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 第4页

  • 杨玉成 |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的结构及模式

    杨玉成 |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的结构及模式

         摘  要:仪式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是由仪式主体按照特定的角色方式联结起来的结构。音乐是人们用来进行仪式的特定符号,它的意义和功能存在于特定的仪式结构当中,并付诸于模式化的行为。蒙古族科尔沁萨满仪式上的音乐与非音乐的音声因素共同组合成一种特定的符号,在“人——神——人”的关系结构中彰显其特定的意义和功能。关键词: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结构;模式作者简介:杨玉成(博特乐图,1973~),蒙古族,艺术学博士,博士后。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博士生导师、...

    2024-05-14 2986
  • 中国蒙古族乐器综述(上)张杨著

    中国蒙古族乐器综述(上)张杨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乐科技MTeam内容摘要:本文整理了中国境内蒙古族地区具有蒙古族代表性的部分乐器,共十一件,以萨克斯·霍恩博斯特尔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为体鸣乐器一件、膜鸣乐器一件、弦鸣乐器七件以及气鸣乐器一件。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考察等方式归纳出这十一件乐器的形制、起源、分布、演奏技法等。目的是将蒙古族音乐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乐器进行系统的整理、记录,使蒙古族音乐文化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并传承下去。本文的十一件乐器是笔者截至完成此篇论文时,梳理出的具有蒙古族代表性且仍现存于世的部分乐器,在本文没有列出的、且具有上述特点的乐器...

    2024-05-14 3026
  • 学术文献(一)|阿日布杰:《蒙古族草原长调的歌唱方法》

    学术文献(一)|阿日布杰:《蒙古族草原长调的歌唱方法》

    △阿日布杰先生蒙古族草原长调的歌唱方法阿日布杰当我们听到蒙古族草原长调的那种高昂嘹亮、优美动听、自由舒展、细腻悦耳的歌声时,仿佛眼前展现出一望无际、美丽富饶的千里草原。因而,很多歌手或声乐爱好者想学它、掌握它,进而通过长调抒发自己的感情。但由于对这种歌唱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不够、无法演唱。比如很多听了胡松华同志演唱的《赞歌》,非常喜欢这首歌曲。也想学它、唱它。但由于对《赞歌》前后两段长调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方法缺乏认识,无法琢磨,只好长叹一口气,哼哼中间段落算了事。可是这首歌曲的最精华部分恰恰在此。打倒林彪“四人帮”后,文...

    2024-05-14 3124
  • 少数民族研究:论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观

    少数民族研究:论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观

     论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观好必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摘 要:蒙古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生存环境和特殊的游牧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变迁等因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观。在其政治、宗教、文化及早期哲学思想方面有其自己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在此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及民族意识和审美意识背景下,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观念。关键词: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观;音乐观蒙古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生存环境和特殊的游牧生产方式...

    2024-05-14 2550
  • 蒙古族短调民歌词曲关系演变历史轨迹--乌兰杰著

    蒙古族短调民歌词曲关系演变历史轨迹--乌兰杰著

    论文提要  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一)原始音乐时期的词曲关系;(二)古典歌曲时期的词曲关系;(三)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时期的词曲关系;(四)近现代科尔沁地区产生长篇叙事民歌,以及由此引发的草根白话运动。论文以构成歌词的词汇数量为中心,划分为原始音乐时期的二言体、三言体歌词结构;古典歌曲时期的四言体歌词结构;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时期的七言体歌词结构。最后,论文提出科尔沁地区的长篇叙事民歌及其七言体是近现代蒙古族“白话运动”的载体,成为民主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号角。 关键词:歌词、词汇、格律、二、三言体...

