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子,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蒙古包的外包、马鞍毡垫、床毡垫、毡毯、毡靴、毡帽、毡手套……在悠久的畜牧生活中,毡子,相融于蒙古族日常的点滴之中。

最早,考古工作者在尼勒克加勒克斯卡菌特墓地发现了毛毡,由此可以推测出在公元前5世纪至汉代这一时期,伊犁河谷的山地居民已经开始使用毡房。

这门古老的技艺被蒙古民族沿用至今,已成为了民族文化形象的标志之一,具有着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近年来,随着蒙古族生活方式的改变,擀毡制品逐渐被现代工艺所替代,致使手工擀毡者越来越少。为了避免传统技艺失传,锡林郭勒盟对擀毡工艺进行抢救性保护,积极寻找着传承人。

蒙古族制毡过程工序复杂,需要弹毛、铺毛、喷水、抹油、卷毡、捆毡、洗毡、整形、晒毡等,还要有男人们牵拉、脚踏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制作出成品毡子。

擀毡子的程序基本是这样的,根据所需毡子面积大小,在场地四周角上钉上矮木蹶子,再用细绳围成四边形(有的是在下面放一张大的苫布,作为底衬)。

然后把成堆的羊毛倒在这个四边形之内,摊成薄薄一层。参加的人们在各个边上手持细柳条,敲打羊毛,目的是把羊毛打散,而让它蓬松起来,就像内地的弹棉花差不多。

大家一边打着,一边互相玩笑着,打闹着,但手中的柳条始终不停。直到一位掌管师傅说可以了,即停手,随后用水盆或水桶提水,往蓬松好的羊毛上面浇水,水浇透后,人们撤后,牵来2、3匹马,每匹马拉着一个重重的石碌碡(和内地夏收或秋收压场一样的石头滚子),在羊毛上反复来回地压,直到师傅认为压得够了力度了,即停止。

然后再往上面铺羊毛,而重复上面的敲打,浇水,碌碡压的过程,根据所需的厚度,一般都要重复5~6次以上,最后要将毡面翻过来,压底面,经过反复多次才算是完成。

擀成的毡子放到另外的地方晒晾,直到干透即告完成。在擀毡场地再进行下一块的操作。当年生产队擀制的毡子面积都很大,一般都在1~2丈长,6~7尺宽。牧民还往摊平羊毛上撒一种白色的粉末,似乎是芒硝一类的东西,据说既能增加羊毛之间的黏合力,还有防虫蛀的作用。

为了使毡子韧性好结实,擀毡子另一个技术性强的活是收边,即要把四边收成既整齐,又光滑,这个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的,而擀毡子师傅对这一工序中的技巧也都秘而不宣。

近年来,毡艺渐渐回到大众视野中,成为了蒙古族经典旅游工艺品的一种。各种车座垫、挂毯、毡桶、毡画等毡制品也为牧民带来了增收。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