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创建在昭乌达草原上的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是延安鲁艺的分支机构,简称“草原鲁艺”。虽然它的办学时间只有短短不到两年,教学成果却十分丰硕,培养了大批的文化干部和艺术人才,成为建国后全国各地文化战线的中坚力量;培训、帮助组建了冀察热辽地区24支部队、地方专业及业余的文艺宣传队、文工团,为冀察热辽地区革命文艺工作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抢救并出版了两部蒙古族民歌集,为蒙古族文化事业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创作了多部配合解放战争及土地改革的节剧目,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用文艺凝聚人心。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草原鲁艺”人艰苦奋斗、热血耕耘,书写了内蒙古草原上的唯一一部红色革命文艺史。

赤峰六道街骡马大车店——冀察热辽鲁艺旧址

1963 年 9 月 9 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见新西兰共产党主席威廉斯时,赵毅敏(中)参加了会见




向北发展,创建鲁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将大批军政干部调往东北开展工作。党中央决定,延安大学和鲁艺迁往东北,到新开辟的东北解放区去办鲁艺,传播革命文艺。响应党中央号召,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分三批奔赴东北开展工作。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处处设卡,迁徙之路充满曲折。一支由周扬带队被困在张家口;一支由吕骥、张庚带队,在苏联红军的大力帮助下进入东北;一支由鲁艺常务副院长赵毅敏带队,被困于热河省,先并入十四军分区的胜利剧社,后在剧社基础上成立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他们中的文艺界知名人士有徐懋庸、安波、海默、严正、杜印、吕西凡、乔振民、莎莱等。

1942 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郭北平 / 画作

1946 年演出的《白毛女》剧照

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边工作边行军,一边辗转于承德、建昌、凌源、林西和赤峰之间与国民党军队不断周旋,一边坚持创作、排练和演出。《白毛女》《兄妹开荒》《大家喜欢》《牛永贵挂彩》都是深受群众喜爱,久演不衰的经典节目。他们创作的大型歌剧《兵》,一经演出就在当地引起轰动,话剧《苦尽甜来》由吕西凡组织林西大营子村的群众排练并演出,大获成功、好评如潮,让文艺之花绽放在塞北草原之上。
1947年6月,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化干部和艺术人才,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决定在文工团的基础上创建“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既“草原鲁艺”,“草原鲁艺”由安波、吕西凡、莎蕻、孙式礼、张友明5位同志负责筹建,时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的赵毅敏担任第一任院长,著名音乐家安波担任秘书长,著名剧作家、诗人骆文担任教务长。“草原鲁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延安鲁艺的光荣传统创办的一所新型艺术院校,这是在党的领导下由革命文艺工作者在内蒙古草原创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自此,草原开启了红色文艺革命新局面,星星之火就此点燃。

1948 年 12 月,冀察热辽鲁艺部分师生,在骆文、程云等领导下,随军进关前夕




困境办学,自力更生

冀察热辽鲁艺最初创办于赤峰六道街骡马大车店,设有戏音系、文学系、美术系,还开设了少艺班和短训班。招收的学员有冀察热辽地区热爱文艺的蒙汉青年,也有从南方国统区来到解放区的记者、作家、教师以及艺术院校的学生等等。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国民党的重重封锁下建立起来的“草原鲁艺”是一所“四无”院校。一无校舍,学校先后办在赤峰六道街骡马大车店、喀喇沁旗新邱陈氏地主庄院、宁城县二龙镇那拉碧流村天主教堂和锦州北大营,均因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鼠疫病毒蔓延而被迫迁移;二无教材,本着“学了就要用,没用的不学”的教学宗旨,从培训学员的实际和学员的各自需要出发,由教师自行编写;三无教具,鲁艺师生自力更生、就地取材亲手制作教具,提倡“做中学,做中教”;四无安定环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草原鲁艺”人需要一边参加战斗,一边上课学习,同时还要坚持艺术创作。在敌机不断的骚扰、轰炸中和缺衣少粮的困苦中,满怀信心和决心的鲁艺师生充分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田野、草地、树林、河边、蒙古包、防空洞和老百姓的炕头上都是他们的课堂。

当年的冀察热辽鲁艺学员

冀察热辽鲁艺学员在宁城县二龙镇那拉碧流村住过的一栋宿舍(原地主王德宝的住房)

