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杯佳酿,更是一种情怀,全国各地的酒友,既有对酒的爱好,更有对家乡的深切情怀。当我们回首过往的时候,总有一瓶,年少时曾经喝过的酒,会一直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一提起它,仿佛我们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青春的年代。老酒,能唤醒我们的记忆,夹杂着年轻时的故事与酒香,让我们回味无穷。
《壶中岁月》特推出《家有老酒,味道记忆》系列主题,分期整理80年代,90年代的各省市的地方名酒。在这里,定能找到你记忆里的那瓶老酒,回忆当年的味道!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广西,宁夏,新疆,西藏,重庆,黑龙江,内蒙古,港澳台,我们每期一个地方,来详细挖掘与介绍这些省市曾经的名优老酒。旨在为大家奉献一顿精神大餐,让家乡老酒唤起岁月的记忆,让岁月的脚步不在匆匆。
今天第7期,我们来了解内蒙古地方名酒。
宁城老窖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八里罕酒厂。
原料
以高粱、白曲、生香酵母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传统酿造方法,以河内白曲、多种生香酵母为糖化发酵剂,经合理配料,蒸煮糊化,人工老窖发酵,缓慢蒸馏,量质摘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等工序酿成。
特点
宁城老窖属浓香型麸曲白酒。酒液无色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口、香味和谐、尾净悠长。酒度分55°及39°两种。
荣誉
大明塔牌宁城老窖于1979至1988年五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名酒,1988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酒获银质奖。1992年在日本东京所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博览会获金奖。
历史
宁城古属大定府,为辽代中京,八里罕镇酒被宫廷封为中京御酒。宋祥符元年,辽圣宗以御酒款待宋史路振。清代酒业兴旺。1958年在老酒坊旧址建八里罕酒厂,1978年投产此酒,以产地县取名。
河套老窖
转龙液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转龙液酒厂。
原料
以优质高粱、麸曲、产脂酵母为配制原料。
酿造
用麸曲和产脂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工艺,经润料清蒸、蒸馏适度、分档分级、分别贮存、精心勾兑等工序酿造而成。
特点
特制转龙液属清香型麸曲酒。酒液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酒体谐调,绵软甘洌,回味爽净。酒度为55°。
荣誉
转龙牌特制转龙液于198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和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铜杯奖。198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销往北京、内蒙古等地。
历史
包头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北岸,是古今重镇。民国期间酿酒业较为著称,1932年绥远省物产竞赛会上“包头酒”获得优胜奖。包头老城,有股清澈甘润的宝泉,名为“转龙藏”,据清道光29年,(1849年)所建《转龙藏碑记》中有:“包镇之有转龙藏,水泉出也,其水旋转之势,曲折蜿蜓,有似乎龙……古之命名,意在斯矣”。此泉水系清雍正四年(1726年)喇嘛阿乌万曲力林来到博托河右岸,发现该泉,见四周环境幽雅,就挂锡建庙,称其泉为“转龙藏”。1977年建成转龙液酒厂以泉水为酿造用水,于1983年试产成功特制转龙液酒。
鸿茅酒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鸿茅酒厂。
原料
鸿茅酒是精选上乘药材人参、麝香、豹骨、红花、砂仁、山芋、熟地等60多味为原料。
酿造
在原料基础上用陈酿高粱酒加糖溶化,经蒸煮浸提精制而成。
特点
鸿茅酒属动植物类露酒。此酒,香气芬芳,酒的酯香和药料芳香协调,酒体绵甜柔和,药力平和。酒度为36-38°,糖分14-16%(外销含糖8-10%)。
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健脾温肾,强身壮骨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弱、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症。经常饮用,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健补之功。
荣誉
长青牌鸿茅酒于198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良产品。
历史
