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索尼尔》



蒙古族文献的拯救者金峰教授


      他最突出的功绩是不畏政治风险,不怕艰难困苦,排除一切干扰,挽救了一大批蒙古文献。在1966年冬“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焚烧呼和浩特地区召庙文献时,他抢救出一大批珍贵蒙古文历史档案和文献。同时他反对拆除呼和浩特旧城和新城鼓楼,遭受造反派的人身攻击。“文化大革命”末期,他志愿参加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蒙古文献的整理工作。携带子女骑自行车跑遍呼和浩特、包头地区搜集蒙古文碑铭,并抢救临摹乌苏图召珍贵壁画。在五当召主管巴雅尔同志的协助下,将该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焚烧未尽的一部分珍贵蒙古文献和档案整理保存下来,他就是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金峰。
      早在1957-1962年大学五年学习期间,他利用课余闲暇志愿参加内蒙古图书馆蒙古文献、历史档案的整理和编目工作。大学毕业工作后,于1965年到北京中央档案馆、沈阳东北档案馆了解国内满、蒙古文历史档案的保存情况。开始向蒙古学界介绍北京中央档案馆、沈阳东北档案馆珍藏的清代历朝蒙古文《实录》和大批满、蒙古文历史档案。当时,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着手编写《内蒙古史纲》。由于编写工作需要,他参加了内蒙古档案馆的蒙古文历史档案的整理。
      金峰蒙古名Altan-Orgil,阿拉坦奥日格勒,蒙古族,姓谭泰,祖籍当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37年阴历6月24日,出生于原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后旗,即今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图牧吉苏木达民昭村农民家中。父亲阿庆嘎,母亲萨木嘎其其格。9岁时母亲去世,在伯父铁虎家中长大成人。他伯父是个博学之士,敏而好学,尊重知识,社会交际广泛,深受三民主义影响。受其影响,金峰从小热爱蒙古历史文化,好学上进。
      1951年乌兰浩特爱国第一小学毕业,1954年乌兰浩特第二中学初中毕业,1957年海拉尔第一中学高中毕业,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85年11月调到内蒙古师范大学,任该校蒙古史研究所、蒙古宗教研究所所长。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8年晋升教授。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1976-2003年的二十六年间,先后被选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八届和第十届人民代表、呼和浩特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内蒙古政协第七届委员常委、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现任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金峰教授的科研方向主要是:蒙古史、蒙古文献、蒙古驿站交通史、蒙古宗教、中国边疆少数民族语历史地名、卫拉特英雄史诗《江格尔》以及中华大藏经蒙古文版对勘出版委员会总编辑、《蒙古学百科全书》副总编辑等。
      1975-1992年间,他先后赴新疆十余次,在新疆政协巴岱主席和新疆师范大学额尔德尼副校长的支持下,跑遍天山南北与当地蒙古族学者合作搜集了一大批托忒蒙古文献。他任呼和浩特市和新城区人民代表期间,多次提出修善呼和浩特大召、锡勒图召和乌苏图召的建议和成立抢救蒙古文献档案机构的议案。 
      任内蒙古政协委员期间,提出扶持内蒙古蒙古文印刷厂和内蒙古蒙古语广播电视的提案,引起内蒙古和中央相关领导的重视。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提出恢复八省市自治区蒙古语文协作办公室单独机构的提案,引起国家民委和内蒙古相关领导的重视。这些建议议案提案均得以落实。1999年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他与全国佛教协会副主席乌兰活佛、新疆政协原主席巴岱同志三人联合提出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大藏经》的提案。目前,蒙古文《大藏经》的对勘出版已纳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内蒙古文化建设纲要,国家财政开始拨款,排照工作已启动。1982-1992年的十年间,他整理出版的满、蒙、汉三种文字文献有:《呼和浩特召庙》、《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1-6辑)、《蒙古历史文献九种》、《理藩院则例》(蒙古文上下两辑、汉文一辑)、《卫拉特历史文献》(回纥蒙古文一辑、托忒蒙古文一辑)、《卫拉特史迹》、《逆漠方略》等共15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自费搜集的明代《摆腰台吉庙碑》、《阿拉坦汗法典碑》、《博格达察罕喇嘛碑》等珍贵文物,现在均存放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大厅。