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站图片由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周剑锋老师签约拍摄。同时欢迎匠人及企业各种方式的合作,请与本站联系。本站致力于弘扬古蒙文化,欢迎转载。
朋友到内蒙古办事,回程的行囊中的一把装饰品弯刀被拦在了火车站外,结果他跟安检争执起来,面红耳赤地说自己好不容易求到一把蒙古刀,是要带回去送给喜欢收藏的老友的,我看了看他所谓的蒙古刀,毫不犹豫的把刀递给了工作人员,强行把他努力挣脱的他推进上了列车,最后以免他再继续丢人,心思缜密的我狠狠地补上了一脚把他踹进上了回家的列车。
图01 蒙古刀刀鞘
本想拍张蒙古刀的照片,结果走遍了呼和浩特的各种旅游纪念品和古玩市场一无所获,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了蒙族朋友苏赫巴鲁,除了身材健硕如其名外,更多的让人感到一种亲和。在蒙餐店小酌一番是跟蒙族人交往必有的礼仪,苏赫巴鲁家传承着世代为蒙古王爷锻造佩刀的手艺,只是从近两代开始离开牧区到城市谋生,他知道我在寻找蒙古刀后,并没有我想得那么激动,只是很热情地让我有机会去内蒙东部去他祖父那里看看并告诉了我抵达的路线,临别时我问了一个现在看来愚蠢至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他没有继续制刀,他微笑了一下说如果我真的心诚去找他祖父,我就明白了。
图02 火镰,用于携带火石及生火使用
次日,联系了些准备去东部办事的朋友,带着苏赫巴鲁委托的包裹上路,路上我跟同行的蒙古族朋友说起来我所见过的蒙古刀,他们都很惊讶,让我一定转发些照片给他们,如果可能的话帮他们带一把回来,多少钱他们都愿意买,因为甚至连他们都没见过纯正的蒙古刀。走了几天的路早上换搭了摩托车,路上问了些人,傍晚才到了苏赫巴鲁的家,原以为是顶蒙古包,却已在多年前被苏赫巴鲁的父亲从城里打工挣来的钱换成了砖房,真不知道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草原文化的没落,抑或两者并存。屋外正在挤羊奶的是苏赫巴鲁的祖母高娃老人,我说明来意后便被十分热情的让到了屋里,一碗奶嚼口(酸奶炒米)已经送到了我面前。旧家具中摆放着的电视煞是惹眼,老奶奶的汉语并不利索,我只能是半听半猜,有时候遇到她表达的不了词语她也只能微笑的比比划划,比如我问这附近连个电线杆都没有,电视怎么用啊?她就把我拉到屋外指指门口挂的卫星锅,指指高杆上的风车。我把托付的物品交予老人,老奶奶收在一旁,告诉我苏赫巴鲁的爷爷巴雅尔去给朋友送东西去了,估计晚饭时间就回来了。老奶奶的汉语也是因为经常有旅游景点过来寄宿或收购奶制、肉食,才慢慢会了简单地交流,家里的用品和食品都是用奶肉换来的。果然,我跟老奶奶闲聊了一会儿,几个年轻人各拎着米面跟着一位老爷爷进了院子,老奶奶马上拎着奶酒壶迎了出去,分别给各位年轻人倒了奶酒,喝罢寒暄几句各自散去。老爷爷进了门便用右手把帽子摘到身前,微微一欠身,跟我行了个礼示意,弄得我倒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答礼。原来巴雅尔爷爷一大早便去给朋友送一件定制的铁器,那些米面便是酬金,在这个地方易物比换货币来得直接,因为拿着钱要走很远才能买到东西,看着眼前的两位老人,让我惊讶,他们与环境形成了和谐的生态系统,放牧,食肉,制皮,用奶、肉换米面和生活必须品。正想着,巴雅尔老人已经开始杀羊了,果然,那是一把我曾经看到过的蒙古刀,我便趁机在老奶奶的陪同下跟老人聊了起来。
图03 蒙古刀拆解,含刀鞘、长刀,短刀,筷子、腰牌及火镰
“你知道这刀上的血槽是做什么用的吗?”老人杀完羊,把刀面在鞋底上蹬了蹬。
“应该是在宰杀的时候减少血液的黏度和张力在刀的接触面产生的负压,让刀便于拔出”说完我后悔了。
图04 蒙古刀拆解,该套刀入鞘后长约60厘米
