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喀喇沁王陵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东北1.5公里处。

文保单位

蒙古王陵全称为“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民间俗称为“王子坟”,这块“风水宝地”是第四任扎萨克(旗主)扎什亲王以狩猎之名,请通晓天文地理的军师选的。王子坟既为喀喇沁右翼旗属的历代祖先之葬地。


雕像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有靠(努鲁儿虎山西麓lù)有照(老哈河东岸),山水相依,这里群山环抱,松柏苍翠,肃穆庄严。


积健为雄
古东西走向的山岭名日龙胆山,东侧有一泉名为砚水,有一山名为砚台。远望龙胆山恰似一条卧龙,头东尾朝西,口衔砚水,角抵砚台,呈苍龙饮水之势,具呼风唤雨之威,前有“五龙”镇守,即五龙台,后有,“儿城五龙山;“八城”是指邻乡的新城、大城、前城、黑城、旺城、旦洲城、扎兰城、高板城;东有大塘、小塘、东塘“三塘”积水;西有小新地、大新地、平安地、太平地“四地”御风。东西南北,各有吉兆,正可谓居龙脉之尊,聚帝王之气……

注:“积健为雄”一语出自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指日积月累、学深养到、实实在在、不可作伪,都是积健的结果。


明堂

王陵原为一字排开的两座陵园,东为历代扎萨克之陵寝,西为历代扎萨克亲族之墓区。复建的东陵园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7米。前门为明堂,两侧各有一侧门。


石牌坊
穿过明堂,在松柏掩映下是一座三进式石拱牌坊旧存,正中携刻着康熙御笔“藩屏世泽”四个雄浑大字。

藩屏世泽
清代,喀喇沁右翼扎萨克(旗主)官至郡王品级,与清皇室互有嫁娶。康熙帝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给了扎什亲王之子赫勒簿,为“北不断亲”的受益方。第十六世扎萨克班达尔少去世时,康熙帝为表其祖先归附之功,诏建碑表墓,并亲题“藩屏世泽”四字。

牌坊石雕
蒙古藩国是大清朝的屏障所在,而且世代忠良,希望不忘效忠大清,上承祖志,为清朝在西部的安定尽力,世代接受大清朝的恩泽。

精美石雕

龙驾祥云的图案,彰显主人的显赫地位。


地面铺石
石头之间连接处的铸铁,已经不在。


望天吼

石牌坊四个石柱上各立一望天吼,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威风神武,仰天长啸。


观音殿
过了石牌坊便是观音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殿内香烟缭绕,梵音不断。


飨(xiǎng)殿

观音殿后是供奉喀喇沁右翼旗先王灵位的“飨(xiǎng)殿”,共有13位亲王画像。画像中的亲王个个正襟危坐,目光深沉而敏锐,表情坚毅而慈祥。飨(xiǎng),祭祀的意思。



13位亲王画像

喀喇沁部创建之始,按血缘关系排列的世系,自始祖者勒蔑算起,排至清末,共传至第二十六世,时间跨度约900年。其子孙“世世为王”,这在世界历史上,也算是个奇迹。自清代始,喀喇沁右翼扎萨克共传十四任、十一代,延续277年。末代名叫笃多博,去了台湾。


当然,喀左也有者列蔑的后代,这是喀喇沁右翼旗的宗族世系:

最先发迹的祖先者勒篾(济拉玛)即为这个大家族之始祖,他是兀良哈(乌梁海)部铁匠扎儿赤兀歹(扎尔楚泰)的儿子。

第一世,者勒篾(济拉玛),1206年被成吉思汗封为第九千户那颜,对成吉思汗有过三次救命大恩,故特赐“九犯而不罚”。

第二世,也孙贴额,者勒篾长子,为成吉思汗弓箭长;次子吉伯格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古列坚”驸马。

第三世,吉格日德(不花),不详。

第四世,脱鲁忽察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归附明朝,为朵颜卫都指挥同知。因助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有功,被任命为左军都督府都佥事,成了朵颜三卫(朵颜、福余、泰宁)的首卫。

第五世,完者帖木儿,脱鲁忽察儿长子。明宣德四年(1429年)为朵颜卫都指挥同知。宣德八年(1433年)迁升为朵颜卫指挥使。

第六世,塔不乃,与其父完者帖木儿和明朝建立过密切关系。

第七世,阿儿乞蛮,塔不乃之子,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为朵颜卫都督佥事。

第八世,和通(花当),阿儿乞蛮长子,明正德二年(1507年)袭父位。与瓦剌达延汗建立友好关系,其子把儿孙与北元西部蒙古瓦剌达延汗之女图鲁勒图格根公主成婚。

第九世,革儿勃罗(格哷博罗特),和通长子,早逝。和通次子把儿孙所率部落并入扎鲁特部,成为其首领。

第十世,革兰台(格哷勒太宰桑),革儿勃罗长子,明嘉靖十年(1531年)朵颜卫左都督。被北元西部蒙古瓦剌称之为“宰相”。

第十一世,恩克(影克),革兰台子,继任朵颜卫都督。归附北元西部蒙古瓦剌,被俺答汗称之为“丞相”。其弟莽古岱别隶土默特为领主,其长孙善巴为清朝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