“草原鲁艺”不仅通过办学培养了众多专业的文艺人才,还应冀察热辽地区部队和地方文艺团体的要求,帮助他们组建文艺队伍、培训演艺人员。先后有热河文工团、热东文工团、联大文工团、内蒙古自治学院文工团、冀察热辽军区警备团宣传队、昭乌达二十军分区宣传队等24支文工团、宣传队是通过培训并帮助组建的。经过在“草原鲁艺”的学习,这些宣传队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像一颗颗革命文艺的种子,在冀察热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冀察热辽鲁艺建立之前,安波就率领胜利剧社的同志们在工作之余记录了七八十首蒙古族民歌,鲁艺建立后,来自东蒙各地的学员都能哼唱许多流传在当地的民歌,于是安波抓住机会,多处采风,亲自组织搜集、整理、翻译蒙古族民歌,共整理出了200余首民歌,出版了《蒙古民歌集》和《东蒙民歌选》两部民歌集。这其中就有闻名遐迩,直到现在仍被视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世界音乐经典之作的《牧歌》。

安波在昭乌达草原搜集整理并出版的《蒙古民歌集》和《东蒙民歌选》

安波与民间艺人亲切交谈(左一)

安波搜集整理的《牧歌》唱响在昭乌达草原(图为赤峰市老干部局“老年之春”艺术团在演唱《永远的牧歌》)

“草原鲁艺”师生贯彻实施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从小鲁艺到大鲁艺”指示,深入人民群众的斗争与生活,创作出了主题鲜明、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多部作品。辽沈战役锦州之战打响后,“草原鲁艺”师生在全国第一个创作了歌唱英雄董存瑞的东北大鼓《战斗英雄董存瑞》,由赤峰籍蒙古族学员哈珊格日勒唱红了半个中国。经历了土地改革运动,“草原鲁艺”师生创作了大型歌舞剧《翻身秧歌》、少儿歌舞《秋收歌舞》、歌曲《三套黄牛一套马》《新写十字歌》,在冀察热辽地区广泛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把前身胜利剧社包括在内,“草原鲁艺”在昭乌达草原的四年间,共创作歌曲、戏剧、歌舞等各类作品60余部。

1947 年,敖德斯尔在鲁艺短训班学习期间,曾写出了歌词《骑兵之歌》,又创作了全国很有影响的小说《骑兵之歌》

除了坚持办学培养文艺人才、通过文艺演出开展文艺宣传之外,“草原鲁艺”的师生们还与当地群众一起参加土改,发生灾荒时节衣缩食、救济灾民,并开展生产自救。1947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鲁艺师生拿出自己的口粮去支援灾民,还帮老百姓拉犁种地。女同志纺棉花、织布、织毛衣,既是支援前线,也是解决鲁艺生活上的困难。

1947 年,参与抗旱救灾的鲁艺男学员帮助老百姓拉犁种地

鲁艺女学员纺棉线织毛衣支援前线





星火燎原,走向全国

1949年1月,随着天津等地解放,解放区急剧扩大,急需大批文化干部,“草原鲁艺”的教工和学员不断被派赴各地。4月8日,随着形势发展,冀察热辽鲁艺宣布结束,学员提前结业,师生几路大军奔赴全国各地,把“草原鲁艺”的火种播撒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成为建国后各地文化战线的脊梁与骨干,为繁荣新中国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63 年,毛主席接见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少数民族(新疆)班(右二为严正)

1963年,周恩来总理会见以骆文、林林为团长的中国访日艺术团(周总理后站立者为骆文) 

1984年,乌兰夫(前排右三)、习仲勋(前排右二)接见全国史诗工作者代表(后排左四为胡尔查)

徐懋庸在冀察热辽联大演讲

冼星海(右一)与《黄河大合唱》女生部合影(前排左四为莎莱)

除了赵毅敏、徐懋庸、安波、乔振民、骆文、高庄、海默、严正、杜印等知名文艺工作者继续在全国各地的文艺战线上耕耘奉献、发光发热外,学员中也人才辈出,他们继承了“草原鲁艺”的优良传统,在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中大放光彩。学员可平,曾任辽宁省舞蹈家学会主席,为东北秧歌的改革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家范程,辽宁省大型文化期刊《鸭绿江》的主编,培养了众多东北地区文学新人;作家阿·敖德斯尔,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授予的“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诗人巴·布林贝赫,多部论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表,获誉无数,被学术界誉为蒙古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当代蒙古诗学理论的学术领路人;翻译家胡尔查,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内蒙古翻译家协会名誉主席,翻译了以英雄史诗《江格尔》为代表的多部专著,被文化部授予特殊贡献奖……

胡尔查译作新疆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巴·布林贝赫著述的《巴·布林贝赫诗选》《巴·布林贝赫文存》《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


冀察热辽鲁艺办学时间虽然不长,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艰苦创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他们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勇于担当的的红色精神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文艺战线上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社      长   白凤斌

总  编 辑   李凯峰

策      划   吕雪生

编      审   白云玲   王娜

撰      文   李宝祥   孙坤

统      筹   于  静

图片编辑   王  静

审     核    王小捷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