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智慧

个人简介

温智慧(笔名:海中渔),1970年出生,满族,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创作培训班第12期、第35期学员。阿拉善盟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阿拉善盟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阿拉善盟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现就职于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善盟税务局。

曾荣获阿左旗委宣传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奖征文一等奖;文艺评论集《抵达的姿态》和散文集《大漠放歌》分别荣获阿拉善盟委宣传部优秀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三等奖。作品获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书香伴我行”征文一等奖,阿拉善盟直属机关工委“书香阿拉善”全民阅读活动特等奖。2018年、2019年两个年度荣膺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称号。
出版著作:散文集《灵魂的雨伞》(201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大漠放歌》(2019年,远方出版社),文艺评论集《抵达的姿态》(2014年,黄河出版社)。
曾在《人民日报》《博览群书》《文艺报》《文学报》《草原》《朔方》《参花》《松花江》《骏马》《草地》《小小说月刊》《杂文月刊》《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科尔沁文学》《黔中文化》《西部作家》《天涯诗刊》《金钥匙》《回族文学》《大风》《草原论坛》《小品文》《水城文学》《朔方评论》《映山红》《北京日报》《内蒙古日报》《中国税务报》《燕赵都市报》《甘南日报》《呼和浩特日报》《通辽日报》《美文》《乌海日报》《内蒙古晨报》《北方新报》《内蒙古文艺》《呼和浩特文化》《草原文化》等6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

 温智慧 手稿

历史的本来写精彩

—当年明月长篇历史通俗读物《明朝那些事》创作阅读赏析

摘要:本文以6500字的篇幅,对当年网络红极一时的历史通俗读物《明朝那些事》的文本风格,文本叙述,与其他历史文学作品的异同和独有进行了阅读分析。尽可能接近作者的创作思考,理顺作者的创作思维,读懂作者的文学原则以及对历史的尊敬和把持。分析作品中所展现给读者的文学美感,历史真实,乃至作者人文思想的解读。结合一些文艺理论对作品进行全意的创作破译和文本阅读,把自己的认知和阅读感验亲笔告诉给广大读者,愿望求得共鸣,磋商和讨论。

毛佩琦2006年9月8日在北七家村给《明朝那些事》作序,700余字的序,作得精短而神飞,切中要的地提炼了这部红极一时网络原创作品的精髓和实质,也以客观的身份走近了作者创作情怀的内里,乃至创作思考的至深。

“旷野上,当年明月踽踽独行”,一句话的简洁,提纲挈领地把读者引入好奇的纵深,读者的阅读欣然在如此的导读下快乐前往,轻松地把眼神放牧于作品的未来。

当年明月在序言的“历史原来很精彩” ①的大喊声后,把笔触以当下人的运笔方式、语言形式、创作格式展开了作品素材的焊接与对缝,以轻松的心态,活跃的句式划破明朝300年的历史帷幔,打开了231.38万字宏篇历史通俗读物创作的闸门。

六个月左右的构思,铺排设计,把一个长达300年历史的“明朝”的那些事件抖落开来。首先,必须承认作者的了不起,整部作品的文字行走的很精彩,当然是建立在作者精炼文字和史学思维之上的笃行,自然也承接一个300年封建王朝漫漫时空,一个国度、一个朝代兴起衰亡的因因果果、是是非非、事事件件、人人物物、过过往往,风雨云雷的历史元素的集合。

《明朝那些事》这部书的成功,不是偶然,更不是空穴来风,得益于作者自身学识身份的庄重与深厚,当年明月挂有“史学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这些资格是作品之前的名望,当这部作品在网络潮涨潮落、风起云涌、起伏跌宕的鼓涌作用之下“畅销书作家”也就是当年明月实至名归的应该了。

《明朝那些事》这部书的成功,在于作者对历史的恭敬和尊重,作者以人文学者持重的心尺度量历史的万踪归源的本真,保持学术的客观与谦和。以读史的性情写史,把历史的烟云一拨、一拨地拨淡,拨开,拨出头绪转交给读者的阅读,这不仅是读者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历史读物作品本身无疑是一种最为妥帖的尊重和良善的交待。

《明朝那些事》这部书与其他作家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同。显然当年明月作品的要件来源于《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这些资料中对作品素材的撷取、整理、利用,特别是对这些史料的甄别,作者应该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成本,也积累了诸多的文学创作思想,所以也有了这部书对历史事件、人物、史实真实度的保有和继承,创作建立在有根有蔓的明朝帝国300年兴盛衰亡的衍变和过往的基础之上。

