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旗博物馆将历年征集的老照片精选分类,解读背景故事在公众号陆续发表。这些老照片反映了我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祖国边疆的历程、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记载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岁月和青春时光,他们跋涉了苦难沧桑,经历了荣耀辉煌,矢志不渝、薪火赓续,为追求幸福生活留下了开拓者的足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些老照片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形成鲜明对比,今天我们去追寻那些熟悉却已经远去的记忆,感受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步伐,激励我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这片草原的昨天,关注这片草原的今天,以此更加激发出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和动力,为建设美丽陈巴尔虎贡献力量。

因稿件陆续征集,照片年代不分前后。



-解读老照片-

鄂温克猎手
 
居住在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民族苏木的鄂温克人他们过去生活在莫尔格勒河上游、特尼河流域的林草结合地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旬以前一直过着以畜牧业为主,猎业为辅的生活。

即春夏秋季游牧,冬季居住在冬营地木刻楞或地窨子,进入白桦林狩猎。游牧季节秋季狩猎旱獭,冬季狩猎狍子、马鹿、野猪、犴、黄羊、狼及灰鼠、狐、貉、獾等皮毛动物。使用枪支和猎夹、猎犬、马匹等工具狩猎。除了一部分肉食自用,出售毛皮获得收入。

他们很久以前居住在原始森林时是狩猎民族,因为与俄罗斯人为邻,使用枪支较早。1880年后在其他民族影响下也从事农业和牧业,在俄国境内的额尔古纳河西岸的“奥敖嫩宝如金”、“乌鲁楞古”、“乌者恩”一带生活时,使用弓箭、地箭、绳套、枪支等狩猎。作为向沙俄官员的税贡物品,这个时期貂皮和灰鼠皮猎取量最大。一直到民国末年,貂和灰鼠皮是东北地区缴纳贡税、交换商品的通货,相当于林区流通货币作用。

 1917年—1925年,70多户鄂温克人陆续迁入呼伦贝尔以来,生产方式以牧业为主,狩猎为辅。每家都有“宝洛西”(燧石枪)和俄产别拉弹克步枪(伯丹步枪),据记载1928-1924年,莫尔格勒河一带的鄂温克猎人使用猎夹和别拉弹克步枪最多一人一天打20—30只旱獭,一年最多打3000多只旱獭。

这时期的狩猎产品由旅蒙商人和俄罗斯商人收购,也有一段时间,出口美国等国家。伪满时期,因为这里的通古斯鄂温克人从俄罗斯境内迁入,日本人对他们政治上不信任,曾没收了鄂温克人的枪支。后来牙克石警察本队又给莫尔格勒河苏木的鄂温克猎民更新枪支弹药,成立“快枪队”,企图利用他们监视苏联侨民,并强制征兵,承担“剿匪”等任务。直到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越过额尔古纳河,一路兵马直捣那吉,驻扎在鄂温克人居住区的八大关、斯格尔基、青格勒(青根)、奈吉(那吉)、哈吉、阿昌(阿森)伪警察小队闻风而逃,结束了苦难和压迫。

新中国成立后莫尔格勒一带的鄂温克人使用日产三八式、九九式、俄产莫辛纳甘等栓动式单发步枪(连珠枪)狩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凡是愿意要枪打围的都发给了快枪,旗政府在鄂温克苏木组织了一个半牧半猎的生产合作社,发给枪支进行狩猎活动,猎产品由供销社收购。1955年,旗民兵开始装备武器,每个苏木民兵配10支旧杂步枪和弹药。后来逐步淘汰旧杂武器,陆续换装了国产53式步骑枪、56式半自动步枪。狩猎小型动物自行购买小口径运动步枪,主要为国产建卫5、建卫7型小口径运动步枪,弹药从供销社自购。

旱獭、麝鼠和狍子因数量多,经济价值高,是过去猎取量最多的动物。1980-1990年,全旗累计收购野生杂皮401890张,收购额为300万元,旱獭皮最高峰1986年,全旗收购66000张。随着《枪支管理法》的颁布,1996年,伴随游牧狩猎民族走过漫长岁月的猎业走向终点,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主流。

