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额济纳——先秦至两汉篇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原始社会后,阿拉善地区带着鲜明的草原文明特征进入到了青铜时代。许多迹象表明,青铜时代的斯基泰(赛种)文明曾与这一地区有过密切的交集。斯基泰人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游牧民族,在公元前八世纪,所占领的地域东起中国河西走廊,南抵伊朗、巴克特利亚,西至第聂河流域,北达南西伯利亚。

     此后,在距今约两千二百多年之前,额济纳的居延地区出现了另外一个游牧民族——月氏(yuèzhī,旧读rùzhī或ròuzhī),亦称“月支”或“禺知”。月氏之名,始于秦汉时期,在《史记.正义》《汉书》《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均有记载。而“居延”一词,大都认为是匈奴语,在史籍中多指地名。《汉书》师古曰:“居延,匈奴中地名也,张掖所置居延县者,以安处所获居延人而置此县。”张晏曰:“水名也。” 《山海经》记载:“国在流沙之外者,大夏、坚沙、居鳐、月氏等国。”据考证,文中居鳐即居延。居鳐与春秋时期的西戎八国之一“驹衍”是同一部族,此外“驹衍”也有气候温暖、水草丰美之意,因此有人认为“居延”由此而来,但也有人认为其含义还有待深入的考证与探究。

《中国历史地图集》

秦时期全图




     月氏人的活动范围相当大,从天山中部一直到贺兰山甚至黄土高原,但主要活动在河西地区。《穆天子传》载:“甲午,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隥。己亥,至于焉居禺知之平。”有学者考证,“禺知之平”就是今甘肃张掖一带,属当时月氏人统辖的范围,弱水流域也在其中。《尚书·禹贡》载:“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这是史籍中对于黑河的早期记载,《禹贡》为战国人托名大禹的著作,针对当时诸侯称雄割据的混乱局面,提出了一个国家统一之后的理想化治国方略,包含了九州、五服等政治地理概念。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经将黑河纳入了中国的地理观念之中。

     月氏于公元前二世纪被匈奴打败,之后大部西迁,离开了阿拉善地区和河西地带,他们在河西的故地被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部落占领,居延地区成为了浑邪王的领地。匈奴在强盛时期,势力范围东至兴安岭一带,南到陕西、山西的北部,西击月氏与西域诸国,北服丁零和西北的坚昆,并延伸到现今的中亚细亚的威海、黑海以及贝加尔湖一带。

     公元前221年,秦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结束了长达200多年的诸侯纷争,之后派出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筑起长城,遏制匈奴南下。秦末楚汉相争之际,匈奴乘虚占据河西,也包括额济纳地区。

     西汉建立初期,在军事上无力对抗匈奴。至汉武帝时,西汉的实力强大起来。元狩二年(前121年)夏, 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从陇西北地(今甘肃省东北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出发,跨黄河至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阴山西端的鸡鹿塞,穿越千里戈壁到达居延地区,攻击居于祁连山一带的匈奴人,使匈奴右部受到沉重打击。驻牧于河西的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四万余众降汉。西汉随即在河西地区相继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拱卫安全。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征伐大宛,为保障向西用兵无阻,增发十八万甲卒戍守这一区域,并设置居延、休屠二城,自此对居延地区开始了有效的治理。

     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又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修筑“遮虏障”。《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将军路博德,西河平州人(今山西省昌梁市离石区)。以右北平太守从票骑将军有功,封邳离侯。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为强弩都尉,屯居延,卒。”之后,汉朝在居延地区设置了居延和肩水两都尉府。根据简文记载考证,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候、千人、司马及其他僚属,都尉驻地称城,候官所在称障。城尉下属有司马、千人、仓长等。都尉府直接的下属军事机构称候官,候官的下一级军事机构是部,部的下一级即燧,燧有燧长,管辖戍卒,少则三、四人,多则三十余人不等,这是最基层的瞭望防御组织,与今日的哨卡职能近似。在额济纳河下游,居延都尉管辖甲渠候官、卅井候官、殄北候官;在额济纳河中游,肩水都尉管辖广地候官、橐他候官、肩水候官。同时修筑了大量烽火预警和防御设施,形成居延边塞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直到今日,在额济纳地区还存有汉代长城墙体36262米,天田380608米,烽燧157座,障城10座,古城8座,关址1座。



甲渠候官遗址(破城子)

     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对甲渠候官遗址进行了发掘。甲渠候官障坞毗邻,障在坞的西北隅,为土坯筑成的方形城堡。每边长23.1米,墙厚4——4.5米,残高4.6米。障顶东北角残存窄墙,似是女墙。障门设在东南角,门内西侧有登临障顶的台阶式蹬道,东侧堆叠有防备攻城之用的河卵石。坞比障大一倍,坞墙系夯土筑成,东西45.5米、南北47.5米,厚1.8——2米,残高0.9米左右,东墙辟一门,门外设瓮城。坞四周3米以内的地面埋设有四排虎落,桩高33厘米,间距70厘米,作三角形排列。坞内东北隅也有登临坞顶的蹬道。障内有两组房址。共出土简牍7000多枚,还有800余件组弓、箭、铜镞、铁甲、货币、转射、铁农具、网坠、猎具、木板画、竹笛等物品。






