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2017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新发现 课题意识
2017年,在迎接自治区七十年大庆的紧张筹备及喜悦气氛中,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按照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同时在加强课题意识的方面,深入地开展了区域性的调查工作,取得了意外的收获。中蒙联合考古发掘的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荣获国外考古新发现。
一、专项考古项目及自主课题
1.阴山北麓乌兰察布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探索与研究
该课题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组织开展的一项主动性区域文化探索和研究课题。该课题自2010年在化德县发现裕民遗址以来,历经5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逐渐酝酿并开展。裕民遗址经测年距今约8400年,属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一处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该课题的设立旨在探索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面貌及内涵、狩猎文化与农耕文化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史前生计的影响。
本年度主要开展了对化德县东北部地区三个乡镇的区域性考古调查及铜鼎山四麻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本年度的考古调查共发现遗址213处,其中仅裕民文化遗址即68处,仰韶文化遗址51处,龙山文化遗址10处,夏商时期遗址66处,战国时期遗址22处,汉代遗址14处,北魏时期遗址9处,辽金元时期遗址111处。发现较多的裕民文化遗址反映了这一地区应为该文化的中心区。通过对四麻沟遗址的发掘,共发现房址13座(图一)。其中3座为圆形二层台半地穴式,9座为圆角长方形二层台半地穴式(图二)。遗址出土遗物以石器为主,还有陶器和骨器等,主要为夹砂黑褐陶、夹砂黄褐陶和泥质黄褐陶。纹饰有麻点纹、编织纹,还有数量较多的素面。制法为泥片贴筑法。器类较少,有釜、筒形罐、敞口小底罐、片状器、纺轮、饰件等。与裕民遗址相比,该遗址时代偏晚,应属于裕民文化的另一个阶段。
2.河套地区史前聚落与社会研究
图一 化德县四麻沟遗址航片
图二 化德县四麻沟遗址F7
图三 清水河县岔河口遗址仰韶文化G3全景(西-东)
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其中“主要任务·开展考古工作”部分明确要求“持续开展系统性的大遗址考古调查、勘探、测绘、研究工作,强化课题意识、科技意识、保护意识、展示意识,全面掌握列入项目库的大遗址的内涵、范围、布局;有重点地开展系统考古发掘,推进‘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等三项跨区域的综合性考古研究项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河套地区地处中国北方半月形地带的核心区,包括陕、晋、蒙、甘、宁部分地区,是中原地区与北亚草原的连接枢纽,也是亚洲东部版图的地缘中心,因此,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里的生业形态和人类文化因素呈现出多变和多样化的特征。通过几次会议最终决定课题要在完整了解当地长时段文化演变历程的基础之上重点开展龙山时代的文化研究,补充完善仰韶时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框架。
图四 准格尔旗城塔古城航片
