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的土默特地区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在历史上各有其名,魏晋时称敕勒川,隋唐时称白道川,辽金元时称丰州滩,明代(即北元时期)因蒙古土默特部的入居而得名称土默川

一、部落的历史沿革

远古时代-黄帝时期匈奴称“荤粥”。(音:xūn yù熏育)

上古时代-尧舜时期称“荤粥”、“山戎”、“玁狁”。(音:险允)

夏朝-荤粥。《史记·黄帝本纪》记载:“(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商朝-鬼方。“鬼方”上古部落名。《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为殷周西北境强敌,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又称易国《史记·殷本纪》。

西周-昆夷、玁狁。《诗·小雅·采薇·序》:“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

春秋-戎狄。《国语·周语中》:“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

秦汉—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信奉萨满教,五月于龙城祭天地、祖先、鬼神。

唐—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突厥族曾以狼为图腾,崇拜太阳天地,崇信中亚的拜火教,后又信奉佛教。

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和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这三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边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如鄂温克族。

贝加尔湖畔的“天鹅始祖”神话传说石刻

蒙古的林木中百姓,独立存在的都波,《蒙古秘史》称其为秃马敦,与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朵奔蔑儿干结亲。贝加尔湖,在我国古代史书中叫作北海。在贝加尔湖畔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秃马惕部,还居住有巴尔虎部落、布里亚特部落。秃马惕“秃马惕”是一个蒙古语名称,后来,人们又把它汉译作土默特。豁尔赤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萨满教巫师。曾借神人托梦预言成吉思汗必成大业,并要成吉思汗在功成后赏赐他三十个美女。成吉思汗建国后,封豁尔赤为万户,1215年,林中百姓秃麻部塔尔浑夫人叛变,成吉思汗派兵平息了秃麻部,并派他统治林木中百姓秃麻部,从中任选三十个美女,结果他被秃麻部扣留,成吉思汗派博尔忽出征营救,致使博尔忽阵亡。

对话豁尔赤:“塔尔混夫人部落的美女如天上的云彩一样美丽”。塔尔混夫人:“豁尔赤万户鞍马劳顿不如先喝点桦树汁解渴”。

剑河是叶尼塞河上游。剑河在金元时代是秃马惕部的栖居地区。《多桑蒙古史》说:“秃马敦,好战之民族也。”所谓“好战”是对统治者的不屈服。屠寄《蒙兀儿史记》云:“秃马敦人好歌舞被服缯绘。”秃马敦的妇女貌美,善歌舞,长于刺绣。成吉思汗派豁儿赤为林木中百姓之长,征美女三十于秃马敦,是时秃马敦部长歹都忽勒莎豁儿已故,夫人治事,执豁儿赤以叛。该书又云:“二年丁卯,拙赤帅右手军征林木中百姓,入失黑失惕之地招降秃绵斡亦刺之不里牙惕、巴尔忽、秃巴思。拉施特丁《史集》上明确地写着:“秃马惕人住在乞儿吉思地区内”。是知秃巴思即秃马惕。
根据史书记载,13 世纪初期,秃马惕部被成吉思汗的军队征服,有很少一部分秃马惕人向南迁移到官山(今天的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辉腾锡勒)驻牧。之后不久,又有许多人随着蒙古远征军到处征战,逐渐迁移到包括官山在内的、后来被称作土默特地区的草原驻牧,并且以他们为核心,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土默特部。官山即阴山山脉大青山段。

蒙古国、元朝、北元—秃马惕

二、大蒙古帝国时期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汗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组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

大蒙古帝国版图

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三、鞑靼中兴

达延汗(巴图蒙克1474年-1517年)

