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戏园子


张志敏 调查整理康德八年(1941年)前,林西境内就有戏曲艺人不定剧场、不定时间的演出活动。

当时的艺人团体都是班主制,领头人物称为“班主”、“业主”或“戏东”。班里财产(戏箱、服装、器乐等)都属于某人或某几个人所有。业务演出由后台老板(戏东)主持,对外由班主的贴身管事作对外联系等事务,名叫“外写”。由外写直接与某村(庄)的“会首”联系有关演出地点、戏价,确定演出剧目及吃住接送等琐事。这样的流动演出形式叫“跑台口儿”,唱庙戏。时间一般都是六天,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京腔大戏”。

这个时期的戏剧活动主要是由班主刘跃宗继承其父刘玉顺的箱底儿,有田凤呜、十二红(男)、张霞、田云霞、燕子等近四十人合伙的流动性戏班。

此外,部分学员是由班主招收本地男女孩童签订“管吃管住、管教戏,投河觅井不管,打死车祸无论”的合同。学习六年出科为正式演员。这种合同制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

当时戏班的主要演员来自河北及关内等地,主要剧种也随之为河北梆子,其次是部分京剧武戏。这个戏班除在林西境内活动外,还往往去克旗、围场等邻县农村活动。除此,也还有三五人一帮,七八人一伙的小型戏剧流动小团体,因箱底薄、戏码少(剧目)而只走外围小村,一般不走城镇。

满洲国康德八年(1941年)刘跃宗班经过较长时间的流动演出后,逐渐将班址固定于林西镇内(现五道街酒厂甑房),后人叫它“老戏园子”。场内舞台四支汽灯照明,池座有栽腿木凳坐位七百余。经济收入由原来“外写”与“会首”磋商包演戏价,改为票房售票。并逐渐扩大了演员队伍,充实了班子的领导力量,班主除原刘跃宗外,还有董子轩,商会黄会长,林西满洲国大阪公司经理“西村”(日本人),张小楼等合股经营。随之,由外地陆续邀来侯金波、侯振录、白占奎、周燕苓、郭宝庆、刘福茗及马家三姊妹(马小琴、马小茹、马小婷)和艳丽云、大七岁红(外号生铁蛋)艳丽霞、李银虎、李银龙、王洪瑞等流动演员来林西。由于演出场所的固定,演员行当逐渐增多,箱底儿不断增厚,所演戏码也较以前丰富得多了。如:北虎洲、铁公鸡、七擒孟获、挑袍、古城会、挂印封金、过五关,探阴山、砸鸾驾、打龙袍、八宝公主、盘丝洞、霸王别姬、白蛇传、红霓关、生死恨等。

一九四二年,沈阳来了流动演员陈金舫、陈珠舫、美蓉娟、韩凤林、满台红(艺名)等八人,将东北韵大口落子(评剧)带入林西。不久,因同行合作不便,观众口味不适,只短期演出后就走了,但已为林西后来评剧剧种的流传和发展开辟了道路。为后来林西观众愿于接受评剧直至评剧发展到颇受欢迎的主要艺术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期间,林西处于日本入野蛮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管制之下,市场物资缺乏,物价上涨,尤其是事变前后的紧张局势,戏园子出现了不景气的局面,观众减少,收入不佳,经济十分困难,最后全班演员因生活所迫自行解散。留在本县的演员除因病死亡外其余都流入关内、邻县及东北。极少的部分如:王凤楼、张云起、孙双菊、王洪瑞、景玉坤、陈风奎、艳丽霞等又重新组织了小班活动,勉强维持生活,后被在林西驻防的冀热辽二十军分区文工团收纳,成为军内戏剧队演员,后随军转至林东(因战势需要全文工团演职员随军直机关迁转林东)。这段时间他们演出了现代戏“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血泪仇”等。

林西的戏园子又一次筹建是解放后的一九四七年。由当时县政府高化民县长出面召集,并将原奉山路汽车站(现林西汽车运输公司)的车库算作为胜利果实拨给剧院,组成十大股(县政府为五股,董子轩、刘庆元、肖杰三、周凤堂、刘才各一股)的集体合股经营的剧院,名为“林西县胜利剧院”。当时本地演员很少,又由外地邀来了宋淑娟、宋子明和拉弦的兰子厚等。业务团长周凤堂,行政管理刘庆元,会计纪洪声。以后陆续邀来金成山(金百岁)、韩云斋、莫惠琴、宓少霞、崔惠君、孙通祥、关通兴、李通柱、许通来等(注:名字中间一字“通”,为一师之徒,指同科师兄弟的代称)。后景玉坤、陈凤奎、王洪瑞、艳丽霞、郑玉廷等由林东重返林西加入剧院。(注:当时冀热辽二十军分区文工团随军南下,本地艺人留原地演戏谋生,因林东没有剧团(院),景、陈、王等才重返林西。)

此期间,因剧院刚建立,全院经济困难,所以演员所得只按米支分配(每人每天1.8斤小米),米支剩余部分除添置服装及设施外,再酌情分给演员做现金开支。这是演员当时所享受的供给制。演员生活虽然清苦,但有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业务尚能正常开展。“制度”、“规则”也逐步完善。一九五三年以前由县政府经管干部李、顾(名字不详)分管后转由公安局王保国、叶丛等接管;一九五三年后由县文教科主管,由牟长清(文化干事)直接抓剧团工作。

