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回忆 第2页

  • 【林西文史】解放前林西的旅店业

    【林西文史】解放前林西的旅店业

    解放前林西的旅店业                                  刘德珠  整理解放前林西的旅店,大都不是单独的旅店,而是兼营粮油、皮毛、布...

    2025-01-19 32
  • 【林西文史】小城子区政府保卫战

    【林西文史】小城子区政府保卫战

    小城子区政府保卫战 韩德胜每当春节的爆竹响彻四野、五彩缤纷的焰花直冲云霄;锣鼓喧天、乐声四起,各式各样的秧歌队穿街过巷,龙飞凤舞;亲人团聚、同志亲友互致节日祝贺的喜庆时刻,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次难忘的战斗……。那是林西解放后的第二年,即一九四七年旧历正月初四发生的事情。那年我刚刚十八岁,参加工作不久,在我县三区人民政府当通讯员。当时区政府有干部二十三人,区小队干部战士三十四人,另有两名伙夫和一名马夫,总共是六十人,其中还有三名女同志。当时,全国正处在热火朝天的解放战争时期。我县的土地改革工作即...

    2025-01-19 22
  • 【林西文史】林西戏园子

    【林西文史】林西戏园子

    林西戏园子张志敏 调查整理康德八年(1941年)前,林西境内就有戏曲艺人不定剧场、不定时间的演出活动。当时的艺人团体都是班主制,领头人物称为“班主”、“业主”或“戏东”。班里财产(戏箱、服装、器乐等)都属于某人或某几个人所有。业务演出由后台老板(戏东)主持,对外由班主的贴身管事作对外联系等事务,名叫“外写”。由外写直接与某村(庄)的“会首”联系有关演出地点、戏价,确定演出剧目及吃住接送等琐事。这样的流动演出形式叫“跑台口儿”,唱庙戏。时间一般都是六天,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京腔大戏”。这个时期的戏剧活动主要...

    2025-01-19 26
  • 【林西文史】水 头 惨 案

    【林西文史】水 头 惨 案

     水 头 惨 案   李殿文  一九四五年冬,是我党开辟林西地区工作的最困难时期。那时气候比现在冷,一进冬腊月,便是寒天雪地,滴水成冰。当时林西刚被苏联红军解放不久,九月末十月初,我党从冀东、延安派来的少数干部,才陆续到达林西。十一月十三日,在这个边陲小镇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政权——林西县人民政府。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诞生了,它像冲破黑暗的曙光,复苏着这块塞北的冰封大地,温暖着各族人民的心扉。当时的林西社会情况非常复杂,虽然建立了革命政权,但各种反...

    2025-01-19 25
  • 【林西文史】中国共产党林西县各级组织建设概况

    【林西文史】中国共产党林西县各级组织建设概况

    中国共产党林西县各级组织建设概况陈广(1945年11月--1949年)一、在林西初建党的组织林西地处我国北部边陲。解放战争时期,是热河的后方,也是冀热辽区与东北解放区的交通要道,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解放后,在我党与苏军代表谈判议定接受热河之后,热河省委立即派干部前来林西,开辟根据地。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热北地委开始在林西工作。面对新开辟地区,我党我军尚无基础,物资供应困难,群众尚未发动的局面,热北地委清醒地认识到:既得的阵地(林西、经棚)只是初具规模,社会秩序还不十分稳定,因而当前工作的重点是“放...

    2025-01-19 30
  • 【林西文史】林西大烟种植与禁烟

    【林西文史】林西大烟种植与禁烟

    林西大烟种植与禁烟 陈广       大烟作物学名叫罂粟,其果中乳状汁液的干儿叫鸦片。通常称之为大烟。鸦片不是中国土生的东西,是帝国主义输送进来的“舶来品”。远在鸦片战争前,帝国主义就想办法打破清王朝的大门。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英商贸易输入的货物中,鸦片占50%以上。以后鸦片逐年增加,到乾隆四十五年达四千零五十四箱,到嘉庆年间即达五千七百四十七箱,以后每年高达二、三万箱之多。鸦片的输入大量地掠取了中国的财富,严重地腐...

