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三彩香熏
内蒙古地域广阔,在辽金西夏元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内蒙古出土陶瓷器数量较多,其中不乏精品,这些陶瓷器具有很好的展览效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辽金西夏元,内蒙古出土的陶瓷器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内蒙古辽贵族墓中出土了大量五代北宋的瓷器精品,包括精美的定窑白瓷、越窑青瓷、耀州窑青瓷、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辽早期墓葬中可以见到邢窑白瓷、定窑白瓷、越窑青瓷,在辽代中晚期墓葬中,可以见到越窑青瓷、景德镇湖田窑瓷器。比如辽代早期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的定窑瓷器,定窑官字款白瓷盘最为有名。辽代早期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邢窑白瓷,邢窑白瓷鸡冠壶和白瓷盘口穿带瓶都是邢窑精品。辽代中期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越窑青瓷划花盘,在越窑青瓷中当属精品。近年辽萧氏贵妃墓出土的越窑青瓷器,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宁城辽代贵族墓出土的景德镇湖田窑瓷器,也是难得的精品。这些中原窑址烧造的难得的精品瓷器,出土在辽代贵族墓葬中,是辽与中原的政治与经济往来的实证,也是这些窑址瓷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西部曾经是西夏的疆域,留下许多珍贵的西夏瓷器,西夏瓷器也是以白瓷为主,褐釉剔花瓷器是最为典型的装饰方法。在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着珍贵的西夏绿城出土的西夏彩塑,这是西夏文明的见证。
金代统治疆域在中国北方,金代陶瓷器生产基本上延续前朝,主要有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钧窑等窑。金代定窑的白釉印花和白釉刻划花瓷器非常精美,在内蒙古金代瓷器窖藏中出土数量较多。金代磁州窑成功地将中国书法和绘画应用于瓷器装饰,白釉釉下彩绘是磁州窑较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方法,对北方其他窑场产生影响。在金代,辽代原有的瓷窑在继续烧造,陶瓷器在金代呈现不同面貌,内蒙古金代瓷窑烧造的白釉黑花瓷器体现出它和磁州窑的密切联系。
宋金时期窑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各个瓷窑各具特色,自成体系。元代继承宋金传统,形成汇集南北的八大窑系。北方瓷窑主要有磁州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定窑系等,南方瓷窑主要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系、建窑系、吉州窑系等。景德镇汇集南北方技术,加上优质的原材料和便利的交通,生产出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逐渐成为最具实力的窑场。元代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南北方瓷器交流更加通畅,南方瓷窑烧造的陶瓷器在北方大量出现,在内蒙古元集宁路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国内八大窑系的各具特色的陶瓷器,反映出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内蒙古元代集宁路出土的元青花高足杯和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都是难得的珍品。元代丰州路古城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970年在丰州城址万部华严经塔(白塔)东南发现一处瓷器窖藏,瓷器窖藏出土了六件瓷器,包括钧窑小宋自造香炉1件,钧窑瓶2件,龙泉青瓷划花瓶2件,龙泉贴花瓶1件。这件香炉珍贵之处在于上面的铭文,上面有己酉(至大二年,1309年)纪年。三件钧窑瓷器是炉瓶三事组合,极有可能是属于寺院的供器。燕家梁村镇遗址位于包头郊区,出土瓷器以磁州窑系的产品最多,钧窑系产品次之。
元代•“小宋自造”钧窑香炉
音频及文字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美丽内蒙古】节目
图片来源:内蒙古博物院(苏东)
- 上一篇: 哈民文化在考察!
- 下一篇: 文博 | 与历史对话(第二十八期上)正北山河——包头历史文物概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