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喇嘛教寺庙文化历史沿革与现状

崔 宁

(内蒙古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摘 要〕清朝在蒙古地区设置七个政教合一喇嘛旗,其中库伦旗建制最早,寺庙文化历史悠久。著名的寺庙有兴源寺、福缘寺、象教寺、吉祥天女庙和寿因寺。梳理喇嘛教在库伦地区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研究科尔沁文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库伦;喇嘛教;沿革与现状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东与科尔沁左翼后旗为邻,西靠奈曼旗,南接辽宁省彰武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连开鲁县。库伦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特色鲜明的蒙古族文化。2015年,库伦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其中喇嘛教寺庙文化最具特色。

一、库伦旗喇嘛教的传播

清朝政府在蒙古地区大力提倡喇嘛教,先后在漠南、漠北和漠西蒙古地方设置七个政教合一的喇嘛旗。其中,库伦旗建置时间最早。

第一个在库伦旗传教的喇嘛是被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尊称为“额其格喇嘛”(意为父亲喇嘛)的阿升希日巴。据《锡勒图库伦喇嘛传汇典》记载,他在云游中发现一处“山势和缓、水流平稳、树木繁茂、鸟畜遍野的幽静所在,便将其作为永久的宗教领地并迁来居住,从此开始有了曼殊室利库伦的称谓”。阿升希日巴出身于西藏萨木鲁家族,在库伦传播喇嘛教的时间为17世纪30年代。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派盛京实胜寺喇嘛西布扎衮如克任锡勒图库伦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并赐札萨克印,住库伦,统领政教。从此在清朝一代内蒙古地区出现了一个政教合一制、特殊的札萨克喇嘛旗,成为同漠南蒙古49旗平列的一个旗,实行政教合一制历时近300年。〔1〕

清朝时期,先后有19座喇嘛庙矗立在锡勒图库伦。兴源寺、福缘寺、象教寺和吉祥天女庙是其中建筑规模较大的寺庙。它们由历代札萨克达喇嘛监造,有规定的例行法会,拥有哈里亚图(寺庙属民,为寺院提供农耕、畜牧等物资)和庙产。寺院内曾有很多珍贵佛教文物,例如察哈尔部林丹汗所有的一卷在青瓷纸上用金粉书写的《甘珠尔经》、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的顶盖骨、五世达赖喇嘛送给西布扎衮如克喇嘛的吉祥天女画像、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袈裟,还有宾图郡王敬献的一千两白银铸造成的吉祥天女像等。其中,兴源寺为宗教中心,象教寺为旗政、教权力机构,福缘寺为执掌旗财政的机构。据此,兴源寺、福源寺和象教寺统称库伦三大寺,2006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前的库伦旗,除了札萨克达喇嘛,一些富裕的旗民个人或者同一地方的人也往往集资建造寺庙。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当地蒙古族除到寺庙布施,每年正月,还迎请喇嘛到家里念《太平经》,并且在初一、十五点燃佛灯。年过半百的库伦人,则常常手持嘛呢珠、默念六字真言。妇女们年逾六旬即请喇嘛受戒,成为查布干察(即尼姑),为子孙和自己的来世祈福。

1949年新中国建立,库伦旗的宗教活动逐步停止,喇嘛还俗从事生产劳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库伦旗政府投入资金对以库伦三大寺为主的重点寺庙进行大规模修缮,古寺焕发新颜。如今,每逢祈愿法会、浴佛法会、玛呢法会和千佛灯法会,通辽市及周边省市的信徒们云集库伦寺庙进香礼佛,热闹的庙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主要寺庙

从顺治到乾隆近百年间,清朝政府在幅员狭小的锡勒图库伦山沟里大兴土木,修建众多喇嘛寺庙,从而使当时的库伦街庙宇如林,香烟缭绕,素有小五台山之称。作为锡勒图库伦主庙的兴源寺以其创建最早、规模最大而居于三大寺之首。