    2024-05-14 2637
  • 蒙古族音乐美学初探 -原创:乌兰杰

    蒙古族音乐美学初探 -原创:乌兰杰

    关键词蒙古族音乐美学  音乐本体论  “胡兀儿——抄兀儿”  “潮尔”双声  和谐理念  长调民歌音乐美学特征。论文提要 论文中通过对“呼克吉木”(音乐)、“呼克”(调式)等词汇的考据分析,提出音乐本体论的基本概念。追踪蒙古族音乐中存在的“潮尔”双声的演变轨迹,提出“和谐”理念为蒙古族音乐审美意识中的恒定因素。对于长调民歌的音乐审美范畴及其美学特征,做了分类和阐释。引  言  蒙古族音乐美学——属于草原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以研究探讨蒙古族音乐的本...

    2024-05-13 2969
  • 学术论文|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  —— 蒙古族三弦音乐给予我们的思考

    学术论文|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 —— 蒙古族三弦音乐给予我们的思考

    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  —— 蒙古族三弦音乐给予我们的思考作者:谈龙建在中国弹拨乐器的系列中,三弦是个大家族,除了运用于民间戏曲、说唱、歌舞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地方乐种以及民族管弦乐中的汉族三弦以外,运用于许多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三弦也具有独特的形制和音乐风格。例如:拉祜族小三弦、白族龙头三弦、苗族三弦、景颇族三弦、彝族小三弦等都是三弦家族的成员,而且,少数民族的三弦类乐器(无品无柱的弹拨乐器)如:火不思、塞塔尔、藏族扎年、侗族小琵琶等与三弦有着血缘或基因的关联,其中蒙古族三弦是从音乐风格、音乐...

    2024-05-13 1950
  • 北疆非遗·体裁系列之(二十)| 鄂伦春族民歌

    北疆非遗·体裁系列之(二十)| 鄂伦春族民歌

    北疆非遗体裁系列之(二十)【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 No.1 鄂伦春族民歌定义|分类|代表作鄂伦春族“狍角帽”民族印象画经典形象图片源于小红书用户:ODP深圳原创时装周、一碗脑花、小雨騅、大白创作秘籍、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主要流传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鄂伦...

    2024-04-29 2648
  • 北疆非遗·体裁系列之二十一——潮尔(弓弦乐器)

    北疆非遗·体裁系列之二十一——潮尔(弓弦乐器)

    2014年,潮尔(蒙古族弓弦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69“潮尔”一词来自古代蒙古人的音乐审美观。是蒙古语“cogoor”的汉语音译,汉语意为“和声”,是蒙古族双声部持续低音音乐形式的统称。这一双声或多声音乐形式源于古代蒙古人的音乐审美意识,始于蒙古人对自然界动植物声音的模仿,是古代蒙古人早期对多声音乐概念的认识。弓弦潮尔是北方草原民族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科尔沁的潮尔曲目,根据来源分为英雄史诗乐曲、民间传统乐曲和民歌曲调等三类。过去人们将...

    2024-04-29 3213
  • 北疆非遗·典藏系列(十五)|《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大师系列:八音——蒙古四胡一代宗师孙良演奏专辑》

    北疆非遗·典藏系列(十五)|《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大师系列:八音——蒙古四胡一代宗师孙良演奏专辑》

    专辑介绍总 主 编:杨玉成 哈斯巴特尔特约主编:巴彦保力格主     编:李佳音编     委:杨玉成 巴彦保力格 刘雅丽 李佳音              包腾和 包青青 张锦盛 汤靖雯 牛志远              嘎力巴 刘玥 萨出拉 其乐格日 王金国类  &...

    2024-04-29 2920
  • 北疆非遗·典藏系列(十八)|《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传承系列:剪耳黑青马——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阿拉善民歌传承班演唱专辑》

    北疆非遗·典藏系列(十八)|《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传承系列:剪耳黑青马——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阿拉善民歌传承班演唱专辑》

    专辑封面 / RLBUM ART微信公众号纸团样式使用教程【向左滑动】《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传承系列:剪耳黑青马——阿拉善民歌传承班演唱专辑》呼琴图  萨出拉  雅尔贵  特力功   主 编单CD光盘,汉语,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专辑收录了长调艺术大师、蒙古族长调国家级传承人、阿拉善长调演唱风格流派的杰出代表——巴德玛导师早期演唱的阿拉善民歌,以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阿拉善民歌传承班”6位同学演唱的阿拉善长调、短调民歌18首。专辑内附图文小册...

