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市文联依据“戍边文化”挖掘成果梳理成《额尔古纳戍边史纲》,并节选部分以飨读者,《史纲》全文可在《额尔古纳文学艺术之窗》官网查看。


    1947年,人民解放军和中共工作团进驻后,额尔古纳较早地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步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完成了生产资料和土地的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发展经济。在实现了边疆安全稳定的同时,农牧业、林业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有力支持了国家建设。

   

一、人民军队和中共工作团进驻三河

1947年春,中共呼伦贝尔盟工委派于国臣率领公安总部一个排进驻三河地区,是最早进入额尔古纳的人民军队。11月,中共工作团一个营的兵力进驻,成立三河工农自卫队,建立人民政权,组织发展生产,稳定了边疆局势。

清算了地主、恶霸和敌特。没收了地主、敌伪和为日本人作配给店铺的财产;将民愤很大、罪大恶极的地主、特务、狗腿子、坏蛋枪毙4人,逮捕了33人。清算了地主、恶霸、富农、伪官吏35户,60余人。

剿匪、收缴枪支。清缴、解除了土匪、敌伪残余、旧政府武装分子的武装,收缴手枪200支,步枪300余支,机枪两三挺及数量庞大的手榴弹、子弹。

建立村政权、工会、妇女联合会及贫民会;扫除吸毒、赌博、卖淫嫖娼等封建余毒。


新中国坚定的守护者


      二、人民政府管理漫长边境线

      1948年,中共额尔古纳旗工委、额尔古纳旗政府相继成立,机关驻三河镇。全旗人员结构复杂,地广人稀,且道路艰险。但额尔古纳人怀着对新中国建设的高度热情,依靠马车、帆船和步行,对近700公里边境线及村屯实施管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额尔古纳旗三十五六个村屯分布在荒原和密林深处。从旗政府所在地三河至奇乾村,沿江走约千里,至四大了克约二千里。春夏秋坐马车、木帆船;冬季乘马爬犁要从当时关系友好的苏联境内绕行至奇乾、西口子和四大了克等地。


马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边境管理的主要交通工具


三、敏感复杂的侨民管理

1953年,额尔古纳旗共有外侨8686人,约占全旗总人口的70%,另有无国籍人员308人。人员结构复杂,潜在矛盾尖锐,敌我难辨,新政府在边境和人员管理上困难重重。

1945年,苏军赶走日寇后,主持苏侨成立侨民会管理苏侨事务,额尔古纳旗政府成立后,苏侨会仍在管理苏侨上发挥作用。

上护林屯一苏侨打死林业部森调通讯员,经呼伦贝尔盟委决定将罪犯处决。

1947年,占全旗总人口69%的侨民中贫富矛盾日益尖锐化、表面化,贫苦侨民自发组织起来要推翻富农当权的侨民会,建立自己的侨民组织,即进行“劳动组合”,到1949年11月发展到高潮。中共额旗委、旗政府照呼盟委与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外侨中不搞阶级斗争”的指示,抽调大批人员组成工作组,下乡平息此类事件。工作组宣布中国政府保护私有财产,劳动组合加入退出均有自由等政策,同时以借贷募捐方法解决了贫苦群众的牲畜、种子等困难。


四、国家对额尔古纳旗的开发调查

为支援额尔古纳旗开发建设,国家先后派出水利调查队、东北地质局一三五地质队、卡米奴什克地质队、煤炭勘探队、测绘队、森调队、铀矿勘探队和三河马调查队。

由于条件艰苦,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献身在额尔古纳国家专业技术人员:一三五地质队工作人员何秀芬于1955年9月27日考察时走失;卡米奴什克地质队技术员、大学生林俊生和通讯员王贺龙于1957年6月1日冻死在恩河屯北八里的公路桥前;林业部森调队一名通讯员在野外作业时被歹徒枪杀。


俄国人在界河北岸建房屋、开田地


    五、移民戍边

    占全旗总人口69%的苏侨迁出后,全旗出现人口短缺。为支援边疆建设发展,国家紧急组织移民。1955年,从昭乌达盟、山东迁来786户,3422人,成为边疆开发建设的主力军。1954年至1962年,苏侨分3批共迁出1824户9486人。国家紧急从山东和昭乌达盟移民,迅速恢复了全旗生产。


1955年,从山东省泰安、曹县等地迁来419户回族,聚居于三河、苏沁。


    六、屯垦戍边

    为了保证新中国的粮食供应,国家把额尔古纳作为“北大荒”重点开发的地区之一。1956年,拉布大林、上库力、苏沁、室韦和三河五个国营农、牧、马场成立,国家抽调一大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退伍干部充实到农垦队伍。

   1960年4月,从黑龙江密山县三个农场抽调大批农垦战士驰援额尔古纳;生产建设兵团及其所建立的国营农场,是新中国成立前和初期开发、建设和保卫边疆的重要组织形式;黑龙江851、908、511三个农场的农垦战士驰援边垦,大多是入朝志愿军转入北大荒军垦部队的排级以上军官,少量的战士和支边青年,并带来了全套的农机具。

