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为了尽快征服蒙古,既利用了蒙古人民渴求统一的愿望,又利用了蒙古封建王公分裂割据的条件。时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无力重新统一蒙古地区,蒙古贵族长期内讧,无法实现内部统一。努尔哈赤恰在此时采取分化瓦解、武力征讨、征抚并用的手段,先后逐一征服了漠南蒙古。
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努尔哈赤颁行“八大贝勒共治国政”制度。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后金迁都沈阳,始建沈阳宫殿。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师攻明,围攻宁远城,被袁崇焕所败。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征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唯宁远一战不下”。努尔哈赤思索、惭赧、痛苦、焦躁、食不甘味,寝不安眠,肝郁不舒,积愤成疾,又创伤未愈、痛疽突发,于同年七月二十三日,往清河汤泉沐养,至八月病势危重,寻乘船顺太子河回沈阳,于八月十一日,在回沈阳途中,至嗳鸡堡而死。努尔哈赤死后,其第八子四贝勒皇太极嗣位。次年(1627年)改年号为“天聪”。皇太极为实现其宏图霸业,更加快了对漠南蒙古的征服和归顺。至1629年,敖汉、奈曼、喀尔喀、喀喇沁部相继归附后金。皇太极颁令“命科尔沁、敖汉、奈曼、喀尔喀、喀喇沁五部,悉遵后金制度”。(《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275页)在这种漠南蒙古各部纷纷归顺后金的形势下,为躲避后金的进攻,林丹汗率其察哈尔部西迁至宣府、大同迤北游牧。
天聪四年(1630年)二月,蒙古翁牛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喀喇车里克等四部归附后金。因为这些部落原来都在察哈尔部东北,大兴安岭西北住牧,察哈尔西迁之后,后金不断遣使招抚,于是这些部落纷纷南下归附后金的。
1631年开始,皇太极不断对察哈尔出征。1632年,察哈尔部再次西迁,林丹汗迁至黄河套西,部众散处河套及套西一带。察哈尔部从此失去明朝市赏,远处荒漠,部众离心。察哈尔部逃避套西后,内部矛盾加剧。1633年4月,“察哈尔汗属下两翼大总管塔什海虎鲁克寨桑,率20人携马驼20来归。言察哈尔汗残虐不道,国人思乱,有固山额真绰图寨桑移营时,察哈尔汗怒其移居伊地致所属部落穷困,遂射杀绰图寨桑所乘马,褫其职。臣思彼待臣下类皆如此,岂可久处。”后金得知察哈尔部内乱,1634年后金出征大同、宣府,察哈尔额林臣代青等四寨桑率部属来降后金。林丹汗为避敌,于同年8月,西迁青海病逝于西喇卫古尔。“察哈尔内乱,国功自溃”。相继克什克腾、浩齐特、喀尔喀翁吉拉特诸部落,都来归附后金,至此察哈尔全部归附后金。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后金汗皇太极,受蒙古各部王公推戴,登基称帝,改元崇德,改后金为清。
皇太极改元称帝后,为了对归附的蒙古各部进行统治,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当年在科尔沁建立五旗:巴达礼为科尔沁右翼中旗(土谢图王旗)扎萨克亲王;布达奇为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图王旗)多罗扎萨克郡王;喇嘛什希为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图公旗)扎萨克镇图公;满珠习礼为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汉王旗)多罗巴图鲁郡王(后晋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洪果尔为科尔沁左翼前旗(宾图王旗)多罗宾图郡王,明安子栋果尔封镇国公爵,与明安弟洪果尔同领一旗。这里需要多写一笔的是,天聪六年(1632年)九月,“后金出征察哈尔返回,兀鲁特旗于天命七年(1622年)所建,明安等将本旗在此役所获人口,未按规定编为牛录,分散隐匿,占为私属,又在出征途中擅自行猎,还有其它种种不法行为。故皇太极在罚治这部分台吉的同时,以归顺蒙古诸贝勒所行悖乱,‘不令另编为旗’。将兀鲁特、喀尔喀二旗撤销,并入满洲八旗。”(《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339页)1636年,皇太极为科尔沁各部划旗定界封王授爵时,为明安长子栋果尔只封镇国公爵,没有为其授旗扎萨克。是否与明安上述不轨行为有关,有待考证。崇德八年(1643年),栋果尔卒,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栋果尔为多罗贝勒,由其子彰吉伦袭爵。顺治七年(1650年)“科尔沁复设扎萨克一,以栋果尔子彰吉伦领之,由贝勒晋郡王爵,诏世袭罔替”。(《清史稿》14319页)这就是科尔沁左翼后旗建置伊始。
