扣尼独自上山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胸口和左胁疼痛难忍,呼吸困难。

到家时便一病不起,一连几个月无法下地走动,家里已成萨满的堂哥关伯宝为她请了神,说她要成为萨满了。

起初关扣尼的爷爷拒绝让孙女成为萨满,但眼见她身体日渐虚弱,只能答应。

说来也怪,自关扣尼师从大萨满赵立本开始学习萨满后,久病缠身的她竟然可以穿着九十多斤重的神服,在急促的神鼓伴奏下,不吃不喝跳上几小时,乃至十几小时。

她的病好了,萨满也“拴住了”她。

纪录片《神翳》2011年

根据鄂伦春族传统,成为萨满有几种情况——
一是老萨满用所谓“神验”的方式来选定接替人;二是由已故萨满“抓”的;三是由生病孩童的家长祈神并许愿当的;四是由族人推选。
关扣尼成为萨满正如第三种情况。
但还没等关扣尼展露“神迹”,新中国浩浩荡荡的“破除封建迷信”运动开始了,关扣尼只能联合当地几位老萨满一起将神明“放逐”。
此后半个世纪,她对萨满缄口不提。
直到21世纪,她又被半推半就拥上神坛,成为民俗文化传承人。
影片最后,关扣尼的女儿遭遇车祸,她去求神,神不再回应
2019年10月3日下午16时32分,鄂伦春族最后的老萨满关扣尼,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呼玛县白银纳家中仙逝,结束了她84岁充满神奇而坎坷的一生。
下面是关扣尼老萨满去世后举行的风葬,三天圆坟,百天脱孝过程的全纪录。
以此纪念——“中国最后的萨满”。
与神灵共度的最后时光

10月1日,老萨满关扣尼从呼玛县医院住院回来的第二天,预感自己时日无多,便让侄女关金芳找村子里几位老人商量她的后事,指定“担沁”(鄂语,意为丧事主持人或白事先生)。

按照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担沁”之人,不能让同姓氏,亲属或娘家人担任,必须是外姓或亲属以外的人来担任。

10月2日晚,她突然对侄女关金芳说:“家里来了这么多人,屋子里都挤满了人”,关金芳问:“姑姑,都谁来了?”她说:“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和你,还有XXX萨满”说了一大堆已故的人名,都是关金芳不认识的人。

关金芳问:“他们在哪里?”

“就在对面,我能看见,他们大概是来接我的”。

10月3日凌晨1点多,关扣尼自言自语,唱着神歌曲 ,并告诉侄女:“神灵都来了”。

“小芳你不要怕,神灵保护我,也会保佑你,我既然把萨满神事传给你,我也会一直保佑你,帮助你,鄂伦春人不能没有萨满”。

她边唱神歌边交代后事,她去世后,如何风葬,应该怎么做,注意哪些事,事无巨细,从容不迫。

“我是萨满,是有神灵的,我不愿意埋在地下,让乱七八糟的东西踩着我,土葬埋汰(脏)。萨满风葬能通天、通地、通万物,我也会保佑家乡的人们。”

大约是凌晨5点,老萨满哼唱完神歌神调,全身抖了一下说:“神灵都走了”。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睛也特别明亮。