金峰教授为抢救蒙古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载入蒙古史册。金峰教授作为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既热爱祖国,又热爱自己民族。他坚持各民族平等,不怕权威,有胆有识,敢于向传统的儒家史学思想挑战,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他遵循历史事实,解放思想,敢于理论创新,他提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可是却长期被儒家学派歪曲和伪造,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和“中苏论战”中,卫拉特蒙古史完全被颠倒了,1975年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新疆简史》座谈会上,金峰教授对当时政治风险毫不畏惧,就卫拉特蒙古史方面提出一系列独到见解。认为离开卫拉特蒙古史说新疆、青海、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无从谈起。卫拉特蒙古史是中国边疆史的闪光点,不应该颠倒和歪曲。当时,这引起了国内外蒙古史学界的争议。金峰教授觉得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必须培养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并整理出版少数民族文献史料。
      1983-1992年十年期间,他应聘任新疆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少数民族卫拉特蒙古史学者,整理出版了一批卫拉特蒙古文献史料。在此基础上,自1986-2004年近二十年间,他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马大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马汝珩教授等国内蒙、汉、回、满、维、藏等各族学者和相关领导,先后召开四次中国暨国际卫拉特史学术讨论会,出版蒙、汉两种文字会议论文集4部。大大促进了我国卫拉特蒙古史研究,提高了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在这期间,金峰教授自己编纂出版《论四卫拉特》、《江格尔黄四国》两部专著。在《论四卫拉特》一书中,根据托忒蒙古文献记载将四卫拉特史划分为早期四卫拉特(1437-1502)、中期四卫拉特(1502-1637),晚期四卫拉特(1637-1758)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部落构成及其名称演变作了详细考证。在《江格尔黄四国》一书中,将卫拉特英雄史诗《江格尔》首次与不同三个时期的四卫拉特史相结合,从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法律、制度、经济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马汝珩教授认为,金峰教授有关卫拉特史方面著作无论是在史料还是在观点方面都是重大突破。
       蒙古国科学院院士、教授纳楚克道尔吉先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作学术报告时说:《江格尔黄四国》一书是蒙古文化史研究的奇迹。国际蒙古学协会总秘书长、蒙古国科学院院士沙-毕拉教授在《国际蒙古学研究概况》一文中谈道:金峰教授为中国蒙古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鉴于金峰教授为卫拉特蒙古史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1999年蒙古国授予国际“咱雅班第达勋章”。金峰教授的研究领域除了蒙古文献、卫拉特蒙古史之外,还囊括了蒙古宗教、驿站交通、历史地名、氏族部落、民俗风情等诸多方面。他主张蒙古学需要综合研究。他公开发表了蒙、汉两种文字学术文章90余篇,约400万字。1983年,以《清代蒙古北路台站》、《喇嘛教与蒙古封建政治》两篇论文为代表作,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以《兀良合部落变迁(提要)》、《再论兀良合部落变迁》为代表作,晋升为教授。他曾荣获国际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八省市自治区荣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荣誉奖1项、二等奖5项、校级一等奖1项,计12项。他曾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均已圆满完成。1976年他参加国家《元史》点校工作,负责“太祖纪”和“刑法志”的点校任务。现任国家社科资金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副总编,“宗教卷”主编。又任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蒙古文《大藏经》总编辑。金峰教授在学术活动中,特别注重结合工作实际,为社会服务。因此,他的工作始终得到社会各界和相关领导的支持。二十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以及蒙古族聚居的兄弟省市自治区均着手编写当地地名志、地方志、文史资料、旅游知识等书,急需一批有蒙古史知识人才。