作者也有表白,创作过程是以年代和具体的人物为主要线脉,沿着历史皇权更迭继承的接替的线索而运笔行文的,加入了小说的创作手法,对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以及对当时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评价,作者这些文学能力的运用,是更好为历史服务的,为读者服务的,拱照了历史沿革演变过程的具象和必然。不像其他作家历史题材作品对历史片段的截取,进行无所顾忌的天马行空,纵情地对历史情节进行肆意加工、篡改、渲染、穿越、嫁接、扭曲、迎合而进行的以经济为第一创作目的、票房收视率为第一指标商业行为的文学运作,赚取低俗的追捧,无聊的调笑,用奸淫、邪佞的意识愚弄读者,以无形的钝化摧毁历史的经纬、人文的固有,最大可能地撩拨和挑战读者和观众历史形态的底线,赢来浑哗挟裹嘈杂浪笑的结局,激起无数鼓噪的飞沫,继而沉寂于时空阴暗的一隅式的昙花一现。

文化学者冯骥才不无深刻讲: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类各种文化遗产等等,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文化学者冯骥才提到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②。

对比来看当年明月在当时就早有预见地避开了当时已经存在的并没有被人们指出的文化诟病,这是史学家和文化人固有的持重与良知。

作者以自己的人生观点在《明朝那些事》整部书的结尾,画上了句号。也让读者感叹道什么是理想?感验到什么是谋略?感受到什么是豪杰?感知到胸怀格局的别样范本。并且提升了读者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追求与遐想,对自己人生作为的矫正。

《明朝那些事》在明月的笔下鲜活灵动,绝对不止陵寝里灰化物相的呆滞、历史典籍中插图的古板乏味,正襟危坐的刻板。也不同于其他历史题材作品或影视剧中人物刻画的黑红极端,高大猥琐分明,而是现实中活生生人的表象,那些历史人物有追求、有苦恼、有狡猾、有良善、有悲悯、有恶毒、也有日爹骂娘、拍案惊雷,有隐忍、有气节、有道义、有逃避,有时妥协,有时刚劲,有时犹豫不决,有时斩钉截铁,这一切是读史书所读不到的韵味和律动,也不是电视剧所刻化人物形象所能表现出的生动、传神的效果。

史书中的历史人物是历史符号,影视剧里的角色是娱乐消遣的编码。能入眼,未必能融于内心,很难得到读《明朝那些事》的贴切和蓬勃。因读书而落泪,也是读《明朝那些事》惹的祸,明月写杨涟一个为社稷江山而死谏的忠诚义勇,那场景、处境和笔法的引诱,是即情即景的泪水婆娑,而不是热泪盈眶的羞羞答答,我必须承认这是明月的能力,明月的文学能量。

当时因为网络的不够普及,一狠心在第一时间买下了整套《明朝那些事》,那是2006年的事,也是大规模买书的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当时兜里寒酸,决定买下这套书时,还决断了好久,最终也没有抵挡住诱惑,因为此时这部书早已在坊间网络好评如潮了,后来又翻检式地阅读了其中连不上篇被忘却的情节。

初读《明朝那些事》深深喜欢明月用幽默的笔调,串联明朝历史故事,焊接故事结构,解析主客观境况、事物的因果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时,那种轻快,是之前阅读没有获得到过的愉悦。在他沉稳的笔调中折射出笔触的深刻,漫不经意的解析里又投射出落笔的深意,文学场景里渗透着玩世的情怀,却又形容、判定、比喻的恰如其分,真实的喜欢着当年明月和他的《明朝那些事》。

出版社给作品的“通俗读物”的上架定位,标定了“明朝”和“明月”这对孪生兄弟的风格和走向。当年明月讲《明朝那些事》不仅精彩,更多的是之中有好多关联值得读者审思乃至玩味,看这笔名,再看这书名,作者的良苦用心足见一斑。当年明月从明朝的时空走过,在现下的时代讲起了曾经的故事,自然有他的贴切和自如。当然这并不排除我阅读时主观联想和无端的臆测和揣度。

当年明月作为明朝历史的研究学者,他的目光已经无数次从明朝的时空掠过,扫描明朝留在历史典籍里的时空信号和密码,无从判定作者的研究深度,但是《明朝这些事》中人物、史实、时代烟雨的海天片羽已经是明月探及当年朱氏皇族300年成败衰亡的研究成果所在了。