内蒙古地区本年度针对该课题重新详细做出了五年规划,旨在通过五年的基础工作,对河套地区内蒙古分区的龙山文化石城进行梳理,并选择一处大型石城进行长期工作。本年度首先对清水河县岔河口仰韶文化环壕遗址持续进行发掘,通过对北部环壕的发掘并对比以往对环壕南门及东门两侧壕沟的发掘情况可知,其宽度及形制结构有所不同,推测环壕并非一次修建而成。从本年度的发掘来看,G3东部与西部结构差异较大且形成明显的夹角,更证明上述推测,故可认为岔河口遗址环壕存在分段修建、最后连接的可能(图三)。此外,通过本年度发掘环壕堆积的初步资料可知,该遗址时间上限可早至仰韶早期,大面积规划、开发、利用应为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时期,至仰韶晚期和阿善三期文化为废弃时间。环壕作为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先民防御与功能划分的能力,环壕内、外社会功能区划分清晰。岔河口聚落以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彰显了其作为中心聚落的象征意义。环壕复杂结构除了本身所固有的防御功能外,可能也与聚落祭祀有关。战国时期先民占据仰韶文化环壕西南部的实例,与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人地分析结果不谋而合,对于资源优势明显、地理位置独特的典型区域,战国时期重复使用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龙山晚期和汉代两个人口增长期。
图五 准格尔旗城塔古城发掘区全景
准格尔旗城塔古城为一座新发现的龙山石城(图四),本年度主要发掘区为古城北部小城的南墙,该段墙体为战国时期扩建部分的一段城垣,为夯土层层垒砌而成,且可见清晰的版筑痕迹。本年度发掘两个马面,揭露部分经钻探及复原呈五边形(图五)。为了解古城的时代与结构,对北部小城的北墙进行了解剖,发现该段墙体内部为石墙,内外两侧为夯筑的土墙,下部石墙建筑方式为龙山时期风格,而战国时期在石墙上端加高,且在石墙内外均夯筑有夯土墙。最终经过调查、测绘、勘探、发掘工作,基本搞清楚了该城的的分布、文化内涵,大致经历了龙山时期的初建,朱开沟及西岔文化时期的延续使用,战国时期较大规模的改建直至最终的废弃。
3.巴彦淖尔市乌拉山区域性考古调查与发掘
(1)乌拉山南麓塔汉其石构墓群
2017年6-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乌拉特前旗文管所联合对乌拉山南麓塔汉其石构墓群进行了试掘,同时对乌拉山南麓石构墓分布做了较为系统的调查。本次发掘,共清理石构墓5座,房址和砖窑各1座。其中3座石构墓(M1、M4、M5)属于青铜时代遗存,其他遗迹年代较晚。
墓葬平面均呈亚腰形(图六),类似于腰鼓,头宽尾窄,墓向为东北-西南向。墓框以较大石块垒砌,内侧填石块,明显隆起于地表;东北头侧栽埋一列片状石板,尤为醒目;尾端西北角、西南角各放置一大石块。墓框的最窄处砌有一道横隔墙,将墓葬分为前、后两部分,因隔墙近于尾部,故尾部大体呈方形。出土有石范、石质穿孔器、石质环状器、铜腰带、铜饰件、铁镞、铁马衔等。
图六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亚腰形石构墓
图七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圆形石构墓
图八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石构墓
此外,对乌拉山南麓石构墓分布情况进行了较系统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乌拉山南麓除南大坝沟外,达日盖沟、乌日图沟、巴润乌布拉格沟等沟口处也发现有石构墓分布。主要形制有亚腰形石构墓、方形石堆墓、圆形石堆墓、圆形石圈墓等。大部分石构墓分布在沟口前洪积滩地上,个别分布在沟口旁侧的二级台地上。
通过试掘、区域调查及以往公布的考古材料分析判断,乌拉山南麓分布的石构墓,其年代从青铜时代晚期一直延续至蒙元时期。亚腰形石构墓以往认为分布在蒙古国中南部地区和内蒙古乌拉特草原,为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特布希文化。塔汉其石构墓群中的亚腰形石构墓形制,基本与特布希文化亚腰形石构墓相似,但墓中砌有隔墙的亚腰形石构墓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图九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长方形石圈墓
乌拉山南麓石构墓的考古试掘和调查,对了解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石构墓葬的年代、分布、形制结构、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对于研究欧亚草原东部地区游牧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不同时期葬俗的变化、农牧交错地带的文化互动等问题,亦具有重要意义。