    2024-04-29 2370
  • 蒙古族汗廷音乐,气势磅礴的民族音乐

    蒙古族汗廷音乐,气势磅礴的民族音乐

    —蒙古族汗廷音乐—内蒙古汗廷音乐俗称“汗帐音乐”,蒙语称“汗·斡耳朵奈”胡葛吉麽,是在内蒙古汗帐或宫殿中表演的、专为可汗及尊臣等敬献的音乐。其由乐声、乐曲和舞蹈三部分组成,共有80多个曲目。舞蹈包括“武舞”和“文舞”,具有刚劲、强悍、威猛之势;轻柔、优美、典雅之风。壹历史渊源内蒙古汗廷乐队是专门演奏内蒙古汗廷音乐的乐队,始建于太祖元年,盛行于元代,主要为可汗继位;诸王或外国来朝;册封皇后、皇太子;众臣封尊号以及郊庙礼成、众臣朝贺、大飨(享)宗亲时演出。蒙古族汗廷音乐经历了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时期、忽必烈汗元朝时期和北元...

    2024-04-29 2432
  • 北疆艺术与非遗论苑 | 北疆音韵——内蒙古音乐文物略览

    北疆艺术与非遗论苑 | 北疆音韵——内蒙古音乐文物略览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北疆艺术与非遗论苑编      者      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提升理论自信,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特开辟“北疆艺术与非遗论苑”专栏,欢迎区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北疆文化”与内蒙古艺术繁荣发展,“北疆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期推送《北疆音韵——内蒙古音乐文物...

    2024-04-29 2408
  • 内蒙古文化——传统音乐

    内蒙古文化——传统音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为人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力量。蒙古传统音乐,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表现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更深刻的进行欣赏,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必须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对音乐特点进行分析。一、内蒙古传统音乐的整体特点内蒙古自治区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在游牧、草原文化下孕育出了与农耕文明迥然不同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蒙古族想来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更有着“音乐名族”的美称,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下,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蒙古人民由自己的智慧创造...

    2024-04-29 2494
  • 乌日塔:草原上走来的艺术家 他原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红遍大江南北

    乌日塔:草原上走来的艺术家 他原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红遍大江南北

    一首火遍大江南北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你是我,是父母一代、是爷爷奶奶们一起听过的歌……《呼伦贝尔大草原》开始以平缓柔和的情绪,诉说着珍藏在心中、却又无时不期盼着寻觅着的爱恋。高潮部分高亢的男高音,仿佛将一座座高山,矗立在您我之间。绿意浓浓的闪现,也许只是心际一丝的偶然,那茫茫的林海覆盖着的,却是孕育已久的、洁白似雪的爱意。平展而舒缓的节奏,让更多的普通听众很容易接受而且引起共鸣。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蒙古族歌唱家乌日塔憨厚、朴实、不张扬,他即有追求艺术完美的大家风范,又有着蒙古族人勤劳、朴实...

    2024-01-01 4984
  • 德德玛:让草原插上歌声的翅膀

    德德玛:让草原插上歌声的翅膀

    11月28日,著名歌唱艺术家德德玛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6岁。在很多媒体平台、微信朋友圈里,都能看到人们对她的深深缅怀。但凡听过德德玛歌唱的人,都会被她雄浑厚重、真挚朴实的歌声带进壮美辽阔的大草原,感受那里如诗如画的美景。德德玛用一生歌唱草原,将草原的辽阔与壮丽、草原人的豁达与深情融进歌声中——而她的歌,也引发了很多人对草原的想象与向往,很多人因此爱上草原、爱上草原人。▲舞台上的德德玛。乌兰牧骑走出来的歌唱艺术家1947年,德德玛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1960年,德德玛成为刚刚成立的额济纳旗乌兰牧骑...

    2023-12-21 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