看朱重八眼睁睁在灾荒中目送一个个亲人无助地死去,他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就是写在少年脸上的茫然和求索。作者写到:“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显然不是运用了夸张,而是一种现实的描述。朱重八唯一的表达或者说宣泄就是痛哭,茫然不知所措中,内心卷起千般巨澜,尽管对苦难的思索很吃力,想不明白,就是“地主从来不耕田,却衣食无忧”都无从知晓其中的为什么?但是从此他没有间断过思索,朱重八为了能活下去,为了能吃到饭,他没有逃避,尽管多番试用了唯心的形式拯救,他的虔诚祈祷遍及自己能知道所掌握的太上老君、如来佛祖、观音大士……这些认知范围内的救世主,结局和结果,已依然还是好饿,好饿,他失望了。于是他那幼小的心灵开始变得冰冷,他觉悟了,清醒地意识到除了自救,别无更好的抉择。一种被称之为坚强的东西在他内心深处发芽。也正是朱重八失去一切后,才明白了自己的力量和伟大,心中真正的弥勒那就是自己。他在苦难中艰辛求索,完成了创建大明基业必由之路的历练和加持的心路历程,内心的转变让他内心强大而丰富起来。也符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普世逻辑。

作者在开篇中借用了历史英雄现世都会有天象奇观或者怪异的征兆,这样演义的范具。作者过人之处完成如此蜻蜓点水或者说画龙点睛后,笔锋向着现实主义一转,作品走向了读者所期待合乎人文的车辙深深。

朱重八完成了一个乞丐向一代霸主的必然行走,符合发展的必然,历史的规律,成功的不二法则,读者读来的真实感支持了阅读的深入和继续,实现作品的受众以几何基数倍增的可能。

朱元璋的名字解释得也精致,诛杀元朝的利器!元朝统治的腐朽熬了无可救药、回天乏力的境所,也是历史成就新一代豪杰的机遇和恰口,此时朱元璋大步流星走来,正巧赶上那个风云际会的大好机缘。

作者在陈述史实的过程中,尊重了历史,没有破坏历史固有的肌理,没有把朱元璋这个人描绘的神乎其神,刀枪不入,万般皆能,而是朴朴实实地在不破坏法则的原则下,对人物个性进行充分的挖掘,至人物更为丰满,更为具象。作者对史实的评述也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理性解读和文学寓教结合的相得益彰。

读后不空洞、不浮躁、不虚无,读者的阅读感受得到了空前的抚慰、妥贴,妥适的阅读滋味油然漫漶,这也是明月和明朝的精彩,是明月和明朝的成熟或者成功,读者的口口相传为作品赢得了更为广泛的群体,使作品的阅读实现了别开洞天。

明月在朱元璋离世之前,以普通人的情致道出了一代霸主的人世情怀。他写到:“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这样的运笔对一个朝代来说毕竟是缔造者的消极,对人性的回归却是一场不争的温软,“英雄无数,佳人无数,终不免一抔黄土是归处”的结局,揭示了终局后的彻悟。

朱元璋纵马驰奔,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江山被他抛在身后。他爱过、恨过、信任过、被背叛过,朋友和敌人一串串名字从脑海划过,一个个身影又浮现在眼前。他勒住马,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火红,向壮美的山河投下最为难以诠释的一瞥,仰天长笑:我本淮古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豪杰的洒脱坦荡,英雄的无羁放浪终为仰天长笑,读者在这里无不心颤,稍加停神,继续驱目徜徉在未来故事的莽原,阅读的欣慰在这里又将启程。

这部从朱元璋讲起,一直讲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对明朝十七个皇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精心着墨,让历史在著作的平面脚本里立体起来。王朝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相似,只有节制各民族性命有关的行为,才能使它长寿。历代的王朝史在某种程度来讲,也就是皇权家族史。

文学史上,有一些作家,他们注定要在完整的传统链条中做更为坚固的一环,成为经典的一部分,他们通常沉着而低调,靠写作本身进入庙堂之高,赢得文学史的江湖之远。而另一些人则通达,懂因材,懂尽力,“谁能把牛肉炖成驴肉?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尽管这些写作放不进任何体式框架。可是,做开山者、做拓荒者、做独异者,何如③?以上这是张莉在《持微火者》中写给冯唐的一段话,我觉得用给当年明月也是无比恰当的,就借来了。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作家的法则,作家所以成为作家,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还要杰出的法则,就是他对于人类事物的某种抉择,就是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 ④,当年明月在《明朝这些事》的文学活动中,无论文法、文艺、文学、文本已经遵守了这些必备的法则。

多年的读书养成了一些习惯,特别是文学作品,喜欢最先阅读封底的一些人物对作品的推介语。读《明朝这些事》也不例外,每卷封底的推介语⑤,我能认可的是,柳传志的半句话:当年明月,心灵历史的开拓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毛佩琦的:历史是千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明朝那些事》确实别开生面,是一种创造,我热情地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接近真理的理的推介语:文章以通俗小说的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喜剧演员的幽默……其他人的推介语有些不准确,所以不能苟同,在这里不能够支持我的阅读观点,也就没有引用,以上的推介语不合乎我认同的观点我则引用了我认为能够借用的部分。