关扣尼大事交待完毕,安稳地睡了。

10月3日16时32分,老萨满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

戴孝
关扣尼老萨满咽气后,关金芳与亲友们一起给她穿上装老衣服——‍
寿衣有线衣线裤,自做的薄棉衣薄棉裤,外穿长袍及外裤,头戴民族式帽子(双耳额头除有亮扣,即照妖镜,意为鬼神不能靠前),脚穿传统的布鞋,戴上白手套、穿白袜子(意为干干净净)。
人们在“担沁”的指挥下,做各种丧事的准备工作。妇女们围坐在一起叠纸钱,叠元宝等。
妇女用白布缝三个布口袋,用来陪葬,为老萨满的阴间生活做准备。一个是用来装小铝锅小饭勺,一个是用来装粮食,如小米、九张空心油炸圆饼,最后一个是用来装针线。
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首先来到灵堂前,向老萨满灵位磕头,鞠躬行礼,敬烟敬酒表达缅怀之情。把送来的烧纸、烟酒、毛布、布料等物品放在灵堂处,也有人拿现金,一并交给记礼单的人。
逝者的儿女或家人向每一位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行礼鞠躬,表达谢意。
戴孝仪式很庄重,在“担沁”的指挥下进行。
首先由“担沁”告诉逝者:“儿女和晚辈们开始给你戴孝了,你放心吧。你在天之灵,多多祝福你的儿孙和家人们......”。
对逝者说完了,再对她的儿子、侄女、侄子、外甥、外甥女和女婿、外孙、外孙媳妇等一一给他们戴上白色的孝布(五岁以下的孩子不能戴孝,意为会压运)。
同时代表逝者老萨满的心愿和希望,逐一进行说教,并祝福他们好好尽孝,好好生活,日子会越来越好。
守孝
鄂伦春族守孝规矩:过去守孝三年,现在守孝百天
守孝期间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不理发、不打人、不骂人、有人打你不还手,有人骂你不还嘴;
妻子或丈夫,其中一人离世的,不吃动物内脏,意思是吃动物内脏打不着或打不死动物;
女人不能随便吃动物内脏,否则会不吉利;
不唱歌不跳舞,不参加娱乐活动,不穿红色或鲜艳的衣服。
守灵是从逝者去世到出殡前,依据逝者去世的时间算起,有的是大三天,有的是小三天。
这段时间需亲朋好友们守灵,不能断人,香火不能断,早午晚和午夜由家人们必须烧纸上香。守灵时还防止猫和狗接近遗体。
老萨满去世的那两天,天气非常好,风和日丽,光芒四射,没有乌云。
守灵的气氛非常好,根据鄂伦春族说法,守灵期间氛围的好坏,与逝者的性格、脾气禀性相关。

安葬
10月5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阳光和煦。
上午8时,“担沁”告慰逝者:“萨满老人家,老奶奶,你的时辰已到,你的儿孙和亲人们为你做了非常好的新房子。你别难过,你已与家人分离,你轻轻身子,我们把你送到新房子里,你放心地走吧”。
遗体由四、五个人从死者褥子的四角抬起,另有四人举起大毛毯的四角,罩在抬遗体的人们上边,意为遮挡尸体,以免见太阳或阳光照射。
他们把老萨满的遗体装入棺材里。“担沁”让人们把死者需要带的遗物(生前最喜欢穿的衣服及3个布口袋)一同随丧。
随葬品都放好后,把蒙在死者脸上的白布揭开,给死者“开光”,主要是开眼、耳、口、鼻光,并念念有词,儿孙及亲人们最后再看一眼遗容,但不能让眼泪掉进灵柩里,几个人还高举着毛毯,不能让遗体见光。

“开光”结束后,灵柩要封盖好,人们把系灵柩的大绳子在吊车上系好。起灵时,随着灵柩慢慢抬起,死者的儿子高举的丧盆(专用烧纸的瓷盆)狠狠摔碎。
儿孙、亲人和戴孝的人们跪在地上,磕头、哭泣、叫喊:“一路走好”。
整个过程中,“担沁”不住地说送别的话,告慰老萨满。
老萨满关扣尼的墓地,在白银纳乡西侧一处寂静的山林,这墓地是关扣尼自己生前选的,一是离已故的姐姐关扣杰的墓地较近,二是这里风水好,有山有水,有森林,面对着呼玛河,不远处还能遥望白银纳村,能保佑家乡的父老乡亲。
吊车缓缓地启动,在大家的帮助下,老萨满灵柩缓慢移动,安安稳稳地放在事先截好的木桩的横木上,人们的心也随之放松。
木桩离地面1.9米,“9”是鄂伦春人的吉祥数,4根木桩意为“四平八稳”。

老萨满的灵柩平稳地落在木桩上,也实现了老人家的心意:风的主神把萨满神灵带到天上,上天眷顾鄂伦春人,大自然养育萨满,萨满护佑鄂伦春人。
百年后风葬是关扣尼本人的愿望,她没有与前夫孟涛渡殡骨,也没有埋在后任丈夫孟玉林的墓地。
她认为风葬接地气和树神的保佑,借风神的力量使自己灵魂升天。
尸体虽然腐烂,但灵魂不灭,神灵永存,保佑鄂伦春人。

关于老萨满百年衙风葬之事,关金芳多次找到呼玛县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请示,领导们很开明:尊重鄂伦春族民风民俗,尊重老萨满的遗愿。

“酬谢”是葬礼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之一。 “担沁”指示老萨满的儿孙亲人及戴孝的人员,向前来送葬的人们表示感谢,并将他们一一排好队。

老萨满的儿子们排在最前面,他们双腿跪下,手持桦木杆当拐仗,跪着来到大家面前,给每人个人一一行礼,敬酒和敬狍子肉。

老萨满关扣尼“风葬”仪式现场视频

     