鞑靼中兴的15世纪后期,蒙古南北被达延汗重新统一,分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剌沁(永谢布)。
达延汗时期的土默特部属右翼三万户之一蒙古勒津部所属的土默特部越来越强大的情况下,在鄂尔多斯的衮必里克济农((1506—1542)领右翼三万户即俺答汗哥哥)死后,土默特的政治作用日益上升,成为右翼三万户的核心,蒙古勒津部从俺答(阿勒坦汗)。从此,阿勒坦汗接受蒙古勒津旧部后以土默特的名称代替了。土默特万户驻牧于“大同边外,大青山、昭君墓、丰州滩”之地,西至黄河与鄂尔多斯万户为邻,东至宣府洗马林边外一带。据历史记载,土默特万户在俺答汗统领下,称十二鄂拓克土蛮(十二土默特,明称瓦剌、鞑靼)。

四、土默特领主的空前繁荣

俺答汗(阿拉坦汗1507年-1581年)

俺答汗把土地分配给亲近台吉们管理,子嗣传袭,各守祖业,直到被林丹汗侵夺为止,没有多大变化。据《土默特部(旗)历史简介》“根据国内外学者考证,到明嘉靖末年(1550——1566年),十二土默特的领主及分布如下:

多罗土蛮(多伦土默特)部:由达延汗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我旗黄台吉)及其子不只台吉(布济乞尔也作布哲吉尔)及其孙歹雅黄台吉(岱雅黄台吉)等所统领,驻牧在山西偏头关边外西北之地,在穆纳山(乌拉山)以北,即今固阳县,乌拉特中后期一带。不只台吉共有七子,其中以岱雅黄台吉、麦力哥台吉、火落赤台吉和克楚台吉四子最著名。他们都曾先后西迁青海一带驻牧和活动,和卫拉特部作战。

大成台吉部:大成台吉是阿勒坦汗第三子铁背台吉之子。该部驻牧于山西偏头关所边外西北之哈朗兀地方。这里距明朝边境150千米。哈朗兀在大板升城之西。大成台吉部的牧地,是土默特万户驻牧地的最西端,隔黄河与鄂尔多斯万户相望。有的学者认为,大成台吉所部即土默特万户之蒙郭勒津部。

兀甚(兀慎、乌审)部:由俺答汗之弟兀慎打儿汗剌布台吉(拉布克台吉)及其后裔所统领,驻牧在大同镇边堡外边外正北克儿一带。这里距离明朝边境不到100千米。拉布克台吉的后裔中,以其孙岱青达尔罕台吉最为著名,而且深得阿勒坦汗的信赖。1578年,阿勒坦汗等土默特万户封建领主前往青海之际,岱青达尔罕台吉代表阿勒坦汗等人主持了当时和明朝的互市和朝贡贸易等项重大事务。北元时期,乌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达延汗曾孙诺木塔尼的侍从,后来成为伊盟鄂尔多斯乌审旗,一部分成为土默特万户的组成部分。

其它鄂拓克则全部由俺答汗的子孙统治。

有满官嗔(蒙郭勒津、蒙古贞)部:其子辛爱黄台吉(僧格汗)与其父在政见上有矛盾,自带其子孙部下在宣府边外驻牧。蒙郭勒津部落有二、三万众,驻牧于宣府边外之兴和(今河北省张北县)以北之小白海、马肺山一带。距离明朝边境150公里。辛爱黄台吉的驻地位于土默特万户的最东边,同朵颜卫的兀良哈部驻地相接。其父阿勒坦汗逝世以后,他继承其汗号,称彻辰汗,同时,迁居于呼和浩特。

委兀慎(畏兀儿沁、卫郭尔沁)部:该部是阿勒坦汗第四子丙兔台吉所率之部,其驻牧地在大成台吉部之北,亦即山西偏头关所边外,“胡地委兀儿趁”(肖大亨《北虏风俗》)。这里距离明朝边境350余千米。后来,丙兔台吉西迁青海驻牧,该部牧地遂为辛爱黄台吉长子扯力克(楚鲁克)所据,住牧在大青山后,即今武川、四子王旗、达茂旗一带,西与多罗土蛮部相接。

