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部是个源远流长的蒙古部落。诞生于亚洲北部贝加尔湖畔的森林之中,史籍中称为“林木中百姓”的“秃马惕”部;在大蒙古帝国时受命镇守过阿尔泰山12关口,被叫做“十二土默特”;15世纪开始徙牧于阴山和土默川富饶的土地,成为赫赫有名的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
17世纪初,由于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率领的察哈尔部与后金进行战争,土默特部一部分留住大同边外土默川一带,一部分东迁辽东地区,故有东、西土默特之称。1632年(后金天聪六年),皇太极征讨林丹汗,西土默特部归附清廷。1636年(清崇德元年),清廷将西土默特部编为左、右二旗,后来设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等官以统辖旗众,成为总管旗,也称归化土默特。这就是现在的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的前身。西土默特地域包括呼和浩特市区、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武川县、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据不完全统计,西土默特蒙古族人数约有15万人。1628年(后金天聪二年)东土默特部归附后金后,1635年清廷编东土默特部为土默特左翼旗和土默特右翼旗,实行札萨克旗制,这就是现在的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票市、朝阳市的前身。当前属于东土默特的蒙古族人数在20万人左右。东西土默特合计约有蒙古族人数35万人。
土默特部的由来
“土默特”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中期(北元乌珂克图汗时期、明成化初年),在《蒙古源流》一书中被称为“多罗·土蛮”,用以指蒙古土默特部落。“土默特”的蒙古语词义为数词“万”的意思。
1207年,成吉思汗派其长子术赤收复了林木中百姓,并令部将豁儿赤统领秃马惕部。由于蒙古帝国的需要,一些秃马惕人参加了蒙古铁骑征服欧亚大陆的西征和对金朝的战争,参加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而留在了异地。另一些秃马惕人逐渐迁徙离开了贝加尔湖地区,进入阿尔泰及周边草原地带经营畜牧业,其中部分秃马惕勇士被派往阿尔泰山的十二个关口驻防。最后这些秃马惕人陆续游牧来到了现在的内蒙古阴山前后和土默川地区,分成十二鄂托克驻牧,史称十二土默特。
土默特万户的形成
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来,实行领地分封制度,由黄金家族或成吉思汗所封功臣兼任万户长、千户长及各地方官员。
在这个动荡时期,东部蒙古各部经过联合形成六大部落集团,并分为左、右翼。在16世纪初,左翼蒙古由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部构成,右翼蒙古由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部构成。土默特部从此步入历史舞台。
土默特部是一个大的部落集团,领主最初是由该集团内“蒙古勒津”部火筛统率,因此明朝文献也常常把“蒙古勒津”与“土默特”两词混用,后来通称为“土默特”部。
统一东部蒙古各部后,达延汗将左、右翼六个万户除兀良哈万户之外的五个万户分封给了自己的子孙。其中把右翼的土默特部分封给四子阿尔苏博罗特。
1517年,达延汗逝世。巴尔斯博罗特继承汗位两年后也去世了。达延汗长孙博迪(图鲁博罗特长子)于1521年继承汗位,称北元博迪阿拉克汗(1490~1519年)。
阿勒坦汗时期的土默特部
1519年,依照蒙古草原古老的传统,蒙古右翼对牧地和部众又一次进行了财产和土地的分封,年仅13岁的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阿勒坦(1507~1582年),就是明代文献记载的俺答汗,分得了土默特万户的大部分(达延汗四子阿尔苏博罗特的后裔领有部分土默特牧地),成为土默特万户的最高首领。巴尔斯博罗特长子衮必里克分得鄂尔多斯万户。
阿勒坦在执掌土默特万户后,博迪阿拉克汗刚刚称汗,北方的兀良哈万户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袭击博迪阿拉克汗的领地,对汗权构成严重威胁。
阿勒坦汗在多次征讨兀良哈万户和卫拉特的战争中屡建功勋。博迪阿拉克汗为了表彰阿勒坦等在维护汗权和作战中所做的贡献,在祭供圣祖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前召集各万户领主举行隆重的授封仪式,宣布授予衮必里克“墨尔根汗”之号,授予阿勒坦“索多汗”之号,阿勒坦荣获索多汗封号之后,在蒙古各部众中的威望大大提高。