(2)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石构墓群
2017年6-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拉特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和白彦花嘎查石构墓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试掘。
巴音温都尔嘎查石构墓群调查的区域位于明安川南部乌拉特草原上。此次调查石构墓总计24座,形制有圆形石圈墓、方形石圈墓、长方形石圈墓、圆形石堆墓、长方形石堆墓等,以圆形石构墓为主。其中试掘了3座,无尸骨及器物出土(图七)。
白彦花嘎查石构墓群调查的区域位于乌拉特山北麓的北大坝沟、哈拉汗沟、哈业胡洞、伊浑保力格沟等沟口及其以北的乌拉特草原上。调查石构墓总计200多座,形制有亚腰形石堆墓、长方形石堆墓、方形石堆墓、圆形石堆墓、长方形石圈墓、方形石圈墓、圆形石圈墓、椭圆形石圈墓、半圆形石圈墓、“工”字形石圈墓、长方形石板墓、圆形石板墓等。部分石构墓是两个或多个连在一起;或在墓葬的一角竖立一石块或石板(图八)。试掘了1座长方形石圈墓,无骨架和器物出土(图九)。
此次调查与试掘的额尔登布拉格石构墓群位于乌拉特山北麓及以北的乌拉特草原上,共计220多座,石构墓形制多样,年代跨度较长,从青铜时代晚期一直延续至蒙元时期。此次调查与试掘丰富了乌拉特前旗石构墓的资料,对研究该地区石构墓的性质及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
(3)巴彦淖尔市明安川长城调查
明安川汉长城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东南部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巴彦花嘎查,地处明安川南部,南为乌拉山。长城起点位于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所在地东南14.6千米的乌拉山大坝沟北沟中。沟内的墙体分布于沟东岸,大体呈北偏西行,顺沟谷向明安川延伸,出沟后的墙体作直线分布,转向西北方的乌梁素海行进,在接近现今乌梁素海东岸的4.2千米处消失。其明安川汉长城墙体总长约12千米。此次明安川汉长城的复查新发现了3座烽燧和1座障城。烽燧均分布于长城内侧沿线,因地处较低缓的平地或台地上,整体保存状况较差,相邻烽燧间的距离为4~6千米。烽燧墩台为土石混筑,中间为垫土,四周散落较多的石头。墩台外围有方形围墙。虽因风雨侵蚀、水土流失等因素使障城墙体及相关遗迹均已消失,但地表仍分布有大量西汉时期的陶片、五铢、铜镞等遗物。
为了解明安川汉长城墙体的结构和年代,对长城3段墙体进行了打探沟解剖。通过解剖得知,该段长城墙体由双墙单壕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土墙、壕沟和石墙。土墙为明安川汉长城的主体,由北侧挖壕南侧堆筑而成,墙体由红白粘土夹杂碎石块堆砌;壕沟在土墙与石墙之间,呈锅底状;石墙位于外侧,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砌而成。长城墙体压在早期地层上,与墙体南侧的障城遗址同为西汉时期。
通过此次的调查与试掘,了解和掌握了明安川汉长城的形制结构,为研究西汉长城防御体系提供了宝贵资料。
(4)巴彦淖尔市得令山古城发掘
图一〇 巴彦淖尔市得令山古城发掘区
德令山古城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同和太牧场东南15公里,西北距海流图镇22公里。城址地处罕乌拉山北麓、海流图沟北口处的一座孤山山顶上,海流图河与乌兰额日格音高勒河汇流到古城西墙下的德令山水库。古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形,山上构筑石墙,近平地处则夯筑土墙,周长达5850米。发掘区域集中于古城东半部。清理居住址5座、灰坑1座,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器形多见罐。经探沟解剖东城墙可知,城墙土夯而成,宽2.4米,残高1.4米,夯层厚约10厘米。距墙体外6米处有护城壕,壕沟剖面呈锅底形,上口处宽6米,深0.5米(图一○)。
