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格尔泰先生(1924-2013),蒙古族,赤峰宁城人,我国著名民族语言学家、教育家、现代蒙古语言研究开拓者和奠基人,“蒙古语言学泰斗”。蒙古学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世界著名蒙古语文与阿尔泰语言学专家。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先驱,国内高等院校蒙古语言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基人。著名社会活动家,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蒙古学国际化积极推进者。清格尔泰先生1939年至1940年就读于呼和浩特蒙古学院,1941年东渡日本,先后在日本东京善邻高等商业学校、东京工业大学和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求学,1945年回国。1946年参加工作,曾任内蒙古军政大学蒙古语文研究室主任、中央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教研室主任、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队长暨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兼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蒙古学协会副主席等职。
阅读中的清格尔泰
自1946年以来,清格尔泰先生在长达67年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蒙古学的研究与发展,先后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二十余部。清格尔泰先生是肩负历史使命、顺应蒙古族文化与科学发展历史进程而诞生的一代宗师,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中,他开拓了蒙古语文研究众多新的领域,并且在自己开创的每一个领域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行思坐忆》一书,用摄影镜头记录下了清格尔泰先生人生之路的诸多瞬间。这些瞬间犹如树叶上水晶般的露珠,闪烁着光亮。若把这些闪烁的珠子链接起来,就成为一串闪光的项链,成为我们的行思和坐忆,成为一条光辉的路。《行思坐忆》一书,内容分为“光辉一生”“求学生涯”“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社会活动”“朴素生活”6个部分,由先生的学生、同事、朋友和业界同仁、社会各界人士等,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和永恒的光影瞬间,为世人描述、呈现了一代宗师修业、修身、修心、修德之路……1924年6月12日,清格尔泰出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布日嘎苏台艾里(今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柳树营子村)。2013年12月27日逝世,享年 90 岁。清格尔泰幼年便接受良好的私塾教育,年龄稍长考入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蒙古学院师范班。16岁时东渡日本留学,4年后学成回国,投身民族解放事业。1946年,清格尔泰到位于赤峰市的内蒙古自治学院教务处工作,由于他精通蒙古文,被委任为蒙古语文教师。1946年8月8日,清格尔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被调到位于齐齐哈尔的内蒙古军政大学参与学校筹建,到军政大学后组织成立蒙古文研究室。1949年3月,清格尔泰被调入内蒙古日报社担任编辑,后任新闻干部训练班教育科长等职务。在报社期间,推出第一部学术著作《蒙文文法》。1949 年 11 月,清格尔泰调至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秘书处政策研究室工作;1951年 12月,调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历任编译科科长、编译处副处长、处长,兼任蒙古语文研究会副主任。内蒙古军政大学(齐齐哈尔)留影
1954 年 11 月,根据国家民委安排,清格尔泰到中央民族学院参与筹建国内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同时,他还兼任中央民族学院蒙古语教研室主任。1955—1956年,任中国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队长。1956 年 12 月,周恩来总理任命清格尔泰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1957 年,他到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1957 年,清格尔泰调至内蒙古大学,先后任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副校长等职务。在国内首创蒙古语言文学系,使中国有了第一个蒙古语言学硕士点、博士点和蒙古语言文学培养基地。1966 年 2月,他任内蒙古自治区语文工作委员会主任。1973—1984 年,任内蒙古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兼任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清格尔泰(左二)在内蒙古大学建校初期与同事合影
自 1946 年以来,他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研究生涯长达 67 年之久。60 余年来,他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还用蒙古、汉、日、英、朝鲜等文字,在国内外发表了 60 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先后出版学术专著 20 多部,编纂出版了《现代蒙古语》《蒙汉辞典》《蒙古学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等大部头工具书,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清格尔泰先生治学严谨,重视实地调查研究,善于运用整体思维和历史思维,把蒙古语族中的多种相关语言归纳到一个整体,堪称我国蒙古语言学界的泰斗。清格尔泰(左三)与团队研究学科建设
清格尔泰先生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除蒙古语言学外,还涉猎满 - 通古斯语言、突厥族语言、契丹小字、汉藏语系等。他组织开展了中世纪蒙古语研究、蒙古语言方言研究、满洲通古斯语研究,并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合作调查鄂温克语。他在国家民族语言研究的诸多项目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清格尔泰忘我工作,身兼数职,积极促进蒙古语言文化的国际交流。自 1995 年起,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名誉院长。2006 年离休后,兼任国际蒙古学协会 ( 乌兰巴托 ) 副主席,匈牙利东方学会名誉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内蒙古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清格尔泰所编撰部分书籍
清格尔泰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成就斐然,硕果累累。在国内外屡获大奖,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 1项,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优秀论文奖 2 项,优秀图书荣誉奖 3 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 项,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及乌兰夫基金奖金奖(1994)。2012 年12 月,由中国蒙古学学会设立的中国蒙古学研究的最高奖项“中国蒙古学奖”首次颁奖,清格尔泰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位学者。清格尔泰所获部分荣誉
清格尔泰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民族语言研究事业,他的执着和奉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1989 年,他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选举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1992 年,他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1987年,他被推选为国际蒙古学协会副主席。他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个人、自治区“光荣人民教师”、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乌兰夫奖、社会科学金奖、内蒙古杰出人才奖、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中国蒙古学奖和蒙古国总统颁发的“和平奖”等荣誉和奖项。丰碑永驻 风范永存
清格尔泰同志在 67 年的革命生涯中,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他虽几经坎坷,身处逆境,但百折不挠,奋斗不息,始终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敏锐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关系民族和民族语文工作的关键时期和重大问题上,他坚持原则,立场坚定,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清格尔泰同志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公道正派,顾全大局。他谦虚谨慎,任劳任怨,淡泊名利,能上能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爱护干部,关心青年,尊重人才。他平易近人,关心师生疾苦,与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坦诚相见,广交朋友。他办事严谨,宽厚待人,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生活俭朴。他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在广大师生中享有崇高威望。位于内蒙古大学的清格尔泰教授雕像