阅读欣赏也好,文学批评也好,刘大先老师讲:“批评在知识、趣味之外,同样要承担起启示与引导的意义,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观淆乱、共识性分裂的时代,建构一种基本的批评共识极为重要。真理不畏惧试错,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光明磊落地让批评成为不断完善过程中的一环。”⑥这段话比较中肯原则。

当年明月运用了聪敏而不露痕迹的手法,利用了叙事最恰当结构上的巧妙,把主要的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而对其他事件则根据各自的重要性把它们做成深浅程度适度的浮雕,以便产生读者们要求文本所表现出来的特别,真实所具备的深刻感觉。

朝代的更迭,王朝的覆灭,各有各自的不同,而历史似乎习惯上演惊人的相似或者轮回。纵观封建王朝的背影,开朝皇帝总是文功武略,励精图治,接下来就是皇族内部的皇权争夺,宫廷内利益圈层,政治与阴谋的角逐斗力,再有几位开明贤达的帝王运筹帷幄把王朝经营到盛世之巅。在皇权接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里,又有险象环生的忠奸抗衡,皇帝老儿偏听偏信,不辨忠奸,残害忠良的政治给王朝的毁灭埋下了崩溃的爆炸物,接下来就是几位阿飞式的皇帝昏庸无道,不务正业,声色犬马,纵情享乐淫乱把一个个好好地江山折腾的一塌糊涂,积贫积怨,民不聊生,内乱丛生,外敌入侵,王朝发展的线性历程图从抛物线的极值滑落到不可收拾的谷底,直至新的政权代替。明朝也不例外,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场场面波澜壮阔,多少栩栩如生的政治人物,英雄豪杰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走狗烹的镜头里折戟沉沙。

明月把明朝皇权体系,内亲外戚之间的尔虞我诈,波谲云诡描述到读者感受毛骨悚然的真实。疆域完整有不可避免的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白骨森森,壮怀激烈,犹如身临其境一般的历历在目。

阅读沉陷在嘉靖的荒诞不经,木匠皇帝朱由校,闹腾皇帝朱厚熜的悲喜闹剧故事情节深处,想把眼睛挪开都万万不能,绝对不是欲罢不成的小儿惊风。

阅读其实就是一次次寻找、阅读就是一次次跋涉、阅读也是一次次辨认,读《明朝那些事》才体会到竟然还有如此致力于完美和精彩讲述的人,我相信了,这个人就是当年明月。

掩卷深思,当年明月或许基于《明朝那些事》文本容量的考量,也或许有些不是本书相关度不够的历史事件,还是有疏漏的。比如,我读《故宫营造》(单士元著)时了解到明朝在建设政治文化中心也有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是精彩绝伦的一笔;王阳明在书中起到的是决定胜负的转折,但是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似乎没有挖掘到,也可能是作者的研究短板,抑或是作家繁简的文本考量。300年的历史一个年份分派不到1万字的叙述,故事的选择自然是要有选择的,这是我对作者和作品的最为豁达的理解吧。

元朝在中国封建王朝具有的特殊性,在于明朝统治摧毁了一个异族统治的王朝,又被一个异族的崛起而摧毁,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玩笑,而是历史写就的真实。

历史的规律同文学规律不一样,并非以美好的理想为目标。再次读完《明朝那些事》 更能体会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意见》以及中央“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平路工作”重要和必要性。能更好理解面对多样化的文化思潮,塑造“郁郁乎文哉”的优良文化生态。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民精神品质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的不断增强。

阅读最美好的感受,就是与作者心灵间的相通。文艺评论作为一种阅读表达,就是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客观地讲给大家。那么,明朝历史的本来,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部作品中更加精彩好看。


①引自《明朝那些事》每卷开篇序言。(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②引自中国书画名家俱乐部微信平台2016-10-20⒅  冯骥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③引自《持微火者》(当代文学二十五张面孔182页)张莉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
④引自《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112页)(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伍蠡甫,胡经之主编)。
⑤引自《明朝那些事》每卷封底的推介语。
⑥引自中国文艺评论网微信平台,一周艺评:琅琊阳山基地,网聚文艺评论(10月26日-11月1日)刘大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发表于《博览群书》2017年第二期
代表作一
写给北京城的历史交响
--《北京传》对北京城史诗般的文学描摹

邱华栋的《北京传》闪亮登场,买来一本闲读,读着、读着读出了阅读的认真与快感,一则邱华栋在文学人群的功夫和功德,非比寻常;二则,北京在世界城市集群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其他城市诸多不能比拟与等肩,无论历史、人文、建筑史上的辉煌。这样一想,邱华栋写北京,写得其所,可谓:一甲为一甲作传,阅读期待和阅读冲动油然,无可厚非。

一、幸遇“北京湾”

《北京传》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全书260千字,从体量上讲,这书不谓之大,注释中参考的书籍112部,不谓之多。