叭要(伯岳吾、摆腰)部:阿勒坦汗次子布彦台吉所属之部。该部驻牧地位于大同府的天城卫(今山西省天镇县)、阳和卫(今山西省阳高县)边外的伊克掬力革一带。这里距离明朝边境也是150千米左右。布彦台吉有一子,叫巴都尔台吉。该台吉有六子,均在一处驻牧。其长子松木儿台吉在父亲死后成为巴岳特部部长。

兀鲁部:该部是(彻辰汗)辛爱黄台吉次子那木儿台吉(汉籍作五路台吉)所属之部,其驻牧地在大同天城边外正北五克儿菊儿克一带。这里距离明朝边境约250千米。那木儿台吉逝世后,其长子敖卜言台吉成为兀鲁部部长。

王吉剌(弘吉喇特)部:领主为僧格汗(辛爱黄台吉)第三子青巴都布日哈图台吉(紊圪浪青把都儿,即段奈台吉)。住牧地约在今张北县到崇礼县(在万全右卫)一带,西北与兀鲁部相接。青巴都布日哈图台吉共有七子。他们均在新平堡(位于西洋河上游)边外驻牧。

茂明安(毛明安)部:该部是扯力克台吉第三子茂明安所属之部,其驻牧地在柴沟堡(今河北省怀安县)西北边外草垛山一带。这里距离明朝边境约50千米。

巴林部:该部是阿勒坦汗第五子野力邓吉(汉籍称把林台吉)所属之部,其驻牧地在大同阳和正北边外的歹颜那石机之地。这里距离明朝边境250千米。野力邓吉有七子,其中哲里图台吉较为著名,在父亲死后成为巴林部部长。

达喇特(打郎、邓达拉特)部:由阿勒坦汗第六子哥力各台吉所统领,其驻牧地在大同得胜堡边外垛兰我肯山山后一带。北元时为鄂尔多斯一万户。达延汗初年由太师亦布喇亲领,达延汗驱逐亦布喇后,由巴尔斯博罗特之子衮必里克承领。其驻牧地距离明朝边境约150千米。邓达拉特部在哥力各台吉及其子达赖阿拜时期有一定的实力。达赖阿拜逝世以后,其诸子追随素囊台吉,受其节制。

达合斯(布喀勒斯)部:该部是辛爱黄台吉第五子松木儿台吉所属之部,其驻牧地在宣府新河口堡边外的擦哈揉儿之地(有的学者认为擦哈揉儿即今商都县境内之察汗诺尔)。这里距离明朝边境约有100千米。松木儿台吉有四子。其第四子即是西藏第四世达剌喇嘛云丹嘉措。

杭锦部:据《蒙古源流》载:达延汗征伐右翼诸部时,土默特·杭锦的阿勒楚赉·阿固勒乎曾同另外六勇士一起与可汗对阵。右翼被征服后,这位勇士又参加了达延汗对兀良哈的征讨。可知杭锦部属于土默特万户。该书又载,1621年多罗土默特的多噶托音与土默特杭锦的乌格德巴图尔塔布囊,与藏巴汗发生武装冲突,经四世班禅调解始告停息。这说明杭锦部曾与土默特其他部落西迁到青海一带住牧。有人认为杭锦部的住牧地当在今黄河后套一带,北与多罗土蛮、东与蒙郭勒津相接,其领主与确切分地,尚待进一步考证。”还有段奈台吉部,该部驻牧于宣府膳房堡以北之马肺山一带,这里距离明朝边境100多千米,与其兄辛爱黄台吉第五子松木儿台吉所属之部驻地相零或先后为一部统领,难以考究。段奈台吉(又名波尔哈兔)是辛爱黄台吉的第六子。

