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库伦旗作为清代漠南蒙古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喇嘛旗,其对清朝在漠南蒙古的统治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但到了近代尤其是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日渐衰微,作为统治工具的库伦喇嘛旗也失去了其固有的价值。在清末时局大变革和外部冲击,蒙古民族整体性衰落的背景下一些蒙古族各类开明人士开始探索民族自强、开启民智的道路,其中以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为代表的开明王公开办学校并培养大批蒙古族知识分子,在此影响下作为喇嘛旗的库伦达喇嘛们也效仿喀喇沁旗开办了如养正学校的官办学校,民间也有诸多书塾。素有吞并库伦旗野心的绥东县也开始办起了学堂学校。本文将清末民初库伦旗教育情况进行介绍和论述。
一、小库伦地区之概念
    库伦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曼殊希礼库伦、锡勒图库伦札萨克喇嘛旗、锡勒图库伦、库伦旗、小库伦等。
    在地域范围上当今之库伦旗地界较清代之库伦又有所变化。因为1935年伪满洲国时期将库伦旗临近的唐古特喀尔喀旗和喀尔喀左翼旗并入库伦旗,所以我们在论述清末民初库伦旗教育概况的同时也要兼顾南北两个喀尔喀旗的教育情况。除此以外还有绥东县、科尔沁左翼前旗、新苏鲁克的一部分在当今库伦旗之旗界内。所以笔者以“小库伦地区”统称。
    在时间上清末民初,一般是指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即1840年以后至1928年北伐成功为止,但在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以日军占领库伦旗的1933年为时间下限,但由于历史学上的“长时间性”本文也会多少涉及到此前或此后的情况。
    总之本文所要展现的内容是自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止的以小库伦为中心的当今库伦旗旗界内地区的文教史。
(一)教育管理机构之沿革
    1908年锡勒图库伦之书塾与学堂划归热河省卓索图盟新设绥东县管辖。锡勒图库伦旗札萨克达在兴源寺设蒙汉教习兼笔贴式。
    1918年绥东县公署在库伦街设劝学所,管理书塾与学校,其上属为热河省公署教育厅。
    1923年绥东县劝学所除所长外,设劝学员一人,协催办学事宜;1928年改为督学员。
    1929年学校由旗公署及绥东县劝学所指导。
    1931年5月库伦旗设教育行政委员会,并呈报委员会名单及组织章程给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
    1933年3月伪满洲帝国在库伦旗成立旗公署文教股。由一名股长、两名科员组成。
    1935年唐古特喀尔喀与喀尔喀左翼旗撤销旗制,并入库伦旗。学校与书塾统由兴安南省库伦旗公署文教股领导。
(二)小库伦教育机构之权限
    1918年——1931年中华民国热河省朝阳府绥东县劝学所在关帝庙两级小学院内。其主要任务为“佐领教育行政事宜,倡导国民向学观念”。劝学所所长辅助县长总理教育之一切事务。劝学所受所长监督指导,分管所内教育调查、劝学督导、核定编制、稽核经费等事项。
    1931年库伦旗教育委员会存在时间只五个月,虽有组织章程上报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但未完全行使教育行政职权。
(三)小库伦学校之行政
    1902年兴源寺小学堂由王府寺院聘任教师,供给办学经费。
    1908年库伦蒙汉学堂为旗札萨克达亲自筹办。聘请教习兼为笔贴式;所需学资由库银支给;学务自理。
    1909年库伦街关帝庙小学堂归朝阳府绥东县属。教员即校长兼办劝学、校务、教授、募捐等事。1912年改为小学。1918年设县劝学所,校所同院办公,同力劝学。经费由库伦街商会募集。1929年设分校(女校),教学与教务由校长兼管。
    1919年库伦旗养正学校正校为王府筹建。学校经费由上仓即王府寺院开支;另从各村屯校田中收资补给。旗章京协办校舍及学杂费事宜;校务及教授项由校长专管。
三、小库伦各类学校概况
(一)村屯书塾
    据可考最早的书塾是在道光十二年(1832)库伦街沟南傅家设汉文书塾。塾师傅瑞麟。书塾中不光有傅氏子弟还收贫苦佃农子弟。
————————————