(一)兴源寺

兴源寺,在锡勒图库伦第三任札萨克达喇嘛西布扎衮如克主持下,始建于顺治六年(1649年)。建成后清世祖赐名兴源寺,蒙古名为“额黑尤根巴达拉古鲁格齐黑特”。

兴源寺位于库伦旗中街以北、兴源路北端的倾斜地上,占地约14,0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建筑均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山门、天王殿、正殿、嘛呢殿、母寺等组成四重院落,层层递进,层层升高,中轴线各主殿两侧,辅以钟鼓二楼和配殿。整体布局均衡、对称。山门前有一对旗杆、一双狮子、石雕佛像一字排列。

山门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中间辟洞,左右两间各置一个木质法轮。经过山门即是第一进院落,迎面为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塑像。天王殿东西两侧有钟鼓楼。

第二进院落左侧坐落着罗汉殿,内供奉十八罗汉铜像。右侧为护法神殿,内供密宗诸护法神塑像。均为硬山式建筑,共三间。在殿前台阶下,有一块直径为一米、形状锅盖的生铁嵌在地面上。据传300年前,在库伦有一位神通广大的妖魔“莽古斯”作怪,残害人民。为此,锡勒图库伦第一任锡勒图喇嘛曼珠希礼奉达赖喇嘛之命,用佛法将“莽古斯”镇服,赶进一个无底的洞穴里,注入铁水,使其永世不得出来兴妖作怪。这本是一段神话传说,但信徒群众深信不疑。

第三进院落为大雄宝殿,占地879平方米。这里是全寺最高处,居高临下,庄重威严。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九间,前出抱厦五间,平面呈丁字形。殿内有六十四根朱漆盘龙明柱,中央的四根为方柱,直通二层的顶盖,通称擎天柱。一层殿内莲花台供奉三世佛铜像。佛像前有札萨克达喇嘛法座,据说,清太宗皇太极把自己用过的“宝座”赐给锡勒图库伦达喇嘛。在法座前排列着一千名喇嘛座席。二层楼为藏式建筑,类似“四合院”,东、西、北三面的处檐为砖檐,各开四个窗口,正面悬挂“兴源寺”满、蒙古、藏、汉四种文字匾额。

第四进院落为玛呢庙,歇山顶建筑三间,庙内主供观音菩萨。其中殿东、西两墙绘有珍贵壁画,分别是清代早期十八罗汉及护法韦陀、多闻天王。壁画宽2.7米、长14米,面积37.8平方米,色彩艳丽、绘画技艺高超。最绝妙之处是汉传十八罗汉和藏传十八罗汉共处一殿之内,为库伦寺庙仅有。庙后为“额克苏莫”(意为母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顺治年间建造的“兴源寺”正殿,东西各有三间配殿。殿内主供三世佛。〔2〕

(二)象教寺

在高大围墙之内,兴源寺与象教寺左右相邻,并有旁门相通。西院为兴源寺,东院为象教寺。

象教寺始建于康熙九年(1670年),是库伦札萨克达喇嘛执政中心。因此,这里既是寺庙,又是衙门。与其他寺庙不同,佛殿只占全寺1/4,其余3/4为札萨克喇嘛居住会客和印务处办公场所。象教寺通称上仓,这个“仓”含有公寓、寓所之意。与福缘寺相比,象教寺地理位置居高,故此称之。

象教寺山门前有一个长方形广场,这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三大寺举行大型法会时,跳“查玛”舞的场地。广场两侧各有两间圆顶小屋,是札萨克喇嘛等上层喇嘛观看演出的座位。广场前有一堵硬山式影壁,高丈余,宽十余丈。

象教寺山门为三间歇山顶建筑,进深一间,歇山顶覆灰瓦,殿脊正中立八幅轮及对卧双鹿。门廊半间。南砌踏步,左右置对狮。

第二进院落即是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歇山顶覆灰瓦。悬挂满、蒙古、汉、藏文“象教寺”匾额。殿内供奉迈达里(弥勒)铜佛像。正殿东西配房二十余间,内有喇嘛住房和用膳房。

