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蒙古民族历史上,有四个部落曾经书写过壮美的画卷,即使在当代中国惜字如金的历史课本上,也要进行大篇幅的介绍。他们是:曾经活捉过大明皇帝的卫拉特蒙古部落(古汉语译为瓦剌),曾经修建了呼和浩特城,并将藏传佛教引入北方草原的土默特蒙古部落(因其首领是俺答汗,明史也称其为鞑靼),曾经以八万铁骑与大明和后金(后来大清)争夺天下的察哈尔蒙古部落,最后是以十万铁甲帮助满清打下267年江山的科尔沁蒙古部落。这里,重点介绍一下鲜为人知的土默特蒙古部落的兴衰历史。
土默特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数万的意思,但在蒙古语里含有人丁兴旺等吉祥语意。据《蒙古秘史》记载,在13世纪初,居住在贝加尔湖附近的秃马惕人,在成吉思汗时期归顺蒙古统治,被赐名为土默特部落。后来,这支部落一直追随成吉思汗,成为其麾下能征善战的部落之一。在成吉思汗西征后,土默特部落被安排在阿尔泰山驻牧,保卫着蒙古帝国重要的战略关隘。成吉思汗陵八月盛奶祭颂词就有如下的唱词:“保卫了阿尔泰山之北十二道关口,成为大鹏之翼的,……就是那十二土默特啊!”这说明,土默特部落在蒙古疆域扩展后曾经长期亦牧亦军守卫帝国要害之地,可谓能征善守!
一、内迁丰州摊
在祖国北方,黄河北岸、大青山南麓,有一片广袤的平原,发源于阴山山脉的大黑河和昆都仑河如两条生命的乳带,几十万年来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群。这片平原就是现在耸立着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座城市的土默特平原。远在70万年前,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就诞生了著名的大窑文化;进入夏商周时期,这一地区就出现了“逐水草迁徙”的荤粥和鬼方等民族,但当时还没有形成统一政权。据《史记》载:“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说明他们尚处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进驻阴山,修筑长城,并在今天呼和浩特托克托县设置云中郡,这是中原王朝在这一地区最早设置的地方政权机构。
战国末年,匈奴民族崛起,建立了第一个北方游牧大国,与同期建立的秦王朝形成对峙,大青山成为汉匈重要战略分界线。秦始皇在今天包头九原区和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分别设置九原郡与云中郡,并派大将蒙恬驻守九原,训练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强军的30万九原铁骑,与云中成犄角之势抵御匈奴人的侵扰,同时大秦还修建了从咸阳至九原的“秦直道”,开始对阴山、河套地区进行战略性经营。汉王朝时期,尤其在汉武帝时期,中原政权对匈奴采取强势政策,经过多次残酷的战争,匈奴人的实力大为削弱,一度退至漠北。汉朝在这一地区加固了前朝设置的九原、云中等机构。等到东汉三国时期,匈奴帝国在外受中原政权打击,内受自然灾害侵袭下,终于分裂。南匈奴南迁入长城,北匈奴远走欧罗巴,并在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在现在匈牙利定居下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大兴安岭深处的鲜卑民族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宰者,在中原地图上,这一地区被称作“敕勒川”,历史上那首著名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歌谣就是从这里诞生的。鲜卑民族依托敕勒川,建立了统治中国北方近150年的北魏王朝,都城最初地址就在现在呼和浩特和林县的蒙牛工业园,那时称作盛乐城。隋唐时期,鲜卑民族已经融入中原,北方民族中代之而起的强势政权是突厥民族创建的帝国。突厥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匈奴和蒙古的强势民族,但其生不逢时,在强大的唐帝国大军面前,分裂为东西突厥,西突厥西走到现在土耳其,灭亡了当时强大的东罗马帝国后,建立了土耳其帝国,一直到1000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才衰落。汉语中土耳其就是根据英语“突厥”又一次音译过来的。而对于东突厥,唐朝则在黄河北岸修筑了三个受降城,进行拉拢诱降,直到东突厥灭亡。而东受降城,就是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大将张仁愿在今天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城南中滩乡蒲滩拐村修筑的。