鸿茅酒厂位于凉城县厂汉营古镇。此酒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始于清乾隆四年(1739),距今已有250多年历史。鸿茅酒的最早酿制者是山西榆次县王家铺商人王天吉。乾隆初年,王天吉经商路过察哈尔营(现厂汉营),见这里水土肥美,花香草茂,风景秀丽,牛羊成群,于是雇工开荒种粮,开办粉坊和缸坊(酿酒作坊),字号名为“隆盛永”。由于该地气候寒冷,草地潮湿,人们多患有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四肢僵硬、行动不便之症。王天吉颇懂医道,就用发热祛风、舒筋活血、健脾补肾的中草药泡制成药酒,供患者服用,治愈许多人,逐渐驰名四方。据《绥远省志》载:“厂汉营所产之酒,堪为著名,色红味美,价值昂贵,究其所以为贵者,因其能治疾病耳。至于制法,当地人秘而不传,盖恐外人之仿制故也。”
鸿茅酒的取名有一段传说。清代乾隆皇帝到凉城岱海巡游,见这里茅草茂盛,风景优美,就在清澈温泉里洗澡,这是空中飞来一对鸿雁,高声鸣叫,恰似招呼欢迎之意。后人为此曾将县名改为“鸿召县”,岱海改为“鸿召池”。隆盛永缸坊就在岱海南岸。鸿茅酒最初定名“旋鸿牌药酒”,后改为“鸿茅酒”。现为区别其它酒类,表明有功效,又加“祛风”二字,故又名“鸿茅祛风酒”。1932年在绥远农物产竞赛会上获得优等奖。
建国后,为了继承发展传统产品,1971年在原“隆盛永”旧址建成鸿茅酒厂。今日酿造用水还是原来的那口井,在沿用古传秘方的基础上,改进原设备,使产量和质量有了更大提高。畅销国内各地,而且远销港澳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草原白酒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酿酒厂。
原料
以优质高粱、玉米等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传统清蒸工艺,以麸曲和多种菌种制成酒母为糖化发酵剂,经清蒸配醅,低温发酵,七甑蒸馏,掐头去尾,按质陈贮,精心调味等工序而酿成。
特点
草原白酒具有清香型酒的典型风格。该酒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香气协调,绵甜醇和,余味爽净,回味悠长。酒度为62°。
荣誉
草原牌草原白酒于197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酒,1987年和1989年均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
历史
太仆寺旗原称宝昌县,清代已有酿酒业。据《察哈尔省通志》在:1934年间由“小烧锅两家”。到1949年已有八家。同年在旧烧锅基础上建成察哈尔盟宝昌酒厂,1958年更为现厂名。继承传统工艺酿制白酒,于1955年学习现代科学酿酒技术投产此酒。为传统酒品,深受草原牧民欢迎。
吊桥特曲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制酒厂。
原料
选用优质高粱、麸曲、5种生香酵母为配制原料。
酿造
以麸曲、5种生香酵母为糖化发酵剂,用人工精心培养的泥窖为发酵池。工艺流程吸取了各名酒厂的技术特点,经原料清蒸,香醅配料,人工老窖,长期发酵,按层蒸烧,量质取酒,分批保管,贮存陈酿,合理勾兑等操作精心酿制而成。
特点
吊桥特曲属浓香型麸曲酒。酒色清澈,芳香浓郁,酒体醇厚,醇正协调,绵甜适口,尾净清爽,后味悠长。酒度为55°。
荣誉
吊桥牌吊桥特曲曾于197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酒(扎兰屯市一度归黑龙江所辖)。1980、1983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1986年投产50度和38度酒,分别于1987年、1988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销往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历史
1950年由黑龙江省的突泉县、龙江县、乌兰浩特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满洲里等数家烧锅及小酒厂合并为扎兰屯制酒厂,1974年投产此酒。扎兰屯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雅鲁河左畔。雅鲁河水犹如一条蜿蜓的银带从扎兰屯南郊向东流去,河水清澈碧透,凉爽甘甜,是酿造美酒的的极佳用水。这里风景如画,吊桥公园是全国著名的“秀水风光”,故酒名为吊桥特曲酒。
纳尔松酒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制酒厂。
原料
选用优质高粱、小麦、麸曲、产脂酵母为配制原料。
酿造
用白曲菌制成麸曲和产脂酵母作糖化发酵剂,并按酱香、浓香为调香酒和清香为基础酒的工艺而生产,分别经地窖发酵,蒸馏得酒、贮存陈酿,将3种香型酒进行勾兑调配,再经贮存酿制而成。
特点
纳尔松酒属其他香型麸曲酒。酒液无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酒体醇厚,细腻干洌,具有较突出的芝麻香。酒度分为58°、38°两种。
荣誉
纳尔松牌纳尔松酒于1982年和198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优质产品。1984年获得轻工业部铜杯奖。1987年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
历史
集宁市古称平地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座落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四面环山。相传城北泥担河里有温泉,冬季河水流出数里,河身不结冰,是酿酒之好水。