    1960年6月4日,中共中央委员、国家农垦部长王震,抵上库力农场视察垦荒工作。


从北大荒转战额尔古纳的农垦战士在上库力垦荒


七、为保障国家粮食供应作贡献

1957年之前,额尔古纳旗每年征收约50万公斤左右公粮。随着国营农牧场垦荒面积的增加和机械化发展,1958至1963年平均每年收购入库原粮120万公斤左右。1966年,国营农牧场的耕地面积已达到506 506亩,全旗收购入库原粮达到2586.5万公斤,为新中国保障粮食供应作出突出贡献。

1948年,额尔古纳旗有耕地83 367亩,农垦企业入驻后,到1967年,全旗耕地总面积增加到586 293亩;1979年,增加到1 103 967亩。1964年,拉布大林农牧场花木兰生产队被选定为全国机械化生产队样板,队长栗桂兰获得赴京参加国庆观礼的荣誉;1990年,拉布大林农牧场花木兰生产队全年粮食、油料作物总产达450多万公斤,农工人均产粮11.85万公斤,交售商品粮10.70万公斤,创全国农垦系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纪录。


保障新中国粮食供应


八、培育三河马支持新中国建设

1955年,国家农业部调查队为“三河马”命名,并选定为国家培育的优良役用品种。1955年,三河种马场成立,繁盛时期种群达4000余匹,每年都有几百匹三河马应征入伍或支援全国工农业生产。周恩来总理赞“三河马是中国马的优良品种”,去北京领奖的刘锦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三河马”是华俄文明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以蒙古马为基础,与俄人多次涌入三河地区所携带后贝加尔马、顿河马等多品种长期杂交,又得益三河肥美草原的滋养所形成的优良畜种。“三河马”曾被称为“海拉尔马”,曾在旧中国大上海的跑马场一战成名。1955年,国家农业部调查队认定该马形成于额尔古纳旗三河流域且品质最佳,并正式为其命名为“三河马”。选育后的三河马乘挽兼用、力速兼备,是新中国工农业生产、交通和军队的首选品种,在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立下汗马功劳。1960年,国务院从三河、大雁两种马场各选20匹三河马,作为“友好使者”出使越南;也曾在1957年,作为礼品赠送给前苏联的涅尔琴斯基扎沃德区农庄。

1958年,周恩来总理为三河种马场颁奖,前去领奖的三河马场首任场长刘锦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乘挽兼备的三河马


九、三河牛乳制品为国家出口创汇

“三河牛”是与“三河马”齐名的又一优良畜种,形成于华俄民族的碰撞与融合。经国家农业部认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推广的经济型畜种,并加大了对额尔古纳旗三河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的扶持。1966年,以优质三河牛乳为原料的上库力乳品加工厂的产品实现出口,成为新中国的创汇产品。

三河牛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粗饲,宜牧,抗病力强,产奶潜力大,乳脂率高,产肉性能好的特点。三河牛的形成:早在1898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铁路员工曾带入少量西门塔尔牛和西伯利亚牛,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白俄又带入后贝加尔土种牛、塔吉尔牛、雅罗斯拉夫牛、霍尔莫哥尔牛和瑞典牛;20世纪30年代初,又有少量日本北海道荷兰牛进入。这些引进品种与当地蒙古牛经过长期杂交,为三河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以西门塔尔牛影响较大。


乳肉兼用的三河牛

1955年,在收购离境苏侨牛的基础上,个人入社及购入一部分牛,建立了国营拉布大林乳牛场、苏沁乳牛场,开始了以社队为基础、国营农牧场为骨干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种及培育工作。1955年4月,苏沁乳牛场王玉莲出席全国农业水利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2年,额尔古纳旗人民政府接收了日本商人在三河、上库力的牛奶加工作坊,经国家多次投资扩建后,至1966年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承担出口任务。1967年,上库力乳品厂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年收奶2653吨,总产值达170.44万元,职工增加到127名,后迁入拉布大林乳品厂。1985年通过国家验收命名,形成三河牛育成品种。自治区人民政府以[1986]45号文件批准、命名三河牛为“内蒙古三河牛”。


十、为新中国建设供应大量木材

为了支持新中国工农业生产和基础建设所需的大量木材,1954年~1971年全旗建立7个地方林业场,年采伐量约2~3万立方米;1967年,大兴安岭林管局莫尔道嘎林业局入驻,成为主伐林业局,年采伐量约35万立方米;有力支持了国家工农业生产和民生建设。

1954年,成立恩河、上护林、上库力林场,1962年建立七卡林场,1970年建立自兴林场,1971年建立兴安林场,1974年建立古城林场。

莫尔道嘎林业局隶属于大兴安岭林管局,筹建于1967年,1970年正式投产。每年数十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运送到全国的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和千家万户。


林业木材生产


    十一、反敌特工作

    在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边境地区的敌特活动非常频繁,渗透、策反和潜入侦查事件时有发生。长期在敏感的边境地区生活,全旗党政军机关和人民群众都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合作,粉碎了多起苏联特务的破坏活动。

