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茂博物馆的游牧文化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形如“Y”字形的木质器具,上面还站立着一片孤零零的羽毛。这块看似不起眼的木头其实是从元代流传下来的,而且是馆内为数不多的二级馆藏文物,它的学名叫做顾姑冠,又有罟姑、固姑、固顾、罟罛、括罟、故姑、囿姑、姑姑、三库勒、古库勒、孛哈、孛黑塔、孛黑塔黑等10多种叫法。

看过纪录片或影视剧的人一定会对蒙古族妇女的头饰有很深刻的印象,那种形如桶装,以红色为基调,镶嵌白银、松石、珊瑚、玛瑙等装饰品的帽饰就是顾姑冠。

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早明确描写顾姑冠的是《蒙古秘史》。《蒙古秘史》中描述“诃额仑夫人(成吉思汗的母亲)生得贤能,抚育其幼子每也,紧系其固姑冠,严束其衣短带,奔波于斡难上下,拾彼杜梨、稠梨,日夜(辛劳)糊其口焉。”在困苦的条件下,妇女外出寻觅食物要带顾姑冠,可见,它是当时普通蒙古妇女必带的头饰。此时的顾姑冠并不太高,装饰性也不是很强,只是普通已婚妇女所戴的帽子。

(图片来源网络)

顾姑冠开始是民间流行的普通妇女日常所戴的防风、保暖的帽子,由于它位于人体的最显眼的部位,最能反映出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因此人们将一些物件装饰在上面,使得它的装饰性增强,高度逐渐增加。随着蒙古势力的增强、地域扩大,贵妇人们对穿着越来越注重,顾姑冠的装饰也越来越华丽,贵族和富裕人家的妇女争相将珍贵的饰物如珍珠、琥珀、宝石、羽毛等装饰于其上,使之逐步演变为蒙古贵族妇女喜爱的冠帽。民间使用的顾姑冠则较简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为轻巧、方便的软帽取代。西辽时期,契丹族、回族以及畏兀儿族的已婚女性也在一些特定场合佩戴顾姑冠,元代末期,顾姑冠的高度逐渐降低,装饰性减弱,佩戴时间也在缩短。

(图片来源网络)

古代顾姑冠的内胎主要用桦树皮缝制而成,桦树皮轻巧,纤维细腻、柔软,树皮剥落成张,易缝合,是当时北方地区制作生活用具的重要材料之一。蒙古族进入中原以后,也用轻巧的竹子等制作内胎。至于外部包裹面料质地的好坏,则与使用人的身份、地位和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当时,贵妇们用“竹篾为骨,销金红罗饰于外”,或“包以红绢金帛”,或“以大红罗幔之”。普通人则只能用青毡、黑布等包裹。

现代顾姑冠的帽子、冠体和冠顶加大部分有些分开制作,也有一些为一个整体,在裁剪和制作上都非常简便,形制与传统顾姑冠基本相同。包裹布料为带有民族图案的织锦缎,图案大都为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

早期顾姑冠具有象征女子贤惠、坚强的含义。还有一点就是,一般是已婚女子才会佩戴,并且蒙古族女子不会在其他男子面前脱下,只有女子的丈夫才能见到女子脱下顾姑冠时的样子。到了后期,顾姑冠更多是作为贵族已婚妇人的配饰,起到体现身份地位的作用。戴顾姑冠是传统礼俗之一,是神圣的,因此外人对它的触摸,尤其是男人对它的触摸,肯定是对戴冠者的一种不敬。

(图片来源网络)

蒙古族性格粗犷而豁达。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草原文化,服饰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蒙古族的服饰风格,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别具一格,非常典型。尤其是头部装饰,非常具有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我国蒙古族对妇女头部装饰非常注重,集全家资财于头部的说法毫不夸张。以一词来形容蒙古族的传统头饰,就是“惊世的豪华”。她们的头饰大多以大、重、繁为美,大圈耳环、大宝石项链等,都显得豪华、大胆、精致、夸张。头饰的纹样、构图及配色,非常别致、张扬、奔放,且充满生气。五颜六色的镶嵌装饰材料,主要以珊瑚、蜜蜡、琥珀、松石和金银为主,用量之多、分量之重、体积之大,常常令人咂舌。一副盛装的蒙古族头饰,轻者有三四斤,重者达十几斤,甚至二十余斤。这样的头饰,一方面反映出这个马上民族的彪悍、勇猛和粗犷,同时,也不失精巧、细腻、深邃和唯美。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族源和文化体系。蒙古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谈到内蒙古,人们就会想起辽阔的大草原、洁白的羊群、飞驰的骏马和嘹亮的歌声。的确,这是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她的形状就像一匹腾飞的骏马,一只展翅的雄鹰。天缘巧合,骏马和雄鹰,正是蒙古族的宠爱和敬拜。蒙古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古朴文明和灿烂文化。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