傅瑞麟:山海关人氏族,1802年(嘉庆七年)生,中过前清举人,有红顶插翎小帽,平时素以爱国、正值、学识渊博受敬重。1895年(光绪十一年)卒,终年84岁。学生中披麻戴孝送葬者300余人。

    同治二年(1863)库伦街还有一处汉文书塾。具体情况已不可考。但后来担任库伦旗办公处笔贴式,光绪末年晋升为旗札萨克的库伦好来稿屯的多尔博幼时在此读书约八九年。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库伦街南山回民王恩华家立私学传馆,后塾生改到关帝庙汉文学堂读书。
    宣统三年(1911)哈尔稿设蒙文书塾。东胡其吐(现今库伦旗额勒顺镇属地)亦设蒙文书塾。塾师为从阜新葛根庙请来的行医喇嘛旺沁丹巴。敖尼都(额勒顺镇)也有蒙文书塾。
    民国二年(1913)库伦街西设汉文书塾。此外还有一些村屯书塾,考证极难便在此省略。
    上述村屯书塾,有的是地主办,有的是商号,有的是乡绅联办,也有的是塾师自办。课目大多《三字经》《百家姓》《名贤集》《孝经》《四书》《五经》等。且经费由创办者自筹。
    据统计伪满康德元年(1934)库伦旗有书塾32处,塾生584人。
    伪满康德三年(1936)库伦旗书塾减少为28处,塾生440人。
    伪满康德四年(1937)7月起库伦旗书塾多改为国民学舍,后明令取消,并入国民学校。但是蒙古族居住区仍有例外,如伪满康德五年(1938)苏日吐(额勒顺镇)设蒙文书塾。塾址在云扎布家,塾师为巴达玛(泊白人)。伪满康德七年(1940)二十家子(白音华花木)设蒙文书塾。塾址在德木齐(官名)家,教授其家中及村中子弟数人。诸如此类的例外还有数个,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学堂
1.兴源寺小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3)库伦兴源寺内附设喇嘛小学堂。名为喇嘛小学堂,实则多为旗内上层人物的子弟在此读书。教习名为巴拉根扎布。宣统元年(1909)这所学堂移至兴源寺外南坡,并改名为兴源寺小学堂。
2.库伦旗蒙汉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旗札萨克达喇嘛阿克旺巴勒丹创办库伦旗蒙汉学堂。校址在象教寺东厢房,即当时旗办公处院内。创办这所学堂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培养通晓蒙汉两文的笔贴式,以便与绥东县等的公文往来。教习为来自文化发达的喀喇沁旗的佟姓蒙古族,当时任印房先生(笔贴式)当翻译并兼任学堂教习。学堂按《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整饬。学制为四年。第一二年用蒙文教授,第三四年参用汉文教授。课程包括:蒙汉语、修身、算术、体操等。办学经费由热河都统整饬,盟长转行,旗札萨克达喇嘛筹措。库伦蒙汉学堂约办十余年,到1918年8月被库伦旗养正学校取代,也可以说这所蒙汉学堂是库伦旗养正学校的前身。
3.关帝庙小学堂
    宣统元年(1909)库伦街成立汉文初高两级小学堂。因校址在库伦街西关帝庙5间东厢青砖瓦房内,又称关帝庙小学堂。由天津单级师范毕业的王稼骥创办。王宣传新式学堂的好处,解散书塾,招得蒙汉回族学生五十余人,编为初、高两个班。按照《小学堂章程》初级班设修身、读授、作文、习字、算学、体操等课程;高级班增设舆地、史学两门课。王稼骥还在教授时对学生们极力宣传同盟会的主张即三民主义。虽说当时库伦旗属绥东县但库伦旗与绥东县因为行政权力问题矛盾很大,斗争也很激烈,王稼骥被裹在两者中间。由于是新式学堂又是王稼骥一人教读,兼任校务,经费难筹,于1913年8月劳累致死,年仅24岁。此后学校停办。
(三)学校
1.关帝庙小学
    民国元年(1912)按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库伦街关帝庙汉文学堂改为关帝庙小学。民国五年(1916)兴源寺小学堂停办,教师巴拉根扎布、王子卿带十余名学生来校,增加了学校的实力。民国十年(1921)张锦任绥东县劝学所所长,宁璞为劝学员关帝庙小学教育有了起色,学生增至200人左右。主要课程为国语、算术。将女班移至马家胡同马家院内另建分校,又名马家店女校。女教员马俊荣,女学生约有三十人。民国十七年关帝庙小学购买房产,增加教室、宿舍,学生日益增多。民国十八年(1928)关帝庙小学增加了新教员,至此共有高小两个班,男初小四个班,女初小一个班(马家店女校);学生约二百一十余人。民国十九年春(1930)绥东县公署从库伦街迁往八仙筒,并带走部分教员。关帝庙小学校长由王益三接任。县里令学校代收库伦街杂捐,补助学校经费。但由于商铺多数迁往新民县,杂捐征收微末,距县又远,经费不及时,学校荒凉,街市萧条。关帝庙小学便显得毫无生气。后来,由于王益三、王稼禄的努力,又办学两年多,到1933年关帝庙小学停办。
——————————