察库特部:元朝灭亡,蒙古人退回漠北以后,蒙古人仍保留着其旧制,特别是到了北元达延汗时代,这一点更为明显。达延汗再度统一蒙古,在重新划分各万户时,依照成吉思汗的旧例,建立了自己的护卫军——中央察哈尔万户。据蒙古文史书《黄金史纲》记载,“察哈尔”一名称最早出现于也先太师专权时期。达延汗祖父哈尔固楚克台吉被害后,其妻子(也先之女)生下了遗腹子巴图蒙克,为使儿子免遭也先的仇杀,她把儿子巴图蒙克与家中佣人的孩子以偷梁换柱的形式进行了掉换,裹在摇车中,瞒过了也先派来的侦探,保住了黄金家族的血脉,即后来蒙古的中兴之主达延汗。这名佣人就是出生于“察哈尔呼鲁巴特鄂拓克”部的鄂台老媪。由此可见,察哈尔至少作为一个鄂托克此时已经存在了,察哈尔部的形成比此时应该更早一些。察库特估计是“察哈尔呼鲁巴特鄂拓克”的简称,也可能察库特其领主是察哈尔部的后裔部派生出来的部落。

十二鄂拓克也分左右翼,每翼各六鄂拓克。另有依德、依客、撒尔珠特、吉尔肯、布格勒斯等部所属不能清查。

藏传佛教由俺答汗西征青海时带回,1578年5月15日,俺答汗与格鲁派(黄教)领袖索南嘉措在察卜恰勒庙会晤,举行了有蒙古、藏等各族人众多达10万人参加的法会。索南嘉措尊俺答汗为睿智贤明的王,俺答汗也赐予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称号(意即法海无边伟大的上师)。这便是黄教最高教主称谓“达赖喇嘛”的由来。俺答汗于公元1567年在呼和浩特主持创建大召,在此之后有好多召庙建成,民间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故呼和浩特也称为“召城”。随后与喇嘛教相关的建筑雕刻工艺、天文历算、医学、文学艺术等融入该地生活。俺达汗驻地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凑,成为漠南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古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与明朝修好,发展贸易关系。

隆庆议和图

五、蒙古部的末代枭雄

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1592~1634年)

林丹巴图尔汗号“呼图克图汗”,习惯上称呼他“林丹汗”林丹汗继位时,蒙古汗权不振已久。林丹汗早年的处境非常艰难,察哈尔部更是四面楚歌的境地。一方面,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蒙古大汗只能支配辽河套的察哈尔部(分为浩齐特、奈曼、克什克腾、乌珠穆沁、苏尼特、敖汉、阿喇克卓特和主锡惕八个鄂拓克),仅被漠南诸部奉为名义上的共主。漠北的外喀尔喀更不承认蒙古大汗为共主,而漠西卫拉特仍然是以敌对势力存在。
1617年,二十六岁的林丹汗在西藏萨迦派僧侣沙尔呼图克图的劝说下,由黄教(格鲁派)改宗红教(萨迦派,狭义上是花教,广义上与宁玛派、噶举派皆属红教)。此时黄教已被俺答汗引入蒙古数十年的时间,已经根深蒂固,信众众多。林丹汗突然改宗,无疑加剧了信奉黄教的蒙古诸部对大汗的离心力,对林丹汗统一蒙古的事业产生不小的阻碍。
1634年,一直和后金抗战到底的蒙古林丹汗在大草滩因病去世。次年漠南蒙古诸部基本归附于后金。后金统治者皇太极将蒙古察哈尔部安置于义州,分设左右翼察哈尔八旗,封林丹汗子额哲为亲王,并将皇次女马喀塔格格嫁之,设都统和副都统统治察哈尔左右翼。
明末,建州女真建立后金政权。1632年,土默特部归依后金。1636年后金改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被清朝征服,成左、右二督统旗。在此林丹汗统领的蒙古诸部期间,土默特部因内部分争激烈而趋分裂,一部分留住大同边外丰州滩一带,一部分东迁辽东地区,故有东、西土默特之称。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统一中国,还有达延汗曾孙噶尔图时,一部分土默特人由呼和浩特东迁至敖木仑河一带(卓索图盟土默特旗今辽宁西部一带即后来称东土默特)。清代,为区别东、西路土默特,习称蒙古勒津旗或东土默特为“喜峰口土默特”,称居于呼和浩特的土默特为“归化城土默特”,这部分土默特人与呼和浩特土默特人为同族。

