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县是后套地区的一部分。了解磴口历史有必要先从远古时代的后套盆地开始,以便我们在相关的,较大范围内了解磴口县的过去。
后套盆地北倚阴山,南临黄河,东至乌拉特前旗西山嘴镇,西起阿拉戈壁与乌兰布和沙漠的结合部,南北宽200余里,东西长1000多里。总面积大约5万平方公里。后套相对前套而言,前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指向不同。汉唐的前套是指宁夏平原;明清的前套是指土默特川。这与当时中央王朝都城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汉唐的都城在长安(即今西安)朝廷要员出巡河套地区由泾河乘船经甘肃平凉进入宁夏。先达宁夏平原,故称其为前套。明清的都城在北京,王公大臣下访河套地区不论水路还是旱路都是先到土默特,故称其为前套。说内蒙古的河套地区是泛指包括土默特与对岸鄂尔多斯套区及巴彦淖尔套区。后套就是具指巴彦淖尔市套区。
远古时代的后套盆地原本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繁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来后套盆地及周边地区考古研究。在距巴彦高勒镇西南80公里处的毛尔图发现有白垩纪恐龙化石,有角脚类、蜥龙类、肉食类。这一发现即可证实远古时代的后套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动物种类多样、非常适宜生物的繁衍生息。由于地球的物理演化,后套盆地在7000万年前与包头、吉兰泰同为一个内陆湖盆。大约2500万年前湖水大量浓缩,湖面开始缩小,湖相沉积变粗,湖盆地质结构也发生大的变化。岩性由酸性变为中性趋碱性(岩性趋碱是导致后套土壤土母质盐分含量高,容易碱化的关键原因)。1200万年湖底呈红色泥岩、多年后红色泥岩又演变为青灰色的粉砂岩,钙结核逐渐替代了铁物质。又过百十万年青灰色粉砂岩变为蓝色泥岩,沉积于湖底,形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隔离带。深度距地表80-120米之间(现在打深井突破蓝泥岩才能取得地下水)。湖盆泥岩的演化遗迹在地表都有出露,如包尔盖(汉译灰土梁子或灰土疙旦)、君土滩、憋犟红泥滩,这类土壤一般是由湖相沉积相对集中所形成的(在乌兰布和地区较多,不经改造不宜植物生长)。300万年前黄河上段由石嘴山经三道坎峡谷进入后套盆地,整个后套仍为湖水所占。后套从此由湖积盆地进入洪积—湖积平原。大概100多万年前,阴山山地继续上升,湖盆相对下沉。河套地区聚集的大量水压致使地表局部承压失衡,引发地震,于是便切割开了晋陕峡谷(晋陕峡谷首端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与山西省河曲县的接壤处,末端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陕西省韩城县东北,与龙门山峡河而峙。左岸山顶有禹王庙,故称禹门,也叫龙门,鲤鱼跃龙门就是指这个地方)。当晋陕峡谷切开后,湖水便大量外泄,下段黄河又溯源而上侵蚀至河套,上下贯通,形成晚更新世的古黄河,后套由此进入冲击---湖击平原(地理学界一般将黄河全线贯通时间界定在70万年至140万年间。未贯通前的黄河分三段,即源头至石嘴山为上段,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中断,潼关至出海口为下段)。磴口位于后套盆地的西南端。黄河由此进入后套,造就了广袤、富饶的后套平原,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美誉,所以称磴口县为河套的源头是当之无愧的。应该聘请文人巨匠撰写一“河套源头赋”树碑立传以昭后人,亦可做旅游景点,招揽游客,探寻河套源头之奇观。在第三系(地质年代距今1万年至126万年)造山运动的作用下,黄河冲破三道坎峡谷经阿拉善左旗的巴音木仁(老磴口)上江(永和江)进入了磴口县,过二十里柳子由今泄洪闸向北,沿补隆乌素(今奈伦湖)索窨子坑转西向敖龙布勒格至狼山山前折而向东,入乌加河向东流去。此时没有南河、北河之分。磴口今境除山地部分都在河东,并由内陆盆地进化为洪积——湖积平原。百万年之前狼山山前断裂带复活,中部山麓阶地上升,当晋陕峡谷开切,黄河上下贯通。磴口由此进入冲积——湖积平原。黄河进入后套盆地后先期在今乌兰布和地区游荡(遗迹表明赋存时间较长的有三条主河道,一是三封古城西南;二是今包尔盖农场与纳林套海农场间即四支梁的走向;三是二团大闸上下),改道频繁,支叉衍生,冲积面扩张。经过漫长的冲积和沉积作用,加速了该区土壤的生成和发育。可能在三、四系之交,现在的乌兰布和地区,湖底逐渐抬高,浮出水面,陆地开始形成。