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授课提纲)


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  霍武


一、追寻内蒙古革命建设的红色基因

(三)共产国际派遣乌兰夫等5人回国(内蒙古)开展革命工作


1.中共领导人瞿秋白的嘱托
      听到革命引路人李大钊、同学兼战友多松年、李裕智牺牲的消息,远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乌兰夫心急如焚,他下定决心要回到故乡,去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他于1928年还写信给中共中央负责人向忠发,之后反复申请回国工作。

     1929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瞿秋白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大楼与佛鼎、乌兰夫、特木尔巴根、朋斯克、德勒格尔5名蒙古族青年谈话。瞿秋白宣布了共产国际批准并派遣乌兰夫等5人回国开展革命工作的决定。明确他们回国的工作方法和任务是:恢复、建立、发展党的组织,并设法与国内党组织取得联系;坚持长期的秘密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农民工作,组织农民协会,准备开展土地革命;广泛开展包括上层在内的蒙古民族工作,大力培养民族干部;组织革命武装,开展军运工作,准备进行武装斗争。之后,共产国际东方部书记处书记马吉尔也与乌兰夫等5名即将回国的青年谈话,进一步强调了回国后的任务与注意事项。

2.共产国际驻乌兰巴托总代表阿莫嘎耶夫的安排
      组织安排乌兰夫等5人从莫斯科取道蒙古国回国。离开乌兰巴托之前,阿莫嘎耶夫安排将乌兰夫等5人分三路进入中国国境,东路是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苏联共产党员朋斯克、特木尔巴特到热河;中路是苏联共青团员德力格尔到察哈尔;西部是中共党员乌兰夫、佛鼎到内蒙古绥远地区。同时决定成立中共西蒙工委,明确佛鼎任书记,乌兰夫为组织委员,奎壁为宣传委员。

      1930年2月佛鼎赴蒙古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同时与云润等同志送一批革命青年到蒙古党校学习。4月,中共西蒙工委交通员云德胜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回来到归绥,传达了共产国际驻蒙古人民共和国总代表阿莫嘎耶夫的指示:佛鼎调共产国际工作(一直到1957年才回国),中共西蒙工委书记由乌兰夫接任。


(四)踏上革命道路——从土默特到延安的革命青年


108名土默特蒙汉族青年奔赴延安(1939-1942年)

      1939年8月,土默特也是内蒙古第一批蒙古族青年出发去延安学习,其中有布赫、云曙碧(女)、云照光、云曙芬、云清等共23人。从1939年到1942年,先后9批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及部分汉、回、满族革命青年共108人到延安学习。

中共西蒙工委


1. 深扎在人民群众土壤中的中共地下组织


      佛鼎、乌兰夫等回国组建西蒙工委后,很快就与在土默川隐蔽的共产党员贾力更、高布泽博、勇夫等取得联系,并与先期回国的中共内蒙古特支委员云润接上了关系,他们以家乡为中心,积极在归绥地区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美岱召中共西蒙工委重要活动据点


      中共西蒙工委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第三国际和中共西北工委等上级地方组织双重领导下内蒙古地区坚持斗争最持久、成效最显著的党的地方组织。西蒙工委始终把农村工作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在归绥至包头一线的蒙古族村落中建立起一批党的联络点、活动点。除奎壁、朱实夫曾经被捕外,乌兰夫(云泽)、奇子俊、云德胜、李森、赵诚、勇夫、孟纯等同志在家乡人民群众的保护下一直坚持工作。

2. 动员组织一批又一批蒙古族青年参加革命

乌兰夫旧居(地下工作秘密联络点)


      中共西蒙工委先后引导高凤英、毕力格巴图尔、恒升、朱尔圪旦、克力毕力生、满全、李存之、凯勒布正等一批蒙古族青年走上革命道路。1930年2月,中共西蒙工委佛鼎、云润(系乌兰夫的堂兄,走后再无消息)护送贾力更、高布泽博、勇夫、高凤英、毕力格巴图尔、恒升、廉仲、张禄等30多名同志去蒙古人民共和国党务学校学习,为保存革命力量,发展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准备了干部条件。

