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美稷文化公司整理】
金银器在草原文化体系里异常重要。游牧民生活中最广泛且最珍贵的器物和饰物是银器。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她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也具有很强的延展性。
925代表银的纯度,正如999是黄金的纯度一样。
///银錾花镂空,在银饰和发辫套中分别以珊瑚镶嵌,钉缀盘肠纹、双钱纹和方胜吉祥纹。本部落妇女保留较传统的牛角式造型风格。
///头饰簪钗饰件的多少反映家庭经济状况的贫富。巴林部为达延汗后裔,在扎鲁特首领乌巴什之弟苏巴海时,所号部为巴林。此头饰受满族服饰文化影响较深。
围箍一长46厘米、宽4.5厘米;围箍二长46.5厘米、宽4.2厘米、重1220克
///此蒙古部头饰风格受满文化影响,头饰主体为两条珊瑚珠串头围带,上插各式簪钗,有蝴蝶、花卉等簪钗多件。
///银鍌金,镶嵌红珊瑚、绿松石、玛瑙等宝石。后帘流苏饰的款式为察哈尔地区所特有。头饰秀丽,轻便大方。察哈尔部是明代达延汗统一后建立六万户之一的部落。
///察哈尔蒙古部因地域辽阔,各旗居地分散,服饰头饰风格亦有差异,妇女头饰风格清逸秀丽,讲究后帘及颊侧流穗的装饰。
辫饰长32厘米、宽7.5厘米;侧饰长50厘米、宽6厘米
///头饰由围箍、颊侧饰、辫饰等几部分组成,造型典雅秀丽,线条流畅。头饰围箍上数枚大珊瑚,色泽艳丽,选料考究,工艺精湛,为察哈尔蒙古族妇女头饰中的珍品。
///头饰后帘由螺、轮、伞、盖、花、瓶、鱼、盘肠纹等八吉样佛教图案装饰。四子部,为成吉思汗弟哈撒尔后裔,因有四子,分牧而处,称四子部。
///瓔珞式胸饰,中心圆形饰为鎏金錾花缕空,内可饰神像,其两侧连接四串珊瑚松石珠,两端以鎏金莲花饰为钩。此胸饰吸收了藏传佛教文化风格。
头围箍直径14.5厘米、耳侧饰长72厘米、宽8.8厘米///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在清代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该部头饰以珊瑚、松石及银饰串编而成,形制流畅、秀丽。
///头饰为鄂尔多斯部王公传世之物,这套头饰形制之繁复、选料之珍贵、工艺之精湛,堪称蒙古族妇女装饰品中的精品,尽显雍容华贵及庄重典雅。
///“法轮”为佛教中的一种吉祥纹饰,表示佛法圆转,生命不息。此物为男子腰部左右两侧挂饰,便于野外生活使用。
【资源来源《内蒙古珍宝•民族与民俗卷》】
编辑:果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