通过调查与发掘,了解到古城东南1.3公里处为东西横亘的汉代朔方郡长城,古城虽位于汉长城以北,但占据长城外侧孤山,可与汉长城相连发挥防御作用。通过出土陶器上具有匈奴等北方民族的装饰文化特征,如陶罐肩部、腹部多装饰弦纹和波浪纹,罐近底处器壁上有小孔,罐底部有方形戳印等特点,判定其年代应为东汉时期。城内居住址的形制特点具有北方民族军营的特色。由以上内容可知,该古城似属于东汉王朝为降附的南匈奴部落修筑的城邑,起到为东汉王朝保塞的作用。
4.多伦县贵妃墓周边遗址调查与试掘
图一一 多伦县黄土坑基址
另外一项为针对多伦县滦河流域(吐力根河支流)进行的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围绕多伦县小王力沟贵妃墓的发掘而展开。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辽代贵妃墓为中心,对多伦县滦河上游流域约240平方公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区域内河流、湖泊密布,水系发达,宜耕宜牧,遗址众多。考古调查主要沿着这些河流两岸而进行。共发现遗址点81处,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战国时期、辽、金及明清时期遗址和墓葬。距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地1.5公里处调查发现大黑山辽代墓地。墓葬形制为土坑竖穴,仰身直肢葬。出土有龙凤纹铜镜,心形、莲花形、长条形乳钉纹铜带銙,铁马镫等,据判断应属于辽代中晚期的平民墓葬。此外,另一处重要发现为位于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葬东南1.5公里的黄土坑遗址,该遗址面积为15万平方米,地表可辨台基为12处。对该遗址中部靠北的一处台基进行了发掘,发现该基址由一呈“中”字型的夯土基础、台基、回廊及西北、东南踏道组成(图一一)。出土有鸱吻、琉璃瓦、灰陶板瓦、筒瓦、四叶莲花飞鸟纹瓦当、人面纹瓦当等文物百余件。通过对黄土坑遗址与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土遗物及相关史料比照,推测此遗址为一处重要辽代滦河行宫,即辽代夏捺钵之地。该发现在辽代建筑基址考古发掘方面尚属首次,为研究辽代建筑及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信息。
图一二 辽上京宫城内建筑基址总平面图(北-南)
二、配合申遗所做考古发掘工作
1.辽上京宫城遗址发掘
辽上京是辽代城市中营建最早,最为重要的都城。为进一步认识辽上京城址的布局和沿革,促进对遗址的有效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于2017年6月至11月对辽上京宫城内中西部的一号和二号大型建筑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图一二)。
一号建筑基址由夯土台基、慢道、台基上建筑等部分组成。根据层位关系、夯土质地、建筑营建方式和形制结构,以及出土遗物等判断,一号建筑基址先后有四次大规模的营建(JZ1A~JZ1D)。根据层位关系、台基形制结构,以及出土遗物等推定,JZ1D和JZ1C属于辽代;JZ1B和JZ1A属于金代。二号建筑基址位于一号建筑基址北侧,而始建地面较一号建筑基址较低。由夯土台基、慢道、台基上建筑等部分组成,坐北朝南。根据层位关系、夯土质地、建筑营建方式和形制结构,以及出土遗物等判断,二号建筑基址先后有三次大规模的营建(JZ2A~JZ2C)。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JZ2三次大规模营建时间都属于金代。
图一三 二连浩特市伊林驿站发掘全景
通过一号建筑基址的发掘,深化了我们对辽上京皇城轴线和宫城布局复杂性的认识。这是首次在辽上京宫城内全面揭露的大型建筑基址。一号建筑基址位于辽上京皇城东向轴线的最西端,地势最高,保存较好,多次营建。当时周边没有大型建筑,而一号建筑基址应是辽上京宫城内的重要建筑之一。一号建筑基址始建时似为东向建筑;但第二次营建,建筑为坐北朝南,反映出辽上京宫城建筑朝向的复杂性,为研究辽上京宫城布局和沿革提供了重要资料。二号建筑基址的发掘深化了对辽上京遗址历史沿革的认识。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可知,金人占领辽上京后,对一号建筑基址进行了改建,并在其北侧新建了二号建筑基址,坐北朝南。金代始建的二号建筑基址较金代改建的一号建筑基址规模更大,建筑讲究。