清格尔泰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幼年时期,清格尔泰在家乡的蒙古文私塾里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在这期间,他打下了扎实的蒙古文基础。之后,他考入喀喇沁中旗旗立第一小学,1938年毕业后,又考入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蒙古学院师范班继续学业,1940年毕业。1941年 11月,他东渡日本留学,分别在善邻高等商业预科学校、东京工业大学、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学习。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急需科技力量的现状,在日留学期间,清格尔泰坚持选择学习理工科,最后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部攻读数学。1945年,受太平洋战争影响,日本国内局势骤然紧张,清格尔泰结束了在日本四年的留学生活,怀揣满腔爱国热情和青春梦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3 年清格尔泰(右一)在日本东京大学校园内
清格尔泰教授是著名的教育家、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先驱,是蒙古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者。
1946 年清格尔泰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民族教育事业。他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学院(位于赤峰)、内蒙古军政大学(位于齐齐哈尔)、中央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教研室、内蒙古大学任教。
无论身在何处,他都勤勤恳恳,把大量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工作之中。在缺乏教材和参考书的艰难情况下,他组织和参与编写了《现代蒙古语》 《语言学概论》《语音学》《语言调查》《蒙古语方言学》等高等学校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领导班子与学术委员会成员合影(前排中间为清格尔泰)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善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擅长根据蒙古语的语言特点进行授课。他平易近人,讲课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他敢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作为、敢于率先垂范,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个“第一”,他组织筹建了国内第一个蒙古语言文学系,组织创建了内蒙古第一个蒙古语文研究室,组织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蒙古语言文学硕士点、博士点,他是我国第一位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从事学术研究 60余载,硕果累累。他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 10名、博士研究生5名, 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和少数民族干部。他的学生白音朝克图、旺顺扎布、呼格吉勒图、哈斯巴特尔、那顺乌日图、巴达玛敖德斯尔、哈斯巴根、高·照日格图、吴英喆等,已经成为蒙古语族语言乃至阿尔泰语言研究领域的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在清格尔泰的带领下,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壮大起来,发展成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和蒙古语言文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清格尔泰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蒙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蒙古语言学的一代宗师。经过对清格尔泰教授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动和转化,中国蒙古语言文字研究,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语言学阶段。清格尔泰教授的学术研究具有时间长、领域广、成果多、水平高、创见多等特点。清格尔泰教授非常重视语言实地调查,自 1949 年起,就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语言田野调查工作。1955—1956 年,他率领中国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与苏联专家一起,对蒙古语方言和蒙古语族语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查。其后,又数次组织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和蒙古语文研究所师生,对正蓝旗、巴林右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等地的蒙古语方言以及我国境内的达斡尔语、东部裕固语、东乡语、土族语、保安语、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卫拉特方言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他发表的《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其方言概述》一文,受到国内外蒙古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的学术意义。契丹小字研究
契丹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蒙古语族语言的一种。清格尔泰教授也是世界顶级的契丹文字研究专家,他自 1975 年开始研究契丹小字。1985 年,清格尔泰与刘凤翥、陈乃雄等著名学者合著的《契丹小字研究》,成为破译契丹小字的权威著作。1998—2001 年,清格尔泰承担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契丹文字研究”。2001 年,清格尔泰就《契丹小字释读问题》一书在日本进行讲学,此书集萃和梳理了国内外契丹小字研究的最新成果,契丹小字原字三百多个,他和他的团队破译了一百多个,接近契丹小字原字的三分之一,引起了国际语言学界的轰动。2002 年以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契丹小字再研究”。由此,把中国的契丹文字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阿尔泰学研究
清格尔泰教授还是我国阿尔泰语言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他的一系列论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阿尔泰语言学的发展。1980—1985年,清格尔泰承担第六个五年计划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并多次组织“阿尔泰学”学术研讨会。清格尔泰分别于 1987 年、1991 年、1998 年、2004 年,四次组织召开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扩大了内蒙古大学在国际蒙古学界的影响。在他的带领下,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蒙古学的发展。清格尔泰是国内与国际同行学术交流的搭桥者。他先后 21 次出国,赴蒙古国、日本、匈牙利、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增进了我国与这些国家学术界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清格尔泰忘我工作,身兼数职。他是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蒙古学协会副主席。他履职尽责,积极献言献策。他爱护干部,关心青年,尊重人才,平易近人,与各方面人士坦诚相见,广交朋友,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和爱戴。“君子修身以齐家”。生活中,清格尔泰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爷爷,他的家庭温馨祥和,相亲相爱,其乐融融。清格尔泰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在近 70 年的共同生活中,他们始终相互尊重理解,相互体贴照顾,相互鼓励进步。作为父亲,清格尔泰教育子女爱党爱国、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对于孙辈,他和蔼慈祥,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他高风亮节,廉洁奉公,热心公益,艰苦朴素,风趣幽默,无私奉献。到了晚年,把自己积攒的 60 万元捐给了家乡,资助家乡的文化事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