第三进院落为阿尤喜(无量寿佛)殿,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覆灰瓦。供奉阿尤喜(无量寿佛),这里是札萨克达喇嘛供佛和诵经的地方。两侧各有圆山顶厢房六间,是喇嘛印务处办公场所。在佛殿后面有一座救世度母殿。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覆灰瓦,供奉度母。紧靠其西面有硬山顶客厅三间,这是札萨克喇嘛会客和宴请宾客的场所。

阿尤喜殿东侧,有一座独立的、封闭式院落。院内正面为五间四柱堂屋,门前有两根刻有珍贵石刻蒙古文对联的石柱,并支撑着屋檐,称玉柱堂。这里是札萨克达喇嘛举行庆典活动的地方。紧靠玉柱堂东侧有三间楼阁,是札萨克达喇嘛的办公场所。在其东侧有三间翼房,是札萨克达喇嘛的寝室和膳房。玉柱堂西侧有一间平房,是值班室。整个院内翠柏繁茂,梨树和丁香满院飘香。最引人注目的是玉柱堂门楣上镶嵌的四十幅戏曲彩绘,它们是象教寺镇寺之宝,已历经三百四十多年的风雨岁月。

这四十幅戏曲彩绘中,所涉及的剧目内容广泛,同时按照中原汉文化习惯,自东向西排列,依次为:王三公子审录、宫门挂玉带、马鞍山、反燕南、昭关、杀府、打金枝、沙陀国、马超战渭水、舌战群儒、陈公(宫)放曹、伺环、凤仪亭、击鼓骂曹、拜月、彩楼婚配、击掌、探窑、王三姐写书、鸿雁捎书、赶三关、降高士稷、登殿、借东风、天水关、战长沙、斩马谡、战北原、霸(巴)州、定军山、失街亭、赵州桥、打龙袍、琵琶词、拃(铡)美、高平关、演火棍、双打店、五花洞、逼宫。这些彩绘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手法娴熟,技艺高超,其造型之准确,线条之流畅,堪称艺术珍品。彩绘采取虚实相间的手法,既有明显的舞台痕迹,又随时根据内容跳出舞台限制,显得不拘一格,灵活多变。难能可贵的是,可以从中看出早期戏曲舞台以及服装、化妆等原始形态,为研究戏曲发展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3〕

(三)福缘寺

福缘寺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由锡勒图库伦第十二任札萨克达喇嘛阿旺札木杨呼图克图主持建造。寺庙建筑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上一连四重殿宇。即山门、大经殿、供佛殿和老爷庙等。山门为三间歇山顶建筑,中间辟门,两侧四大天王塑像。门洞上方悬挂蒙古、汉、满蓝底金字“福缘寺”匾额。

大经殿为藏式二层阁楼,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故称二十五间殿;这是寺内举办各种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主供宗喀巴铜像。铜像前置一呼图克图喇嘛法座。其前排列一百五十个诵经喇嘛座位。二层楼上供奉释迦牟尼铜像和放置《甘珠尔》等经典。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三间配殿以及钟鼓二楼。

大经殿后面为供佛殿,五间重檐庑殿顶建筑,殿内主供三世佛。供佛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式建筑。东配殿供奉龙王,西配殿供护法神。佛殿之后有高大的两株古松柏树,树龄大约与兴建寺庙时间相同。

最后面为老爷庙,是硬山顶两层建筑,面阔五间,主供关羽。其东面一间为寿因寺迈达里呼图克图来库伦讲经下榻的地方,故称葛根斡尔多。其西面一间存放刀、鞍、辇之类。二层保存一座鎏金铜舍利塔,高三尺有余,塔内置放锡勒图库伦第十二任札萨克达喇嘛阿旺扎木杨呼图克图的舍利。1926年福缘寺设立“却伊拉”扎仓(研究喇嘛教显宗学),并在山门前整修广场,作为扎仓喇嘛们辩论场地。

