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乌海桥
飞渡长河平湖
仿佛远道而来的水上贵客
有的乌海桥
坐落城市枢纽
好似地区发展的得力助手
有的乌海桥
记录了几代人的奋斗故事
是乌海变迁的“日记本”
有的乌海桥
贴心又美观
只为行人提供出行便利
有的乌海桥
“驻守”门户
上下交错多角度延伸,
是为让城市空间
更有深度、更加包容、更加畅通……
祖辈父辈们讲起乌海桥的故事,总要从黄河上的“轮渡”“缆渡”,以及那些熙熙攘攘的渡口说起。
▲渡轮在黄河中行驶
“要想从海勃湾到乌达办事情,当天是没有办法折返的,就跟去趟外省一样。除了坐火车,那就是轮渡、缆渡了,所以浮桥在我们的记忆里特别深刻。”家住海勃湾大庆小区的刘纯彦讲起乌海的交通发展颇为感慨。
▲横跨黄河的浮桥
刘纯彦65岁,在他的记忆中,我市的第一座浮桥是在1985年9月架设而成的。“我们叫它乌海黄河战备浮箱桥,是内蒙古黄河航运管理处建的,全长120米,每个浮箱都是由钢板制成,然后连接组装,别看是浮桥,还能过带挂的运输汽车呢。”当了一辈子修路工的他说,浮桥作为一种临时性搭建桥梁,在当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乌海公路交通志》中也明确记录:“乌海黄河战备浮箱桥的架设,对乌达、海勃湾两区之间的交通往来和乌海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批走上乌海黄河公路大桥的车辆
1989年9月,随着乌海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这座浮桥拆迁易地。另一座被写入乌海桥梁史的浮桥是拉僧庙驳船混编组装式浮桥,这座桥是继乌海黄河战备浮箱桥之后的第二座黄河水上浮桥,位于石嘴山黄河公路大桥下游约7公里处,老百姓称它为“拉僧庙黄河浮桥或河滨黄河浮桥”。“这座桥连接了我市与石嘴山,是一座具有公路性质的汽车运输便桥,桥长225米多,结构为6艘钢制驳船连接,是在1995年开始通车的,通车能力为每天1000车次,为乌海与石嘴山两地区的物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刘纯彦的记忆里,这也是一座令人难以忘怀的浮桥。
▲1988年8月25日通车仪式现场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座桥梁的建成通车被乌海人看成一件“大喜事”,那就是乌海黄河公路大桥(现已弃用)。这座大桥的建成,有效地沟通了黄河乌海段两岸的往来。“大桥位于乌达区和海勃湾区之间,是当时我市最大的一座桥梁,也是黄河上架设的第47座公路大桥。”刘纯彦说,虽然在1977年修建了海勃湾至乌达的25公里公路,但依然靠轮渡往返。“这座桥修了两年零三个月,长538.58米、高8米,跨径为8孔65米,是当时我市最大的桥,能抗震烈度8度,大大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益。”刘纯彦说,这项工程还在1986年列入自治区“七五”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
▲服役中的乌海黄河公路大桥
如今,立下汗马功劳的黄河公路大桥早已光荣“退休”,但它依然是不少人心中抹不去的回忆。大桥停用后拆除了引道,主桥作为见证乌海历史发展的景观留存。
在1997年出版的《乌海公路交通志》里记录,截至1996年年底,我市建成各类桥梁126座。
如今的乌海,有近500座桥梁。飞渡黄河的110国道黄河特大桥、横卧乌海湖的乌海湖大桥、纵横交错的城市立交桥和公铁两用桥,还有公园里颇具观赏价值的景观桥等,这些桥满足着乌海人的日常出行,也满足着我们对城市审美的需求。
国道110线乌海黄河特大桥
这是一座连接我市黄河两岸的特大型公路桥梁,东起海南区二道坎村乌海城际快速通道,向西跨越黄河,止于乌达新区巴音赛大街东口处。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线全长3354米,其中桥长1130米,路基宽为32米,总投资达10.83亿元。该桥横跨乌海湖库区尾端,主桥长460米,为三跨双塔中央双索面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主跨220米,引桥为40米和50米现浇梁。大桥造型独特、设计新颖,是国内同类结构中跨径最大的黄河桥。