这反映了金代城市对辽代都城的沿用和变革。此次发掘为研究辽金时期建筑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一号建筑基址(JZ1A)的倒塌堆积保存较好,为研究建筑瓦作提供重要资料。二号建筑基址建于辽代小型建筑之上,规模大,建筑规格高。台基包砖采用磨砖对缝的砌筑工艺,反映了金朝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2.二连浩特市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为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2017年6-9月,由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二连浩特市文化馆和二连浩特市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伊林驿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院落3处,共37间房屋和其他遗迹(图一三)。出土遗物有陶、瓷、铜、骨、木、钱币和较多纸质文物等。陶器有盆、佛像;瓷器有碗、盘、盅、瓶等,器底多见有 “公”、“玉”、“生”、 “元”、“横”、“内府”、“元圣”等文字款识;铜器有扣、发簪、饰件、烟嘴、子弹等,骨器有麻将、牙刷等,木器有骨牌、牌匾等,钱币有 “正隆元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光绪元宝”、“宣统通宝”、“大清铜币”、“中华铜币”、蒙古国钱币、日本昭和十五年钱币,纸质文物有烟盒、画片、日历、报纸等,其中报纸有中文报纸、蒙文报纸、日文报纸及俄文报纸。
通过此次发掘,对伊林驿站遗址的平面布局有了较完整的了解,出土的嘉庆通宝、中华铜币、蒙古国钱币、日本昭和十五年钱币及各种文字的报纸充分说明伊林驿站是万里茶道上一处非常重要的遗址,为下一步伊林驿站遗址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配合基本建设、抢救性发掘项目
本年度基本建设考古项目主要有:配合赤峰林西县东台子水库建设,对淹没区内的野狼沟、樱桃莫河南梁、转山子三处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配合赤峰市至辽宁喀左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对元宝山区高台子山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的发掘;配合鄂尔多斯市高速公路建设进行的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发掘和配合呼和浩特市新机场快速路和城区三环路的建设,对和林格尔县果园遗址、沙梁子古城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1.林西县野狼沟史前文化聚落遗址
因遗址较大,本年度分为三个区进行,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一区位于遗址中部,发现房址14座、灰坑23座、沟1条(图一四)。房址和灰坑分布较有规律,一般在房址周围都有一至两个灰坑。该地点的房址东西成排,南北也基本成排。均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平面呈“凸”字形,面积11-25平方米不等(图一五),方向基本为南向。陶器大多为筒形罐,外壁多有纹饰,口下方饰几组横向细泥条弦纹或凹弦纹,下饰刻划交叉网格纹或按压的波折纹、之字纹等。二区位于遗址北部,发现房址6座、灰坑20座。房址成排分布,均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平面呈“凸”字形,面积12-19平方米不等,方向基本为东南向。陶器以筒形罐、钵为主。筒形罐均为夹砂陶,外壁多饰按压之字纹,底部为编织纹。钵为泥质陶,火候较高。彩陶只有零星发现,属于典型的红山文化。三区位于发掘区南部,发现房址3座、灰坑2座,出土少量陶、石、骨器。该区房址和灰坑保存较差,但形制与一区较为相近,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陶器与一区陶器相类,不同的是素面、坑点纹占有较大比例。
图一四 林西县野狼沟遗址一区发掘全景
图一五 林西县野狼沟遗址一区房址