对《北京传》的阅读,打破了以往的阅读格式,或者说惯习。隔过了“序章”《中国尊的瞭望》,从第一章《蓟城与燕都》开始,以往读书先读序言,再读后记,之后才读正篇。对《北京传》的阅读,是从留下一些不解或者韵白后,再从序章和后记寻觅解读,作为补空。

“北京湾”这个提法,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之前肯定与自己的眼界有关,所以没有遇见。北京湾,奠定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之间的冲击、交汇、融合,是这座城市孕育、诞生、成长的必要元素。地理的重要也是北京成为世界名城的至关重要,毋庸置疑。

“北京湾”地理属性在潮起潮落的历史烟云注脚下,封建帝王在城池营建中,既显示强大的破旧革新继往开来的勇气,也映射残存于内心的恐惧与胆怯,站在历史的云端,窥伺历史的墙角,埋藏历史,消融历史,呈现出虚无的强盛和内心的忐忑。北京城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浴火重生。

作家在《北京传》中,从北京历史的纵深中解析出时空中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政治定位、深淘这块土地的过去,在历史经纬中属于他的辉煌,乃至溯往北京城在历史更迭中的历史际遇。

作家在资料查证收集,历史逻辑整饬,事件线索拼接,文章言辞调配,文本字句安装,时间空间格局的设计,实地勘验,亲身体悟,与历史踪迹的比对,彰显了文化在其中的助力闪光与引领。

二、创作的初衷与责任

记得已故作家张贤亮《一亿六》,正如邱华栋先生被约稿后的灵光乍现,或者说厚积薄发的出口,《北京传》这部书的始作俑者,是一句应承,是一次付诸,体现责任与应诺之间的诚信对等,诚然这部书早列入先生的创作计划,受《伦敦传》的影响,和作家沉浸首都30年的思考,都为这部书的问世,奠定了思考和观察的准备,突然也不突然,应当也是应该。

《北京传》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城市的历史的跟帖,也是对我们这个伟大国度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跟帖;具有无法替代的史料价值。北京这座城市不光横着长,还在竖着长。具备向下,向上生长的多维方式!写给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单从一些资料的累积,也有难度,在读《北京传》过程中,读到了北京市2-5环的各个环长,书中有翔实的数据。

我读过《故宫大观》(1987年重庆出版社,王达人,王殿英著);《故宫营造》(单士元著,中华书局2015年),这两部书是以故宫为起点和落点而著述的,着墨点在故宫,是北京城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还有这部《北京传》在读,《北京传》相比前两部落笔的着墨更为宏观立体,既站在了历史的肩头,也立足现实的胸口,还展望了未来愿景。时间链条串联起来的痕迹与存在,也许是历史的纵深。

城市传和人物传的异同,城市是永续生长的生命体,是时间数轴的继往开来,空间格局的起伏错落,历史的纵深和未来的无限,需要勾陈与联想,乃至推理与打捞。城市传记更为客观,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站位、文化根基、事件遗迹、时空过往,无需作家做出任何粉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真实,应该是城市传记的本来;人物传记则不同,既要考虑到人物的社会影响,又要小心翼翼对待人物的情绪,还有与人物有关联人的情结和传记的作品效应。人物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生命存在期事迹的总量,需要有效的大可能地挖掘。

城市传记和人物传记的共同,内容与载体的有限和无限,决定了作品体量的大小,乃至材料剪裁取舍的价值期许。

三、爱我的北京

我们说,北京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是我们国家的伟大首都,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北京这座城市承载了无数的光辉记忆和历史风霜。作家的《北京传》采用了时空间的转移和对质,慢条斯理地梳理出这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全景观。记述这座城市的伟大和历史恢弘。以宏阔的视角,梳理北京三千余年以来的历史传承、空间变化和功能演进。

邱华栋先生对《北京传》的创作,既是一个作家个体对这座城市的理性观察,又开启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的群体记忆。《北京传》中所记述的一砖一瓦,一个个建筑集群,一条条胡同,一个个四合院的汇集,一些豪杰普民的身影,则构成了北京这部大书的立体与宏伟,古今交错的全然。

北京历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金元明清,再到近现代以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世界大都市的形成,以及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都是北京作为世界大都市的传奇般的扩写。这一雄伟的历史进程和时间的铸造,使北京成为人类的建筑杰作,中华儿女的自豪。

用26万字的体量,写3000年的北京,令人惊诧不已,不易。如果说胸中没有北京,脑中没有北京,只凭在资料的汪洋大海里挑拣,恐怕是现实版的天方夜谭。在《北京传》中看得出作家的准备、整饬、梳理的过程是充分的,直至胸中有书,才小心着墨,写成精彩文章。令读者叹为观止。