    2025-01-19 25
  • 【林西文史】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在林西

    【林西文史】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在林西

    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在林西马  洪(根据录音整理)冀热辽中央分局和冀热辽军区是一九四五年十月份党中央决定成立的,成立时分别隶属于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察冀军区。分局开始设在承德,由于国民党蒋军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记得是在一九四六年中秋节的前两天撤出承德,转移到围场。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军占了围场。分局机关再从围场撤到林西。到林西大约是十月底。当时,中央分局书记是程子华,副书记是黄火青,委员有高自立、李运昌、胡锡奎、赵毅敏、欧阳钦(杨青)、陈奇涵(后来调走了)。分局设有组织部,部长黄火青兼任;宣传部,部长赵...

    2025-01-19 28
  • 【林西文史】解放初期的林西

    【林西文史】解放初期的林西

    解放初期的林西 王逸伦        一九四五年冬,冀热辽中央分局派我到乌丹工作,当时乌丹属于热中。同我一起去的还有张焕然、卜汝英、赵志良。我任司令员,张焕然任政委,赵志良是乌丹县长。当时,全国的局势还比较安定,国共两党还未公开分裂,正在重庆谈判。热河省要召开国大,要我参加,并让我带上几个地方上的名人,我共带了五、六个人。有赤峰的张振元,有乌丹的几个,有两个女的,一个姓刘,一个姓王,还有一个叫包振国。我们一起乘木炭车到达承德,我被选为国大代表。四五年十月,冀热辽中央...

    2025-01-19 17
  • 【林西文史】党在林西初期工作

    【林西文史】党在林西初期工作

    党在林西初期工作 王纪明      日本投降以后,热河省军区、热河省政府、中共热河省委在一九四五年十月间成立。把热北的林西、林东、天山、大板、经棚、开鲁等县划归热北地委、专署,后改为廿地委、廿专暑。日本盘踞林西期间曾建筑一道防线,防止苏联红军的进攻。但当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时,这道防线一触即溃。苏联红军首先攻克了林西县城,人民得到解放,苏军在林西驻防了一个时期,维持地方治安。在四五年和四六年春,我们仅仅建立林西和经棚两县的党政机构。其它是根本无法进去,这是由于和和子章的关系未解决...

    2025-01-19 17
  • 【林西文史】我在林西的日子

    【林西文史】我在林西的日子

    我在林西的日子邢殿忠(根据录音整理)我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到达林西,到林西后分到一区,任宣传委员。当时王旭任一区区委书记,姬德荣任建联会主任,高凤来任组织委员,赵建业任区长。建政之初,上级党组织一共布置了两项任务:一、宣传发动群众。二、抓武装建设。我们的部队和干部进入林西以后,收编了一些土匪。他们的纪律很差,尽做坏事,他们曾在林西镇里打死了我们的一个排长,要搞暴动。当时我们不得不收编这些人,因为我们的大批武装还没有开过来,我们没有自己的武装。另外,我们如果不收编他们,地方上就更乱了。对收编过来的这些人,我们想管,但又...

    2025-01-19 18
  • 【林西文史】解放后林西县的武装工作

    【林西文史】解放后林西县的武装工作

    解放后林西县的武装工作杜德贵我是一九四五年十月份到达林西的。我们一起到达的共有二十几个人。我们这批人都是晋察冀的。我记得有姬德荣、万寿田、张昌福等。我们原打算到沈阳去,在承德要出发,程子华从东北回来了,他给我们开了个会,介绍了沈阳的情况,告诉我们不再去沈阳,要到热北去。王逸伦当时正在热河,他给我们介绍了热北的情况。紧接着,我们就出发了。先坐木炭车到乌丹,车坏了,我们在乌丹休息了一个星期后,步行走到林西。到林西后,住在三道街林家馆子,先分头深入了解了林西的基本情况,给进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我们的第一次党小组会是在林家...

