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拾珍】信众圣地 璀璨生辉——赤峰佛教寺庙撷影(一)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古往今来,多少人因见道场清幽庄严而生清净心;或因在道场见闻经书法宝,若有所思而生欢喜心;或因见佛相慈悲,顿觉众生深处苦海而发起救世度人的慈悲心……佛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向往,也与世间殊途同归。惩恶扬善,国泰民安,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佛教在赤峰地区影响久远,而寺庙则是赤峰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承传、发扬的场所,是各族信众精神寄托的圣地。游览寺庙,可以了解历史、认识宗教、欣赏艺术。
佛教在赤峰地区传播及寺庙建立。佛教传入北方草原地带,始于匈奴时期。此后统治北方的各个民族都推崇佛教。辽代及明末清初,佛教在赤峰地区的传播形成了两个高潮,寺庙作为佛教的载体,在赤峰地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
赤峰地区佛教寺庙历史现状。1956—1958年的宗教改革,以及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广大宗教界人士受到打击迫害,喇嘛被迫还俗,宗教活动彻底中断,寺庙也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恢复和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寺庙场所也逐步得到恢复和开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佛教寺庙也成了旅游的热点地区。赤峰藏传寺庙建筑特色。赤峰地区藏传佛教寺庙极具本土特色,在建筑风格上多承袭汉地寺庙建筑特点,且包含了许多藏传佛教与本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印记。赤峰市区域内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大体分为三种,即汉式(宫殿式)、藏式和“汉藏混合式”。其中以宫殿式居多,藏式多集中于阿鲁科尔沁旗和巴林右旗,其他旗县绝大多数为宫殿式。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群高低错落,富有变化,不强调布局的对称。阿鲁科尔沁旗的罕庙就是典型藏式建筑。汉式(宫殿式)藏传佛教寺庙建筑风格在赤峰地区居多。其主要特征是纵轴式布局,将寺院内各主要殿堂布置在一个纵轴上,每个主要的殿堂左右各有一座配殿,从而形成四合院格局。翁牛特旗梵宗寺、宁城县法轮寺、巴林右旗荟福寺、喀喇沁旗福荟寺、灵悦寺等都属此建筑形式。“汉藏混合式”将汉、藏两种建筑风格糅合在一起,代表建筑有巴林左旗真寂之寺(格力贝尔召庙)。赤峰香山寺始建于辽代统和七年(989年),地处松山区城子乡,位于香山中峰。赤峰香山寺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汉传佛教圣地,历经千余载,在关内外久负盛名。香山寺文革期间遭到浩劫,一日之内毁于“破四旧”狂潮,1996年恢复重建。香山寺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整座寺庙建筑恢弘典雅,精美绝伦。由天王殿、三皇姑殿、圣人殿、大雄宝殿、和配殿、地藏殿、娘娘殿和钟楼、鼓楼、传统九神庙组成,斗拱飞檐、雕梁画柱、风格独特、气势磅礴。
寺庙里珍藏众多古书和佛像,殿内供奉天王、如来、十八罗汉、弥勒佛等。还有造型特异、满身长手、被称为“千手千眼佛”的“三皇姑”塑像。香山寺除了主要供奉佛、菩萨、护法神、罗汉等佛菩萨像外,还供奉儒教孔圣人及弟子和道家圣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赤峰香山峰峦叠嶂,锷触云天。三面环山,龙盘虎锯,岩洞幽深,山泉如注,润泽原野。漫山遍野的松、榆、柏、杨、苦茶、山杏、等乔灌树木给这座山峰增添了勃勃生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景区内除了香山寺主建筑外,还有龙泉、青龙洞、黄龙洞、观音洞等景点。真寂之寺,又叫召庙,俗称北五台,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0公里的群山中,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价值丰富的辽代佛教古刹。“真寂之寺”系辽代开凿庙内石窟时所题之原名,曾是大辽王朝的皇家寺庙。真寂之寺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寺院占地面积1023.35亩,位于圣水、别愣、灵岩三山鼎立而自然造就的箕形山谷中,由石窟和外殿(善福寺)两部分组成。真寂寺卧佛 资料图片