第十二世,长昂(专难),恩克之子,任朵颜卫都督。

第十三世,伯洪大,长昂长子,仍为朵颜卫都督。

第十四世,苏布地,明代最后一任朵颜卫都督,也是清代喀喇沁部第一任首领。天聪二年(1628年)二月苏布地与其弟万丹伟征归附后金,并遣喇嘛偕五百三十人,与贝勒阿济格、硕托举行“刑白马青牛誓”。天聪三年(1629年)跟随满洲大军攻克遵化,不久病死。皇太极谕奖为“最优之才”。


固鲁思奇布(第1任扎萨克)

第十五世,固鲁思奇布,苏布地子。天聪八年(1634年)随大军征明朝,攻大同。九年(1635年)授札萨克,后封固山贝子,赐多罗杜棱号。随英武郡王阿济格征朝鲜,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明前卫屯及宁远,围锦州,败洪承畴援兵,围蓟州,下山东。顺治七年(1650年)晋贝勒。顺治十五年(1658年)卒。


图巴色棱(第2任扎萨克)

第十六世,图巴色棱,固鲁思奇布长子,袭札萨克贝勒,不久病殁。其弟班达尔沙于康熙七年(1668年)袭札萨克,晋封郡王。康熙皇帝为彰其祖苏布地归朝之功,于班达尔沙卒后,谕其兄扎什任札萨克郡王。


班达尔沙(第3任扎萨克)


扎什(第4任扎萨克)

康熙十四年(1675年)扎什向清廷密报布尔尼谋反之事,并随抚达大将军信郡王鄂扎于达禄剿灭布尔尼叛乱。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驻跸察罕河屯(据《外藩蒙古王公传》),扎什率所部一千五百兵为前驱,赏弓矢冠服器币有差。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侦察噶尔丹动向,并出兵九百,以其中五百护送军粮,又亲率四百兵马,随裕亲王福全大败噶尔丹于乌兰布统。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将其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下嫁扎什之子噶勒藏。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皇帝巡视塞外,驻跸端静公主府。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扎什护驾远征克鲁伦河,受赏鞍马。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诏建碑表墓。


色棱(第6任扎萨克)


第十七世,噶勒藏,扎什次子,尚和硕端静公主,授和硕额驸、札萨克郡王。因公主无端而薨(传为噶勒藏踢死),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罪削职。诏其弟色棱袭札萨克郡王。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


伊达木扎布(第7任扎萨克)

第十八世,伊达木扎布,色棱次子,袭札萨克郡王。乾隆四年(1739年)卒。噶勒藏子敏珠尔喇布坦,封固山贝子,形成乌梁海氏另一支,其后裔即公爷府西府乌家。其后传五代为辅国公。色棱长子罗卜藏车布登,雍正九年(1731年)奉诏追剿准噶尔丹策棱至额尔德尼昭,大败之,得胜而归。雍正十一年(1733年)加封辅国公,诏世袭罔替;赐双眼孔雀翎。其后裔即公爷府小府乌家,乃乌梁海氏的又一支。传八代,前二代为镇国公,后六代为辅国公。


喇特纳锡第(第8任扎萨克)


第十九世,喇特纳锡第,伊达木扎布长子,前清门行走,袭郡王,卓索图盟盟长,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因护驾幸盛京有功,赐“世守漠南”印章,授亲王品级。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卒。


端珠色布腾(第9任扎萨克)


第二十世,端珠色布腾,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二月袭札萨克郡王,同年八月卒。


满珠巴咱尔(第10任扎萨克)


第二十一世,满珠巴咱尔,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月袭札萨克郡王,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八月,护驾木兰行围有功,著加恩袭其祖亲王品级,赏黄金辔。嘉庆十三年(1808年)奉诏赴西藏,为钦差,参加九世达赖坐床典礼。道光八年(1828年)病殁。


布尼雅巴拉(第11任扎萨克)


第二十二世,布尼雅巴拉,袭札萨克郡王,赏戴三眼花翎,加亲王衔兼兵备札萨克。道光十六年(1836年)卒。


色伯克多尔济(第12任扎萨克)