福缘寺东侧带一座跨院,厢房共计五十余间,这里为札萨克达喇嘛退休养老的寓所,故称“下仓”。此处还有执事喇嘛的执事房,以及膳房、仓房和磨房等。〔4〕

(四)吉祥天女神庙

吉祥天女,亦称吉祥天母,俗称天女神。寺庙建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据《吉祥佛陀教法源流之传记》记载:西布扎衮如布(锡勒图库伦第三任札萨克达喇嘛、班第达诺门汗)离开西藏投奔后金时,向五世达赖喇嘛罗布桑扎木素辞行,五世达赖喇嘛将自己供奉的吉祥天女神画像赠送给他,此后西布扎喇嘛一直将其作为护身佛供奉在身边。晚年离职休养之时,西布扎衮如布建造吉祥天女庙。寺内还供奉一尊由科尔沁某王爷奉献、千两白银铸成的吉祥天女神像。寺庙建成之后,库伦信众极其信赖、崇拜吉祥天女,每次遇到难以排遣或者遭遇不白之冤之时,都要来到其面前求助。

吉祥天女神庙正殿和东西配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东西配殿前依次为诵经殿和山门殿。诵经殿为藏式建筑,内藏有珍贵《甘珠尔经》和《丹珠尔经》。寺内西南角建有舍利塔一座,俗称诺门汗塔。现保存有正殿和配殿。〔5〕

寺庙鼎盛时有百名住庙喇嘛,常年法会不断,每月定期举办法会。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早晨,札萨克达喇嘛都亲自向吉祥天女上供,体现出吉祥天女庙的尊崇地位。

据齐克奇先生《锡勒图库伦喇嘛庙简介》一书记载:吉祥天女庙在辽宁省清河门附近的高家屯、刘家营子等地有高、马、王、刘、李、罗等六姓施主,每年定期缴纳贡品。在旗内皂户沁、额力根希伯和朝伦胡都嘎等几个屯落有部分居民为其哈力亚图。

(五)迈达里葛根庙

迈达里葛根庙又叫“寿因寺”,位于原格尔林苏木所在地,曾经是蒙东地区三大葛根庙之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据考证,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赐名为“寿因寺”。

寿因寺位于厚很河北岸低洼处,每逢雨季便受到河水的威胁。为此,十世迈达里呼图克图宝音楚古拉决定搬迁和重建寿因寺。新址选定在旧址西北,相距八百米。新建的寿因寺占地面积八千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四大天王殿、钟鼓楼、苏格沁大殿、东西配殿、供佛殿、各扎仓殿等。寿因寺特别重视喇嘛教经典的研修,在蒙东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该庙在乾隆年间为最鼎盛时期,有喇嘛五百人。

三、其他寺庙

库伦旗除了上述的库伦三大寺、吉祥天女庙和寿因寺之外,还有十四座规模次之的寺庙,多为民间个人集资或家族所建。

(一)沙布达嘎庙

沙布达嘎庙也称为“山水神庙”。主供库伦山水女神,同时也供奉关羽。该庙挂有一只乾隆十六年(1751年)所铸的大铁钟,所以可以判断建造时间应该是在乾隆或康熙时期。寺庙为三间硬山式建筑,正殿内有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的壁画。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札萨克达喇嘛先到吉祥天女庙上香,再来到这里上供祈祷。该庙由上仓委派达喇嘛住持管理寺庙。

(二)东雅尔乃庙

东雅尔乃庙是由日本格尔和好来高勒屯包姓家族共同建造的三间硬山式建筑,同时供奉二十一度母和宗喀巴。每年从农历六月十五到八月初一共45天的时间里,举行雅尔乃法会。法会设有乃丹(藏语,意为罗汉)席位,只有在西藏取得兰占巴学位的喇嘛才能享受此殊荣,因此也被称为乃丹喇嘛。法会期间,喇嘛们每天只用膳一次。

(三)西雅尔乃庙

西雅尔乃庙为白音花苏木萨麻子屯包姓家庭所建,内供宗喀巴。正殿为三间硬山式,供奉三世达赖喇嘛的顶盖骨。据说这是由包姓家族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请来并在此建庙供奉的。该庙设有住持达喇嘛,每年举行一次雅尔乃法会。