巴雅尔老人惊讶了一下,微笑了一下点了点头。“你前面说的我听不懂,后面说的对了”。说完把刀递给了我,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微微弯了下腰双手接过了刀,蒙古族是一个注重跟草原保持和谐的民族,征战的战刀早已淡去,传承未变的蒙古刀其实看上去并不凶悍,“佩刀自用”也是蒙古族的基本准则,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身份的象征。在我眼前的,正是我曾经看过的样式。说来也是,各种奇葩臆造的工艺品摆在了外地人的厅堂,想想都是件尴尬而且诡异的事情。
图05 蒙古刀拆解,含刀鞘、长刀,短刀,筷子、腰牌及火镰
如果你也亲眼见过蒙古牧民的生活,你会为此而惊叹,一把蒙古刀,刀鞘插着筷子挂着火镰,一盏银碗,别着烟袋挎着酒壶就出门放牧去了。如果去拜访朋友,进门一行礼,从怀里掏出银碗,双手恭敬地捧上,接过奶酒饮罢,拿出自己的佩刀剃肉,不用嘴啃,所以才称为手把肉,既卫生又体现草原上人与人独立和谐的状态,饭罢,收好刀筷,把银碗在自己的膝盖上一转,擦干净内壁放入怀中跨马扬鞭而去,潇洒至极。那是我第一次见此情景,也是好奇,我以为马战的时候蒙古刀是弯刀,便于以肩做轴,自上而下时的挥舞,随行喜欢研究冷兵器的朋友跟我解释,战刀是弯刀应该没错,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直刀便于插在靴子里及佩戴在腰间,他们无论割绳、宰羊、吃肉都用自己的这把刀,既是生产工具,又是生活日用品,只是大家一说起蒙古族,就要提到成吉思汗,然后提到征服欧亚,然后就想到战刀,然而战争只是一时,祥和才是一世。
图06 蒙古刀刀鞘特写
在屋里正聊着,老奶奶端着羊肉上来了,我知道蒙古人在正餐前一定会有庄严的仪式,巴雅尔老人从身后的红漆柜子中取出一个红布包裹,慢慢的展开,珊瑚、银质……
我尽量保持淡定,看着老人把刀双手捧起,把刀从刀鞘中抽出,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刀上,而忘了看他进行切羊背的仪式。高娃老人把羊尾油双手捧给了我,我知道这是草原上的最高礼遇,被当做贵客我确实不敢当。看着我依然盯着那把蒙古刀,巴雅尔老人笑了。
图07 小型蒙古刀特写,入鞘全长约40厘米
“这是旧时王爷才能有的刀。”老人有些得意地笑了。
果然是给王爷御制的工匠,这一趟找对人了,但,没想到,王爷的刀如此奢华。老人双手把刀交到我手中,刀鞘通身银质,嵌的满是珊瑚和绿松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它的价格在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蒙古刀都是由精钢打制,钢火一定要好,刀锋一定要利,你刚才说得没错,刀上的血槽自然也是在宰牲时为避免体内的气压而设计成宽槽。刀柄和刀鞘也是极其讲究的,反应佩戴者的社会地位,本来这把刀上是象牙筷子,但是太珍贵,我就让毕力格用驼骨给我做了一双,然后他重新做了银饰,这上面的勃勒(银制有花纹的圆形饰件,中间嵌有珊瑚珠)也是前几年他给重做的。”老人将刀收回刀鞘,很爱惜的擦了擦,一言不发,似乎陷入了回忆中。
图08 蒙古刀刀身及腰牌特写
“为什么蒙古人这么喜欢珊瑚呢?”我的话打断了老人的沉思。
“珊瑚是长在海里的,而我们蒙古人称的海子其实是水潭”老人擦拭珊瑚的样子安静得像个孩子,他顿了顿继续说“你知道吗?那个时候,克什米尔、亚美尼亚、俄罗斯、尼泊尔的商人来到草原,把这些美丽的精灵带到蒙古人的面前,我们的祖先为这些鲜艳的颜色倾倒,我们的蒙古袍用代表蓝天的蓝色,代表草原的绿色做成,长生天让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红太阳,无论配在衣服还是银饰上,它都是那么美,他也是一种生命,是精灵,”他似乎有些激动,指着刀鞘上的一颗珊瑚珠给我看。