石窟开凿于辽代,外殿建于清代。一桃形巨石仅以三点支撑,耸立在灵岩山顶,因而此山又叫桃石山。在桃石山东南面陡壁上,辽代僧人在这里开凿了契丹石窟,窟前是清代续建的喇嘛庙“善福寺”。石窟分中、南、北三室,中窟面积较大,中间为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7米,头南面东,直肢侧卧于榻上。右手支颐,左手直伸,身着薄衣,螺发肉髻,赤足瞑目。三世佛立于身左侧,两尊菩萨分立南北,周围弟子15人。南、北、西三面石壁浮雕千佛像111尊。传承 杨贺明 摄影
召庙石窟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辽代佛教石窟古迹,保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如《大藏经》、《贝叶经》等佛教经典,以及各式各样的佛教法器、壁画、石刻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寺庙受损严重,1988年建全殿宇恢复法会。康宁寺位于喀喇沁旗锦山镇,始建于元朝(1260-1271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元代藏传佛教萨迦派在蒙古地区的重要寺院。烟雨康宁 李丽 摄影
据史料记载,大元皇帝忽必烈为使蒙、满、汉、藏等各族文化友好和谐的发展,而选择了这一多元文化的藏传佛教,并恭请了雪域圣者,即大元帝师八思巴法王。八思巴法王是元大都(即今天北京故宫的前身)的选址者,创造了蒙古新字(八思巴文),并在北京、内蒙古、沈阳、浙江、云南、宁夏、甘肃、青海等各地大兴土木,共建寺院700余座,康宁寺亦属其中一座萨迦派重要庙宇。文革期间寺庙主体遭到严重损毁。
康宁寺宗教文化活动 资料图片
2011年康宁寺作为重点文物,复建于喀旗美林谷。新落成的康宁寺,占地面积共100余亩,建筑面积近5000平米,是国内少有的集藏汉蒙文化为一体的寺院。包含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护法殿、藏经阁、原旧寺密法殿古迹、闭关中心等。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绿度母、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时轮金刚坛城、各大本尊上师护法、财神等佛像100余尊。其中最大的释迦牟尼佛总高9米,阿弥陀佛等佛像总高6米。藏经阁内藏有藏汉大藏经、各大祖师卷集3万多件。康宁寺藏经楼 资料图片
静安寺位于元宝山区小五家乡大营子村,于辽道宗清宁六年(1060)开工,至辽道宗咸雍八年(1072),先后历时近十二载建成。寺成消息上达皇室,辽道宗皇亲赐寺名——静安。寺内各类殿堂俱全,仅御赐寺庙用地就达3000顷之多。从此,静安寺佛事兴隆,香火旺盛,名扬天下。后至金末毁于战乱,文革时期彻底毁灭。静安春色 刘恒洲 摄影
遥看静安 布和仓 摄影
2007年4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重建静安寺。复建的静安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寺内各类殿堂齐全完备,采取辽代砖木结构建筑风格,是个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道场。寺内设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千手殿、地藏殿、念佛堂、还有藏经楼、孔圣殿、财神殿、凌霄殿等15座殿堂。南海观世音菩萨像 曹青龙 摄影
龙泉寺位于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北三公里,海拔1200米的狮子崖下。寺西15米处有古井一眼,古称“龙泉”,常年泉水不枯,“龙泉寺”由此得名。龙泉寺始建于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1986年,龙泉寺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日龙泉寺 白凤斌 摄影
龙泉寺布局以山势三进三阶形式而建,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山门居前院墙正中,近方型,高六米,五脊顶,四檐角翘起。东西配殿前各立高3.2米螭首龟跌石碑一座,东为至正元年(1341年)所立“松州狮子崖龙泉寺住持慈光普济大师然公道行碑”。大殿位于最后,面阔三大间,四周有围廊,单檐歇山五脊顶,殿台在有石刻勾栏。寺后东侧山坡上有石窟一处,高阔各2米,深1.5米,内有石佛2尊。
龙泉寺石碑 资料图片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奉皇太后之命赴盛京(沈阳)拜谒祖陵,途经喀喇沁旗。游龙泉寺后,龙心大悦,赠金马鞍为镇寺之宝,并赋诗赞龙泉寺曰:“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驻跸归营晚,坐看旌旗落日红”。葱茏龙泉寺 王俊芹 摄影
社 长 白凤斌
总 编 辑 李凯峰
图 文 编 辑 朱晓宇
审 核 王小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