四、客体与主体

在北京生活工作近三十年的作家邱华栋,在时空冥冥中,得到了这座城市的召唤,正是这种召唤,赋予了作家对这座城市保持着探索的好奇和热情,保持着文学和文化使命和应该。他不中断地收集着关于北京的各种资料,据说有四五百种之多。这些资料为《北京传》奠定了横空出世的可能与必然。二十多年前,邱华栋外来身份的好奇,和当下一个北京者自居,这两种身份的演变,给了他创作的多重视角,从主客观的维度出发,去探及淹没在时空和建筑深处的历史,又从当下的现实中勾勒远大的未来。他骑着自行车,一站一地的感受北京的城市天际线,这是北京以外的人没法完成的,他开上车在几环的高速公路上俯瞰立交桥下的北京,这也是北京以外的人没法完成的。

他不仅是一个成熟的漫游者,在历史复杂的资料与现代北京丰富变化之间自如穿行,他还是以北京人的淡定和安然出发,波澜不惊地有条不紊去扣响每一扇大小街巷的门扉。他搭建起的绝非是一部20余万字的建构,更应该是数百万字的北京的宏观与微观。

特别在阅读《北京传》时,文学架构的处理是体恤温润的,不是20多万字的简捷所能意会,主副章的叠加设计,弥补了阅读中宏观呈现的迷茫,主章的空白在副章中得到了弥补,使读者的阅读感受不至于产生悬空的惊悚和断崖的无奈。正如《北京传》新书发布会有这样的说法:……每一个转弯处,都有一个声音在背后延揽,从历史的宏观落入日常烟火中。

《北京传》中谈到,在为北京城的形成与发展,而鞠躬尽瘁的人们,无论阮安、梁、陈……他们的故事都是那样中和,亮点频现,这是责任,是专业的责任,也是专家的责任,是当代的使命,更是历史的使命,这些人无疑都成为北京城辉煌中的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留下的是什么?是宝贵的人文、专业、文化、知识财富。

我还在《北京传》里,知道了老舍《四世同堂》的前世今生,这是作品的功德,作家的功德,否则我不会去研究或者深问《四世同堂》的枝梢末节,只是欣赏老舍一代文学大家的文学功绩和成就。

五、《北京传》告诉我们

《北京传》告诉我们北京城是集各种人文荟萃,各种理念并存,各种美学互济的城市。如果想知道,2010年和2019年各自年份北京地铁的通车里程,《北京传》明确地告诉了读者;想知道,去机场如何更便捷通畅,邱华栋老师在《北京传》里,也会现身说法;新时期北京城发展的表述“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新中国十大建筑”各自的政治含义,在其他地方寻找这些信息,一定会费周折,《北京传》都会告诉你。知道北京城的城市色彩基调吗?或者说你能说出你对北京城市色彩色调的认知?《北京传》都会告诉你;到北京去天安门是不二选择,那么,到天安门究竟是寻求什么?天安门广场给了我们公共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双重慰藉,和中国公民主人翁的归属感!读《北京传》之前,真的没有得到天安门给予人们的是“家国坐标”的认知启示。

作家对历史客观对待的目光和观点,是学者型的学问,巧妙避过敏感区,行笔于学识与学理的客观之中。

纵观封建王朝更迭转换中,北京城更是一部烧掠的记忆,是封建统治灭亡的共有通道,折射出封建统治者弹尽粮绝、穷途末路的理屈词穷。

作家以广博的视角,详实的史料,站在时空高处,对北京古往今来进行了解构式的串联,精要分析了历代王朝的性格特点,精准描摹封建帝王入主京都的心理个性。

从宏观上《北京传》历史线条疏朗,由彼及此,循章见序;从微观上《北京传》知微见著,作家从老舍和王朔两代北京作家的作品里解析,北京文化真实性格和北京生活的道地性情。

六、时空三维畅想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北京传》里讨论“方案”到未来的智慧城市,我们作为国人,作为读者,从中看到了情怀和未来,作家以文化的角度探及到未来北京城形象的丰富,和健康富有勃勃生机的城市生命体。

邱华栋在《进入北京三千年的生命,非虚构与想象力组成一把立体钥匙》访谈中说:未来北京,一个是北京的空间格局,已经变成京津冀一体化构想下的首都了,从这一点来看,城市的边界似乎还在扩展。另外一个方面,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使得北京这座城市会有虚拟的和现实的,历史的和想象的、未来的多个层次。我觉得智慧北京肯定是正在到来的现实。