纳尔松酒是内蒙古具有民族特色的特产。纳尔松蒙语意为“青松”,寓意饮此酒能延年益寿。集宁市酒厂建于1949年。1977年该厂与内蒙古自治区轻工科研所共同研制纳尔松酒,1979年投产此酒。销往北京、天津、东北各地区。
昭君酒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制酒厂。
原料
该酒选料严格,系用大青山区优质黄米、山东省乐陵县大红枣、优质65°高粱白酒和上等冰糖为原料。
酿造
在原料基础上加入少量香草、花椒,采用传统精湛工艺,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将黄米和红枣分别发酵,混合压榨,自然澄清,贮存陈酿,过滤装瓶等操作方法精酿而成。
特点
昭君酒属甜型黄酒。此酒,呈棕红色,清亮透明,有浓郁的酒香和枣香,酒味柔和,蜜甜醇厚,诸味协调,悦心适口,独具风味。酒度为12-18°,糖分为21%,总酸为0.7%。
男女老弱均可适量饮用,有健脾、养胃、补气、活血的作用。
荣誉
长城牌、昭君牌、丰产牌昭君酒于1978年被命名为呼和浩特市名酒,1980年、1986年均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
历史
呼和浩特市曾名归绥,酿酒历史较悠久,清代酿酒盛旺,据《归绥县志》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已有“酿酒缸房七十八家”。1932年以“福盛源”、“永恒久”、“意生德”、“福生泉”、“义生泉”、“天顺永”、“广和益”等缸房最为有名,其酒品均在“绥远省物产竞赛会”上获得“特等”和“优等”奖数枚,成为省内“名厂家”。1950年在旧酒坊的基础上建成呼和浩特制酒厂。
昭君酒原名精制黄酒,又称青城黄酒。酒名来由是:呼和浩特市南有一“清冢”,是2000年前的汉代王昭君之墓。王昭君于竟宁元年(前33)应南匈奴与汉和亲的请求,离长安嫁给呼韩邪单于,受封为宁胡阏氏(吉祥皇后),使匈奴与汉朝保持了五六十年友好和睦关系。董必武生前在参观昭君墓时,题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一诗,高度评价王昭君的历史意义。该酒于1957年改称现名,以象征蒙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陈曲酒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一制酒厂。
原料
以高粱、河内白曲、麸曲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科学酿造方法,以河内白曲制麸曲为糖化发酵剂,5种产酯酵母为发酵剂,人工老窖发酵,量质摘酒,陈贮老熟,精心勾兑,品评检验等工艺酿造而成。
特点
陈曲酒属浓香型麸曲白酒。酒液清亮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尾净余长。酒度58°及55°两种。
荣誉
向阳牌陈曲酒于1981年、1983年、1987年及1989年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1986年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名酒。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另于1984年及1989年的中国第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章。
历史
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老哈河上游,盛产谷物,有着丰富酿酒资源,本地酿酒有100多年历史。1933年赤峰成为原热河省的烧酒主要产地之一。1947年在乾豫兴烧锅的旧址建成赤峰市制酒厂,1984年更名为现厂名。经多年发展赤峰酒厂不断壮大,今以规模宏大。
丰镇特曲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丰镇市制酒厂。
原料
以优质高粱、大麦、小麦、豌豆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泥窖池发酵,用大麦、豌豆、小麦制曲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清蒸混烧,老五甑的工艺酿制而成的。
特点
丰镇特曲属浓香型白酒。此酒,酒液清澈透明,芳香馥郁,酒体醇厚,绵甜和顺,后味悠长。具有香、绵、甜、净的特点。酒度为53°。
荣誉
薛刚山牌丰镇特曲于1988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
历史
丰镇县在清代酿酒较兴旺,据《丰镇县志》载:光绪七年,该物产以“黄酒、白酒”为主要“货属”之一。1932年在“绥远省物产竞赛会”上刘璧烧锅所产之酒品获得“优等”奖,成为绥远省地方名产。1950年在旧烧锅基础上建丰镇酒厂。1977年学习洋河大曲酒经验,结合当地传统工艺,试产大曲酒。翌年投产此酒,以产地命名。销往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中京春酒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酒厂。
原料
以优质红粮、大米、小麦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传统二次清蒸工艺,以河内白曲种制成麸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饮山泉甘甜水酿造用水,经清蒸原料,瓷砖地池发酵,蒸馏摘酒,陈酿勾兑等工艺而酿成。
特点