(四)嘎布楚庙

该庙也是家庙,由下沙巴尔台屯王姓所建。主供释迦牟尼佛,为五间硬山式建筑,设有达喇嘛,但不举行法会。

(五)十八罗汉庙

十八罗汉庙由固尔固勒台、达尔登等屯西尔努特家族所建。在库伦寺庙中规模最小,该庙为两间硬山式建筑。据传当白骆驼驮着西尔努特家族请回的十八罗汉铜像行进到此地时,忽然跪地不起,所以人们卸下铜像在此建庙供奉。由于寺庙规模很小,住庙喇嘛也只有三到五人,无达喇嘛和法会。

(六)三世佛庙

三世佛庙是珠占艾里屯居民集资建造的三间硬山式建筑,正殿内供三世佛。寺庙内有达喇嘛,但无法会。

(七)曲降庙

曲降庙为哈尔稿苏木中沙巴尔台居民集资建造于清康熙年间,主供三世佛。正殿为三间硬山式建筑,曾珍藏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袈裟。寺庙内有一棵葱郁柏树,据说栖息着曲降(即降神者),他是随着袈裟而来的护法神。该庙无达喇嘛。

(八)绰尔济庙

该庙由白音花屯居民集资建造,主供三世佛,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庙内供奉一个顶盖骨片,据称为仙女顶盖骨,同时还供奉一只右旋白海螺。白海螺功能神奇,传说如果有特大暴风雨来临,只要吹响它风雨便会停止。

(九)察哈尔庙

察哈尔庙主供吉祥天女,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寺庙内珍藏《甘珠尔经》一部,并设有达喇嘛。

(十)嘎尔玛庙

嘎尔玛庙为三间硬山式建筑,供奉一尊无名佛像。据传这尊佛像头戴一顶帽子,头一天有人把那顶帽子从佛像头上取下来,放在一边锁门而去,第二天再来看时,那顶帽子却又戴在佛像头上。

(十一)固森图布庙

固森图布庙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庙内珍藏着嘎尔玛喇嘛(图门札萨克图汗的经师)的遗骨和一卷用金粉在青瓷纸上写就的《甘珠尔经》,其中书开始部分的二十几页有砍痕。据说经卷是察哈尔部林丹汗三件宝物之一。另两件分别是大元御玺和千两黄金铸造的吗哈噶喇(藏名贡布,大黑天)佛像。明末清初林丹汗被后金打败时,后两件宝贝被后金首领皇太极获得。而珍贵的《甘珠尔经》也突然接连腾空飞走。林丹汗急忙抽刀砍伤其中一件,得以保留下来。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二,寺庙喇嘛诵念这一卷《甘珠尔经》。此外,庙里还保存有一块形似用力攥过的泥团样石头(上面清晰可见五个指印)和一具一庹多长的特大号马鞍。

(十二)察哈尔三庙

察哈尔、嘎尔玛、固森图布三庙通称察哈尔三庙。共设一任住持达喇嘛。这三座庙由察哈尔、保力巴逊、卜金黑、达汗、喇嘛高、则日布等几个屯落居民所建。据史料记载,以上几个屯落居民的祖先为察哈尔八旗人,清康熙年间迁住锡勒图库伦。嘎尔玛、固森图布二庙原来建在吉祥天女庙东侧,因受河水威胁而搬迁另建。

(十三)苏斯阿贵

阿贵意为山洞,这里指喇嘛坐禅的地方。寺庙坐落于今白音花苏木苏斯屯东,为三间硬山式庙宇。据《锡勒图库伦喇嘛传汇典》记载推断,该庙约建于雍乾年间。因为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这里发生地震灾害,为此曾在苏斯和寿因寺诵经祈福消灾。