巴拉根扎布:男,蒙古族,1861年出生于朝阳喀喇沁旗道伦宝勒格屯,少年时读私塾,兼通蒙汉满文,擅长算盘。1882年因灾荒到新苏鲁克,在白庙子定居。1902年,应当时的锡勒图库伦札萨克达喇嘛罗布桑拉喜聘请到库伦旗任教。长期在库伦旗任教,为蒙古族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人才,是库伦旗民族教育的奠基人和启蒙先驱,1923年逝世,终年62岁。

佟祥:蒙古族,(1859——1944年)朝阳喀喇沁旗人,少年时读私塾,通晓蒙汉文,人称“佟秀才”,长期在库伦旗任职当教书先生和笔贴式,是库伦旗民族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对蒙汉文并用打下了基础。

王家骥,奈曼旗义隆永乡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毕业于天津师范,来库伦创办新学,办学条件艰苦,积劳成疾,民国二年(1913)8月24日,殉职校中,时年仅24岁,王家骥先生是库伦旗新学事业的开创者。


2.库伦旗养正学校
    民国八年(1919)农历八月八日库伦旗养正学校成立。校名是参照喀拉沁后旗有崇正,授正,像正等学堂(校)而起的。校址在下仓福缘寺东小院。有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作为教室,办公室和宿舍。建校的原因是由于旗县并体(阜新、绥东等县及库伦、奈曼等旗),来往公文顿繁,加之光绪以来的“新政”及民国以来的“共和”等新思潮影响;旗扎萨克所属官员(包括笔帖式)受文字、文化所限,已难于应酬。罗王为了培养人才(他自己也想读书),巩固自已的政教大权,于是便创办了这所学校。首任教师拉喜尔力布(汉名赵兰事,新苏鲁克旗黑叶板屯人)。他通晓蒙、汉、满三种文字,很有学问;但时间不长就因病辞退了。又从关帝庙小学调来王子卿任教;王子卿也是老学者,对于新教育不怎么高明,不久也被辞退。又从阜新请来1名于姓(彰武县红山嘴子人,汉族),很受学生欢迎。但由于当时人们对新教育认识不足,学生不多,仅有赵连科、王世济(拉喜僧格)、玛哈巴尔迪、玛哈喜瑞(赵文儒)、王世杰,王兴、包杭、王世祯等20余人。
    民国九年(1920)旗章京宝善(赵连仲)将养正学校迁至皂户沁屯西头。买的旧院,新建5间正房作为校舍,修了院墙和门楼,券门上竖刻“养正学校”4个大字。又聘请阿其拉图(赵风鸣,新苏鲁克人)任教。此时,初小,高小各1个班。根据民国四年(1915)七月三十ー日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小学校令》开设课目:高小计有修身、蒙汉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初小课目:只开蒙汉文,算术,手工、唱歌、图画、体操7门。初小班4年修业,高小班2年修业。阿其拉图在校任教3-4年,到第三期学生将近卒业时辞职离校。学校的经费来源:初创时王府开支(由全旗各村指定若干农户租种旗地,秋末归学校收租,卖粮后开销一切经费),后来开辟一片蒙荒为校田,解决学校部分开支。民国十一年(1922)养正学校的教师为拉喜敖力布(赵满亭,先进苏木吐人)、玛哈巴尔迪等5人。薪俸每月40块银元。学生80人。学制改为初等,高等各3年。教学以蒙汉语文为主。
    民国十二年(1923)六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开设国语,算术、公民、社会、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用艺术、音乐、体育等科。八月,养正学校的学生仁钦好日老(赵连科)、拉喜德力格(王世杰)、拉喜僧格(王世济)、玛哈希里(赵文儒)以及绥东县属奈曼旗的学生王稼绿、陈树堂、鲍庆章、包杭等8名有识之士离开家乡到北平求学。赵连科、王世杰、王世济、赵文儒、陈树堂、包杭入北平蒙藏专科学校,于1927年(民国十六年)卒业;王稼入北平私立民国大学经济系于1929年(民国十八年)卒业(28岁)。
    民国十四年(1925)热河省公署以教育厅长边度春3174号令发布《热河实行新学制标准》。规定旧制国民学校连同高级小学校一律改为初级小学。
    民国十七年(1928)三月赵连科任养正学校校长,王世济任教员。
    民国十九年(1930)根据南京政府教育部通令,养正学校定为旗立小学。经费由旗公署于全旗公产、公款项下指拨专款,不得随意减少及移作他用。
    民国二十年(1931)五月二十五日根据《内蒙地方教育建设草案》成立卓索图盟锡勒图库伦旗教育行政委员会。呈报组织名单,并报《组织章程》(15条)。
    民国二十二年(1933)王稼禄从关帝庙小学调来养正学校教汉文。此前,养正学校已办得较有生气,声誉日高。就读得学生不仅有库伦街的汉族学生杨俊等,而且有来自新苏鲁克及奈曼旗的插班学生哈登旺布、王宝山、王宝江、李良臣、宝永全等。
    伪满大同二年(1933)日军进击热河,取道占领库伦旗。同年3月旗内官学皆改成国民学校。康德元年(1934)在原库伦旗养正学校的校址上成立旗立皂户沁国民优级学校。
——————————

