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 / 浩瀚的地平线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它那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本土艺术家们提供着丰实的创作源泉,只有在草原上我才能感受到一名画者以诚挚之心与自然沟通对话后所留下的独特体验和情感维系,在此我感受到草原人们给予自己的抚慰、体悟、神思与证得。尤其乌珠穆沁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是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区域,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这里,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非常的熟悉,我的作品中也寄予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网络信息时代给人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使我们远离真正的自然和曾经培育过我们的往事的神话,每个人都在以各种方式逃避这个现实。我们在教学和创作中始终强调扎实严谨的造型能力和绘画的综合性、差异性、独特性问题,既要注重传统水彩画表现语言与技法的深入研究,又要重视水性材料绘画所表现的当代性与实验性特征。我在创作中十分尊重水彩的媒材与表现特点的同时还借用了全新的图式,摸索属于自己的新的表现方法。我为了真实的表达自己对当下草原生活的视觉感受,在水彩画媒材许可的范围内用新的形式符号进行创作,寻求一种直接反映自己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绘画语言,在我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平朴宁静的情感和思绪。或许这种题材选择不是迎合风情画的趣味,但这是草原生活给我的那种悠远的回忆和纯真视觉感受。

然而,水彩画的当代性问题是关系到水彩画能否面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与视觉感受给予必要的重视。当代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对画家来说是数字信息时代的视觉经验与精神危机的反应,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与符号的不断生成过程。技法上力图摆脱传统水彩画的概念化模式,从构图到色彩摸索和尝试,追求适合自己新的表现语言,我也经常以与现代摄影相似的特写处理法取代了传统的构图法则,研究画面的绘画性问题,在借鉴现实主义观念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视觉感受探索民族特点的独特形式语言,力争作品具有水彩画的特殊品性与韵味的同时也有与传真照片完全不同的审美效果。

因此我在创作过程当中特别注重精神性的传达,通过提炼与概括,画面中具体的表现对象很少,转而注重气氛的营造和情感的表现。不间断地创作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日常生活与情感的记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除了教学和必要的活动,我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艺术探求和摸索中,不分寒暑,“埋”于其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领悟到艺术创作的要旨,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在形式语言、情感表达等多方面显著地成熟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一如既往的进行研究和创作,完全把绘画当成了自己生活须臾不愿分离的主要构成部分。我的近期作品,主题并没有脱离具体的生活,他仍然以草原和大漠作为自己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不同的是,在摸索与思考中,进一步将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提炼,去除了和其作品主旨无关的一些人物和景物,将不相关的元素主观地“删除”,呈现在画面中,就体现为荒野而浑朴的大漠,或形象单纯的蒙古马。并且非常肯定的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艺术创造来选取作品题材和元素,另外,在经营置位、构图形式方面,有意地在构图中进行了裁剪和截取。我在观看吸收大量当代图像文化、积攒丰富的视觉经验后,化而为己所用的结果。但这种剪裁和截取并非机械式的套用,而是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和作品构成的需要来合理地进行安排。在我的风景画中,很少有突出的主体景致,而是将草原上的枯草、变化无常的云朵、天迹尽头的地平线作为构成画面的主要因素,以展现自己所理解的荒原大漠。在色彩的处理上,我也做了非常深入的思考,并没有简单地再现眼睛看到的的色调,而是提取凝炼所观察和感悟到的色彩,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摒弃了无益于作品情感的色彩元素,通过对某一色域不同明度色彩的合理利用,使这些风景画体现出荒浑朴厚的艺术效果,也展现了面对大漠环境所产生的情愫,并将之赋予自己所熟知的造型上,反应和传达出我在面对特定景象而进行的思考和情感。

当下艺术传播的途径和频率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是空前的,彷佛真的将现代人的生活“艺术化”了。但是,真的不断地关注这些在各种媒体和展场中频频现身的“艺术”,就我而言,时间久了,又会常常令人生厌和反感。究其原因,在这些宣传作用大于其展示意义的所谓“艺术”中,真正能让自己驻足留心,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的作品确实很少,很多画册拿起来翻翻又放下了,微信里的链接也再不像先前那样一张张划过,甚至也懒得点击,很多展览也是去了匆匆走过(当然偶尔有些作品能够让自己多看看)。我这样说,不是求得每个人的认同,仅仅代表个人对当下艺术的一点狭隘的看法,即看似热闹繁荣的“艺术”当中,有意思的东西很少,彷佛“艺术”真的成了很多人自我夸大、自我掩饰的借口和道具。

部分

展览作品

BUFENZHANLANZUOPING

《巴图和他的马》150x100cm 2022年

《吉祥蒙古马》148x101cm 2019年

《风语者之五》 145x109cm 2017年

《悄悄话》 75x56cm  2023年

《相依之二》 109x78cm 2017年

《相依之二十二》152x68cm 2022年

《兄弟之五》 67x90cm 2015年

《沙尘》75x56cm 2015年

《乌兰哈拉噶15》75x56cm 2024年

《西部之二十六》51x36cm 2017年

《村草坡》  75x56cm  2023年

《湿地公园》75x56cm 2022年

《西部之防沙林》76x54cm  2020年

《乌兰哈拉嘎—14》75x54cm  2023年

11月24日,由自治区文联、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内蒙古艺术学院文艺创作中心、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承办的“北疆风色 蒙古马情——长海纸上作品展”在内蒙古美术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我校美术学院教师长海教授精心创作的共计165幅作品,以水彩画独特的品性与韵味展现了北疆浑厚的自然风光以及淳朴灵动的蒙古马形象,展示了他对浩瀚草原以及北疆文化的独特理解。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的区外嘉宾有: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坚及其夫人罗马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田莉,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云龙,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长乌日切夫,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蒋智南,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华兆,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群,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研究员赵昆,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秘书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辉宇,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龙,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第四、五届委员,湖南省美协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永健,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重庆市美协水彩粉画艺委会主任雷勇斌,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湖南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唐晓明,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辽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冯建宇,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白露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广西艺术学院水彩画系主任栾泓伟,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浩然,中国美协美术馆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岛美术馆资深策展人毛公强。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的区内嘉宾有: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折喜文,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一级巡视员艺如乐图,内蒙古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内蒙古职工文联主席傲木格,内蒙古党委教工委委员、内蒙古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朱宝江,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强等嘉宾、学者、艺术家代表、高校师生近百人参加了开幕活动。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强致辞


赵晓强表示,此次展览是长海十几年潜心创作成果的集中展出,也是内蒙古艺术学院创作科研和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现。



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一级巡视员艺如乐图致辞


艺如乐图表示,长海长期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他眼中的壮美北疆与多彩草原,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水彩精品,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展中入展和获奖,为自治区赢得了荣誉,为内蒙古的美术创作高原向高峰迈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贡献了力量。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云龙致辞


赵云龙认为,长海的作品别具一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有创作风格,是表现北疆文化非常有意味的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坚致辞


陈坚教授表示,长海以淳朴的真情实感展现了内蒙古自然与人文风情,让全国各地的画家和观众感受到了内蒙古的温度和热情。内蒙古水彩画创作在自治区文联以及高校的支持下对地域性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开展主题性创作研究,为推动内蒙古乃至全国的水彩艺术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长海致答谢词


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柳迪主持本次开幕活动


展览现场




END




转载自内蒙古美术馆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