一九五五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给集体性质的营业执照,并改名为“林西县京评剧团”。

上演剧目:

河北梆子:走雪山、三娘教子、清官册、算粮登殿。

评剧:桃花庵、碧玉簪、夜宿花亭、万花船。

京剧:四杰村、盘丝洞、打焦赞、白水滩、艳阳楼、女起解、打渔杀家、金鞭记、狸猫换太子等。

一九五八年后,县委正式派杨树奎为政治指导员,剧团有了专职党的领导。此后,党团组织发展很快,人员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尤其艺人在政治上受到了县委和县政府的重视,先后有景玉坤被选为盟政协委员,莫惠琴,李桂芳被选为县人民代表。这支艺人队伍有了党的关怀和人民的支持,倍感党的亲切和温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本团原梆子戏演员年高、减员,致使梆子戏逐渐消失,被京评剧所替代。但随着剧团的稳步发展,业务训练有了较好的条件,一批(如:聂宝山、白玉贵、杨福贵、田丽舫等)青年京评剧演员逐渐成长起来了。

同年又由沈阳邀来苏巨奎,李桂芳、李美君、赵桂兰等京评剧演员。由此,演员队伍日见整齐,行当齐全。乐队有马孝志(鼓师)、景玉坤、陈宗禹、夏德福等较雄厚的伴奏力量。舞台照明由汽灯改为电灯,增设了舞美人员,有了新颖的舞台灯光布景,演出质量大有提高,一跃为旗县级的硬团,观众人数、场次收入,遥遥领先,促成了林西戏剧艺术发展中新的转折时期,也是大演现代戏的开端。上演剧目自原折子戏发展到连台本戏,八大拿手戏发展到新编历史剧和时装现代戏,使舞台艺术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几年间上演的剧目有现代剧:小女婿、小二黑结婚、野火春风斗古城、谁是女婿、徐秋颖案件、邢燕子、红岩,朝阳沟、向阳商店、夺印、箭杆河边、革命自有后来人、节振国、芦荡火种、杜鹃山、小白鞋、三月三等。

自编现代戏:查干河畔、剪彩之前、比翼双飞等剧目,其中部分参加盟戏剧汇演并获演出、创作及演员奖。

古装新编历史剧:红娘子、李闯王、美人计、杨门女将、杨八姐盗刀、密建游宫、恩与仇、钟离剑、红桥赠珠等。

连台本戏:苦忠义、金镯玉环记、千里驹、红鬚大侠等燕飞起义曾获盟汇演奖,此外还有部分深受观众欢迎的古典神话剧和改编韵聊斋故事剧等。这些戏不仅提高了文艺舞台的艺术水平,也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形势,通过文艺形式宣传了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剧团起到了它应起的作用,受到了县委的重视,观众的欢迎。

这个时期,外地流动演员来往频繁,北京的王颖、东北的马素秋、赵水新、刘患队、郑洪斌、王盛林,夏惠琴、夏德福等来林演出,剧团发展到七十余人。由此开始了剧团之间换主演、出小组、邻团调换演出、并到赤峰市和北行铁路线及锡盟巡回演出的新局面。先后有通辽李月鹏、孙双菊武戏小组,盟京剧团靳佩廷等京剧组,乌丹张佩君、赵奎亮评剧组,克旗、林东等全团来林西换演。这样就丰富了林西舞台戏剧剧目,传播了技艺,也促进了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由于队伍不断壮大,艺委会机构健全,抓了剧目的更新、表演程式和唱腔伴奏的严格训练,演出质量日渐提高。大演现代戏的高潮逐渐形成并蔚成风气。直到一九六五年,前任指导员杨树奎调离,李殿文任指导员。剧团收入除支付人员工资外,又添置了大量的服装道具、灯光、舞台设施,修整了化妆室、灯光室,新盖了家属宿舍,更新了池座折椅。一支能集中在城市演出,又能分队下乡为农民演出的新型剧团不断发展,日趋兴旺。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随之破四旧的“革命行动焚毁了剧团的大量服装道具。“大串联”代替了文艺演出,轰轰烈烈地搞挖肃,闹揪斗,打入群专的“革命行动”使演员人心涣散,荒废了业务,开始了派性斗争。一九六八年剧团革命领导小组诞生了,保留的剧目只剩几个样板戏,寥寥数剧轮番演出,观众乏味,收入无几,演员待遇一减再减,不分技术高低,不论能力大小一律发生活费糊口,全团步入了维持生活闹革命的艰苦阶段。

一九六九年工宣队进驻剧团,占领了文艺阵地,外地演员陆续离团归家,本地演员只闹革命不顾演戏,一时间队伍减剩二十几人,失去了演出能力。一九七O年县派工作组进驻剧团,强令剧团下马,财产清点上缴,演员全家下放农村务农。一九七O年初,建团二十余年的“林西县京评剧团”到此结束了。

摘自:林西文史选第一辑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