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蒙古族民俗系列赏析—擀毡

乌拉特擀毡手工艺,是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乌拉特蒙古族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之一。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早在几百年前,蒙古族的先民就开始制作简易的毡毯使用,毡子是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蒙古包的盖棚、围墙是用毡子制作的,还有坐垫、褥子、毡门、马鞍垫子、驼鞍垫子、毡靴、毡袜、毡口袋等等。可以说,毡子是蒙古族牧民赖以生活的物品之一。1648年乌拉特部落西迁后,由于阴山北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变化,对毡子的使用更加普及。制毡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项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过去的必备品——毡子,也渐渐的从牧民生活中退出了主导地位;然而,擀毡这项牧事活动和传统工艺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传承,2008年,进入了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乌拉特中旗将其作为重要的非遗传承项目,确定非遗传承人,并且在多项非遗展示活动上展示。
     乌拉特传统擀毡手工艺主要有以下流程
     1.制作原料:土种绵羊毛。

2.制毡工具:滚轴、绳索、马匹等;制作毡子用专用的滚轴。滚轴长约5米,直径约20公分,两端各自有滚环、滚套。3.工艺流程

(1)弹毛:把秋毛用柳条弹匀。秋毛是毡子的主要原料,弹打好秋毛直接影响毡子的质量。弹秋毛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力气活。弹秋毛的工作在闲置的蒙古包内进行,因为弹秋毛怕雨、怕风。四个人一天只能弹二十公斤的秋毛,弹秋毛工作大约进行10天至15天。

(2)絮毛:絮毛工序进行两次。首先把一个蒙古包围墙毡子在平地上铺好,根据旧毡子的大小把秋毛絮在上面。六个人前排坐在旧毡上,其他人给这六个人传递所用的毛。絮毛是技术活,必须絮匀,薄厚不一样会影响质量。

(3)洒水:在絮好的秋毛上洒水。洒水一般用盆或小桶,之后人用手向毡子上泼水。洒水时不踩絮好的毡毛。不参与洒水的人负责运水。做毡子用水量大,用的人也多。一般情况下需要20人到30人,加上帮忙、凑热闹的至少有五六十人。

(4)卷毡:在铺好的毛上洒上水以后,几个人把旧毡和新絮的毛一起卷起来,用绳子捆扎好。


(5)滚毡子:这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乌拉特滚毡子是用两匹马或两匹骆驼拉,选滚毡子用的马必须是极其老实的马。滚轴两端各有一个铁环,在铁环上系上绳索挂在滚毡子用的马匹上,拉绳约长十几米。骑马的人把绳索用木棍固定在马鞍上,拉的时候,两个马的速度必须一样,滚毡子的地面必须平整,滚毡子的路程大约1.5公里到2公里。


以上是做母毡的工序。把母毡展开以后在上面再絮上一层秋毛,在新絮的秋毛上面均匀的铺上夏毛,铺夏毛的时候一边揪一边铺。因为夏毛是大片状,不能把大片撕碎,摆放时要毛尖朝上。二次絮毛后再滚一次就成了成品毡子。
(6)伸拉:把成品毡子卸下来以后从旧毡子上分离开,十几个人站在新毡子上从四周用力提起来,提到离地面一米时再使劲往地上拍打,这样拍打30次到40次,新毡子就制作完成。


   上世纪80年代用的毡房

传统手工技艺,是人类长期的生产和在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和发展完善的具有应用价值的形象物品的结构工艺。它是人类为后代所留下的形象文化。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