1983年在内蒙古大学校长特布信教授的支持下,金峰教授与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办公室主任庆来同志合作举办了中国首届蒙古史专修班,为内蒙古、新疆、青海、黑龙江、辽宁等蒙古族聚居地区培养了70余名专门人才。当时由于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资助,作为教材编辑出版了《蒙古史论文选集》汉文1-5辑,蒙古文1辑,共6辑。学员毕业后,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应有作用。出版的6辑《蒙古史论文选集》一直成为内蒙古大学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成果。同时,金峰教授担任内蒙古旅游局学术顾问,参与主持编写《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先后给内蒙古旅游局举办的200余名导游人员培训班讲授蒙古史课。在全国地名普查中,金峰教授应聘参加内蒙古地名领导小组工作,任《内蒙古地名》杂志、《呼和浩特市地名志》、《包头市地名志》学术顾问,发表《蒙古历史地名初探》等系列论文,为正确复原和使用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语历史地名起了重要作用。例如:根据大量蒙、汉、满三种文字文献和历史档案资料提出,包头市的“包头”不是来源于汉语“箔头”,而是来源于蒙古语,汉意为“有鹿之地”。包头市东郊的萨拉齐不是蒙古语,而是满洲语,汉意为“厅知”。有的同志提出,包头市昆区昆都伦河由北向南流入黄河,把它解释为蒙古语“横河”名实不符。金峰教授解释说:按古代匈奴--突厥--蒙古人方向,日出为南,日落为北。将包头地区昆都伦河解释为横河,按古代蒙古人方向完全正确。金峰教授的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当时均被政府采纳。金峰教授知道,蒙古人的祖先崇拜和祭祀祖先活动,对继承和发扬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金峰教授发表《游牧文明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林丹汗都城察罕浩特考》等学术论文,积极参加成吉思汗、合撒儿、别勒古台等蒙古历史人物的祭祀活动,深受广大蒙古族人民的爱戴。
      1957年内蒙古大学建校初期蒙古语授课教师十分匮乏。金峰大学未毕业从四年级1961年就开始给本校中文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用蒙古语讲授中国古代史课程。1962年大学毕业后,除了承担本校蒙古语专业、历史系、哲学专业本科生的古代蒙古史课教学外,还承担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内蒙古蒙古文专科学校大专班蒙古史课教学。1985年冬调动工作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先后创建蒙古史研究所、蒙古宗教研究所,任所长。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协同相关教师陆续创建专门史、民族史、文献学、宗教学等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任导师。1986-2005年的二十年间,他亲自指导和培养了6届20余名硕士生。除指导年轻教师编写《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之外,还编写了《历史名词术语(蒙古史)分册》和《贡桑诺尔布传》。改革开放以来,金峰教授主持编纂出版的著作共有32部。另外,他的蒙、汉两种文字《蒙古文斋记》1-6辑正在准备出版。
      金峰教授从1962年大学毕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已有四十四年,在科研、教学和社会工作等诸多方面均成绩突出。他之所以这样,除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方的支持和机遇外,同他个人的理想、勤奋和治学方法有直接关系。他的工作动力来自热爱蒙古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拳拳之心。他高瞻远瞩,不视眼前利益。在真理面前,不为权势所弯腰,不追名逐利而顺风使舵。他的著作具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学者对其不服而轻薄之,他毫不气馁和动摇。他以蒙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自己精神支柱。研究历史,文献最重要。他不同意贬低和轻视蒙古文献。认为任何文献史料均有它的长处和短处,蒙古文献也有它的长处。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年轻同志参考的。(本文综合各家媒体报道整理而成,主管/中共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宣传部,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媒体创新创意中心,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媒体创新创意中心,视频/兴安盟广播电视台,整合编辑/赛罕文化网,人物专栏长期免费发稿,欢迎投稿)

