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将会看见大量巴音浩特(今巴彦浩特) 五十年代老照片历史价值很大!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1953年 郑福钦

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立学校,使各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受到国家的教育。图为宁夏阿拉善旗巴音浩特小学的学生正在上课。

美丽的巴音浩特一角 1954年6月10日 赵淮青

美丽的巴音浩特一角

巴音浩特新建的能容纳1500多人的“人民会堂”,这里经常放映着最新的电影

为当地牧民免费治疗疾病的医防队的三位女青年工作人员(左至右):宁爱芳、郑秀琴和蒙仁图雅

巴音浩特建立了发电厂,蒙族工人罗桑尼玛正在进行操作

巴音浩特发电厂的工人米希格道吉尔(左)在技术工人李祥祯(右)的指导下,学习蒸汽机的操作法

随着发电厂的建立,巴音浩特也设立了有线广播站。这是播音员艾力佐向全市人民广播着祖国经济建设

巴音浩特粮食购销站从农业区运来了大批粮食,远道而来的牧民正在这里购买粮食

巴音浩特国营畜产公司大批收购驼、羊毛以及各种兽皮。这是牧民们正在出售阿拉善旗的名产——驼毛

巴音浩特,位于宁夏省阿拉善旗东部、贺兰山的西麓,是宁夏省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该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巴音浩特在各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人口迅速的增加了,崭新的发电厂、人民医院、学校和电影院都相继建立起来了;随着牧民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巴音浩特市面的繁荣,每天都有许多牧民从遥远的沙窝来到这里,他们卖给国营畜产公司以各种畜产品,又从国营贸易公司和粮食公司买进了大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在这个城市里,居住着各族人民1万多人,像兄弟一样在和睦的大家庭里愉快而幸福地劳动着、生活着。

1956年3月19日 班志远

甘肃巴音浩特蒙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地——巴音浩特,在原来设备简陋的卫生院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所设备完善的人民医院,并且增添了四十张病床,还从东北、南京、上海等地调来一批医务工作人员,他们除了门诊之外,还经常出诊,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

1958年5月14日 阿尔泰、袁汝逊摄

草原城市巴彦浩特市在爱国卫生月里,居民们与六害展开了斗争。巴彦浩特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每条街道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巴彦浩特市东关街十三组妇女正在打扫街道。

同上

随着草原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巴彦浩特市已建立了托儿所和幼儿园。这是教养员张紫凌给儿童讲志愿军英雄故事。

1958年6月13日 袁汝逊

巴彦浩特市全景。

同上

巴彦浩特市的古城风光。

巴彦浩特市街景 1963年3月23日 陆轲

巴彦浩特市的民族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这里生产的主要产品地毯和驼、马韂远销至国内外许多地方

巴彦浩特这座城市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国家在这里进行了建设,工业、交通运输与文化教育等事业在迅速地发展。现在,这里的各民族人口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十倍多,成为阿拉善左旗戈壁沙漠牧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63年4月4日 陆轲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是生产民族用品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生产蒙古包架子已有100多年历史。今年这里的手工业生产者,大量生产蒙古包架子,供应牧民的需要。

1962年8月2日 崔耀先

巴彦淖尔盟的阿拉善左旗地区,是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人们都称它为“沙漠之洲”。当地人民为了改造沙漠,于1957年建立了园林场,选种了各种适宜于沙漠土质的耐旱性强的树木,还从新疆、西安引种和培育了各种优良品种果树一千九百多株,1961年就结各种果品五千多斤。几年来这里所营造的树木逐渐成长,正在不断改变着这里的自然面貌。

1958年5月26日 袁汝逊、阿尔泰摄

巴彦吉兰泰苏木(区)的工作组和苏木(区)党委书记,在深井常年互助组和牧民们一起研究和旱灾作斗争的经验。

1962年8月13日 崔耀先

巴彦淖尔盟阿拉善左旗各人民公社的牧民们,积极出售绒毛支援轻工业生产。这是阿拉善左旗供销社收购的绒毛正在装车外运。

1963年4月11日 :陆轲

贺兰山下春播忙(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公社社员播种春小麦)。

1963年4月15日 陆轲

阿拉善左旗巴音吉兰泰公社兽医吴树人(左)、长林(右)巡回牧区,为牲畜健康奔忙。

1963年5月7日 郭本初

巴彦淖尔盟阿拉善左旗地毯厂工人在进行地毯剪花。

1965年11月30日 邬力济

阿拉善左旗水利队创造了一种坚固耐用的拼装式水泥井壁,安装在深井里,可代替木板井壁。目前,这个队已经生产出总长2千多米的水泥井壁,支援了草原地区的水利建设。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