这样的人文论点与读者达成一个空前一致的期待,这期待是中华儿女对首都的期待。

邱华栋老师为我们这种共同期待构建了文化或者说文学模型。

发表《草地》《北京日报》
代表作二  
回望炊烟

说炊烟是飘在故乡天际的诗行,满满的浪漫和诗意。

我出生在河北坝上,炊烟就是儿时的期盼,对于没有饥饿经历的人,绝对不会懂得炊烟的味道,说诗从心底起的雅兴俨然是痴人说梦的天方夜谭了。

小的时候,自家的姐妹兄弟多,生产队的收成也不好,寅吃卯粮是常态故事。餐饭里没有油水,粗粮多,肠胃消化好,饿是对童年最好的记忆,深深刻地印在回忆中。

早晨,妈妈和奶奶会从不漏雨的空房子,把柴草或者牛粪用揽筐(一种用树枝弯曲而成筐梁,用柳条编制成用来盛柴草的筐)挎到灶膛前,生火做饭。孩子们可能还在梦里,会梦到蓝黄相间的火苗舔着锅底的瞬间,不知道舌头在嘴唇边来回转舔了几遭,抹不去的饭香。

莜面是当时老家的主产,生长期短,产量低,记得会有半年的时光吃玉米返销粮,莜面拌粒和玉米窝头是主要的食物了。

晨起的炊烟带着好闻的柴草味飘远,飘过了东面的山峦,消散在那一绺瘦瘦的云丝里,融为一体,挂在天边。记得早晨出工的爷爷和爸爸,回来吃早饭会描述一些谁家烟囱着霉了,散发着浓烈的烟油的呛人的味道的事。着“霉”的“霉”这个字,我用的绝对不准确,可是真的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字?问过一些家里的老人们,他们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悬念,今天在这里只好用“霉”代替。不过要解释的是,农家因为常年用柴草或者牛粪做燃料,烟道里就会积下厚厚的烟釉,烟釉积累到一定厚度,烟道不畅快了,灶里又总有柴草填进,烟釉燃烧是一种必然的途径,这是有危险的,一旦烟釉燃烧了,火势很大,农村的烟道是通过房顶的椽檩和房芭的,不慎就会导致房顶燃烧,是很痛心的,几间土屋是一家人藏身的所在,心底深处是不愿意发生被烧毁的情况,就是这样,也会听说哪个村子,谁谁人家的房子因为烟囱着“霉”烧掉半个屋顶,这时集体为之惋惜。所以,我家的土房上总会放置一个木头杆子,定期由爷爷或者爸爸,爬上房顶,用木杆在烟囱里捣打一通,把结下的烟釉捣碎,使烟道畅通,记得我离家前,也曾打过几次烟囱,家乡把捣碎烟道里的烟釉的活计,称作“打烟囱”。

特别在不好的天气里,因为风向的缘故,灶膛经常会倒风,把一团火喷出来,不小心就会烧到人,特别是女孩的头发,姐姐被灶膛因为倒风喷出来的火烧到过,幸好烧掉一些额前的刘海,没有伤及皮肤。烧灶膛是一门技术活,天气不好,或者柴草潮湿,不容易燃烧,用嘴吹火的情况是经常的,也是灶膛倒火最容易发生的时候,闪身的退路一定是留开的,以防万一。

农村的晨曲是随炊烟而欢快的,牛羊出圈,鸡鸭脚鸣,老农呵斥牲畜的声音,妈妈们喊叫孩子的声音在一起交织,交织。把一家家日子的延续,和延续的生活打开,大家一样的贫穷,一样的饥肠辘辘,没有人忘记生活的意义,美好的畅想和寄望的未来。汗水摔八瓣,心甘情愿,恨不得摔成十瓣,挖野菜、挖花根(野百合的块茎)、摘青杏、捋榆钱、打山丁子……去田地里拣遗落的粮食穗,溜没有拾干净遗留下来的土豆,来贴补肚子,是家家妇女和孩子的在每一个季节档口的乐此不彼和争先恐后。

天气好的早晨或者傍晚,是炊烟最为缭绕的时空,家家户户的房顶都升起一缕蓝瓦瓦的炊烟,不时各种饭香和炝锅的味道,飘散在村头和户脚,有说不出的美妙,耸耸鼻翅做个深呼吸,抬起眼睛瞭上几眼一行行的炊烟升起,飘散,心中的憧憬一次次饱满、热烈。

离家的我,每次回家都会遥望村口升起的炊烟,心理明白,那炊烟里有自家的成分,心里就有了热望,家的美好再一次温暖游子的思绪,加快脚步,是别无再二的选择。

每次离家,都是晨起炊烟还没有完全飘远和散尽的时刻,回望送我的家人,瞄着缕缕炊烟,都会依依不舍,咬紧牙关不回头,也会看到挥手的奶奶、妈妈和姐妹,还有越来越稀薄的那抹炊烟。