根据出土遗迹、遗物初步分析,该遗址一区应为西梁文化聚落,二区为红山文化聚落,三区为兴隆洼文化遗存或者略早。该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西梁文化聚落的首次大规模发掘,为了解辽西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2.林西县樱桃莫河南梁红山文化遗址
遗址保存状况较差,地表散布有残碎的陶片、石器等。此次发掘面积900平方米。经发掘该遗址只有3层堆积,出土了陶、石、蚌等各类文物标本。
石制品有磨制、打制石器,器形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杵、石刀、石凿等,制作较精良。陶片主要是夹砂褐陶、泥质褐陶,纹饰有“之”字纹、斜线纹、编织纹、附加堆纹及彩陶等。器形有筒形罐、钵、纺轮等,蚌器仅发现一件蚌刀。从出土遗物来看,该遗址属于红山文化。
3.林西县转山子遗址
遗址总面积9千平方米,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清理房址7座、灰坑10座,出土陶器、石器、蚌器等50余件。
房址均为长方形圆角半地穴式,房内填土堆积中除发现有可以复原的陶器、残石器外,还见有鹿角、兽骨和草木灰等。灰坑分布在房址的周围,分为圆形及不规整圆形两种,以直壁平底为主,灰坑内出土有陶片、残石器、兽骨等。
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主要为陶器,其余为石器,并有少量蚌器,绝大部分出土于房址内。陶器夹砂多为褐陶,泥质陶质地细腻坚硬,彩陶皆为黑彩。夹砂陶器多为筒形罐、陶杯等,纹饰以不同类型的之字纹为主。泥质陶主要为红陶钵、彩陶钵、罐和瓮等。纹饰除素面外,有大量的之字纹、附加堆纹、指甲纹及划纹,部分器底发现有席纹。石器有磨盘、磨棒、饼形器、刀、斧、石球及较多的砍砸器,也有石片、石叶等细石器。蚌饰品较少,但制作精美。发现一件在蚌壳内壁雕刻精美龙纹图案的蚌饰。
转山子遗址与以往发掘的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白音长汗红山文化遗存中的同类器物相近,且时代偏晚。但本遗址也有其自身特点,如根据蚌壳内雕刻的精美龙纹图案、装饰有分段横纵向划纹和假圈足等遗物,初步判定该遗址为红山文化晚期。
4.赤峰市元宝山区高家台子遗址
因遗址地表现已辟为多块梯田,故把遗址划分为四个发掘区。2017年发掘区位于I区和Ⅲ区。两个发掘区共发现房址6座、灰坑81座、墓葬3座、灰沟5条、石墙2道。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动物骨骼等。
图一六 赤峰市元宝山区高家台子房址
房址可分为地面石砌和半地穴式房址两种。半地穴式房址平面呈凸字形,门道朝东南,墙壁及地面经过烘烤(图一六)。灰坑平面形状有圆形、长方形、不规则形等几种,坑壁有直壁、斜壁和袋状。墓葬均为土坑竖穴,仰身直肢葬,未出土随葬品。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陶色不纯正,表里不一,器表多为红褐、灰、黑色,以红褐、灰为主,制法以泥条盘筑为主,部分小型陶器用手捏制而成。陶器种类有罐、尊、鬲、盘、盆、甗、豆等。器表除素面和磨光外,以绳纹最为常见,粗细不等,其次为附加堆纹和篮纹,另外还有少量弦纹、戳印纹及彩绘等。石器可分为打制和磨制两类,主要有铲、斧、刀、杵、磨棒等。骨器均为磨制成形,主要有锥、刀、针、镞等。
高家台子遗址出土的陶罐、鬲、盆、尊等器型、纹饰与赤峰市松山区上机房营子、三座店,红山区二道井子等同期遗址出土的器物相近,故推测高家台子遗址的年代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
5.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
图一七 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航片
为配合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的建设,2017年6-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鄂尔多斯博物馆和准格尔旗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32座(图一七)。其中②层下开口的墓葬5座,③层下开口的27座,这27座墓有三组存在打破关系。东西向墓略多于南北向墓。部分墓葬填土经过夯打,填土中发现有羊头、牛头、狗头等殉牲,但数量不多,一般摆放在墓主足端的填土内,紧靠墓壁。除少数几座墓发现木板朽痕外,余者不见葬具。葬式均为单人葬,头多朝东或南,有的直肢,有的屈肢,人骨保存较差。随葬品多置于墓主头端靠近墓壁处,在陶罐之上或旁侧往往见有整齐的动物骨骼,可能是下葬时摆放的牲肉(图一八)。