“这座桥是自治区和我市的重点项目,是连通自治区中西部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它对乌海人的意义特别大,影响特别多。”在我市经营一家民营企业的王强因工作需要,隔三差五便要经过乌海黄河特大桥。他说这座我市唯一的特大型桥梁有太多故事,它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上,还有效加快了我市及周边的一体化发展,是我市的一条发展大动脉,对集聚要素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行驶在这座桥上,王强和几十万乌海人,无不感叹交通的便捷与城市的发展。
乌海湖大桥
这座大桥承担着连接乌海黄河两岸的功能,它西起滨河西区规划道路,向东跨越黄河,止于滨河新区的110国道与运煤通道南连接交叉处。全线采用八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线全长6151.683米, 其中桥梁工程长5120米,引道工程长1031.683米,桥宽37米,主桥为6塔7跨矮塔斜拉桥,主桥单跨120米,引桥为40米预制梁,总投资为11.72亿元。
“乌海湖大桥是国内首座悬浇大挑臂矮塔斜拉桥,它的箱梁宽度达到37米,是黄河上中游流域最宽的桥梁,也是我市公路网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了运输环节的客货分流,大大缩短过湖时间。”姜象是一名毕业于内蒙古大学“道路桥梁”专业的修路人,他为自己的家乡能建成这样一座大桥而感到自豪。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市民感慨,因为有了这座大桥,乌海人实现了“一刻钟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城市圈”的城市生活。到了节假日,乌海人还喜欢漫步在乌海湖畔,不远处的大桥便与山“海”沙城融为一体,成为一道磅礴壮观的塞外景观。
纵横交错的城市立交桥
如今,一座座立交桥将城区连接起来,仿佛纽带般盘活了城市资源,激发了乌海的发展与活力,成为最动感的乌海韵律。
据《海勃湾区志》记载:海勃湾南立交桥为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的立式桥,于1992年12月开工。海勃湾北立交桥位于海勃湾城区北端,与南立交桥遥相呼应,为海勃湾城区的北大门,1992年11月开工。1993年,南北两座立交桥竣工通车;2002年,新建海达街公铁立交桥及引道框架桥1座;2008年,我市对海北街立交桥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立交桥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通道。
桌子山街公铁立交桥位于火车站南100米处,是由市民熟知的“黑桥洞”改建而成。最初,黑桥洞是一个泄洪排水用的大涵管,属修建包兰铁路时的配套排水管道。后来,从这个涵管通行的人和车越来越多,1972年,铁路部门开始对黑桥洞实施第一次改造,黑桥洞由1米的圆管排水涵变为净高2.5米的盖板箱涵,成为进出城区主要的通道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黑桥洞先后实施了两次接长施工,最终形成全长116米的“黑桥洞”。1997年,黑桥洞第二次改造工程开始实施,在原有一孔桥洞的南面新建一条5米宽的涵道,专门供行人通行,至此,黑桥洞有了两个桥洞,过黑桥洞的市民不用再担心“迎面撞上”。
2013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桌子山街公铁立交桥改造工程。双向四车道的公铁立交桥因此建成通车,并增设了排水系统、亮化设施和人行挡墙,南北两边独立的人行步道还安装了护栏灯、绿化带等,市民的出行体验更加安全放心。
平坦通达、纵横交错、上下往复,随着城市的发展,立交桥也成为了城市的一大风景。它们有绿植装饰、有霓虹扮靓,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与文化,传递着一种乌海这座城市特有的气质。“我喜欢路过立交桥的感觉,它的色彩、它的灯光,还有那些四季变换的花草,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一条条路形成的空间感与线条感。”聂鑫是一位美术老师,她常带领学生们画桥,其中乌海的立交桥是最常用的题材,她说这既能锻炼学生的空间线条表达能力,还能让孩子们从小学会与家乡建立联系。
