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模范自治区,作为自治区主要盟市的锡林郭勒盟,在贯彻民族团结方面也始终走在前列。
2014年,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旗”称号。本文就讲一处与民族团结有关的典型实物遗存,那就是在通往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与南部洪格尔高勒镇小柏油路上的一座大桥。
所谓的大桥,其实只不过是一座宽度7.5米、单孔跨径8米的钢筋混凝土小桥。 解放前,这条路叫“希日扎莫”(意为“黄路”),是旅蒙商必经的商道之一。据《阿巴嘎旗志》记载:解放前,阿巴嘎旗的古道中有盐道、驿站、官道三种,其中的呼勒希日扎莫是一条从伊和呼热(即“大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经多伦淖尔(今多伦县)至张家口的商路,史称“张库大道”。这条路从吉尔嘎朗图音花(今吉尔嘎朗图庙,边防十三连驻地)东南进入阿巴嘎旗界,往南经宝格达乌拉东侧、昌图庙东、呼图勒乌苏、达嘎音俄勒苏(今浑善达克沙漠)到达多伦淖尔。这条路有一个岔道,从都希音高壁(今那仁宝拉格苏木境内)东北进入阿巴嘎旗界,往南经过昭和音花(今朝格温都尔)、昌图音花(今别力古台镇境内昌图敖包)沿呼日查干淖尔东岸往南过哈拉赞庙会,多伦达巴至多伦淖尔。 文中的“希日扎莫”在此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草原上能通往很远、经常走牛车(“阿音”)的路。这个名字的来源可能是由绿草地上牛车轧出的土路是黄颜色的而得名,并因这种路常有牛车走,永不消失,永不间断,也少有岔道,一直能通到尽头,所以,当时凡是出门的人所去的地方只要有通“希日扎莫”的,就可放心地顺着走并直达目的地。盐道、商道、呼勒扎莫统称为“希日扎莫”。希日扎莫的真正含义是“草原通道”,通过大草原,能接上远去的大道,连回归的航天员,也能通过草原希日扎莫回到“家”。二是蒙古国的图希耶图汗和吉布僧丹巴活佛曾从此路经过,当地牧民铺撒黄土垫道以示其身份尊贵和百姓敬重之意,故称之为“希日扎莫”。 桥头的“红旗桥”蒙古文就是胡日查(左一)所写。(摄于1975年) 这座桥也是那个年代人们游玩的地标性景点。(潘惠民 摄于1986年夏) 再说大桥的来历,还很有些曲折呢。起初,那些南来的旅蒙商们途经这里,只是往河水中放置一些石块来解决一时的不便。1939年(1943年?)来自河北省衡水冀州的一位叫王朝俭的旅蒙商人(人称“朝呼尔达来”,蒙古语“麻子达来”)牵头组织,筑成了一座长15米、宽3米的三孔砌石拱桥,初步解决了来往牧民和畜力运输车的过河问题。据说他后来又组织过一次扩建此桥的活动,这次造的石桥是以方形大条石为原料,并且以厚度3公分、长度18公分、宽度7公分的葫芦形铁销子与方形大石相互咬合予以加固,这在当时为当地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极大方便。牧民们为了表示感恩,褒扬和纪念这位王姓旅蒙商造福于民的善举,为他取蒙古族名字“达来”,并称此桥为“达来之桥”。在昌图庙附近,早就有“义成公”、“自成信”和“双兴号”三个大商号,其中的双兴号就是朝呼尔达来的商号。1942年,日本人又在那里建了一个大蒙公司,原来的商号备受日本商号的欺压,据说这些旅蒙商就是被迫给大蒙公司供货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又对此桥进行过多次维修和加固。1973年,由旗交通局组织养路工区施工,将原桥梁拆除,并以石块水泥为建筑原料,对该桥进行了扩建、翻新,建成了包括引道在内长达20米、宽5米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桥,桥两侧加了护栏,并命名了一个颇具鲜明政治色彩的称呼,叫“红旗桥”,桥的两侧帽石上分别镌刻有“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口号字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距离小桥不远的阿巴嘎二中的学生们经常来这里踏青戏水最近一次重建此桥,是在2009年8月份完工的,位置较原来的桥基础已往西南移动了约15米左右,现已建成单孔跨径8米、宽7.5米的钢筋混凝土桥,可通行载重20吨轻型汽车。由这段历史可知,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桥,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蒙汉民族团结互助的实物遗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