(十四)喇嘛稿阿贵

喇嘛稿阿贵坐落于今白音花苏木喇嘛稿屯,为三间硬山式建筑,有住庙喇嘛十余名。

四、历史上库伦旗的查玛法会

查玛俗称“跳鬼”,是喇嘛教寺庙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舞蹈,也是庙会上的一种娱乐活动,目的是驱鬼酬神、庆祝征服异教。查玛舞由西藏传入锡勒图库伦是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很快发展成盛大的法会之一。库伦大型查玛法会以规模大、角色多、流传广为特色。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排练六天,正月十四、十五演出。然后六月初八又开始排练六天,农历六月十四、十五再次演出。这种大型查玛也称“伊和查玛”。

参加“伊和查玛”表演的喇嘛有120人,分为“大查玛”“小查玛”“内查玛”和“外查玛”。角色和表演程序为:在18人鼓乐队和千余喇嘛诵经声的陪衬下,“格布贵”喇嘛(掌堂师)4人分别带领120人由左右两侧有秩序地上场。分布在外圈的有“小查玛”,其中“好和麦”4人,“布力耶姑”4人,“阿哲日”(天师)4人,“额日波黑”(蝴蝶)8人;“大查玛”,其中“道尔吉顺巴”2人,“达拉额和”(度母)21人,查玛老翁、老妪各1人及小孩4人。在外圈的称“外查玛”。分布在里圈的有“大查玛”,“姑耶胡”2人,“迈特尔阿尔斯郎”(狮兽天神)2人,“包贵”(鹿神)1人,“嘎尔迪”(凤凰)1人,“道格西德”(凶神)13人,“玛哈噶喇”(依怙天神)4人,“乌依很腾格日”(女天神)4人,“衙门德格”(镇魔天神)1人,“额日利格汗”(阎王)1人,“朝日吉勒”(牛神)1人,“怒胡德”1 人,“那木斯来”(财神)1人,“哈兴汗”(欢喜佛)1人及神童4人。在里圈的又称“内查玛”。“查玛”开始后,众神在鼓乐的伴奏声和“翁斯德”喇嘛的诵经声中绕场一周,表演一段缓慢而刚健的舞蹈,然后按“斩鬼”“送崇”等仪式,分段表演《骷髅》《蝴蝶》《凤凰》《鹿神》《牛神》《天师》等舞蹈,并穿插老头、老婆的赞祝词,唤天求福,“莱青”(喇嘛博)下神和四个孩子讲笑话、插科打诨等表演。〔6〕

象教寺山门前有专门的查玛舞场地,观众进场后按照性别男女分开,女性在左侧观看,男性在右侧观看。由于每次跳查玛舞时信徒众多,往往依靠寺庙的格伊格喇嘛协同旗卫队或警察维持场内秩序。

五、库伦旗主要寺庙现状

(一)库伦三大寺

库伦三大寺目前僧众有70人,年龄最长者85岁。主持为霍玉民。学徒喇嘛共6人,最小11岁。近年来佛学院毕业的喇嘛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三大寺毕业于内蒙古佛学院者有6人,另有2人在读。毕业于内蒙古佛学院库伦分校者有26人。成立于2010年的库伦分校在培养佛学专门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为处于旅游景区,库伦旗三大寺僧人的作息时间与其他寺庙有所不同。每天早晨6:00-7∶00为学徒喇嘛集体学习时间,其他僧人洗漱后在自己的房间内坐禅或者复习功课;7:00-7∶30早餐时间;8∶00-9∶30全体僧众在大雄宝殿集体参加早课念经,因为此时就有游人来到景区并参观喇嘛诵经;9∶40-12∶00学徒喇嘛统一上课学习佛学知识;12∶00-14∶00为午饭和午休时间;14∶30-15∶30为晚课时间,僧人主要以念《金刚经》为主;16∶00-18∶00学徒喇嘛上课学习专业知识;18∶00-19∶00为晚餐时间;19∶30-21∶30是僧众在各自的房间坐禅、念佛或者学习时间;22∶00就寝。