中京春酒具有清香型酒的典型风味。中京春酒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软绵柔和,甘冽爽口,饮后余香。酒度为60°。
荣誉
中京春牌中京春酒于198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1990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历史
宁城县古属大定府,于辽代统和二十五年在宁城西大明城建为“中京”,为辽帝驻跸之所,酿有“御容酒”。明、清之际,酿酒业更趋兴旺,民间广有“造酒、制曲”风俗。70年代建厂,1984年投产中京春酒,流传至今。
高力坂大曲酒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沁右翼中旗。
原料
以高粱、荞麦、玉米、大豆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传统酿造工艺,以荞麦、玉米、大豆等制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清蒸混烧,入池发酵,分层蒸馏,贮存陈酿等操作方法精心酿制成。
特点
高力坂大曲酒属清香型大曲酒。此酒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醇和绵软,入口清爽,回味悠长。酒度为65°。
荣誉
高力坂牌高力坂大曲酒于1963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名酒,1973年被评为吉林省地方名酒(科尔沁右翼中旗一度辖归吉林省),1984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产品。
历史
高力坂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东南,呼林河畔。盛产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产品。在1916年这里就出现了公庆诚烧酒坊,颇有名望,逐渐成为牧民在哲里木盟大草原重要的物资交换地。1947年在旧烧锅基础上建成高力坂制酒厂继续生产大曲酒,以产地命名。“高力坂”是由蒙语“高力坂兴”而来,意思就是“草原小河旁边的房屋”。
开鲁大曲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开鲁县制酒厂。
原料
选用本地高粱、大麦、小麦、豌豆、绿豆、玉米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传统的“老五甑”操作法,以小麦、豌豆、大麦、绿豆、玉米等多种粮食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熟糠拌料,低温入窖,长期发酵,回酒发酵,缓慢蒸馏,掐头去尾,分质分存,精心勾兑等工序精心酿制而成。
特点
开鲁大曲具有清香型大曲酒的风格。此酒,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醇厚绵甜,入口净爽,尾子干净,回味较长,饮后不上头。酒度为58°。该酒突出醇、甜、绵、洌之特点。
荣誉
开鲁牌开鲁大曲曾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地方名酒,于1973年又被评为吉林省地方名酒(哲里木盟一度辖归吉林省),1980年、198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
历史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东部,西辽河北岸,是内蒙古注明的产酒地区,清代宣统年间(1909—1911年)已有烧酒酿制,“境内有烧锅二、三家”。1918年建“万合永”烧锅,专酿制“大曲酒”,迄今已有近80年历史。1948年改建为开鲁县制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开鲁大曲,五十年代就已远销北疆各大城镇。
蟠龙液
产地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乃林酒厂。
原料
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
酿造
采用浓香型工艺,以白曲种制成麸曲和各种生香酵母为糖化发酵剂,经续渣配料,低温入窖,老窖发酵,缓火蒸馏,按质曲酒,长期陈贮,精心勾兑等工序而酿成。
特点
蟠龙特液具有浓香型酒的典型特点。此酒,无色、清亮透明,芳香浓郁,酒香纯正,香味协调,入口绵甜,落口爽净,低而不淡,余味悠长。酒度为38°。
荣誉
蟠龙山牌蟠龙特液于198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产品,1988年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历史
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东部,以农业为主,盛产谷子、玉米、高粱,为内蒙古主要产粮区,有锡伯河流经旗内,宜于酿酒业发展。清代酿有“烧酒、黄酒”。1969年在乃林镇建酒厂,1984年投产此酒。
还有其他的一些内蒙古老酒
宁城特酿
宁城老窖大老板
通辽老窖
宁城老窖
伊敏河原浆
鄂尔多斯
兄弟醇
宁城头曲
向阳陈曲
河套陈缸
宁城老窖
侯爵酒
根河白酒
自流泉酒
二锅头
包头二锅头
五姑春
河套粮液
八里罕白酒
注:本文全部图片、部分文字由《壶中岁月》原创整理,其他公号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