唐朝著名诗人李益在其《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道:“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以后,由于中原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用文人带领军队,因此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国家虽富但军事极度羸弱。以致黄河以北一直为辽金统治,且时不时对北方政权进行“岁贡”来苟延赵家残喘的朝廷,直到北方出了连“岁贡”也不要的蒙古,才使非常“女性化”的宋朝寿终正寝,中华民族才摆脱了不男不女的尴尬境地,重新恢复了阳刚之气。在辽金时期,这一地区被改名为丰州滩,起因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神册三年(918年),在现在呼和浩特市区东约18公里白塔村修建了辽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丰州城,这座城市一直是辽和金在西北最大的商业和军事重镇,繁华一直到元朝末年。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关先生北上,1359年(至正十九年)元将字罗帖木儿与关先生大战于丰州城附近一带,在战乱中丰州城内的汉族居民纷纷逃入内地,丰州城便沦为一座空城,从此废弃。丰州城自建城至废弃,大约经历了四百五十年之久。现在,只有建于辽代的高约56米的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还在由挂在木塔八个角上的风铃发出的悠扬乐曲声中追忆着往日的繁华。
明朝初期,由于明朝与退守北方的蒙古北元政权在丰州滩进行拉锯战,使这一地区以前的城镇都被捣毁,形成一个空虚的缓冲地带。这就为土默特部落迁入这个水草丰美,宜农宜牧却人烟稀少的平原创造了地利条件。而天时,则是从1368年后,元朝统治集团退出大都北京,中央汗庭的权威以及对各部的控制力衰落,这使得土默特部落完成了牧守边关的职责,开始撤离阿尔泰山,去寻找理想的游牧之地。
公元1480年,在北方边游牧边寻找理想家园近100年的土默特部落,终于进入美丽的丰州滩,从此,蒙古文史书将该地区称为“土默特平原”。而土默特部落,在水草丰美的土默特平原养育下,迅速发展成为蒙古民族强大的部落。
二、雄视北方的阿勒坦汗
公元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巴图蒙克继承北元汗位,在妻子满都海夫人帮助下,一举击败了威胁汗位的卫拉特蒙古部落,重新确立了蒙古黄金家族的统治地位,并将统治的北方重新划分为6个万户,除兀良哈(成吉思汗四杰者勒篾后裔,元亡后归附明朝,即明史中著名的“朵颜三卫”,是明朝可以调动的最强大的的军队,与土默特部落关系密切)万户之外,其余五个万户均由自己的子孙统领,他自己与长子统领察哈尔万户,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长子衮必里克墨尔根(也就是达延汗的孙子)统领鄂尔多斯,次子阿勒坦统领十二土默特,这便是阿勒坦汗开创基业的开始,阿勒坦汗在明朝历史书中被译成俺答汗。之后,墨尔根与阿勒坦联合右翼诸部南征北战,东打西伐,实力迅速壮大起来,墨尔根去世后,阿勒坦便成为了右翼诸部事实上的领袖,其势力范围也已经东到辽东,西达甘肃、青藏。
俺答生于1508年,其父亲巴尔斯博罗特在1516年祖父达延汗去世后成为北元新一任可汗。但北元朝各大势力廷勾心斗角的结果,使俺答和其兄长墨尔根都没有成为北元可汗。但通过俺答的努力,土默特部已经成为蒙古各部实力最强大的部落,即使是北元札萨克图汗也要逊他三分,可以说,俺答领导的土默特已经雄视北方了。土默特这种强势一直到清朝初期才在大清分化围堵中结束。俺答汗在位时,他作了三件影响后世的大事情:
1、与明互市(贸易)。他知道,要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使自己成为全蒙古的大汗,就得有稳定的铁器、种子以及其他物资的来源。这些靠战争是无法满足的,俺答汗一边频频骚扰明边,一边向大明王朝挥动橄榄枝,希望结束敌对状态,实行互市。 1571年3月,明朝穆宗皇帝在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等力促下,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明朝北部再也没有与蒙古的大规模的战争。
2、修建呼和浩特城。俺答汗的夫人“三娘子”钟金夫人,主持汉地来的工匠和农民从1572年开始,在大板升城的基础上扩建城市“库库和屯”,1575年,库库和屯城建成,明神宗赐名“归化城”。这座城市,便是今天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库库和屯”是呼和浩特的古汉语音译名,蒙语则古今相同,含义即为青色的城。以后,这座城市逐渐成为蒙古右翼诸部政治、经济、宗教的活动中心。
3、引入格鲁派(黄教)藏传佛教。1578年5月15日,俺答汗与格鲁派(黄教)领袖索南嘉措在察卜恰勒庙会晤,举行了有蒙古、藏等各族人众多达10万人参加的法会。 索南嘉措尊俺答汗为睿智贤明的王,俺答汗也赐予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称号(意即法海无边伟大的上师)。这便是黄教最高教主称谓“达赖喇嘛”的由来。索南嘉措活佛往上追称两世,自称三世达赖喇嘛。值得一提的是,三世达赖圆寂后,护法和上师预言三世达赖转世将在蒙古地方出现。按照他们的预言,三世达赖的侍从(索本)来土默特寻访,认定阿勒坦曾孙为转世灵童,这就是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