王怀谦,字益三,回族,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库伦镇。民国初年毕业于关帝庙两级小学,后留校任教。长期在小库伦地区任教,是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1947年8月逝世,终年五十二岁。

阿其拉图,汉名赵凤鸣,蒙古族,1891年生于新苏鲁克固尔班白屯,沈阳蒙汉学堂(贵胄学堂)毕业,1923年聘请他来到旗立养正学校当第二任校长,他上任后选用《三民主义》新课本,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1927年辞职,1955年逝世,终年65岁。


四、南北喀尔喀两旗的书塾与学堂
(一)王府家塾
    这里所说的王府家塾只限于南北喀尔喀旗两个王府。而锡勒图库伦王府因是不娶妻生子的喇嘛为王,所以不设家塾。
    南喀尔喀旗王府(唐古特)从1662年(康熙元年)1世巴勒布冰图台吉被清廷诏附土默特牧(后封多罗贝勒)即开始设王府家(蒙文)。至11世达克丹彭苏克止,其二世索诺木(康熙7-31年)、3世罗布藏丹巴(康熙31-61年)、4世班弟林沁(康熙61年一乾隆22年)、6世衮布多尔济(乾隆22年一嘉庆5年)、6世达什布木济那(嘉庆5-11年)、7世伊什拉克巴(嘉庆11年一道光10年)、8世旺楚克拉布坦(道光10年一咸丰二年)、9世布彦巴达尔呼(成丰2年一同治5年)、10世贡桑珠尔莫特(同治5年一光绪28年)少年时均受过王府家塾教育。但因年代久远,又无确切记载,只凭其后代记忆,传语证实其有。最后3世由于开始兼学汉文及《四书》《五经》,学识渊博,能力较强。9世布彦巴达尔呼当过卓索图盟盟长帮办(同治五年七月)、赏挑御前行走(四年二月);10世贡桑珠尔奠特于光绪二十四年五月补援卓索图盟盟长;11世达克丹彭苏克于民国十八年任盟长兼保安长官。1752年(乾隆十七年)曾议准“八旗未及岁之世爵,于两翼各设官学二所,派一、二品大臣专管教训,设教习国语骑射之人。凡世爵十岁以上均送官学。教习三年,期满请简王公大臣考试。以及岁之国语骑射分别等第:列为一等者引见或在部行走,或列为侍卫;二等者在该旗印房学习行走;三等者留学教导。倘仍无造就之机,即行革退,将世爵于应袭人员内分别承袭”。参照此条,南喀尔喀4世班弟林沁多罗贝勒将王府家塾增设国语、骑射两门及卒业考试一项。由一名协理过问教习与学务。1886年(光绪十二年)唐古特喀尔喀王府家塾正式加设汉文。聘请土默特左旗布日诺巴达拉为塾师兼印房先生。塾生4人,除末代王爷达克丹彭苏克外,还有王府亲戚子弟2人,陪读奴隶(克星阁的叔父)1人(克星阁,解放前后任库伦小学教员、校长,1965年病逝)。布先生在这所王府家塾教书15年,末代王爷的长子、长女均受教于布先生。1928年(民国十七年)南喀尔略王府家塾有塾师1人,塾生6人(王子、王女各2,王亲子弟1,陪学奴隶1)。陪学奴隶达呼拉,现年69岁,海力束台人。
    北喀尔喀(左翼)王府家塾基本上同于南喀尔喀。但由1664年(康熙三年)1世衮布伊尔登诏封多罗贝勒始,多经战乱、天灾,无暇顾及塾务。2世罗布藏(康熙21一46年)、3世准对(康熙46-58年)、4世噶勒桑(康熙58年一乾隆4年)皆被清延征调剿击噶尔丹。雍正元年(1723)所属歉收,靠清廷赈济,雍正九年(1731)所部移住克鲁伦河,乾隆初撤回。8世沙克都尔扎布(嘉庆20年一道光10年)经内部纷争遇害。9世巴彦巴图尔(道光10年一同治九年)、10世堆故尔苏隆(同治九年一光绪十六年)为海防筹办战务,剿击太平军皆征其兵。