戴孝者们之所以拄着拐杖跪着致谢,是死者的儿孙们对养育之恩的报达,尽忠尽孝,最后一次履行报恩的义务,也是对参加葬礼的一种尊重和礼貌。

葬礼进行过程中,还指定专人手中拿着一些白毛巾,给前来送葬的长辈,嘉宾和异姓人的手臂系上毛巾,以表达感激之情,场面非常祥和,有说有笑。

戴孝的人使用过的拐仗,本应该是当时用完后烧掉,但因防火期没有烧,等到百天脱孝时再烧。

戴孝的人的孝带,系在“枯树”上(没有生命的“死树”),这是意味着死者走向阴间,永离人世,“担沁”另把黑纱给他们戴在手臂上。

风葬仪式结束了,人们纷纷下山回家,但也有个别人磨磨蹭蹭。

于是“担沁”拿起小树枝,往他们身上轻轻地打一下,意为赶紧走:与死者彻底分离,除去身上的晦气和不洁之物;不再有痛苦和灾难,走向美好的家园。

他告诉人们,“在回家的路上不许哭,不许回头,一直往前走”。

 

圆坟和脱孝
三天圆坟是在死者风葬后的第三天举行,就是上坟烧纸,上供。
据说在第三天,是死者最清醒的时侯,心明眼亮,正式脱离人间,回归自然。
三天圆坟是鄂伦春族丧葬习俗中比较主要的内容之一。所以,死者的儿孙亲朋好友及戴孝的人都很重视,没有特殊的事情都必须参加。
三天圆坟也是在“担沁”的主持下进行。
服孝期满,准备脱孝时,要提前通知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并准备烧纸,烟酒肉等祭品。
2020年1月12日,是老萨满百天祭日,这时白银纳已经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天气寒冷。

人们来到墓地,在“担沁”的主持下,大家清理积雪,捡干柴点火,支锅架。篝火升起来了,人们围在篝火四周,有几个妇女在做“手把肉”、熬肉粥。
守孝的人们也一一给死者磕头,敬烟敬酒,诉说心里话。之后,大伙用烧纸为死者叠纸钱,做元宝,纸船、纸马、纸鸟、纸衣服等。
“担沁”告诉死者,“给你送多多的钱,钱多福多,人兴旺”;有人叠好的“得义”(鄂语意为神鸟)边说边烧:“愿你像小鸟一样飞走,自由自在,没有疾苦,你可要坐好坐稳,小心被翅膀扇掉。”大家轰堂一笑。
做纸船的人说“你坐上船一帆风顺,什么样的河,多么大的风浪都没事,你坐上船好好过河,金条、银条都装好,你钱多,金条多,什么也不怕。”
爱开玩笑的人说:“这回老太太可成了富婆了。”
这时的纸钱,元宝及死者的遗物及三天圆坟的烧纸都烧了,纸烧的非常旺,意为死者收到钱物了,很高兴。
然后,由“担沁”告诉亡灵:“这是儿孙及晚辈孝敬你的,你要好好品尝鲜美的肉,喝上热呼呼的肉粥。”大伙端酒敬天敬地,敬万物,一边席地而坐,边吃边喝,说些祝福和赞美的话语。
大家有唱有跳,围着篝火跳起篝火舞,一人领唱,大家合唱,热闹一番。
酒足饭饱后,“担沁”让戴孝的人来到坟地的一侧,准备脱孝仪式。
“担沁”让戴孝的人们按大小,男女排好队,首先,从老萨满儿子开始,摘下他手臂上的黑纱再用力从后背部使劲推,开让他往前跑,不注意的人容易被推倒,被推开的人迅速往前跑,再跑回到人群的地方(这一推意为忘记失去亲人的痛苦,走向美好的新生活)。
所有脱孝的人脱完黑纱后,将黑纱系在树底下,意为有根,子子孙孙人丁兴旺。
“担沁”告慰亡灵:“儿孙敬晚辈们,尽完了孝心了,你要保佑他们平安幸福,没有灾没有难。你放心吧,把你好的品质,好的传统留给下一代,让你的家人,全体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幸福安康。”
脱孝仪式结束后,“担沁”在树中挑选细长光滑的柳树条拿在手中,让脱孝者一一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抽打脱孝的人,被抽了一鞭的人直接离开墓地往家走,不允许人们再回头看墓地。
这意味着与死者亡灵彻底分离。
活着的人要化悲痛为力量,愉快地走向光明世界,而死者则走向阴间,再不允许打扰活着的人,并保佑他们平安幸福。
鄂伦春人认为:死者亡灵百天以后,就属于阴间了,已彻底离开人世间。      
至此,中国最后一位老萨满,以另一种方式庇佑她深爱着的土地。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