16世纪中期阿勒坦汗还曾经四次西征青海。虽然阿勒坦汗西行之后回到土默特,但他还是把儿子丙兔台吉及部分部众留在了青海,他的侄孙、鄂尔多斯的宾兔台吉则占据了甘肃北部松山地区。从此,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广阔草原成为蒙古的新牧场。右翼蒙古人长期留居青海,活跃了七十余年,后来逐渐与当地各民族融为一体。阿勒坦汗在青海的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的成果是沟通了蒙古与西藏中断了二百余年的联系,为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地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揭开了蒙古介入西藏各派政教势力纷争的序幕。
土默特蒙古人长期以牛羊肉食为主,来到土默川后逐渐离不开易于消化的粮食。随着蒙汉百姓交往的加深,土默特蒙古人逐渐由牧转农,过上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阿拉坦汗也感受到定居生活的好处,积极组织各种工匠、手艺人,建起很多手工作坊,主要有冶炼、铸造、烧砖、造纸、毛皮加工、木器制作、白酒酿造等行业。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明朝先进的手工业技术,促进了整个蒙古地区的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1572年,阿勒坦汗做出一项重大决策,要在土默川的大青山以南和大小黑河之间仿照过去元大都(现在的北京城)的风格修建一座草原都市。1575年,经过近四年的建设,草原城市呼和浩特(史书称“库库和屯”意为青色的城)拔地而起。1581年阿勒坦汗还续建了周长20里的呼和浩特外城,并兴办草原手工制造业,使城市人口逐年增多,这座草原城市具备了更大的规模。
阿拉坦汗从青海回到土默川后,于1579年(明万历七年),在呼和浩特城内修建了蒙古地区的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俗称大召,从此以后,土默川地区召庙林立,僧众云集,并逐渐扩展到整个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盛行,使得蒙藏两族文化相互交融,也为蒙古人带来了藏族的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医药、文学、哲学等艺术门类和知识。
东土默特部的形成
16世纪中叶,右翼蒙古土默特万户阿勒坦汗的势力迅速壮大,在东边,是朵颜兀良哈人的牧地。当左翼的察哈尔部南下控制了兀良哈人的北部诸部时,南部的朵颜兀良哈人便归附了右翼的阿勒坦汗。为了管理归附的朵颜兀良哈部,阿勒坦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携其子孙、率部分土默特部众,从土默川地区向东迁徙,到达宣府边外、独石、蓟州的满套儿一带,与东南部兀良哈人共同驻牧。
阿勒坦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有14个儿子,其中噶尔图(赶兔)、朝兔、土剌免、土力把免、摆言和明暗6个儿子,驻牧于龙门所(在今河北省赤城县附近)边外一带。这6个儿子是辛爱黄台吉娶自兀良哈部诸妾所生。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逝世,其长子辛爱黄台吉返回呼和浩特,继承彻辰汗号和顺义王位。他在东土默特的领地则由其子噶尔图统率,并继续同兀良哈人驻牧在一起。
17世纪初期,蒙古最后一任正统大汗林丹汗不服后金统治,图谋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对东土默特部发动了兼并战争,土默特部的鄂木布楚琥尔联合喀喇沁等部参加了抵抗,由于不敌林丹汗而失败。迫于这种情况, 1628年(后金天聪二年)噶尔图之子鄂木布楚琥尔率部归附后金政权。1630年夏末,鄂木布楚琥尔举部从原驻地满套儿起程,沿长城以北开始东迁到现在的居住地朝阳、北票、阜新一带游牧。
这时的东土默特部在鄂木布楚琥尔带领之下,迁徙到现在的东土默特地区(朝阳、北票、阜新一带),然而在其部属中有相当一步分属于原来土默特部落联盟中的蒙古勒津部人,“蒙古勒津”一词又在东土默特部中突显出来,以至于后来阜新地区的蒙古勒津部人又恢复使用了他们原来的“蒙古勒津”一称。土默特部来到北票、朝阳、阜新地区以后,继续与兀良哈人密切接触,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姻和政治关系,使兀良哈人首领成为黄金家族的 “塔布囊”(驸马)。
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后金封鄂木布楚琥尔为札萨克,把他所管辖的部众和驻牧之地编为土默特右翼旗(朝阳、北票)。同年,鄂木布楚琥尔逝世,由其子固穆承袭札萨克一职。在这之后,从满清到民国,札萨克一职又传袭了15代,直到解放前最后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札萨克王爷沁布多尔济为止。身为“塔布囊”的兀良哈人莽古尔岱,率所部从喀喇沁部徙居东土默特驻牧地东(约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带),并统领了徙牧于此地的东土默特部“蒙古勒津”蒙古人。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莽古尔岱之孙善巴部归附后金。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后金将善巴部驻牧地编为土默特左翼旗(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封善巴为旗札萨克。到解放前的最后一任札萨克王爷云丹桑布为止,也传袭了十四代。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隶属清朝桌索图盟。因此,东土默特部就形成了黄金家族台吉和兀良哈“塔布囊”异姓同牧的局面。