来源:赛罕文化网



欢迎关注卓索图蒙古文化

ᠵᠤᠰᠤᠲᠤ ᠶᠢᠨ ᠴᠢᠭᠤᠯᠭᠠᠨ 卓索图盟

 昔日的卓索图盟,包括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二旗,另附锡勒图库伦萨克、喀尔喀闲散多罗贝勒(也称唐古特喀尔喀旗,康熙元年即1662年由杭爱山来归,康熙四年即1665年封多罗贝勒)二部。前者是喇嘛旗,和后者共同游牧于土默特左翼旗境内,与土默特左旗同进出,故一般不单列。位于今辽宁省西部、河北省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域包括今辽宁省的阜新、北票、朝阳、喀左、凌源、建昌等市县,建平县南部地带;河北省的平泉;内蒙古的赤峰喀喇沁旗、宁城,通辽市库伦旗等市县。 

 据史书记载,清朝初年,朝廷为了制约和笼络蒙古民族,将蒙古地域划分为6盟、49旗。除了少数旗由满洲八旗领辖外,其他各旗均封遣蒙古札萨克掌管治理。各盟的盟长由清朝皇帝钦命。卓索图盟的盟长,皇上钦命家府在黑城子的土默特王兼任,盟址设在朝阳。 

 1931年版本《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卓索图盟”是内蒙古东四盟之一。唐奚主避暑宫所在,清亦筑避暑山庄于此。后建朝阳、承德2府。盟地曰卓索图,在土默特右翼境内。土默特、喀喇沁部及喀木喀旗会盟于此。

 1935年编、1981年重版《辞海》中述,卓索图是内蒙古六盟之一,领喀喇沁、土默特2部,共6旗,附喀尔多罗贝勒牧地,会盟于土默特右翼境内卓索图地方,因称卓索图盟。全盟紧依长城辽宁省之柳条边外,东起朝阳、丰宁、凌源、滦平,以至承德皆是。

 经多方考证,“卓索图盟”之名源于蒙古语“召苏勒图”,意为驿站。这是因为古代的朝阳境内,曾设有军事、政事交通驿站,被称为“召苏勒图”。另外,这个地区多为少数民族长期占据,尤其是蒙古民族的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等部族久居和繁衍、生息之地。由于蒙古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或为躲避战乱经常迁徙,他们暂且停歇或留守的地方,亦称为“召苏勒图”,后谐称今名。清初建盟时,盟以地名。“卓索图盟”之名,一直沿用到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并入昭乌达盟。

 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喀喇沁左、右翼、土默特左翼三旗会盟于卓索图地方,称卓索图盟。

 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土默特右翼旗,属卓索图盟。

 清康熙三年(1664年),自杭爱山迁入的巴勒布水图喀尔喀左翼,附于土默特左翼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析喀喇沁右翼旗建喀喇沁中旗,仍属卓索图盟。至此,卓索图盟为2部5旗。

 1914年,民国政府成立热河特别行政区,卓索图盟属之。

 1928年9月,设置热河省,卓索图盟属之。

 1933年,日军侵占了热河省全境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东部蒙古地区会盟制取消,代之以省领旗,统属伪国务院兴安局。至此,(作为盟旗制的)卓索图盟不复存在。(原其所属各旗)转而实行殖民统治的旗县制。

 1934年,将朝阳县改隶锦州省。1937年,将凌源、凌南两县合并,改为建昌县,伪县署设于莽牛营子(建昌镇)。同年,将建平县北部50个村划出,另建新惠县。并将喀喇沁左旗七家子区4个村、宁城县(今属内蒙古)西桥区9个村划归建平县。

