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成《亚东印画辑》,总计2000余张,这些照片的很多景观和人文瞬间早已消失,对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中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为让更多人回望祖辈生活过的华夏大地,《图游华夏网》以照片所在地编辑《老照片中的华夏》系列图记,本篇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


6回第1张(1925年1月出版),位于牙克石境内的大兴安岭,白雪皑皑,高大的落叶松屹立在雪地中。

6回第2张(1925年1月出版),大兴安岭密林中,在零下四十七度的严寒下,正在砍伐林木的伐木工。

6回第3张(1925年1月出版),牙克石境内,大兴安岭林区的一位伐工,站在木屋前,看样貌是俄罗斯人的长相,身穿兽皮衣,手持利斧,嘴角的大胡子可见白色霜花。


6回第4张(1925年1月出版),大兴安岭的林区的一处小木屋内,伐木工人正用斧头砍削着牛肉,严寒之下,牛肉如同石头般坚硬。

7回第1张(1925年2月出版),在大兴安岭的林区内,一群牛在冰天雪地中觅食。

7回第2张(1925年2月出版),大兴安岭的林区,积雪深厚,清朝末期,俄罗斯商人通过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攫取大兴安岭伐木权,1922年归于中日俄合办的札免公司。

7回第3张(1925年2月出版),札免公司在大兴安岭林场的木材采伐范围,东起兴安岭分水岭,北以大雁河、海拉尔河为界,南抵倭伊那河,图中是林场工人正在锯开砍伐的巨木。

7回第4张(1925年2月出版),大兴安岭林区内,当时的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在土坡中挖洞为屋,顶部只露出天窗和烟囱,有两人正在门前。

7回第5张(1925年2月出版),大兴安岭的分水岭,海拔为四千尺,西北方向就是蒙古高原的大沙漠,当时的森林密布,木材蓄积量极为丰富。

7回第6张(1925年2月出版),扎免公司林场的木材堆积场,一辆火车冒着蒸汽而来,日本人大肆砍伐大兴安岭森林的木材,通过铁路运往各地,当时日本人在东北修建的铁路,所需的枕木大多来自于此。

8回第5张(1925年3月出版),位于海拉尔郊外的旷野上,一处日本居留人的墓地,可见日本人为了获取中国东北的资源而经营之深。

8回第6张(1925年3月出版),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望无垠,当时的牧民家庭每家也只有两、三头牛,各家的牛汇集一起,再委托专人在草原上成群放牧。

11回第5张(1925年6月出版),满洲里的街景,道路宽敞,路中间一队骆驼正走了过来。

13回第1张(1925年8月出版),大兴安岭林区内,天寒地冻下,一处俄罗斯风格的小木屋,门外堆着薪柴,两辆小马车停在屋旁道上,有几人正在交谈。

13回第3张(1925年8月出版),大兴安岭的高山白桦林,晴日时分,阳光普照,白雪与白桦,景色优美,图中应是俄罗斯人驱赶着牛拉雪橇,载着摄影调查队的日本情报人员,行进在雪野中。

13回第4张(1925年8月出版),大兴安岭林区中的一处雪地,树上的霜花已成雾凇。

126回第1张(1935年1月出版),远看满洲里,这是一座中俄交界的边境城市,1901年中东铁路西线建成,从俄罗斯境内进入中国东北的第一站就设在这里。

126回第2张(1935年1月出版),中东铁路上的满洲里火车站,建成于1901年,俄国人称为“满洲站“,因俄语发音为”满洲里亚“,久而久之,就被中国人称为”满洲里“,进而成为城市之名,图中站台名称可见汉语和俄语并存,一队巡逻人员扛枪走过。

126回第3张(1935年1月出版),位于满洲里海拉尔的一处街道,空旷的大路上,马车、行人稀稀落落,还有几只鸡走来走去,曾经的边贸城市,因为1929年东北军与苏军为控制中东铁路而爆发的战争,东北军被打败,满洲里也受创严重,致使商业不振,市面萧条。

126回第4张(1935年1月出版),位于新巴尔虎左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西北方的甘珠尔庙,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由清廷批建,两年后动工,乾隆五十年赐庙号,并亲撰“寿宁寺”匾额,集中了汉、蒙、藏三种建筑文化。

126回第5张(1935年1月出版),甘珠尔庙内,两位信众正在顶礼膜拜。

126回第6张(1935年1月出版),甘珠尔庙旁,蒙古族牧民搭建的蒙古包,正在拆组中,各种生活用品摆放在草地上,主人正在蒙古包旁整理着。

126回第7张(1935年1月出版),甘珠尔庙从清康熙五十年开始,举办了第一次庙会,以后几乎每年都在正月十五举办,庙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客商和游牧生活的牧民,聚集一起,互市互贸,图中是庙会结束后,牧民们开始拆解蒙古包,收拾货物返回各处。