随葬陶器组合以瓮、罐、壶、釜等实用器为主。铜器有鼎、盆、扁壶、铃、带钩、锥、环、印章等,另发现半两钱4枚、小铜钱1枚。铁器多已锈蚀,可辨器形不多,有双耳釜、带钩、环、勺、削等。骨器较少见,有骨梳、长条形穿孔骨片、长方形骨牌等。此外,还普遍见有红色漆皮,均已腐蚀严重,器形难辨;另有少量的银环、银耳饰、玉环、石环、玛瑙环、玛瑙珠、料珠等。
图一八 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M22全景
墓地的年代应在战国晚期秦昭襄王修筑长城之后至汉武帝以前。该墓地出土的罐、釜与侯马乔村墓地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墓葬、陇县店子秦代墓葬的随葬陶器相近,但不见关中秦墓常见的蒜头壶。由此可见,这批墓葬的主体属于秦文化,但与典型秦文化仍存在一些差别。
6.和林格尔县果园遗址
201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对果园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钻探,确认遗址分布范围东西约820米,南北约550米,面积不少于30万平方米。其中遗址核心区约4.4万平方米。2017年7—10月,对果园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此次发掘在遗址核心区和边缘各设一个发掘区,即东区和西区,发掘面积875平方米。本次发掘出土的主要遗迹、遗物均出自东区。遗迹包括窖穴2座,灰坑24座,以及受严重扰动的瓮棺葬1座。
出土遗物以泥质灰陶生活用具为主,包括绳纹陶器和素面陶器两类。可辨器型包括量、豆、罐、甑、碗、纺轮等。值得一提的是,出土较多的锥体红陶器和磨制圆形陶片,系用绳纹灰陶片加工磨制而成,直径1-5厘米不等,多数磨制极规整。此外,还出土三翼青铜镞2件,铜印1件,以及少量锈蚀严重的铁器及零星动物骨骼。
根据绳纹陶罐、陶量、陶豆、铜镞、铜印等出土遗物,推测果园遗址应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一处以中原移民为主体居民的村落遗址。
7.和林格尔沙梁子古城考古发掘
沙梁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小黑河镇沙梁子村西北,2017年8-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对沙梁子古城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该古城曾因农田整平土地对城址堆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总体来看,该城保存状况尚好,残存的南北城墙还依稀可见。本次发掘地点选择在城址的西北方,分南、北两个发掘区,总发掘面积200㎡。其中北区探方地层较厚,最厚处超过2米,可分为6层。该区共清理灰坑19个、火塘3个,这些遗迹的形状大多不规则。各类堆积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南区与北区相比,分为5层,该区共清理灰坑3个、灰沟1条以及火塘11个。火塘分布十分密集,开口于同一层下的火塘呈有规律的线状分布。在灰沟内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动物骨架。该区发掘出土的遗物类型与北区相似,但数量相对较少。
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有大量的陶、石、铜、铁、骨器和漆器,还包含有贝壳及大量动物骨骼等。陶器主要有罐、碗、钵、盆、盘、甑、瓮等,还见有珠、棋、纺轮、饼、支架等陶制品和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陶器多为轮制,以泥质灰陶为主,质地较为致密坚硬,此外还有少量黑陶、泥质红陶、夹蚌陶和夹砂陶。其中夹砂红陶质地非常疏松。纹饰有网纹、布纹、条纹、绳纹、附加堆纹等,还有少量具有匈奴文化风格的泥条贴附水波纹。石器数量较少,有镞、刮削器、石片等;铜器有印、镞、弩机、钱币、铃以及吊坠等。铁制品数量较多,但均锈蚀非常严重,还见有骨制品、牙制品和漆器等。动物骨骼初步可鉴定有马、牛、羊、狗、兔以及鼠类和鸟类。
