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旗博物馆将历年征集的老照片精选分类,解读背景故事在公众号陆续发表。这些老照片反映了我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祖国边疆的历程、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记载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岁月和青春时光,他们跋涉了苦难沧桑,经历了荣耀辉煌,矢志不渝、薪火赓续,为追求幸福生活留下了开拓者的足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些老照片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形成鲜明对比,今天我们去追寻那些熟悉却已经远去的记忆,感受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步伐,激励我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这片草原的昨天,关注这片草原的今天,以此更加激发出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和动力,为建设美丽陈巴尔虎贡献力量。

因稿件陆续征集,照片年代不分前后。



解读老照片
万马奔腾的家乡

陈巴尔虎旗被誉为“中国那达慕文化之乡”“内蒙古自治区马文化之乡”是国内乃至世界草原旅游的首选地,蜚声海内外。这一切源自呼伦贝尔大草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传承久远的游牧文化。

2011年7月12日在莫尔格勒夏营地举办的首届陈巴尔虎旗“万马奔腾”马文化节上,11517匹骏马奔驰在活动现场,获得“万马奔腾”吉尼斯纪录,展现了兴旺发达的畜牧业盛景,传颂了呼伦贝尔各民族同胞戍边兴疆的马背故事。

呼伦贝尔历史上盛产良马,从有记载的鲜卑人“南迁大泽”起,蒙古马成为呼伦贝尔游牧民族的伴侣,进而迁入中原,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辽金时期,乌古良马声名远播,曾为辽朝皇室贡马。金元时期编入远征铁骑,拓宽祖国疆域,纵横在欧亚草原上,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传播。

雍正年间,清政府从各地派遣索伦、达斡尔、巴尔虎、鄂伦春屯牧戍边,马业又一次兴起。清政府将15734匹马、9734头奶牛、95140只羊,按官阶高低赏赐给兵丁。这12万头(只)牲畜形成了呼伦贝尔畜牧业的基础。其中陈巴尔虎部分到近2万头(只)牲畜,在这丰饶的土地上五畜兴旺起来。到1911年,陈巴尔虎一翼两旗牲畜达到92万头(只),“巴彦巴尔虎”声名远播。

在我军“骡马化”时代,当地蒙古马、三河马应征为军马,伴随骑兵战士驰骋在疆场和万里边防。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前,马仍然是牧民游牧的伴侣,边疆地区干部职工下乡主要交通工具。而今这片草原上的养马业向马产业转型,成为乡村振兴、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

该图片拍摄于1940年,是从当初的出版物上翻拍的。照片取景于今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与海拉尔接壤一带的巴彦布日德嘎查哈日诺尔阿赫图西里,远山具有海拉尔河沙带地貌特征,是民国年间呼伦贝尔首富吉格帝马群中的部分白马。均为地方古老品种——蒙古马地方类群巴尔虎马。
吉格帝一家常年在哈日诺尔到莫达木吉、辉河一带游牧,夏营地到莫尔格勒河游牧。因吉格帝的后代委托本旗赴日学者搜集祖先的资料。1989年3月1日,日本一位友好人士(时年77岁)给吉格帝的第四代孙巴达仁贵来了回信:“致巴达仁贵:你好吗?收到你的来信我非常开心!吉格帝先生是我最尊重的老朋友。当年他经营的大型牧场的规模真的让人觉得庞大,望中日友谊像松柏一样长青。当年你祖父伟业的照片也和信件一同寄给你”。
吉格帝(原名吉格吉德)是同治十三年(1874-1947)生于原索伦左翼镶白旗,现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哈日诺尔嘎查。是陈巴尔虎十一额日依堪氏宗嘎的长子。父亲曾经做过驿站的驿吏,吉格帝同两个弟弟一起经营父亲的牧场,有一个姐姐,远嫁到锡林郭勒盟。吉格帝自幼天资聪颖,精通牧业,致力五畜兴旺,与人广结善缘,互惠共生,使其牲畜迅速发展,因其名望担任章京一职。其财富一度达到草原上游牧家庭发展的巅峰,成为呼伦贝尔远近闻名的首富,游牧者奋斗的标杆。
陈巴尔虎旗首任支部书记兼公安局长珠儒木图(任期1949-1951)在回忆录中说:“陈旗曾有很多牲畜,仅吉格帝章京家就有1.2万多匹马及相当数量的牛、羊等,后因为战乱损失了大量牲畜”。在1920年吉格帝章京家马匹达到12000多匹、羊12000多只、牛14000多头。人们称赞他“马文化的贡献者”“卓越的万马富豪吉格帝”“游牧先锋”“畜牧业生产功勋”“乡土活字典”给家乡带来巨大荣誉。其成就树立了家乡畜牧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吉格帝章京后代在呼和诺尔镇哈日诺尔嘎查吉格帝纪念碑前合影。
吉格帝后代家族兴旺,大部分从事牧业,一部分仍在祖先经营的牧场一带生活。虽历经战争、自然灾害、旧社会的压迫和苦难坎坷,又历经合作化、集体化、草畜双承包等发展历程,吉格帝章京后代的马群仍延续了祖先马群的血脉。
油画《吉格帝章京》  作者:长明  创作时间:2023年


征稿启事

居民朋友们:
旗博物馆征集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反映我旗重大历史事件、民族团结、革命军人(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反映牧区生产生活的老照片。民俗节庆、大家庭合影、风光、市井、街道、建筑、厂房作坊、店铺、餐饮等各行各业的黑白、彩色老照片均可。本旗居民可送老照片或底板在博物馆扫描后取回原件,也可提供翻拍、扫描件,并提供故事线索。提供即授予版权,博物馆选用后在公众号陆续发表,用于今后展览、研究和图书出版等事项,有明确作者的,署拍摄者姓名。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联系人:巴拉金 

电   话:13948098982  

邮   箱:120132662@qq.com





撰文:特木其勒

编辑:吴日乐

审核:特木其勒




转载请注明来源:陈巴尔虎博物馆公众号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