126回第8张(1935年1月出版),甘珠尔庙内,修缮木壁画的艺人,正在给老旧败色的部位勾涂着鲜艳的颜料,一丝不苟,棉衣上还沾有点点白迹。

126回第9张(1935年1月出版),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正在制作羊毛毡,只见四人合坐在条凳上,一起踩着卷好的毡布,让附着的骆驼毛和羊毛在摩擦中紧密的粘在布上。

126回第10张(1935年1月出版),位于满洲里西南方向四里左右的察罕诺尔地区,一处煤矿的矿坑,那里产出的煤炭主要供满洲里使用,图中的大量的骆驼拖着小车,成了运输煤炭的主要方式。

127回第1张(1935年2月出版),远看海拉尔的全貌,清雍正年间,这里的呼伦贝尔城是一座边防重镇,位于海拉尔河附近,清后期修建中东铁路后,沿线两边建起房屋街巷,后逐渐就被称为”海拉尔城“。

127回第2张(1935年2月出版),海拉尔城内的公园,沙丘连绵起伏,生长的沙地樟子松,根系具有固沙作用,又称海拉尔松。

127回第3张(1935年2月出版),海拉尔的旧市街,两旁房屋低矮,户户门前是排水的明沟,道路上处处可见车辙印,两个蒙古族百姓正骑马走过。

127回第4张(1935年2月出版),海拉尔郊外的风光,日落时分,牧民赶着一队队的牛羊回程,暮霭与霞光交融在前方的海拉尔城中。

127回第5张(1935年2月出版),呼伦贝尔是动物毛皮的重要产区,图中的家庭,院中的晾杆挂满了兽皮,正在进行晾干环节的过程。

127回第6张(1935年2月出版),呼伦湖畔,两位渔民正在浅滩中张网捕着鱼虾。

127回第7张(1935年2月出版),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呼伦湖,长93公里,平均宽32公里,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湖中水獭较多,蒙族百姓便称为水獭湖,而水獭的蒙语谐音为呼伦因此得名。

127回第8张(1935年2月出版),位于满洲里附近的扎赉诺尔煤矿,储藏着大量的褐煤,中东铁路修建至中国时,俄国人发现此矿并进行开采,煤矿石除了直接用于蒸汽火车的燃料,还通过铁路运至各地。

127回第9张(1935年2月出版),扎赉诺尔煤矿附近的农家,看服饰和样貌可能是俄罗斯移民家庭,男主人杵着锄头,孩子们和母亲在一起看着,地上堆满了挖出来的土豆。

127回第10张(1935年2月出版),满洲里附近,与外蒙交界的高坡,下方的河流是克鲁伦河,此河流域是成吉思汗所在部落的驻牧地,因而被称为蒙古族的母亲河。

128回第1张(1935年3月出版),位于牙克石境内博克图附近的日本侵略者碑,1932年12月3日,东北民众救国军在博克图与日军奋战,在兴安岭隧道中溜出装满石块的货车,通过盘山下坡撞击日军铁甲列车,引发预埋的地雷,当场炸死荒木克业等十余名日寇。

128回第2张(1935年3月出版),位于牙克石大兴安岭的札免公司林场,下方的建筑是其员工宿舍。

128回第3张(1935年3月出版),牙克石地区兴安岭村,中东铁路上的兴安站,建于1901年,位于兴安岭隧道的西口方向,车站旁的森林,生长着大片的白桦树。

128回第4张(1935年3月出版),牙克石境内,中东铁路重要工程兴安岭隧道,全长三千余米,建于1901年,1903年凿通后,沙俄修建的东清(中东)铁路全线正式开通,图中是隧道的东口,洞口外的房屋是守卫看护所居。

128回第5张(1935年3月出版),牙克石境内的白桦林,天空白云朵朵飘,地上山丘连绵,景色怡人。

132回第1张(1935年7月出版),位于满洲里的国境瞭望台,当时的呼伦贝尔已被日军侵略。


132回第2张(1935年7月出版),满洲里郊外的战壕,是1929年为收回中东铁路的控制权,东北军与苏军在这里发生的战斗遗迹。

132回第3张(1935年7月出版),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处旅馆。

132回第4张(1935年7月出版),新巴尔虎右旗的一处聚居点,名为”阿尔泰面“,图中的蒙古包是一处警察署,外面六个人站在一起。

132回第5张(1935年7月出版),呼伦贝尔境内的一处蒙族小学校,孩子们很认真的在读书。

132回第6张(1935年7月出版),呼伦贝尔大草原水草丰美,是当时中国的羊毛主要产地,图中是羊毛的打包运输现场。

132回第7张(1935年7月出版),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将收集的牛粪堆积起来,用于冬季到来时的燃料。

132回第8张(1935年7月出版),满洲里附近的克鲁伦河畔,一只小船停靠岸边,还有一架水车正在汲水。

132回第9张(1935年7月出版),克鲁伦河畔,几位渔人正在拉网,十几条肥美的鱼儿粘在网中,可见河中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132回第10张(1935年7月出版),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蒙族牧民,当客人见面时,有着一种特殊的礼节,就是互相闻着对方的鼻烟壶,以表达欢迎之意。

来源:图游华夏网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