    2025-01-19 18
  • 【林西文史】解放前的林西公路

    【林西文史】解放前的林西公路

    解放前的林西公路                         马得青 忆述 唐国栋 整理 林西县是清朝末年(1908年)设立的一个边陲小县。解放前,这里的交通极不方便。民国时期的农村,除极少数地主有铁轱辘车外,多数农民几乎全部使用小木头车。蜿蜒的乡村道路,凹凸不平,十分难走。从一九二八年至伪满时期,林西只有两辆马拉小轿车,一辆属于王殿臣,一辆属...

    2025-01-19 26
  • 伪满时期明信片里的赤峰(七)

    伪满时期明信片里的赤峰(七)

    伪满时期明信片里的赤峰(七) 日本觊觎中国领土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政府就经常性地派遣军人、官员、间谍、浪人等,秘密进入中国,他们改名换姓,乔装成商人、学者等各种身份,打着经商、学术调查、考察研究等各种名义,刺探搜集中国各地的各种情报,包括军备、地理、人文、风俗、山川、河流、民族、语言等。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大量的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地区,日本政府也把刺探情报的重点放在了内外蒙古及东北地区,长期派遣情报人员在这些地区进行各类调查,搜集情报,就是要把满蒙地区从中国分裂出来,进而达到侵吞中国领土的目...

    2025-01-19 25
  • 伪满洲国明信片里的赤峰(六)

    伪满洲国明信片里的赤峰(六)

    伪满时期发行了大量的明信片,发行的内容和范围千差万别。有的明信片系列以满洲国、满蒙或满洲为单元,内容涉及伪满各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有的以省为单元,涉及的是某省各个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有的以单独某一城市为单元,涉及的是该城市的风光或人文风俗。因而照片互用、串用的情况有很多,很多相同的照片会出现在不同的明信片套张中,只是明信片的名称或注释不同而已。赤峰地区的明信片也是如此,有的出现在整个伪满洲国套张中;有的出现在热河省套张中;也有整套都是介绍赤峰内容的套张。由于涉及赤峰内容的明信片出现在不同的套张中,介绍起来...

    2025-01-19 25
  • 伪满洲国明信片里的赤峰(四)

    伪满洲国明信片里的赤峰(四)

        本篇介绍《热河名胜》中的赤峰老照片,这套明信片是由松村有限公司发行的,共15张,展示的是热河省朝阳、赤峰、凌源、平泉、承德、下板城等地的名胜古迹及风景建筑等。其中有2张是赤峰的明信片,我们只介绍赤峰的明信片。 1、这是这套明信片的外包装封皮,画面是朝阳北塔。  2、明信片标注:(热河名胜)•赤峰•昭和八年三月二日茂木•坂本两部队的入城记念碑该记念碑不再赘述,详见前面(一)、(二)篇章。明信片中的纪念碑底座表面,看上去像粘了瓷砖,好多人认为是现在的人用Ps进行...

    2025-01-19 27
  • 伪满洲国明信片里的赤峰(三)

    伪满洲国明信片里的赤峰(三)

    伪满时期由奉天安原商会发行了一套《神秘境热河风光》明信片(出版年代不详),这套明信片共有两个版本,两套版本均为16张(见下图),里面有长城、承德、赤峰等地的老照片,其中里面有10张是相同的,6张是不同的。 《神秘境热河风光》版本一 《神秘境热河风光》版本二版本一中有3张赤峰的老照片,版本二中有2张赤峰的老照片,外包装封皮封底都是一样的,下面仅介绍外包装封皮封底及关于赤峰的三张老照片: 1、明信片外包装介绍:封皮由三部分组成,均为美术设计图案。最上边是文字“神秘境热河の风光”;中间是承德...

    2025-01-19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