1977年冬,公社牧场场长普朗克家的12岁的儿子和父亲打猎归来时的场景,时任鄂温克苏木团委书记阿木尔萨那拍摄。位置在今阿尔山嘎查原鄂温克公社牧场驻地。小猎民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打了一只狍子,喜笑颜开。去膛带皮的狍子公社供销社论斤收购,大狍子当初大约卖10多元钱。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民兵武器管理以个人分散保管为主。到了70年代基干民兵几乎每人一把半自动步枪,公社武装部发给纸质持枪证,允许游牧时携带武装放牧,训练、出勤时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内带枪集合。直到1986年收回个人配发枪支在旗民兵武器装备库集中保管。

这只狍子冬季虽然掉了角,仍然能看出这是一只公狍子。小猎民带着传统的绍宝高日帽子,骑马时把帽耳放下来抵御严寒,打猎追踪时帽耳系在帽后,便于观察和不遮挡听觉。这种帽子和布里亚特帽子是一样的,帽尖上的红缨在雪地里格外鲜艳,尖顶象征大山,红缨象征太阳的光芒,有辟邪、朝气的寓意,是森林狩猎民族原生态信仰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莫尔格勒一带游牧的鄂温克人一走几个月的跨区游猎绝迹,加之畜牧业发展,均在苏木属地附近狩猎。进入上世纪60、70年代,半自动、全自动步枪用于狩猎后,较过去的别拉弹克、53式等单发步枪,狩猎效率大为提高,猎获增多。80年代后野宿狩猎消失,一般俩人结伴出猎,装具服饰也轻量化了,过去笨重的全皮的达库、木斯尼格等重型服饰不再狩猎时使用。

以上两幅为旗第一小学教师海泉同一地点同一天拍摄。1980年冬季,鄂温克公社小学教师巴达玛苏荣寒假在毕鲁图嘎查古日本诺尔附近的山谷里打狍子。

他是公社民兵,使用配发的56式半自动步枪狩猎。从画面看猎人目光犀利,身体略前倾,枪和左小臂、左小腿在同一垂直面上,左右腿分开90度支撑,标准的我军跪姿据枪动作,这是长期民兵训练形成的固定动作。蒙古袍下和衣袖上有残留血迹,马上驮的狍子已经处理完内膛。
猎人穿的“瓦令卡”(俄语,毡嘎达)是呼盟计划内生产的少数民族特需品之一,靴靿高口紧,轻便暖和。中东铁路修建后从俄罗斯传入东北,是牧区趟深雪专用靴,过去呼伦贝尔牧区皮毛企业均生产,仅陈旗皮毛厂就年产2500双,陈旗那吉的铁木社生产的毡嘎达最出名。上世纪60年代前鄂温克苏木的那吉和往里的阿森有几百户俄罗斯侨民居住。
1980年冬季,海泉随行摄影。位置在那吉林场南侧的山坡,巴达玛苏荣打完一只狍子在吃肝,这是大兴安岭猎人的传统习俗,认为常吃生狍肝对眼睛有益处,成为具有“鹰一样的眼睛”的猎手。猎人也有生吃狍肾和旱獭胆的习俗。
这座马鞍是巴尔虎鞍子,过去商品名叫八旗鞍子,根据尺寸分为大八旗(大官座)和小八旗(小官座),前桥立、后桥卧,黄色红边,前后桥都呈方圆形,清代皇族用的就是这种款式的鞍子。巴尔虎鞍子款式保持了戍边屯牧来时的原貌。上世纪90年代前,小八旗鞍子流行于新右旗、新左旗和陈旗,大八旗鞍子流行国营农牧场、边防和森警部队。
1981年的冬天,猎民德力格尔在利用月色靠近猎物,位置在毕鲁图青根泉附近,同行的巴达玛苏荣使用彩色照相机拍摄。

白桦林里黎明或日落时出猎主要打马鹿,采取蹲碱场、埋伏进出路径伏击或跟踪狩猎。发情期也使用鹿哨等辅助工具引诱。他们的眼睛超乎常人,能在黄昏、黎明甚至农历中旬满月期间的夜晚看清步枪的准星和猎物,照样打猎。猎人手里抓的是木头枪架“绍吉扬卡”(俄语),用于远距离射击猎物时稳定击发。大兴安岭里的鄂伦春、使鹿鄂温克等猎民从19世纪末使用燧石枪开始就用这种两根木头用皮绳子穿起来的枪架。