三大寺一年中有四次大型法会。正月初八到十五为祈愿法会;四月初一到初八诵《解脱经》(也称《度亡经》)大法会;七月初八到十五为玛呢法会;十月二十五日为千佛灯法会。2017年7月在玛呢法会举办期间,将历史上原本九月举行的查玛舞会也提前举行。现场从大昭寺请来的三十多名师傅前来参加。其中主要参与跳舞蹈的喇嘛有21人,需要扮演的角色有30个。由于查玛舞演出服和道具还不完善,也由于三大寺的这一传统查玛舞恢复时间较短,目前的查玛舞演出还没有达到历史曾有的辉煌。此外,三大寺每日都有舍斋活动,回报社会、感恩众生。其他正月初一、十五等法会当天均为素餐,除此以外每天膳食属于荤素菜搭配。

三大寺目前较好传承了喇嘛教寺庙文化的传统,在库伦寺庙中属于龙头和风向标的作用。同时通过佛教的讲经说法,在引导人们家庭和睦、促进社会人际关系和谐,教导人们爱国爱教方面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

(二)吉祥天女庙

吉祥天女庙有僧众18人,年龄最长者54岁,最小学徒喇嘛12岁。寺庙主持为刚日哪热,副住持为诺敏仓。僧人来源除内蒙古佛教院毕业生外,大部分由其他寺庙辗转流动而来。

吉祥天女庙每天早晨6:30-7∶00为早课时间;7:00-7∶30早餐;8∶00-11∶30学徒喇嘛学习佛教知识、念诵经文等,其他喇嘛则自由念经、复习佛教知识;11∶30-12∶00 为午饭和午休时间;14∶30-15∶30为晚课时间,僧人主要以念经为主;17∶30-18∶00为晚餐时间;19∶30-21∶30是僧众在各自的房间坐禅、念佛或者学习的时间,也集体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22∶00为就寝时间。

吉祥天女庙每月农历初一举行念《金刚经》法会;农历四月初八为玛呢法会,这一天早晨舍粥,信众众多。平时,寺庙里用藏语念《吉祥经》,为信众治病、解除生活中烦忧之事。喇嘛平时的饮食以荤餐为主,荤素结合,但每月农历初八为素食。

吉祥天女庙正在恢复修建中,寺院条件相对艰苦。

(三)寿因寺

寿因寺共有僧众10人,目前5人住庙。年龄最长者63岁,最小者为2016年毕业于内蒙古佛教学院的更嘎丹增嘉措,今年28岁。寺庙主持为根嘎泽波,一位获集医学、经咒等藏传佛教觉囊派教义的大成就者,主要修的是时轮金刚六支瑜伽闭关修成。

寿因寺僧人每天早晨 6∶00-7∶30 早餐;8∶00 之后为喇嘛日常念经、学习佛教知识时间,也兼做打扫寺庙卫生等工作;11∶30-12∶00午餐;午餐之后自由学习;15∶00-16∶30为晚课时间;17:30-18∶00晚餐;晚餐后,僧众在各自房间坐禅或者到有电视的房间一起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治等。由于条件限制,个别僧舍没有安装电视。

寿因寺的法会活动与三大寺相同,每月农历十五为舍斋日。届时很多信众宁愿排起长队静候多时也要分享斋饭给予他们的快乐。

目前寿因寺正在复建中,寺庙管理和法事活动正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乔吉,孙利中.内蒙古寺庙〔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106.

〔2〕巴·苏和.传奇的库伦文化〔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6:118.

〔3〕乔子良,崔宁.科尔沁伽蓝之旅〔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3:102.

〔4〕德勒格.内蒙古喇嘛教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674.

〔5〕齐克奇.锡勒图库伦喇嘛庙简介〔G〕//库伦旗志资料汇编(第一辑).1989:23.

〔6〕哲里木盟民族事务局.哲里木盟民俗与宗教(内部资料)〔Z〕.1998:81.

〔中图分类号〕K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15(2018)02-0032-06

〔基金项目〕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内蒙古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项目编号:NJSZ17188);2012年内蒙古教育厅项目“科尔沁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J140)。

〔作者简介〕崔宁,内蒙古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文化。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