六、东土默特部的形成

16世纪中叶,右翼蒙古土默特万户阿勒坦汗的势力迅速壮大,在东边,是朵颜兀良哈人的牧地。当左翼的察哈尔部南下控制了兀良哈人的北部诸部时,南部的朵颜兀良哈人便归附了右翼的阿勒坦汗。为了管理归附的朵颜兀良哈部,阿勒坦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携其子孙、率部分土默特部众,从土默川地区向东迁徙,到达宣府边外、独石、蓟州的满套儿一带,与东南部兀良哈人共同驻牧。
阿勒坦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有14个儿子,其中噶尔图(赶兔)、朝兔、土剌免、土力把免、摆言和明暗6个儿子,驻牧于龙门所(在今河北省赤城县附近)边外一带。这6个儿子是辛爱黄台吉娶自兀良哈部诸妾所生。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逝世,其长子辛爱黄台吉返回呼和浩特,继承彻辰汗号和顺义王位。他在东土默特的领地则由其子噶尔图统率,并继续同兀良哈人驻牧在一起。
17世纪初期,蒙古最后一任正统大汗林丹汗不服后金统治,图谋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对东土默特部发动了兼并战争,土默特部的鄂木布楚琥尔联合喀喇沁等部参加了抵抗,由于不敌林丹汗而失败。迫于这种情况,1628年(后金天聪二年)噶尔图之子鄂木布楚琥尔率部归附后金政权。1630年夏末,鄂木布楚琥尔举部从原驻地满套儿起程,沿长城以北开始东迁到现在的居住地朝阳、北票、阜新一带游牧。
这时的东土默特部在鄂木布楚琥尔带领之下,迁徙到现在的东土默特地区(朝阳、北票、阜新一带),然而在其部属中有相当一步分属于原来土默特部落联盟中的蒙古勒津部人,“蒙古勒津”一词又在东土默特部中突显出来,以至于后来阜新地区的蒙古勒津部人又恢复使用了他们原来的“蒙古勒津”一称。土默特部来到北票、朝阳、阜新地区以后,继续与兀良哈人密切接触,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姻和政治关系,使兀良哈人首领成为黄金家族的“塔布囊”(驸马)。
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后金封鄂木布楚琥尔为札萨克,把他所管辖的部众和驻牧之地编为土默特右翼旗(朝阳、北票)。同年,鄂木布楚琥尔逝世,由其子固穆承袭札萨克一职。在这之后,从满清到民国,札萨克一职又传袭了十五代,直到解放前最后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札萨克王爷沁布多尔济为止。身为“塔布囊”的兀良哈人莽古尔岱,率所部从喀喇沁部徙居东土默特驻牧地东(约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带),并统领了徙牧于此地的东土默特部“蒙古勒津”蒙古人。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后金将善巴部驻牧地编为土默特左翼旗(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封善巴为旗札萨克。到解放前的最后一任札萨克王爷云丹桑布为止,也传袭了十四代。
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隶属清朝桌索图盟。因此,东土默特部就形成了黄金家族台吉和兀良哈“塔布囊”异姓同牧的局面。