3. 建立绥包至蒙古(乌兰巴托)共产国际地下交通线

      1931年9月,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决定成立中共西北特委,由王若飞任书记。西北工委交给中共西蒙工委一项特殊任务是建立国际交通线。在王若飞领导下,在包头建立了国际交通总站,担负由苏蒙回国工作和赴苏蒙学习人员护送任务。乌兰夫(云泽)兼任国际交通总站站长。

4. 营救王若飞

包头泰安客栈

乌兰夫策划营救王若飞同志

      1931年11月21晚,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在包头东河区的泰安客栈被国民党宪兵和警察逮捕。王若飞同志被捕后,乌兰夫带朱实夫、李存荣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向第三国际代表报告了王若飞被捕前后的情况。第三国际驻蒙古代表指示,要竭尽全力营救王若飞出狱。乌兰夫回国后,开始多方托关系营救王若飞同志。先在监狱中找关系照顾王若飞,并托人把地下党员张有明安插在监狱作收发员,负责狱内外联络工作。乌兰夫还亲自找锡林郭勒盟驻张家口办事处主任补英达赉、找同盟军41军的韩麟符帮忙营救王若飞。营救工作十分艰难。为保护乌兰夫和西蒙工委组织,上级党组织通知乌兰夫停止营救王若飞的行动,营救工作由上级党组织负责。

5. 在农村和军队开展革命工作

乌兰夫等同志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群众性的反锅厘税斗争

      为了推动绥远地区的斗争,乌兰夫按照王若飞的指示,起草了《告土默特旗蒙民书》,号召蒙古族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大汉族主义压迫,反对重税盘剥等。乌兰夫等同志深入包头郊区、土默特旗农村、山区发动群众,开展反锅厘税斗争。引导广大工人、农民、牧民、手工业者投入到反抗日本侵略、反对封建贵族压迫的洪流中。在土默特农村建立农会,发展会员100多人。


“老一团”掩护我地下工作者的旧址


      中共西蒙工委积极开展了对“老一团”等蒙古族地方武装的工作。地下交通员李森就潜伏在“老一团”。1933年5月,乌兰夫与朱实夫赴张家口与中共河北省委取得了联系,参与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筹建工作,策动“老一团”等蒙古地方武装组成蒙古抗日军,开赴察哈尔抗日前线,武装抗击日寇。7月,乌兰夫与驻包头的国民军孙殿英部中的中共地下组织取得了联系,进入该部开展政治工作。


      1935年底,乌兰夫(云泽)经傅作义部中共党员军官潘纪文推荐,担任傅作义俄文翻译,并伺机开展军运工作。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大青山东起灰腾梁,西连乌拉山,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大青山南麓有肥沃的土默川平原濒临黄河,北麓是广阔的乌兰察布草原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大青山山大沟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险要。在抗日战争中,大青山地区对敌我双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1938 年5月,毛泽东从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展形势和战略需要出发,作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致电朱德、彭德怀及贺龙、关向应、肖克等:“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电


      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在大青山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指示,1938年9月下旬,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组成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敌占区,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于1940年初改为大青山骑兵支队,在大青山南北绥远与河套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8年我军挺进大青山路线图

蒙汉抗日游击队

      1938年6月,杨植霖和张有聚在家乡绥西组织起一支游击队。与此同时,隐蔽在藤家营的高凤英等人,也在家乡发动了一些蒙汉农民,组织起了游击队。不久,两支抗日武装合并为蒙汉抗日游击队。蒙汉抗日游击队以大青山为依托,活动于大青山南麓、平绥铁路沿线及归绥、武川公路两侧。他们依靠蒙汉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斗争中由几十人发展壮大为100多人的骑兵抗日武装。10月初,蒙汉抗日游击队与大青山支队在绥东面铺窑子(今圣水梁所在地)胜利会师。

蒙古族抗日游击队

      1939年9月,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作委员会决定成立蒙古抗日游击队。贾力更、勇夫、云浦组织动员十几名蒙古族青年农民组织起一支游击队,后来队伍发展到一百二三十人。李森、高凤英先后任队长,贾力更、徐秉智先后任指导员。


1938年我军挺进大青山路线图


      1940年夏,由高凤英(1930年参加革命)继任蒙古抗日游击队队长。高凤英带领游击队活跃在土默川,一面寻找战机打击小股日伪军,一面宣传群众支援抗日,大大增强了战斗力。


未完待续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