只有5世阿裕尔(乾隆24年一嘉庆元年)、6世那木尔来扎布(嘉庆1一20年)(7世班咱什哩于嘉庆20年袭职,是年卒)、11世布林曼都呼(光绪16一23年)、12世鲁勒木色楞(光绪23年﹣民国35年)的王府家塾续办时间较长。尤其是阿裕尔系4世噶勒桑的三子,在王府中认真攻读,进谒较深,曾出任昭乌达盟盟长。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2世鲁勒木色楞读完王府家塾,袭职多罗贝勒,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蒙恩赏挑御前行走。但此后这个王府门弟破落。又因他张老耳聋,就请吴占整(树林子人)为王府家塾塾师兼印房先生,教他的唯一女并兼办府务(通过写学与王爷对话)。
(二)村屯书塾
    1892年(光绪十八年)卧力吐(今格尔林苏木)兴办汉文书塾。塾师要拱儒;塾生有蒋义禄、姜绍儒等20余人(姜洪儒生于1867年,即咸丰三年,曾在查千朝老村李万邦先生的私塾就学)。这所书塾一直续办至1929年(民国十八年)。现年71岁的蒋秀(卧力吐人)曾在此受启蒙教育。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下库力吐(格尔林苏木)创办蒙汉文书塾。布日诺巴达拉离开唐古特喀尔喀王府到此任塾师。学生有克星阁等10余人。学习蒙古文字、蒙汉文《三字经》《名贤集》等书。布在这里教书10年。
    1911年(宣统三年)海力束台屯德聚永商号院内设蒙汉文书塾。塾师戴廷伦,学生近20人。克星阁此时在王府应差,有机会来此学一些文化知识。
    此外,设村屯汉文书塾的还有北喀尔喀旗树林子书塾(章姓为塾师)、大坝书塾(冯姓、薛姓为塾师)、王官营子书塾(张姓为塾师)、哈海沟书塾(梁姓为塾师)等。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春投笔从戎的王维宗脱离吉林军到他四海(今三道乡洼)创办新式汉文书塾。塾生20余人。除读经、写字外,教学自编的国语、算术教材及新式诗词、歌曲、体育等课,深受家长与纳生欢迎,因而著名一时。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张凌云在南城子自办书塾(今水泉乡),塾生35人;孙九德在白塔子村(扣河子镇)创办新式书塾,塾生32人;郑德芳在苇子沟村(平安乡)创办新式书塾,塾生32人;姜喜在韩家杖子村(平安乡)创办书塾,塾生12人。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董文中在卧力吐书塾任塾师,塾生30余人。上述书塾直至1947年土改为止。
(三)蒙汉学堂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农历八月初一日唐古特喀尔喀旗捐办蒙古官学堂及蒙汉小学堂分别成立。校址在王府所在地海力束台。据清廷理藩部次年咨称“《奏定章程》惟添设蒙文一科,经费皆竭力筹措足敷。卓索图(盟)哈拉哈(即喀尔喀)王旗捐办学党,承经热河都统奏准。该蒙旗事同一律,据提学使张鹤令详情,援案办理。查蒙民夙称锢蔽,该台吉等热心兴学,以开风气之先,自应奖进成劳,以昭激劝。仰恳天恩俯准,将该王旗所设蒙古官学堂及蒙汉小学堂毕业学生悉照《钦定学堂章程》给予出身,一体升学,并请伤部立案施行”。