大约在万年前这里的土地就已经具备了植物生长的条件。秦代的蒙恬率兵击退匈奴便“北驻蕃篱,屯垦戍边”,足以说明先秦以前乌兰布和地区就已经成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可以说磴口地域的形成始于乌兰布和地区。到了两汉以后黄河改道东移至今沙区与套区的结合部。并在今泄洪闸附近分为南北两流,史称南河、北河(分流时间向来分歧、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南河即今天的黄河,沿鄂尔多斯高原西北缘东而向北。北河始于今泄洪闸以下经南粮台、下江(下江因此而得名)、旧地西侧,至今实验局、二海子、小牛犋、后海子、乌兰布和农场场部东、坝楞西、北向哈腾套海农场场部附近的点力素海子,再向北过今召滩至下西闸。在此处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北进今召庙、太阳庙、入乌加河;一支经民新、查干和二道桥经八岱东流。时人谓之南河(《地理誌》记载),南北朝时期南河南移十余里,从四坝海子沿向东过北河湾(陶来四社)经头道桥、黄羊木头东流,即《水经注》所指南河。这时的黄河北河是主流,南流为辅(东西向的河流一般都是这样,与地球自转有关)。到明末清初北河继续改道。上段在临戎古城南,东拐进入今河壕(河拐子因此得名)经马福盛沟过南营子进入四坝海子沿(今称金马湖)西向召滩海子进入团结海子,再向西入陈普海子、沙金海子、哈布龙海子、太阳庙海子至狼山前折而向东归乌加河东流。北河在清朝初期河床开始萎缩,时断时续。到道光年间全线断流,留下上述系列河迹湖,至今清晰可辨。黄河改道,流经变迁的过程就是土地形成的过程。所以讲磴口地域的形成始终是沿着黄河流泾变迁展开。这里需要说的是四坝海子沿的海子(今称金马湖)是磴口境内唯一在历史上承接过两次黄河改道的河迹湖,而且方向迥异。今乌兰布和地区土地形成后,还留下一个大的湖泊叫“屠申泽”。当地人称“永明海子”。屠申泽一词最早出现在《水经注》的记载。其云“河水又迤西溢出窳浑县故城东,其水积而为泽,泽东西百二十里”。《地理誌》又载“屠申泽在县城东,即是泽也”。两部典籍记载相同,在窳浑县故城东无疑。东西百二十里约合现在50公里。如此说屠申泽的西界始于今沙金苏木所在地;南界在今公地陈普海子附近;北界至山前;东界却值得商榷。因隆盛合至窳浑古城直线距离不足18公里,《水经注》又同时记载此时的黄河正在隆盛合西侧(一排干的走向)向北流淌。如是正东向没有该湖赋存的空间。只能是呈西南——东北向,也就是今沙金苏木前进四社东北方向的大沙漠,一直向东北延绵至杭后太阳庙乡。这样站在狼山鸡鹿塞古城看屠申泽的方向与山的走向是平行的。在没有测绘仪器的古代,只能凭目测欠精准的记载也是可能的。没有干涸的屠申泽与东边的乌素梁海相媲美,称之为塞外的两颗明珠。也是鱼集鸟翔、苇丛含烟、水天一色、浮光耀金、朝晖夕陰、气象万千,景色蔚为壮观。山上古城鸡鹿塞,山下湖泊屠申泽,山间古道哈日那(峡谷),构成古代磴口的一大亮点,演绎出不少脍炙人口,传颂千年的故事和传说:秦代蒙恬屯兵,汉朝卫青驻军,汉武帝的视察,王昭君的出塞,隋炀帝的亲临,杨家将的悲壮,康熙路经吟诗,甚至夸父逐日,西饮大泽都是由此衍生的,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故事放在开发建设部分讲)清朝初期黄河改道还有康熙帝一指而成说。相传康熙帝西征葛尔丹获胜班师回京,由宁夏乘船抵达磴口见北河北而向西与其返京的方向迥然,随手指曰“汝何不由此向东”,即北河一夜之间改道并入南河,因此北河消失。这便是康熙爷访山东(贺兰山以东)手指黄河向东流的传说。屠申泽的干涸与北河断流有关,因为失去水源的补给。今天的套区处于南河、北河之间,可以说是个大的夹心滩。在两河的冲积作用下,陆地逐渐生成,这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游离于湖和滩之间,水大成湖,一片泽国,水小是滩,一马平川。据1980年全区土壤普查测定的结果表明:四坝、公地土壤的形成约1400多年,协成以上的补隆、渡口、坝楞、粮台土壤的形成约1200年。前者相当于初唐时期,后者相当于中晚唐间,比乌兰布和地域形成晚两三千年。汉代在沙区设置郡县、开发生产,那时候的套区很可能还是一片水滩。套区的土地完全形成与唐代晚期,经过多年的熟化,到了宋代已经成为良好的天然牧场,但此时的磴口地区已脱离中央王朝的管辖,直至清朝之前的绝大多数时间是由契丹人和西夏人所占有。到明末清初套区的植被尤为茂盛,红柳、白茨、芨芨草遍地丛生,黄羊、野兔、狐狸出没其间,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其《中国西北角》一文中有描述,冯玉祥将军的回忆录中也有同样的记载,说明宋朝之后的磴口套区部分就已经是一片富饶美丽,生机盎然的沃野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