旗扎萨克属外藩蒙古内扎萨克,直隶于理藩院。政务上受盛京将军节制,会盟于哲里木地方(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境内)。旗扎萨克建置初,设佐领辅佐扎萨克治理土地与平民,扎萨克驻地在双和尔山。(《清史稿》1432页)
道光五年(1825年),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任扎萨克郡王索特纳穆多布斋逝世。因索王无嗣,选王室近侄僧格林沁为嗣子,承袭扎萨克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因功晋亲王爵,清朝廷赐僧格林沁“博多勒噶台”号,称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科尔沁左翼后旗亦称“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这同科尔沁右翼中旗为“土谢图王旗”,科尔沁左翼中旗为“达尔汉王旗”,科尔沁左翼前旗为“宾图王旗”一样,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宣统三年(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阿睦尔灵圭亲王,任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兼旗扎萨克,驻北京,佐领32、箭丁4800名。同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因阿睦尔灵圭亲王(驻京)“首赞共和及劝谕蒙旗效顺”,奖一等嘉和章,定双俸,其子头等台吉和希格晋封为辅国公,1923年4月23日,晋固山贝子。1930年5月,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阿睦尔灵圭在北京病故。同年10月,哲里木盟盟长和奉天督军张学良上报蒙藏委员会,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任命阿睦尔灵圭之子和希格贝子(人称和贝子)为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驻北京王府),不再袭爵位。(《科左后旗志》22页)1932年3月1日,伪满州国成立,在东蒙古地区成立兴安省,先后成立兴安南、西、北、东四个省。先在郑家屯成立兴安省公署,后改兴安南省,当时科尔沁左翼后旗,归兴安南省管辖。同年,在日本人的操纵下,在吉尔嗄朗镇正式成立“东科后旗公署”,由兴安南省任命包善一为东科后旗旗长,从此旗扎萨克改称为旗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祖国光复。同年12月,成立东科后旗地方自治政府,白德全任旗长。1946年3月,改建东科后旗民主政府,关布扎布任旗长。
1946年8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地方形势恶化,旗党、政、军机关,向北战略转移,国民党军队乘虚侵入,9月10日,由国民党辽北省委任和希格,为东科后旗旗长。和希格在国民党七十一军和包善一反动军队的庇护下,来到吉尔嘎朗组建东科后旗政府。1947年2月,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副司令员阿思根,率本部两个团的兵力包围吉尔嘎朗,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国民党东科后旗保安队300余人,活捉了旗长和希格和财政科长金祥圃,司法科长金成尧在乱枪中毙命。国民党东科后旗政府宣告垮台。同年6月,东科后旗全境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手里,东科后旗政府恢复。1949年7月,“东科后旗”恢复“科尔沁左翼后旗”名称,简称“科左后旗”至今。by乌力吉
乌力吉,蒙古族,祖籍辽宁蒙古贞,1945年出生在内蒙古科左后旗。1966年高中毕业恰逢“文化大革命”插队劳动,后参加工作。期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圆了迟到的大学梦。后调入公安机关工作,授一级警督警衔。退休后热心参与社会活动,曾任旗公安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旗老年科协会员,旗政协文史专员。闲暇酷爱读书,习读人文历史、文化艺术、民族习俗、地方风情……,曾为《科左后旗报》“史话栏目”特约撰稿,编著《蒙古学知识选编》,在《哲里木日报》(通辽日报)、《内蒙古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20多篇风俗、史话、人文历史类作品。
- 上一篇: 【科左后旗历史】之八:科左后旗闲散王公
- 下一篇: 科左后旗 “金氏家族” 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