七、清代的土默特部

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于1627年(后金天聪元年)率部向右翼蒙古地区进发,先后击败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占据呼和浩特,控制了右翼蒙古广大地区。当时土默特博硕克图汗(阿勒坦汗四世孙)逃至鄂尔多斯,并于次年去世。其部众不愿受林丹汗奴役,四处逃亡,土默特部处于分崩离析状态。
1632年(后金天聪六年),后金皇太极率领大军西征林丹汗。林丹汗裹胁土默特部分民众和大量牲畜远走青海。后金大军轻易占领了呼和浩特。
后金认识到土默特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北控漠北、漠西,统御蒙古,南可逐鹿中原进攻明朝,另外土默特部是蒙古的大部落,在阿勒坦汗时曾称雄一时,后来虽为林丹汗所征服,但在蒙古各部中仍称强部,其地位仅次于蒙古宗主部察哈尔,具有号令其它蒙古部的威势,因此必须把土默特部牢固地掌握在手中,于是留下大将岳托驻守呼和浩特。
1634年,林丹汗死于青海大草滩,终年四十三岁。其子额哲于翌年投降后金,蒙古帝国灭亡。
1636年(清崇德元年)4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继皇帝位。岳托代表清廷按八旗制度将土默特部3370余丁编为10队,分作左右两翼,每翼一旗,清廷任命古禄格、杭高为土默特两翼首任都统,分领土默特左右二旗。古禄格、杭高二人并非阿勒坦汗后裔,只是俄木布下属。这样,清廷就铲除了蒙古黄金家族对土默特部的统治权,为清廷驾驭蒙古诸部、南下攻取明朝解除了后顾之忧。从此,土默特两翼成为直隶于清朝理藩院的内属总管旗,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分属左右翼,仍称台吉,但是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权力和辉煌。
土默特两翼编旗初期,其管辖的范围包括大青山、乌拉山前后至喀尔喀蒙古南境及蛮汗山以东直至京冀以北广大地区,大约相当于北元时期土默特万户的全境。清朝统治者为了更加牢固地控制这个战略要地,进一步压缩土默特部的活动空间,并隔绝土默特与喀尔喀诸部的联系,从清顺治到康熙初年,致使土默特辖境不断缩小。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廷在土默特北境安插了原驻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四子部落,建立四子王旗;1648年(清顺治五年),在土默特西境安置了原游牧于呼伦贝尔一带的乌拉特三公旗;1653年(清顺治十年),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本塔尔率领属民投附清朝,被安在土默特北境,称喀尔喀右翼旗(达尔汗贝勒旗);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廷将原驻牧于呼伦贝尔的茂明安部迁置于土默特西北境,称茂明安旗;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清廷平定布尔尼反清事件后,在土默特东境安置察哈尔八旗。至此,土默特两翼旗境面积大大缩小,地域被划定在南北205公里,东西175公里的范围内。

绰罗斯. 噶尔丹(1644年-1697年)

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的分支,明清之际兴起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一带。清朝初年,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及其子僧格曾遣使入贡。僧格弟噶尔丹继位后,依旧向清廷称臣。
1644年(顺治十三年)幼年的噶尔丹先后在西藏班禅和达赖处学佛法。
1679年(康熙十八年),噶尔丹得到五世达赖喇嘛授予的“博硕克图汗”称号,上疏要求清廷确认其汗号,并授予敕印。然而噶尔丹并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按照蒙古传统,不可使用可汗称号。
1670年(康熙九年)其兄僧格在部落内讧中被杀,次年从西藏返回击败政敌,夺得准噶尔部统治权。
康熙三征葛尔丹1690年-1696年(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五年),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平定准噶尔部落叛乱,葛尔丹走投无路服毒自杀。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主的基础上,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颁布了以盟旗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诏令,强化和发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但清朝在蒙古地区推广喇嘛教,实行“蒙禁”。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内地汉族农民开始大规模移民,开垦土默特两翼草场,呼和浩特(归化城)的商人、手工业者逐渐增多,纷纷开办商号和手工作坊,城郊附近也出现了种植蔬菜的农户。1739年(乾隆四年)设萨拉齐协理通判,处理蒙汉务。在当年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处设营,建新城(军事用途),设绥远将军管辖土默特二旗,统驭乌兰察布和伊克昭盟,又添副都统2员,协助军务。是重要的西北防务也是山西北部军事防御体系的纵伸,即后来的绥远城。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设萨拉齐厅,治今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陆续在土默特地区设置了管理汉族民事的归绥道、萨拉齐厅、托克托厅、和林格尔厅和清水河厅,使这些道、厅逐渐成为一级政权并归属山西衙门管理,蒙古人受土默特两翼旗管理,一个地区出现两个政权,从而构成了清廷对土默特地区蒙汉民族分治的局面,这就大大缩小了土默特两翼旗的权力,使土默特两翼旗进一步走向衰落。