 1940年,将朝阳县复改为土默特右旗,又将朝阳县北部划出,建土默特中旗,旗署设于北票。建昌县和喀喇沁左旗合并,撤县存旗称喀喇沁左翼旗,旗署设于鸵牛营子。建平县并入喀喇沁旗,旗署设于建平,后迁平庄,各旗县均隶热河省。期间,土默特左翼旗和阜新县同隶锦州省,蒙汉分治。同年,撤销阜新县,仍由土默特左旗统管全县。

 解放战争期间,朝阳和阜新蒙古族分布地区的旗县,先后建立了人民政权,有的旗县又新划建置和改称,增加新县。先归中共热东地委领导,后改隶冀热辽十八行政专员公署领导。到1948年3月,成立北票、阜新、义县联合县政府,归辽西省。1949年,朝阳地区旗县所辖地区又有调整,撤销北、阜、义联合县。同年,撤销冀热辽十八专员公署,旗县统归热河省。1946年8月,喀喇沁左翼旗人民政权——旗政府建立。旗政府在公营子(南公营子),下辖11个区。旗为蒙古族行政机构。1947年12月,结束蒙汉分治。1949年7月,撤销叶柏寿县(1947年7月,建平县改为叶柏寿县),将原叶柏寿县所辖半拉烧锅、甘招、羊角沟3个区,划归喀喇沁左翼旗。同年,旗政府由公营子迁至大城子。1956年,撤销热河省,划归辽宁省管辖。1957年10月,国务院58次会议通过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和彰武地区:1945年9月,建立人民政权——阜新县政府。1946年3月,改为阜新县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在彰武建立苏鲁克旗政府。同年4月,阜新、彰武二县合并,组建了阜彰土苏联合政府,隶辽北省。1948年3月,阜新地区解放,在北票、阜新、义县交界地区,成立了北、阜、义县土中左旗联合政府,仍隶辽北省。1949年5月,撤销北、阜、义县土中左旗联合政府,恢复原建制。同年8月,实行旗县分治,同归辽西省领导。同年9月,阜土联合政府改为阜新县政府。1954年,辽东、辽西二省合并为辽宁省,阜新县属辽宁省管辖。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8次会议批准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撤销阜新县、设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报告。1958年4月7日,正式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埒图库伦扎萨克达喇嘛旗:系蒙古语,意为庭院。1633年,西藏高僧阿兴希日巴传教至此,划定疆界,为其领地,称曼殊希礼库伦。清顺治三年(1646年),建锡埒图库伦札萨克达喇嘛旗,属卓索图盟,为漠南蒙古地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旗,历时近300年。1931年政教分治,锡埒图库伦扎萨克达喇嘛旗改称库伦旗。1946年4月至1949年9月先后属辽西省、辽吉省、辽北省哲里木盟。1949年10月后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1969年7月至1979年7月随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又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1月哲里木盟撤盟设市,库伦旗隶属于通辽市管辖。

 喀喇沁右旗:(1)区域:1945年解放后,喀右旗的区域包括现在的喀喇沁旗全境、建平县全境及承德县的五家、七家一带。1947年秋,在老哈河以东建立了喀东旗(即今建平县地区),与喀右旗脱离了关系。(2)旗县并存的情况:1945年11月1日至13日,在承德举行了热河省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蒙旗问题的决议案”,决定成立民主的属人的旗政府,民主的旗政府,废除了早已为蒙古族人民所厌恶的世袭的封建王公制度,旗政府由旗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属人的旗政府,就是类似清末、民国时代“旗不管汉,”的机制,即在同一个区域内旗和县两个政权并存,旗领导蒙民,县领导汉民。根据这个决议案,在喀右旗的区域内除政府外,还有建西县(在11月的短时间内还从中划出过建中县)和建平县两个县政府。1947年11月1日热河省政府发出通令成立喀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因为1947年冬至1948年春正集中全力完成土地改革,旗县联合政府是在1948年五、六月间才正式组成的。这样,结束了旗县并存的局面。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1956年撤销热河省建制后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辖。1969~1979年曾划归辽宁省辖。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