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告别后,三世达赖命黄教著名高僧满珠锡里活佛跟随俺答汗返回,作为自己在蒙古地区的代理人。1580年,回到库库和屯城后,俺答汗便在库库和屯兴建了第一座黄教寺院“大召”,明帝赐名“弘慈寺”。这座寺庙一直到今天仍然香火鼎盛,是内蒙古地区著名的名胜和宗教圣地。
同时,俺答汗颁布了推行黄教的法律。同时,对蒙古的传统宗教萨满教进行封杀。 察卜恰勒大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的开始,从此以后,蒙古人以极快的速度拜倒在佛陀脚下,成为虔诚的信徒。
三、清政府对土默特部落实施的四大消弱政策
明朝末期,北元最后一个可汗林丹汗统领蒙古诸部。林丹汗凭借察哈尔8万铁骑,横扫大明北方和新崛起的辽东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后来,随着后金势力的强盛,争斗了近270年的北元和大明在最后灭亡前十几年第一次联合起来抗击后金。但是这种联合为时已晚。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调清兵及东部蒙古四子部落、乌喇特部落、茂明安部落,征讨从辽东西逃的林丹汗统领的察哈尔和土默特部,该二部战败降清,林丹汗也因天花病死于甘肃大草滩。 1635年,多尔衮领兵招降林丹汗的妻儿,于是蒙古纳入后金帝国的版图,历时264年,共经历22位汗王的北元历史也结束了。
由于大清惧怕土默特部落再次强大,因此对土默特这个在清朝初期较为强大的蒙古部落实现了四项消弱政策,也就是后来历史上的东迁、围堵、驻军和礼佛。公元1629年,皇太极将以前无计划的部分土默特人东迁游牧行为变成有计划的政府行为,将可能的反抗力量迁入辽东大清老家自己眼皮底下看管起来。从皇太极到康熙初年,清政府将土默特青壮年“共迁入辽东72750人,并设两固山”,固山是满语,旗的最高行政长官之意。1636年又将这两固山编为两个札萨克旗,分别为土默特左右旗。鄂木布楚琥尔统领土默特右旗,地域为现在辽宁北票、朝阳地区,善巴(成吉思汗四杰者勒蔑后裔)统领土默特左旗,地域为现在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等地区。这样,东迁的土默特历史上称作东土默特,留下来的称作西土默特,也称归化土默特,直到民国。这就是历史上的土默特部落东迁。
大清统治者对留下来的西土默特部落,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实行围堵政策。在土默特部落北方,调入原来在呼伦贝尔草原驻牧的四子蒙古族部落。四子部落系成吉思汗胞弟哈萨尔后裔。据史籍载,哈萨尔第十五世孙诺颜泰奥特根生有四个儿子,四子各有自己的领地和属民,但四兄弟仍亲密无隙。随着领地的扩大和部众的增多,所部被称为“四子部”(意为四个孩子的部落)。现在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就是当年四子部迁入的地区,据现在已有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而这片草原,也随着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神舟飞船的故乡”。
在土默特东部,清政府则迁入了察哈尔蒙古部落。察哈尔部落起源于遥远的大蒙古国,初期为拖雷家庭卫队。达延汗时期,达延汗凭借妻子满都海所属察哈尔部落,重新统一了北方蒙古,因此察哈尔也成为达延汗直属部落。“察哈尔”蒙古语就是皇帝的卫队的意思。林丹汗在位时期,凭借察哈尔八旗,与明、清同争天下,失败后察哈尔成为清政府主要压制的势力,并全部放在辽东满洲八旗的刀枪之下。正所谓压迫越深反抗越大,公元一六七五年,林丹汗之孙布尔民趁吴三桂“反清复明”时举众叛清,康熙派大将周培公发兵讨灭,随后“移其部众游牧于宣化、大同边(长城)外”,规定“此八旗官不得世袭,事不得自专”,同时废止察哈尔部的王公扎萨克旗制,改为总管旗制,将察哈尔编为左、右翼各四旗。其后,清政府将新疆、青海、呼伦贝尔、兴安盟来的“额拉得”“巴尔虎”“科尔吞得”“和和塔娜”“韩锦”姓氏蒙古人众采取掺沙子的办法安插于察哈尔各管旗内,同时将察哈尔右翼四旗迁入土默特部落东面现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利用蒙古两个部落矛盾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民国十七年(1928年)察哈尔划为绥远省的行省,到抗日战争时期,察哈尔人民奋起抗日,其中著名的“晋察冀边区”的“察”,指的就是察哈尔省。一九五四年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察哈尔四旗正式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并更名为乌兰察布盟。