清朝时期的蒙古诸部形势图

八、民国时期的土默特部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4月,北京政府改归化城厅等为县,各县知事由山西任用,同时土默特两翼旗亦合称为土默特旗。1913年1月,北京政府批准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即以土默特周边盟旗县为辖区,以绥远将军为最高行政长官。土默特旗最初由将军署直接管辖,后来又参照察哈尔蒙旗的统治方式设置了旗“总管”一职,至此晋绥正式分治。
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属绥远省。
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土默特人满泰出任总管;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荣祥继任总管,改旗名为土默特特别旗,总管署改为旗政府。
1937年10月,土默特地区沦陷,总管荣祥带领一批旗政府官员撤退到陕北榆林。
1938年2月,日寇重组伪旗署,属伪蒙疆巴彦塔拉盟管辖,对土默特地区实施殖民统治。
1945年日寇投降后,土默特旗恢复原建制,仍为总管旗。荣祥等返旗着手整顿旗务,竭力维护旗权旗产,但多方奔走,维护旗权的努力归于失败。
1947年5月1日中国蒙古族在乌兰夫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乌兰夫当选主席。
1949年,对国民党已不抱希望的荣祥,发起并参加绥远和平促进会,进行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活动,接着在“九·一九”和平起义通电上签名,历尽沧桑的土默特蒙古族人民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九、新中国时期——如今的土默特
1949年9月,绥远省和平解放,根据和平解放有关条例,仍沿用旧政权土默特特别旗称谓,治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直属省建制和管辖范围与解放前相同,旗政府设在旧城议事厅巷内。
1950年3月,土默特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直属绥远省人民政府领导,为甲等旗,继续维持蒙汉分治局面,行政区域不变,旗政府仍驻归绥市(呼和浩特市)。
1953年11月26日,土默特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结束旗县并存局面的决议。
1954年3月,撤消归绥县,以归绥县原辖地区为基础,并将该县邻近各纯蒙村及蒙民居住较多的村庄划归土默特旗。原属土默特旗的第七区划归达茂旗,磴口乡划归乌盟石拐矿区。土默特旗改由集宁专属领导。
1954年绥远省撤销,改属内蒙古自治区平地泉地区;归绥市改名呼和浩特市。
1958年萨拉齐县并入,旗治移驻萨拉齐镇。
1960年属呼和浩特市,旗治察素齐镇。
1963年改属乌兰察布盟。
1965年土默特旗撤销,分置左、右旗(1969年成立);左旗驻察素齐镇,右旗驻萨拉齐镇。
1970年左旗属呼和浩特市,右旗属包头市。

从明末—民国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山西已经建立了十分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晋绥两地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在地缘上也十分接近,也最终造就了“归化南北皆晋语”的盛景,更有的是形成的晋绥文化绵延不断,是中华民族的不可割舍的一笔,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历史的选择!
愿:默川风长载,人杰地灵!英雄再造土默川,推陈出新冶河山!

释译

(1)济农:蒙语,副汗、亲王,在汉语语境中,可以理解成太子监国。逐渐转变成地方部落长官。也由原来可汗对嫡长子的任命,演变成亲朋来担任。

台吉:汗之子。分一到四等。

(2)土蛮:又做“土默特”“土门”,汉语意为“万户”。窦土蛮万户,又可以称作“弟弟的万户”或“小万户”。

(3)塔布囊:驸马。

参考文献

[1]《史记•黄帝本纪》

[2]《周易•既济》

[3]《诗•小雅•采薇•序》

[4]《国语•周语中》

[5]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

[6]《旧唐书》

[7]《蒙古秘史》

[8]《多桑蒙古史》

[9]屠寄《蒙兀儿史记》

[10]《土默特部(旗)历史简介》

[11]《土默特志》

[12]《内蒙古通史》

[13]《内蒙古历史

[14]《蒙古史纲要》

[15]《清代蒙蒙古史》

[16]《内蒙古历史地理》

[17]《北部边疆》

[18]《归化城厅志》

[19]《归绥识略》

[20]《山西通志》

(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