1977年4月,两名苏联特务潜入拉布大林地区,军警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追捕,在三旗山击毙一人捕获一人。

1980年10月9日,侵入室韦牧场的苏联特务杀害了工人李忠。李忠被内蒙古军区命名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1981年8月,旗人民政府为李忠烈士修筑了烈士墓。


十二、边防军人的感人奉献

边防军人的无私奉献是额尔古纳繁荣稳定的坚强保证,他们长年坚守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深处,在泥泞和荆棘中巡边、潜伏,他们奉行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崇高理念,是“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实践者。荒原和密林深处的边防哨卡;风雨无阻四季巡边;在抓捕边境违法作业、边境阻击、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等突发事件中,都有边防军人的身影。

守望父亲的冰河娃娃:1979年3月下旬,伊木河哨所连长张国臣的妻子卞爱芹,带着4岁的女儿,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到部队探亲,到了莫尔道嘎镇的团部才知道离丈夫所在的哨所还有300多公里。当母女俩被送到距离伊木河170公里的奇乾后再无法前行,此时正值冰雪融化,水路旱路都不通。离开奇乾哨所时,母女俩又来到江边。女儿流着泪把两年前爸爸给她买的布娃娃放在了冰河边,让它在这里代替自己守望到冰河融化,并能见到久别的爸爸。冰雪融化后,部队又开始了陆路巡边,带队的张国臣看到河边伫立着一个向远方眺望的玩偶娃娃,觉得很眼熟,便蹲下身来仔细查看。他看到娃娃顺流翘首遥望的方向,是他们哨所所在的方向,而这个娃娃正是他在离家时为女儿买的。此情此景,这个七尺男儿再也忍不住泪水,抱住玩偶娃娃放声大哭。在战士们的眼里他们的连长永远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刚强战士,却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了解了情况后,同行的战士也都不禁潸然泪下。


    十三、北疆第一哨:伊木河边防连

     伊木河边防连驻扎在祖国版图的“雄鸡之冠”,大兴安岭深处的界河岸边。地处约北纬53度,是北京军区最北端的边防连队。方圆百公里渺无人烟,一年七个多月大雪封山,曾有零下57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被称为“林海孤岛”。

     伊木河边防连是内蒙古军区的“模范边防连”,全团五公里武装越野、四百米障碍的纪录全是伊木河边防连官兵创造、保持的。连队的干部骨干听声音就知道事物远近、看冰层就知道哪里有暗流、看雾气就知道是否下雨降雪、看树木就能准确判断方位;负责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121公里的巡逻执勤任务;近5年来,伊木河边防连先后抓获非法活动人员37人,管段内连续15年没有发生越界事件。



十四、牺牲在界河岸边的边防军人

驻守额尔古纳的军人不仅要随时面对环境的艰难困苦,还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悬崖峭壁、毒蛇猛兽、激流险滩,而每年冬季江面封冻之后首次开辟巡逻路线的“闯江道”,都让边防战士经历一次生死关。近40年来,共有10位边防军人长眠在战斗岗位上,他们的名字应该被额尔古纳永远铭记。

1973年3月11日,呼伦贝尔军分区副司令员苏盛轼乘坐1台吉普车到连队检查工作后,由于冰面塌陷落入额尔古纳河,他与同车人员某连连长铁钢、警卫员麦大舒、司机等4人淹亡。

1982年6月12日,阿尔斯楞为救连队落水的巡逻军马,掉进额尔古纳河中,献出了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他就是蒙古族民歌《阿尔斯楞的眼睛》的原型。

1988年8月,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战士石国祥,为营救落水战友光荣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1995年2月27日,边防巡逻艇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长庚,带车为连队战友运送给养物资和家书,冰面塌陷,危急关头,李长庚用力把司机推出窗外,而35岁的李长庚却随同卡车一起沉入了6米多深的河底。

2011年6月23日,某边防团战士骆超强在额尔古纳河附近牧马,发现一名渔民落水呼救,他毫不犹豫地跃入河中,奋力将渔民托举上岸,却因体力不支被河水卷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找到了骆超强的遗体时,他双腿微屈着,双臂张开,双手向上,保持着救人时的托姿态。

2011年6月27日,骆超强被内蒙古军区批准为革命烈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个人一等功。同年10月,被原北京军区评选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

2015年12月30日,伊木河边防连连长杜宏在前往哨所途中,因天气寒冷,雪大坡陡,不幸从断崖上滑落,血染寒冰。杜宏19岁入伍,四个月新兵训练结束便主动要求去伊木河,参军13年,在伊木河坚守了11年,从战士成长为士兵爱戴的连长,最终把生命献给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2021年11月16日,八大关连队下士李波,在执勤过程中勇救落水战友不幸牺牲,把年仅21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边防线上,被评为烈士并追记一等功。


内蒙古边防烈士杜宏(31岁)


扫描下图二维码查看:《额尔古纳戍边史纲》全文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