甲渠候官遗址出土的

塞上烽火品约木简

(图片来自甘肃省文物局)


     塞上烽火品约,共17枚,松木,每简长39厘米,宽1.5厘米,厚0.2厘米。主要内容是居延地区的甲渠塞、卅井塞、殄北塞在遭遇匈奴来犯时,根据不同情况发出的烽火预警信号规定,对研究汉代边塞地区的烽火制度和防御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F84障(红城)

     F84障,蒙古语称为“乌兰德日布井”,俗称“红城”,位于达来呼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西南约19.5公里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3米,土坯砌筑墙体,高约7.6米,基宽4米,顶宽2.6米左右,墙体顶部残存约0.6米高的女墙,南墙与东墙相接处设门,门宽3.2米。

肩水金关遗址

      肩水金关坐落在额济纳河东岸,位于东凤镇宝日乌拉嘎查西南约67.2千米,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将其编号为A32。是汉代时进出河西、南北通往的咽喉,连同周边长城障塞,与大湾城和地湾城等共同构成了汉代居延地区的重要军事防御力量。1930年和1973年两次考古发掘在肩水金关遗址共获汉简1万多枚,出土、发现了带有元朔元年(前128年)和元狩4年(前119年)纪年的简牍。发掘者认为,肩水金关地区早在武帝中期即有政治、军事活动,汉昭帝时,已称“金关”或“金关燧”,同时又名“通道厩”,可见兼有关卡、斥候、驿厩等职能。

地湾城遗址(A33障)

     地湾城遗址位于东凤镇宝日乌拉嘎查西南约67.7公里处。由障城和关厢两部分组成。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墙体底宽5米,高8米,系夯土板筑,夯层0.2米。西墙设门,门洞宽2.7米、高5.6米。关厢设在障城西侧,东西长56米,南北宽49米,墙宽1.5米,残高0.3米左右。中瑞西北考察团曾作过试掘,出土汉简2000余枚,以及铜、铁、陶、木器和织物、皮革制品若干。根据出土函检与薄检推断,为汉代肩水候官治所。

     除与匈奴的拉锯战外,实行移民屯戍也是汉朝当时战略转变的主要措施。《汉书:食货志》记载,为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达到增产的效果,汉武帝刘彻末年,把关中农民创造的“代田法”加以总结后推广到居延地区。汉承秦制,实行中央郡县、乡、里五级行政管理体制,居延汉简记载了关于乡和里的建置情况。居延县属于汉代张掖郡十县之一,下辖都乡和西乡,两乡共有82里,屯戍军民近万人。由于边境得安,开始在边地置官屯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居延地区驻守士兵主要分为五类,有田卒、戍卒、骑士、省卒、机关卒,大多都是由内地征发。《后汉书·郡国志》载:“居延属国户千五百六十四,口四千七百三十三。”居民除汉朝内地迁移人口外,还有大量投降和俘获的匈奴人。他们的职务不尽相同,大致有两种职能,一部分戍卒承担警戒、守望任务,即所谓的“谨侯望通蓬火”,另一部分从事艰苦繁重的生产劳作,而且从事劳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除种田以外,还要承担兴修水利、伐木制革、造绳脱坯、豢养家畜等各种事务。田卒以垦殖种粮为职;戍卒以烽火预警、巡视天田、查看日迹为职;骑士即骑兵部队;省卒是被上级抽调离开本职岗位去完成特定任务的兵卒,完成任务后回归到原岗位;机关卒是在仓库亭障驿站服务的兵卒。此外,还有正卒、谪卒、驰刑徒及属国兵。正卒是当地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谪卒、驰刑徒是因罪被遣送戍边的士卒或降职官吏;属国兵是归附或附属于汉朝并由属国都尉统辖的边境少数民族兵士。除正卒和属国兵外,其他大多来自淮阳(今河南省淮阳县、太康县柘城县、鹿邑县、扶沟县一带)、昌邑(今属山东省)、魏郡(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汝南(今河南省、安徽省一带)等郡国。

     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汉朝不断向西域派遣使节,与安息(今伊朗)、奄蔡(今咸海、里海一带)、条支(今叙利亚和伊拉克一带)、身毒(今印度)等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起来。西汉的丝织品、麻织品、漆器、铁器等先进的手工制品不断地输人到西域各国,而西域各国的葡萄、石榴、胡萝卜、橄榄等土特产及玻璃、西海布(呢绒)等手工业品也传入中国。汉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经河西走廊通往西域中亚、西亚的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居延地区所修筑的烽燧、城障等军事设施,为保卫“丝绸之路”的畅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新朝王莽改居延县为“居城县”。王莽后期,中原战乱不休,窦融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城五郡大将军,保境安民,也使得居延边塞免受战争之苦。光武帝刘秀即位后,窦融归降东汉,任张掖属国都尉,治理居延。

     东汉时,居延边塞仍是抵御匈奴的前线,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春二月,派遣窦固出酒泉塞,驸马都尉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募士及羌胡部队出居延塞北伐匈奴,深入漠北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今蒙古国工则克山),沉重打击了北匈奴。东汉末,献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改张掖居延属国为西海郡,治所即在居延。之后,随着东汉的军事防御体系破裂,导致汉代的居延屯戍区开始走向衰落。

来源:阿拉善博物馆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