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胡床

辽代出土文物。喀喇沁旗娄子店乡上烧锅4号墓出土,长方形,长 224厘米、宽125厘米。由床座和床面两部分组成,床座为长方形盒状,高28厘米,略小于床面,四面镶板卯合于云板形木柱上,前沿有锁牙状镶板装饰。


床板以薄木板制成,平整,背面有横梁加固,横铺于床座上,床板四角有角柱。


北壁加一间柱,间柱上部有高32厘米的木质围栏,下部加镶板,各柱柱头均作宝顶状,古朴高雅。


南壁床面中有宽72厘米的出入口,床面四面均有小出沿,四角不用卯钉固定,可以自由挪动,设计别致,制作精巧,保存完整。


同时出土的有木枕2件,扁圆长鼓形,中空,枕面下凹。出土后仍可上床睡眠,高枕无忧,实为我国古代木雕艺术珍品。



      北宋编钟


原存喀喇沁旗公爷府喇嘛庙内,1954年由旗文教科征集送往热河省博物馆,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改由河北省博物馆收藏。

太和·南品声钟原为宋徽朝所铸“大晟”编钟之一。北宋末年,徽宗置政局衰败于不顾,“锐意制作,以示太平。……铸帝鼐、景钟、乐城,赐名“大晟”谓之雅乐,颁之天下,播之教坊。”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徽宗下诏罪已,……罢大晟府,这批乐器在北宋宫廷里停止使用。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虏徽、钦二帝北去,“大晟”乐器同时被劫走。


据《金史·乐志》:“皇统元年(1141年),熙宗加尊号,始就用宋乐,有司以钟磬刻‘晟’字者犯太宗讳,皆以黄纸封之。


大定十四年(1174年),太常始议历代之乐各自为名,今郊庙社稷所用宋乐器犯庙讳,宜皆刮去,更为制名。……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大和。”这就是大和钟的来历。此钟是散失后的北宋编钟的又一传世实物。


辽代木椅


喀喇沁旗楼子店乡上烧锅4号辽墓出土,通高76厘米,椅面四框卯合,前端左、右各出沿5厘米,雕磨,中部为椅面,系用薄木板镶入,前后长 39、左右宽44厘米。


方柱形足,下端雕成卷云状,四足之间以横梁相连加固,椅背略呈弧形,靠背边柱与后两足系一体,倚靠横梁稍内弧,旋雕,制作简素,保存完整,出土后仍可入座。


此为辽代小型低矮“供椅”,与五代、宋时宫廷、农家使用的靠椅、睡椅有别。


辽代棺床

辽代出土文物。喀喇沁旗娄子店乡上烧锅村2号墓出土。根据发掘遗迹,棺床为长方形,长210厘米 宽120厘米通高60厘米,床板之上,东、西、北三面有立柱,立柱之间以围栏相连,栏板下部有挑形镶板,并以间柱加固。


底座为长方形盒状,空底,床板置于棺座之上,可以自由挪动,制作简素、精巧。此类棺床,辽墓中多有发现,整体形制与中五代.宋武木榻相似,正面两侧立柱围栏之间,留有一米左右入床口,床高35厘米,上、下床极为方便,实为北方草原地区之“胡床”。

     辽代八角契丹文镜

1973 年喀喇沁旗永丰乡辽金时期遗址中出土。

镜呈等边八角形,直径14.6厘米,镜钮为圆形。镜背图案明显的区分为边缘、花纹和文字三部分。边缘素面凸起,八角方折。花纹嵌于四方双棱边框与八方单棱边框相切的梯形之中,为二方连续的缠枝卷草。


四个楷书契丹小字对称排列于镜钮四周,边框花纹和文字处在同一平面,采用浅浮雕工艺处理。整个镜背图案犹如天窗,好似藻井,苍穹无垠,四星拱月。


四个契丹小字是为吉祥语,按照右上下左的分行句读,可释意为“寿长福德”,在镜背左下方的侧面,阴刻“宝坻官”三个汉字和一个画押符号。

到目前这种版式的四字铜镜仅在朝鲜出土过一面,收录于《辽陵石刻集录》和《古镜图录》等书中。


契丹文字退出历史舞台已经800年了,史籍所载寥寥无几,明清时期即已无人认识。


        耶律琮墓石雕

辽代文物,位于喀喇沁旗宫营子乡鸽子洞沟,现存有石羊、石虎、文官、武士,分列墓碑两侧,对称排列。


武士4具,通高200厘米,造型大体相同,头戴盔,身穿甲胄,手持长剑,站立守护,体态英武肃穆,神采奕奕。


文吏4具,通高185厘米,造型基本相同,头戴幞头,身穿宽领阔袖长袍,方脸、无须、慈眉善目,拱手而立。


石羊4具,通长120厘米,盘角垂耳,体腴粗壮。石虎4具,通长145厘米,颈部高昂,虎虎生威。这些石雕风格粗犷豪放,雕工刚劲有力,是辽国早中期石雕艺术珍品。


辽代毡车

即契丹族随水草而迁徙时所用的车。按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每年最少有两次逐水草而迁徙,一次在夏初,一次在入冬。


迁入之处按现代称谓分别称作“夏营盘”和“冬营盘”,夏营盘安扎在水草丰美的地方,以繁养牲畜为目的,冬营盘安扎在避御寒冷,冬暖夏凉的地方,以保畜过冬为目的。

迁徙时举家出动,所有家什、用具、毡帐等全部装入毡车,所养牲畜随主人一道迁入新的营盘。路途近者一、二日可达,远者则需行三、五日,且行且歇。


毡车既是迁徙工具,又是宿营毡帐。这种车具有轻便易行、坚实耐用的特点,在辽墓壁画中多见。

喀喇沁旗楼子店上烧锅1号墓,墓室西壁白灰面上保存一幅较完整的游牧迁徙图,幅宽1.65米、高1.1米,画面中部醒目位置绘一毡车,长辕、高轮、粗辐、车顶有一黑色毡蓬,辕端用三足木架支撑停歇。


从总体构图看这幅画描绘的是迁徙途中的情景:车前及左侧各有一马,马后一大猎犬,昂首卷尾,尾随行走,车后拴一牛,牛后有一马,六只羊尾随毡车之后。羊之后为一放牧主人,着短衣、蹬毡靴,手持长鞭作驱赶状,这应当是小户人家的迁徙。



辽 代鞍桥

喀喇沁旗楼子店上烧锅1号墓出土,木雕。前桥桥面略呈半圆形,稍高于后桥,后桥外呈“冖”形,与近代北方草原牧民习用之小尾式鞍桥相似,桥面稍平,肩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拴带口。


两桥外撇呈八字形,侧面成斜弧状,下端断面呈三角形,内侧各有三个斜向穿孔,以固定于鞍上。


前桥宽26.6厘米,后桥宽 32.8厘米,厚5.5 厘米,制作规整。伴出土有木制鞍架、马鞭。桦木弓、箭、箭壶、镞、鸣镝等。


王国维《墨鞑事略笺证》云:(蒙古)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后平,故折旋而膊不伤,镫圆故足中立而不偏,底润故鞭易入缀,蹬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断烂,立马转身至顺。

这就是从东胡——契丹——蒙古鞍鞯装饰工艺基本特征。


  摘录自《喀喇沁文史资料》专辑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