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地区气候干燥多春旱。多年来,在库伦地区一直流传着“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说法。不论此说法有无道理,是否准确,但这个地方,多数年份在农历五月中旬左右,确实能下一场透雨,使旱情得到解除或缓解。

       这一说法究竟源于何时、起于何因,经考证,主要来源于历史上的库伦关帝庙庙会。

        据史料记载,库伦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始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库伦、土默特、宾图、敖汉的蒙汉人联合建成。土地改革以后,翻身觉悟了的库伦人民再也不乞怜于关帝这一偶像,关帝庙自然逃脱不掉“破四旧”的影响。1960年因修建库伦西街水坝,关帝庙完全被毁掉。

         当年的关帝庙坐落于库伦街西端,占地约6000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建筑群,正殿在东侧建筑群,主要供奉关羽及身边八位重要战将。除此之外,在东西配殿还供奉天、地、人三皇及财神赵公明、木匠祖师爷鲁班、毡子匠祖师毡弹老祖、灶王等。在西部建筑有“三霄娘娘庙”和“九圣祠”。娘娘庙供奉赵公明的三个师妹:云霄、碧霄、琼霄。“九圣祠”,供奉马王爷、城隍、土地、龙王、药王、虫王、山神、苗神、阎君等九位神仙。

           就因为关帝庙是诸神齐聚之地,所以,当年各种各样的神事活动非常频繁。如旧历三月十五日阎王庙会(俗称鬼节),四月十八日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日的药王生日等。加上进香、许愿、施舍的各路善男信女纷至杳来,关帝庙很少有清净的时候,终日香火不绝。但规模最大,场面最壮观的要数旧历五月十二日的关帝庙会(俗称“老爷出巡”)。当年,关帝庙会几乎成了库伦街人们的传统节日,规模越办越大,场面也越来越红火。在清末民初的二三十年里特别隆盛。

     每逢旧历五月来临,库伦街里就充满了节日的喜气,人们谈论的中心自然就转到庙会活动上来。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庙会都由库伦街商会主持,筹措资金、安排活动、布置庙院等。为了职责分明,商会排定每年由一家商号值年,具体出面操持一切。届时,各大小商号店铺作坊除供奉例银外,还要各自组织安排节目,如“五花棍”、“秧歌”、“抬歌”、“背歌”、“耍中幡”、“高跷”、“旱船”、“舞狮子”等等。对此,大家都很尽心。一方面向关帝祈求庇佑,一方面是夸富耀荣,希图隆盛。

         五月十一日,关帝的“半朝銮驾”已经齐备,各项执事都以落实到人头。深夜,庙会的执年人沐浴净身后率一干人在古乐声中来到关羽的行宫,即正殿西首两间耳房内。这里放着一尊关羽的藤编坐像(一说是紫檀木雕像),又称“行像”。坐像高二米有余,面如重枣,五绺长髯。执年给关帝叩首请驾,为老爷披挂停当,从耳房中将行像背到外面天井里放着的八抬大轿上。

         五月十二日早七、八点钟,庙上的大钟敲过三通为号,人们齐聚庙上,各路执事都按部就班。执年人查点完毕,喝令“起——驾——”,只见一个人在山门外支起一尺多高、直径三寸多粗的小钢炮,“通、通、通”三声巨响后,文武场顿时鼓乐齐鸣。这时,浩浩荡荡的出巡队伍依次开出山门。

大队之前是二十四匹标枪对子马。之后,是庙上收养的几匹“赤兔马”,其中还有一匹是关帝的专骑,背上驮着关帝的牌位。随后是鼓钹和开道的铜锣。武场之后是文场——笛管笙箫,吹打弹拉。演奏的人多是街外的蒙古族群众,多时达三四十人。

         庄严气派的“半銮朝驾”队伍中,几十杆彩旗迎风飘扬。一杆镶边大旗,中间绣着一个“关”字,赫然醒目。八面“肃静”、“回避”牌子,十几面黄罗伞、红罗伞,还有低头龙、抬头凤、金瓜、钺斧、朝天蹬。身背印玺,手捧圣旨和手执令箭的执事,紧紧跟随。在八只提炉后面有几十人到上百人的上香人,个个手擎金锭香,列队而行。执年人手托关帝铜像,走在老爷的八抬大轿前。轿左右各一人,手执龙凤旗,轿后一人举着方形罩伞,簇拥而行。此时,街里、乡下或外旗县赶来观看“老爷出巡”的人,早把沿街两厢挤得水泄不通。

       “老爷出巡”的路线是从关帝庙到库伦街东的吉祥天女神庙。因为吉祥天女神是锡勒图库伦的主神。从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考虑,年年让汉族人崇尚的忠勇仁义化身——关羽去朝拜被库伦政教统治者奉为主神的吉祥天女,似乎表现了一种联络蒙汉民族感情的好方式。

         出巡队伍来到天女神庙,“半銮朝驾”停在庙前。喇嘛摆好香案、供品,齐声诵经。吹起大号,列队迎接。伸着法衣,头戴法帽大喇嘛向关帝见礼后,把执年请进天女神庙正殿。执年人手托关帝行像向天女神像三鞠躬,然后把行像放在一边,点燃香烛,俯首再向天女神行跪拜礼。拜谒完毕,“关帝出巡”即告结束,队伍起驾原路返回。

         伴随着五月十二日关帝庙会的是大规模的游艺活动。各项游艺活动都是驻库伦街各大小店铺、作坊自行筹办的。节目中包括我们现在还能常见的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拉小车子等传统娱乐形式,其中也有不少是在库伦近几十年绝迹的节目。这些节目,好多是由山西人开办的店铺排练的。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就开始彩排表演,到五月十二日形成高潮。在关帝庙会兴盛的年月里,常常是头前的节目到了东仓(指天女神庙),后面的好几样还没有出关帝庙山门,东西二三华里的库伦街飞虹流彩,歌舞不绝。

         此外,一俟关帝出巡队伍驾归山门,庙外的大戏即开台。那时候库伦街上就有戏班,届时,还有从外地请戏班。戏有时要连续唱上一个月之久。

庙会上还有不少外地来的杂耍、说书、唱彩儿、拉洋片儿的掺杂其中,卖艺凑趣。

          关帝庙会热闹、人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库伦地区气候干燥,十年九春旱。善良迷信的农牧民们,把降雨的希望寄托在关帝出巡,察看民情上。越是春旱,越是有大批人涌到库伦街,在五月十二日这天,人们虔诚地祷告,祈求关帝察知旱情后能上达天庭,普降甘霖。所以,在库伦农村牧区至今还流传的“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说法,就是来源于此。

最近,这个地方又有明显的旱情出现。快到五月十二日了,如今虽然没有了关帝庙庙会,也没有祈雨的风俗和活动,但我还是衷心地希望近期能下一场透雨,有效缓解当前的旱情。祈盼今年风调雨顺,祝愿我们的父老乡亲五谷丰登,连年有余。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