在土默特西部,清统治者迁入早期归附清朝的原在呼伦贝尔的乌拉特部(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后裔)和茂明安部,同时又迁入原属漠北蒙古的喀尔喀右翼部(即后来的达尔罕部),驻地为现在内蒙古乌拉特前、中、后三旗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于土默特部落南面为黄河,因此南面没有迁入部落。
即使这样,清统治者也不放心,他们在原明朝建立的“库库和屯”东5里,又新建设“绥远城”,设绥远城将军以掌控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地区,同时调10万满洲八旗军民驻防。现在呼和浩特老人把明朝修建的库库和屯称为“旧城”(即现在呼和浩特玉泉区),把清朝修建的绥远城称为“新城”(即现在呼和浩特新城区)。新城区鼓楼立交桥十字路口南50米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叫做“落凤街”。不要看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却与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关,她就是领着大清一步步最终走向灭亡的慈禧太后。
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安徽省候补道员惠征带着15岁的女儿兰儿来到塞外名城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升任归绥兵备道台。这惠征原是满族镶黄旗叶赫那拉氏成员。叶赫那拉氏家族在整个满族文化素养都是最高的,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后来为什么慈禧一个弱女子,能够玩弄满清那些大臣与宫女于股掌间了。相对于满腹经纶的慈禧,她的对手只能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来形容了。那时还叫兰儿的姑娘可以说是天资聪明,无论是读书、绘画,还是骑马、射箭,都是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是绘画,更是出类拔萃,现在北京故宫还保存着不少慈禧的画作呢。闲暇之余,兰儿常常到附近庆丰街上玩儿,也常到一个叫“树滋亭”的上面居高临下观看归绥城的风景。后来,兰儿跟随父亲回到北京城,之后平云直上,登上了太后的宝座。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当时归绥道台胡孚宸把慈禧太后早年经常登高望远的“树滋亭”重新修建后改称“懿览亭”,而将慈禧太后经常去玩儿的“庆丰街”改称“落凤街”,意思为凤凰降临的街道。
满清政府另一个政策则在于遏制蒙古族的人口,这不仅在土默特部落实行,在其他蒙古族部落也强力推行,这就是后来历史学家称作的“一胎化政策”。其政策实质为:无论蒙古族家庭兄弟有几人,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其他兄弟必须当喇嘛或从军,而蒙古族喇嘛是不可以娶妻生子的。这就是满清政府对蒙古族实行的人口限制政策。据统计,明末清初蒙古族人口约217万,到清末时约为172万,减少45万。而当时整个大清,由于土豆和玉米开始逐步普及种植,人口成倍增加。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突破了1亿大关,达到1.4亿,到清末时更是达到了4.5亿(即4万万5千万)。这一增一减,就不难理解满清“一胎化政策”的效果了。当时民间流传着 一首“明修长城清修庙”的顺口溜,而康熙皇帝更是露骨的宣称,在蒙古地区,“宁修一座庙,胜养十万兵”,人口政策跃然纸上。
清政府对蒙古民族人口消弱政策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而不复存在了,生活在华夏的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演绎了推翻帝制、抵抗日寇和解放全中国等跌宕起伏的历史。其中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蒙古族中追随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的同盟会成员,而蒙古族优秀儿女土默特部落的乌兰夫主席,则是中国首个民族自治区的建立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全世界蒙古族人口已达到约1000万人。其中,中国大陆约582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蒙古国约230万人(2006年7月统计,主要是喀尔喀蒙古人),俄罗斯约90万人,主要为中西伯利亚布里亚特蒙古人和卡尔梅克人。另外,分布在世界其他各地的大约有100万人。
- 上一篇: 蒙古火枪手多强悍?歼灭4万八旗精锐 连康熙舅舅都被打死
- 下一篇: 蒙古美女用天籁之音,听醉全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