    按《蒙学堂章程》(光绪三十年二月、三十一年九月制定)该二学堂学制均为4年。所开蒙学功课:第一年为修身、字课、习字(书法)、读经(《孝经》《论语》)、史学(历代国号、帝王世系)、满蒙文(字头)、体操。第二年仍为7门功课,但史学改为舆地(洲岛方位、各洲国名)。第三年加学算学(数目之名),共为8门功课;读经为《孟子》。第四年9门功课:史学、舆地两门齐开,算学为加减法;读经为《大学》《中庸》。
    经费:按度支部经上批准于光绪三十三年结算,仅这一年就归化城土默特旗蒙小学堂拨发津贴银九百三十四两二钱八分四厘(分蒙小学堂经费津贴四百两,提补修军器项下制钱六百千),发给过蒙小学堂监督、司事、满蒙汉教习并学生。据此,本年度支部当拨给土默特附旗(即唐特古喀尔喀)蒙古官学堂及蒙汉小学堂经费津贴银各400两,其余由王府别款项下提移。
    至于这两所小学堂的教习、学生若干,究系何人,办了几届?因无生人,又无较多资料可凭,不能尽述。但据《小学堂章程》(附《学堂办理规划》)载:应有总理(校长)1人,付办(付校长)1一2人,教习(教师)若干人,文案、收支、宿舍监督各1人。儿童10岁入小学堂,13岁修业合格入高小学堂(不超过20岁者)。亦有考试、放假(万寿节、千秋节、孔夫子生日等)、奖励、休退学等规章制度。春季始业:每年正月二十日开学至小暑散学为第一期;立秋后六天开学至十二月十五日散学为第二学期。
    据《蒙藏委员会职员录》(民国三十七年)载:载土默特附旗海力束台蒙古官学堂及蒙汉小学堂读书的学生多任参与国事:克兴额为聘派顾问,韩育廷为驻卓索图盟协赞专员,吴鲁希叶勒图为驻昭乌达盟协赞专员,卜文林为蒙古各盟旗联合驻京办事处副主任。以上均为卓索图盟土默特人。
    1910年(宣统二年)喀尔喀左翼旗(今库伦旗六家子镇树林子村南)札萨克多罗贝勒鲁勒木色冷呈报清廷:“本旗向无学堂。现设小学堂一所(名诺彦好若小学堂)。教习一员,教授幼童满蒙文字,学生二十余人”。
结语:
    从本文可以看到小库伦地区在清末民初的这段时间里出现了很多的书塾、学堂、学校,足可见其教育之兴盛。这些学校有的是私人办的有的是官办的,其中以官办养正学校最为有名,当今库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既是与这所学校有着一脉的传承。但是这些学校大多是初等教育水平,教学内容大多是《四书》《五经》《百家姓》《孝经》之类,类似于旧时的学堂所教的内容,但也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按照新式学堂的标准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过改进。在经费上也依赖创办者个人的筹集。即使是官办学校经费还是有限,时断时续且学校规模也难以扩大。我们也可以看到喇嘛们开办学校的目的不光是开启民主这一大的目标,也有实际的需求,即清末存在旗县并立的情况,与这些汉族县发生公文往来需要大批蒙汉双语兼通的笔贴式人才。总的来说不管目的是宏大的还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开办学校培养知识人才,对当时的小库伦地区的蒙古族来说都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受教育的机会,有着积极进步的作用。


附录:
清末民初库伦教育略图
 


供稿 ᠡᠷᠳᠡᠨᠢ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