1987年8月的一个清晨,一只蹚过莫尔格勒河湿地的狍子。位置在今阿达盖南浩斯洛夫夏营地,雨季这里成为沼泽,这一带是大兴安岭余脉和草原过渡地区,狍子出没在山谷间,清晨或黄昏常有大群几十只混在牛羊群中来河边喝水。中午躲在在山谷内坡灌木下睡觉,很少在平原吃草。这只公狍子面向拍摄者愣住并没有逃走。猎人遵循传统,放过了这只狍子。

他们不狩猎母兽、幼兽、和繁殖期野兽,只在狩猎期猎取老弱和公兽,崇尚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鄂温克公社党委书记、民兵营长马日克在打狼归来,马上挂着一张灰狼皮,海泉跟随摄影。
过去狼害是畜牧业主要灾害之一,草地牧民传统观念认为“狼是天狗”,对狼吃牲畜顺其自然,加之日本侵略者没收了牧民枪支,狼害一度泛滥。1948年9月3日中共呼盟工委书记吉雅泰在全盟首次那达慕大会上正式提出:“组织发动打狼,奖励成绩优良的苏木、巴嘎与个人”的号召后,盟、旗政府多次组织民兵打狼。据统计1948-1968年,狼害导致全旗损失牲畜16089头(只),上世纪70年代后,打狼陈旗还有20元的奖励。集体打狼多为追踪堵截射击或者掏狼窝。有记载1950年4月,完工公社人武部组织民兵突击队,采取挖洞灌水的方法打狼崽70多只,1964年冬,东、西乌珠尔民兵突击队使用步枪围猎打狼136只。过去“打狼模范”是劳动模范的一项,那达慕大会的专设奖项。
1982年,摄影作品《又打到了一只狍子》布和楚鲁摄影,曾任旗文化馆馆长,画家、呼伦贝尔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他的反映鄂温克民俗的摄影作品多次获自治区、国家级奖项,《去那达慕》在全国第十三届摄影艺术展览上获得银奖,也有摄影作品在美国等国家展出。他是本民族少数几个摄影家之一,留下了大量70、80年代的摄影作品。
画面抓拍的狩猎场景是秋季的山谷里猎人携带着猎犬打猎。猎犬能帮助猎人找到躲在深草和密林中的猎物并牵制受伤猎物。特别是猎熊、野猪等猛兽要多携带几只猎犬。
从马鞍可以看出是一位鄂温克猎人,鄂温克语叫宝尔吉额莫根。他们的马鞍前后桥尖圆,有大红和章丹色两种,边为绿色,和布里亚特鞍子是一样的,商品名为布里亚特鞍子。也是呼盟计划内少数民族特需用品,海拉尔民族用品厂生产的奔驰牌系列马鞍之一,也有牧民自制鞍子,但很少上油漆。

这张照片是巴达玛苏荣1980年冬初拍摄,位置在今鄂温克民族苏木毕鲁图嘎查南,特尼河北的桦树林。拍完照片,枪声划过黄昏的天空,在山谷间回荡。这只公狍子的剪影定格在夕阳下的山岗上。

征稿启事

居民朋友们:
旗博物馆征集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反映我旗重大历史事件、民族团结、革命军人(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反映牧区生产生活的老照片。民俗节庆、大家庭合影、风光、市井、街道、建筑、厂房作坊、店铺、餐饮等各行各业的黑白、彩色老照片均可。本旗居民可送老照片或底板在博物馆扫描后取回原件,也可提供翻拍、扫描件,并提供故事线索。提供即授予版权,博物馆选用后在公众号陆续发表,用于今后展览、研究和图书出版等事项,有明确作者的,署拍摄者姓名。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联系人:巴拉金 

电   话:13948098982  

邮   箱:120132662@qq.com




撰文:特木其勒

编辑:吴日乐

审核:特木其勒

转载请注明来源:陈巴尔虎博物馆公众号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