“当年,这样的一颗珠子可以换草原上的一头牛羊,所以牧民拥有不起,只有贵族们才能享有”。
我看了看这把王爷的刀,似乎看到了一大片羊群,确实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图09 蒙古刀刀身特写(油渍是使用痕迹)
“本来这只是一把普通的佩刀,但我们家世代给王爷做刀,每年王爷都会有赏赐,所以每到过年,我们便会卖两只羊去换些珊瑚和银子,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能攒成这样一把刀,平时都不舍得用,只有在贵客登门时才用来当礼器”。巴雅尔老人把刀再次放到我身边示意我随意欣赏。
高娃老人把我捎来的包裹抱出来,慢慢打开,原来立面是两套新蒙古袍,她把手很认真的清洗了一遍,把衣服捧到背后的红柜子后才跟我说,孩子们已经不再放牧了,稍微长大一点便走出去谋生路了,所以草原上留下的老人越来越多,刚才过来送粮面的小伙子也都是附近景区靠表演节目谋生的,旅游淡季的时候,有的出去继续打工有的留下来给景区养马驯马,传统工艺的生产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做了,蒙古刀便是其一,管制刀具的禁令让刀具无法带出草原,用料讲究,用时很长才能打造的刀具无法换取生活必需品于是为了生活,还好几代人几百年的手艺口碑在外,巴雅尔老人只能靠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打造一些铁器农具过活,今天便是去给300里外送货去了,因为年迈已经不能从容上下马背,所以只能靠景区的摩托车小伙往返捎送。手艺无人继承,自然想买到真正蒙古刀的人也就没了货源。
“所以苏赫巴鲁要跟着他父亲去城里打工的时候,我和他爷爷都很赞成,毕竟孩子是要接触外面的世界的,我们不能让他们留在这里。”
图10 蒙古刀刀鞘银质野兽挂扣特写
我突然想起来苏赫巴鲁还给了我一段视频让我捎给老人,我听不懂蒙语,但我能看到两位老人的眼泪,能看到那饱经风霜的手擦过脸颊,那是一种思念,那是一种饱含着幸福的无奈。
夜深了,草原的风在屋外肆虐的刮着,我陪巴雅尔老人喝着酒,聊着蒙古刀,他拿出来另外的两把更加贵重的王爷刀,镶嵌更加奢华精巧,完全是两件艺术品。
“我不知道能不能把手艺传给孙子了,但是这三把蒙古刀留给他,他可以给他的儿孙看,曾经他爷爷的爷爷以及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是王族御用的刀匠”他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用没擦药的左手擦了一下眼角“我又想念我的好兄弟毕力格了”。
我没有答话,一方面我不知道老人多次提起的毕力格是谁,另一方面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我的问及令老人更加伤心。
图11 蒙古刀腰牌
“我只是一个做刀的工匠,你知道刀鞘和刀柄上的银子和珊瑚是谁做的吗?”老人带着醉意含糊着蒙语与汉语问我,我大概猜到了他的意思,也猜到了他指的是谁。
“我的老哥哥啊,到了他这一代,只能跟儿子给苏木嘎查里,给人打银饰、嫁妆,在给人送完货,晚上回家的路上被车撞了,半年多来一直躺着……”
第二天,约好的摩托车载着我到了车站,一起来的朋友还有事情没办完,我只能自己先行回去,我也没办法应巴雅尔的请求,把三把蒙古刀带给苏赫巴鲁,因为蒙古刀只属于草原,他是草原人民艺术化的生活必需品,它与生俱来就有着特殊的文化情怀,我不能也不该把刀带给苏赫巴鲁,我应该让苏赫巴鲁在多年后,把蒙古刀和它的情怀带到草原以外。
版权声明: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或找到初始出处,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