从出土陶器的风格以及钱币、铜印等其他遗物判断,沙梁子古城的时代主要集中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属于汉代城址。
四、对外合作项目
2017年7-10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继续开展“蒙古国境内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与发掘研究”合作项目。本年度对蒙古国后杭爱省乌贵诺尔苏木和日门塔拉遗址进行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同时,对后杭爱、前杭爱、中戈壁、布尔干、巴彦洪格尔、肯特、东方等省区的鄂尔浑河中游、塔米尔河下游、翁金河中下游、土拉河中游、克鲁伦河等沿河流域的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
图一九 和日门塔拉中城中心大夯土台基(上为北)
1.和日门塔拉三连城第四次考古发掘
本年度对中城中心台基、红土踏道以及与其相连的小土台进行了发掘。中城中心土台整体呈覆斗形,顶部平整,东西两侧有踏道,其中西踏道为斜坡形。土台为红土夯筑,平面为正方形。在土台边缘发现大型柱洞,围绕土台一周有36个,间距约3米,底部有垫柱石。大柱洞外围还有一些小柱洞,推测为版筑土台时固定挡板的木柱。由于发掘时间所限,顶部大部分区域没有发掘,试掘点也没有发现新的柱网结构,但不排除在夯土台顶部摆放扁平石块立柱的可能性。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该台基可能存在100个大型柱子组成的柱网结构,或为面阔九间、进深九间的礼制性建筑台基。中心夯土台的东侧有一与其相连的长方形小台基,该台基夯筑而成,顶面因自然原因而呈西高东低的斜坡形。长方形台基的南侧有一条向南延伸的红土踏道,踏道的西部边缘也与中心夯土台相连,由北向南逐渐变低。这条踏道两侧也有直径约20厘米的小柱洞,推测为夯土挡板柱或廊庑柱的柱洞。踏道的南端也有一个长方形夯土台基。该夯土台基的边缘外侧也发现很多小柱洞,推测为夯土挡板柱的柱洞(图一九)。发掘过程中未见任何遗物,仅在地表采集到若干陶片,根据陶质和纹饰风格来看,均属于匈奴时期。
通过地层学、类型学和碳十四测年,判定和日门塔拉城址的年代为匈奴时期。由于中城中心台基尚未全部揭露,其完整结构和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确认。结合文献记载,初步推测该城址是与匈奴祭祀有关的礼制性建筑。
2.考古调查
本年度的调查工作主要有六个区域。在塔米尔河下游和日门塔拉城址的周边区域、鄂尔浑河中游的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和前杭爱省哈剌和林苏木之间、图拉河流域、克鲁伦河流域和巴彦洪格尔省拜德拉格河及前杭爱省地区,发现青铜时代、匈奴、柔然、突厥、回鹘、辽代、蒙元时期的岩画、赫列克苏尔、石板墓、石人、城址及墓园等200余处遗存。此外,重点调查了“燕然山铭”摩崖石刻。铭文字幅宽1.3,高1米,下方有一处较平坦的台地,铭文底边距离台地高约3米。这处铭文堪称2017年匈奴考古学的重大发现,对研究汉匈关系史,匈奴的历史地理等学术课题具有重大意义。关于沙立楞高勒巴拉嘎斯古城,以往学者推测可能是匈奴或回纥城址,经过此次调查,采集到了辽代的篦点纹陶片和黑釉瓷片,首次确认该城为辽代的边防城址。
本年度的调查工作涉及区域非常广阔,遗址类型丰富,时代跨度较大,收获颇丰。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和日门塔拉城址周边区域内遗迹的分布概况及规律,为今后在该区域内开展考古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在鄂尔浑河流域、克鲁伦河流域的调查,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一些遗址为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回纥、契丹、蒙元考古具有重要的价值。燕然山铭摩崖石刻为今年蒙古国历史考古研究领域中的重大发现,在中蒙两国引起了非常强烈的社会反响,此次调查已初步掌握了燕然山铭摩崖石刻的环境及基本保存情况,下一年度将对该地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
资料整理:党 郁
转载自 《草原文物》 2018年第1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