清代的土默特部
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于1627年(后金天聪元年)率部向右翼蒙古地区进发,先后击败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占据呼和浩特,控制了右翼蒙古广大地区。当时土默特博硕克图汗(阿勒坦汗四世孙)逃至鄂尔多斯,并于次年去世。其部众不愿受林丹汗奴役,四处逃亡,土默特部处于分崩离析状态。
1632年(后金天聪六年),后金皇太极率领大军西征林丹汗。林丹汗裹胁土默特部分民众和大量牲畜远走青海。后金大军轻易占领了呼和浩特。
后金认识到土默特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北控漠北、漠西,统御蒙古,南可逐鹿中原进攻明朝,另外土默特部是蒙古的大部落,在阿勒坦汗时曾称雄一时,后来虽为林丹汗所征服,但在蒙古各部中仍称强部,其地位仅次于蒙古宗主部察哈尔,具有号令其它蒙古部的威势,因此必须把土默特部牢固地掌握在手中,于是留下大将岳托驻守呼和浩特。
1636年(清崇德元年)4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继皇帝位。岳托代表清廷按八旗制度将土默特部3370余丁编为10队,分作左右两翼,每翼一旗,清廷任命古禄格、杭高为土默特两翼首任都统,分领土默特左右二旗。古禄格、杭高二人并非阿勒坦汗后裔,只是俄木布下属。这样,清廷就铲除了蒙古黄金家族对土默特部的统治权,为清廷驾驭蒙古诸部、南下攻取明朝解除了后顾之忧。从此,土默特两翼成为直隶于清朝理藩院的内属总管旗,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分属左右翼,仍称台吉,但是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权力和辉煌。
土默特两翼编旗初期,其管辖的范围包括大青山、乌拉山前后至喀尔喀蒙古南境及蛮汗山以东直至京冀以北广大地区,大约相当于北元时期土默特万户的全境。清朝统治者为了更加牢固地控制这个战略要地,进一步压缩土默特部的活动空间,并隔绝土默特与喀尔喀诸部的联系,从清顺治到康熙初年,致使土默特辖境不断缩小。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廷在土默特北境安插了原驻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四子部落,建立四子王旗;1648年(清顺治五年),在土默特西境安置了原游牧于呼伦贝尔一带的乌拉特三公旗;1653年(顺清治十年),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本塔尔率领属民投附清朝,被安在土默特北境,称喀尔喀右翼旗(达尔汗贝勒旗);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廷将原驻牧于呼伦贝尔的茂明安部迁置于土默特西北境,称茂明安旗;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清廷平定布尔尼反清事件后,在土默特东境安置察哈尔八旗。至此,土默特两翼旗境面积大大缩小,地域被划定在南北205公里,东西175公里的范围内。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内地汉族农民开始大规模移民,开垦土默特两翼草场,呼和浩特(归化城)的商人、手工业者逐渐增多,纷纷开办商号和手工作坊,城郊附近也出现了种植蔬菜的农户。清廷从1736年(清乾隆元年)开始,陆续在土默特地区设置了管理汉族民事的归绥道、萨拉齐厅、托克托厅、和林格尔厅和清水河厅,使这些道、厅逐渐成为一级政权并归属山西衙门管理,蒙古人受土默特两翼旗管理,一个地区出现两个政权,从而构成了清廷对土默特地区蒙汉民族分治的局面,这就大大缩小了土默特两翼旗的权力,使土默特两翼旗进一步走向衰落。
民国时期的土默特部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4月,北京政府改归化城厅等为县,各县知事由山西任用,同时土默特两翼旗亦合称为土默特旗。1913年1月,北京政府批准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即以土默特周边盟旗县为辖区,以绥远将军为最高行政长官。土默特旗最初由将军署直接管辖,后来又参照察哈尔蒙旗的统治方式设置了旗“总管”一职,至此晋绥正式分治。
- 上一篇: 蒙古之土默特的前史今历
- 下一篇: 【朔方论丛】土默特历史档案的沿革及其构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