回家的次数稀疏起来,因为此地的我要奔波在生活和柴米油盐的深处。再后来回家的时候,竟然看不到村口的炊烟了,无论是路过邻村还是自己的村子,好像缺少了生机的样子。尽管每次到家都是炊烟应该升起的时刻,尽管村口车水马龙,人们吆五喝六的场景非常生动。

再后来,就算是和炊烟永远的告别。这告别没有仪式,没有敲锣打鼓像欢送什么一样的热闹,而是悄无声息的,炊烟落寞的远走,乃至消失,是爱你没有商量的必然结局。因此而产生的留恋和念想,也是无可奈何的,不知所以的。

现在,农村的家居也不用烧柴草和牛粪了,庄稼的秸秆在田里堆着,还成了田地主人的心事了,怕引起火灾,只好打听谁家专门从事饲养送给谁家,还要给对方搭上人情,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现实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弟弟讲他种地秋收后的秸秆就是自己装车送到别处的。在家的早晚到山坡上远眺,也没有发现炊烟的踪迹,只是村头天空的浮云,假借了炊烟的衣钵,俨然缺少了炊烟的神韵。山坡上的干牛粪团很多,一坨一坨地干瘪在天空下,少去了昔日的尊贵和庄严,牛粪上钻出了新的杂草,它也就是杂草的废料了吧。

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用电,用液化气了方便快捷。农村的变化有响应国家治理环境,消除雾霾的政策因素,大多还是生活富裕的必然选择,祖国富强了,人们富裕了,选择优质化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了。快节奏的生产生活,策使人们走出传统,走出低效率,人们的眼角眉梢也不再挂有对天气的怨言了,捡牛粪搂柴草,都被农民一股脑地装进了历史,变成多少年以后的思念和回望了。

业余时间读了一些书,读到了“月亮是别在村庄领口最漂亮的徽章”“炊烟是飘在村头,最浪漫的诗行”……等等这样的句子,在这个时刻,更加品味到了诗人的预判和先知,才觉到了炊烟的美,炊烟的诗情画意,可是它们一一淹没在历史纵深的帷幔,我是为了它们的失去而难过呢?还是为回想曾经的它们而快乐呢?不知所以,不知所以了……

弟弟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人们干的都很起劲,你看村子里的人们差不多都搬到县城住楼房去了。弟弟在县城买的楼房都装修好了,就等着侄儿子找好对象,一家人也全搬到县城居住了。

我问弟弟,那就把你这一溜大瓦房给我吧。弟弟没回应我却说,大哥你还记得咱家过去的土房了吗?我说你还记得吗?他说记得,进门不由自主地就要猫腰低头,不消小心就会撞在门头上,说完,弟兄俩人都会心地笑了。

是呀,怎么会忘记……

其实,我想和弟弟说,等有时间咱们让姐姐用柴草给咱们用大锅烙上一顿糖饼吃吧,再看看炊烟。

看着弟弟大瓦房光秃秃的屋顶,烟囱在哪里?到嘴边的话不得已咽了下去。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人民日报》(第四版)2019年7月21日、 《甘南日报》2019年8月10日

代表作三

创作谈
温智慧

2002年以铅字形式发表第一篇文章,遂后唤醒了隐藏多年的文学喜欢,便迤迤逦逦且蹒跚地走向文学这条羊肠小路,可能对于文学天份高的人来说,文学之路是金光大道,得名得利。对于自己来说,仅凭一份热爱便不知深浅地步入这个领地,受学识、天赋和文化水平所限,每一步行走都是那样的艰辛,现在回头看来,虽有过狼狈不堪,但也汗洒四野,取得一点点成绩。

在文学创作上,自己没有设定目标,能写一篇,有地方发表一篇,都是欢喜。在屡遭退稿的时候,内心茫然失落,不知所以,深深地怀疑过自己,也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

自己的才情不足,笔力不逮,虽然写了点东西,出了几部书,但内心知道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天分不足,限定自己的文学前途和文学梦想,至今缺乏扛鼎大作,内心不免忐忐然。

遂在创作过程中又开启了阅读,每每阅读都心怀学习与仰望,为什么别人能妙笔生花?自己却不能异想天开?总相信勤能补拙,在阅读过一些中外名作后,自己查找到了差距,明确了认知。不过想迎头赶上,何其难也。

这多年,自己只是在小小说、小散文、小曲艺方面进行文学探索。再后来又在文艺评论领域开始尝试,不断地思索,不断地认知,不断地学习,还是有些许收获的。先后加入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去鲁迅文学院进行学习。

文学道路漫长,不敢奢谈什么样的创作辉煌或者成就,只是保有初心与热爱,尽情尽兴地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创作谈

图文来源:阿拉善盟作家协会

图文制作:魏  然

审     核:赵秀萍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