另外,我市还在市人民公园东西两侧分别修建了一座过街天桥,这两座天桥被很多人称作“贴心桥”,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市民在进出市人民公园时更安全、更便捷。
公园绿地的景观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断章》中卞之琳对桥的描述简单至极却令人难忘。走进乌海的公园绿地,便能看到诗中那写实又写意的“桥”,这些颇具观赏价值的景观桥也是乌海的桥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早的景观桥,是市人民公园的玉带桥,它大概建成于1979年底。”“老乌海人”张凤钢记得,建设玉带桥还有一段难忘的故事。“现在的南湖,其实就是一条泄洪沟,那个时候没啥专业的建设队儿,都是园林工人们一锹一锹铲出来的,南湖修好后便有了建桥的想法。”张凤钢当时还帮着找了会修桥的人,“修桥是个技术活,只能找懂的人来干,好不容易找到了修桥的人,可到山上炸石头取材料又废了一番周折,这座玉带桥呀总能勾起老一辈乌海人的回忆,因为它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与汗水。”
因这座桥整体呈玉白色,桥宛若一条玉带镶嵌在南湖之上,故称玉带桥,并延用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玉带桥风采依旧,见证着人民公园的变化与乌海人的幸福生活。
位于城区南端的彩虹桥也是乌海人喜欢的一座高颜值桥,这座悬于甘德尔河上的桥本来并不起眼,却因为在最近的一次改造中加装了闪烁的霓虹灯而变身。“灯光的整体造型是半圆形,立在桥的两侧闪烁在夜空中,宛若天降彩虹,给人以浪漫温馨之感。”喜欢骑行的乔磊近一个月来几乎每天傍晚都要来这里打卡,他说,约一帮骑友约在彩虹桥,已经成了他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在乌达区也有一座彩虹桥,那里的人也把桥当作饭后遛弯儿的首选。“城区变美了,人们的生活变好了,而这座彩虹桥的出现,更是锦上添花。”家住乌达区爱民佳苑的陈琳经常带着孩子来这里休闲游玩,“我喜欢这里,有河有桥有绿地,我手机里存着的孩子照片,好多都是与这座彩虹桥的合影,它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一座能通行的桥,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忠诚的伙伴。”
这些林林总总的观赏桥,它们或宛若玉带,与湖水相映成趣;或“百转千回”,让桥上的人移步异景;或只是一座寻常小拱桥,供小区居民进出游园……总之,桥是乌海人日常生活中最诗意的存在。
交通的发达,桥梁的架设,让乌海人日益刷新着路上的体验,更快捷、更放心、更平坦、更通达……因为桥梁建设从未停下脚步,未来三年,乌海的桥又将迎来“新成员”。
甘德尔街至神华街公铁立交桥
这座桥西起创业路东侧,经神华街,下穿团结路、世纪大道、包兰铁路在内的16股铁路道岔以及正在规划的包银高铁,东至建设路,道路总长度1319.533米,工程总投资约3.4亿元。
建成后可解决海勃湾新旧城区互通压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今年年底通车。
省道217线海勃湾绕城段工程
将新改建5处互通式立交
“一条路串起5座桥”,3个月前,这条新闻让乌海人对未来的乌海交通又多了期待与喜悦。
▲效果图
“省道217线海勃湾绕城段全长15.82公里,全线设有5座互通式立交桥,其中新建岱山互通、林荫大道互通、温馨路互通、新华街互通、改建三厂互通。”工作人员介绍道,另外,该工程预计2022年交付使用,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是我市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则是影响这项工程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我市客货分离及一小时经济圈的重点工程。
来源:乌海日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