第二十三世,色伯克多尔济袭爵,任御前行走,戴三眼花翎。因破获太平天国到蒙古收购战马案,晋亲王品级,任卓索图盟盟长,兼兵备札萨克,同治七年(1868年)卒。

旺都特那木济勒(第13任扎萨克)

第二十四世,旺都特那木济勒,袭扎萨克亲王,卓索图盟盟长,兼兵备札萨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病卒。

贡桑诺尔布(第14任扎萨克)

贡桑诺尔布,15岁时娶了第九代和硕肃亲王隆勤的女儿善坤为福晋,17岁时就世袭了郡王,又被任命为喀喇沁右翼旗第14任扎萨克、卓索图盟协理盟长。

贡桑诺尔布王爷(第14任扎萨克)


贡桑诺尔布是近代蒙古族的一位杰出人物,这位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亲王在蒙古族历史上写下了一页页重要的篇章。他文治武功,创下了许多近代蒙古族历史之最。


贡桑诺尔布王爷

如今,在王陵里左属最末一位埋的是贡桑诺尔布王爷,1931年病逝于北平(北京)。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既是他创办的。



晚年的贡桑诺尔布在北京府邸
第二十五世,贡桑诺尔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袭扎萨克郡王。后兼任中华民国蒙藏事务局(后改为蒙藏院)总裁,总理蒙藏事务。并任卓索图盟盟长,晋亲王品级。又在北京创办蒙藏学校,晚年曾任校长。

喀喇沁右旗最后一任扎萨克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时的笃多博)

第二十六世,名叫笃多博,解放前去了台湾。


陵寝
按前朝后寝的格局,陵寝位于飨(xiǎng)殿之后较高处。正中为第一代世袭扎萨克多杜罗楞贝勒固鲁思奇布的陵墓,形制为砖砌宝顶。以下各代呈八字形左右排开,共有陵墓13座。西陵园由于历史的原因,已荡然无存,只能凭借想象了。


松林
王陵内外青松郁郁,翠柏森森,这历经劫难幸存下来的1200余株350年以上树龄的松柏,构成了辽宁省最大的古木群。


五指松

蒙古喀喇沁部先主名为者勒蔑,与成吉思汗一起长大,同生共死的异姓弟兄。因功获赐“九罪而不罚”。据《蒙古王公表传》载:“元时,有扎尔楚泰者,生济拉玛(另译者勒蔑),佐元太祖有功,七传至和通,有众六千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日喀喇沁”。

王陵外的松林
另有一种说法,明时,和通率部东移至老哈河、大凌河、锡伯河一带。因此地原为“契丹故地”。盖因契丹亡国后,人称其地为“哈喇契丹”,既没有祖国,没有主人的地区之意。它的蒙语对音是harschitad,汉语译为喀喇沁。因此,号其部为喀喇沁。

王陵石牌坊(背面)

其先世活动在贝加尔湖、蒙古国肯特山一带,史称乌梁海氏,亦称兀良哈,是明代朵颜三卫之一。清初时,最后一任朵颜卫都督苏布地,与后金太极政权刑白马青牛应誓,率部归附。后率军随皇太极开始征明,克遵化后病逝。皇太极素服垂泣,逾其为“最优之才”。努尔哈赤曾说过,“云和则致雨,蒙古部合则成兵,其散如云收而雨止也……”

王陵外的松

皇太极天聪九年,按照“分封以制其力”的政策,喀喇沁部设旗建治,分为左右两翼,苏布地子固噜思奈布为右翼首任扎萨克(旗主)。喀喇沁右翼领地辽阔,范围在今天的河北省隆化、青龙、宽城、围场、平泉;辽宁省的凌源、建昌、建平;内蒙的宁城、喀喇沁、平庄等地。其左翼所在,既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一带。


王陵明堂(停放棺椁的地方)
喀喇沁右翼之所以受宠,正如乾隆时,诏逾其十九世扎萨克喇特纳锡弟所言:“克抒忧烟”,赐“世宁漠南”印,加授亲王品级。这与康熙帝的“藩屏世泽”,异曲同工。不同的是,乾隆帝将其封为亲王品级。而康熙朝时,喀喇沁右翼旗主一直是“世袭罔替”的郡王品级。

喀喇沁右翼旗亲王府
王府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在坐落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王爷府镇原名锡伯格庄。因有清代喇嘛沁右翼旗扎萨克郡王府邸,故称王爷府。王爷镇位于锦山镇西南20公里处,东接旗内锦山镇,北接旗内小牛群镇,南接赤峰市宁城县,西接旗内美林镇。


1
0
打赏
收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