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名字来源于乌裕尔河),有一支鲜为人知的蒙古族后裔,他们的祖先来自遥远的新疆,是被清朝征服的准格尔蒙古族后裔,后被清政府从新疆迁来黑龙江,如今已经二百余年,初来时,成立依克明安旗,1948年旗建制撤销,并入富裕县,从此,这个在历史上存在了191年蒙旗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那里蒙古族群众由于人口较少,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生活中他们却依然顽强的生存在那片土地,并保存了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



富裕县的赛马


依克明安是蒙古语,“依克”为“大”的意思,“明安”是“千”的意思。依克明安是西部卫拉特(也叫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巴桑的姓氏,汉译为“大千户”。清朝时,卫拉特是西部蒙古的总称,由四部蒙古人组成,卫拉特由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组成,号称四卫拉特。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河流域后,由原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成为一部,合起来仍为四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侵扰杀害边疆满蒙各旗乃至各族人民,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稳定,史称“准噶尔之乱”。清政府多次征讨,加上卫拉特上层内部的争权夺位,使整个卫拉特地区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八旗各族人民平定准部


阿卜达什,准噶尔可尔努特台吉,绰罗斯氏。因平定伊犁有功,入觐热河,乾隆皇帝赐宴,赏白金五百,诏归塔密尔游牧。


巴桑,准噶尔依克明安台吉,依克明安氏。因征达瓦齐有功,诏赐冠服、佩饰。入觐热河,赐宴,诏封辅国公,赉白金千五百。”迁到塔密尔游牧。


准格尔之乱,朝廷以巴桑、阿卜达什无叛逆,命定边右副将军车布登扎布,将他们迁徙到呼伦贝尔,巴桑、阿卜达什对呼伦贝尔驻牧地不十分满意,因此,朝廷决定再次迁徙,将他们迁到通肯、乌裕尔河流域。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黑龙江将军派人去呼伦贝尔迎接(因为当时呼伦贝尔隶属黑龙江将军管辖)。当时巴桑率领依和部首先东徙,阿卜达什带领其余三部随后,还有部分留驻呼伦贝尔。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建立依克明安旗,清廷命巴桑、阿卜达什所属部众编为一旗。以巴桑的氏族命其旗,称依克明安旗,归黑龙江将军节制。后来留居呼伦贝尔的也相继而来,但仍有部分留居呼伦贝尔。



乌裕尔河,又称呼裕尔河,发源于小兴安岭


依克明安旗的牧地是清朝朝廷于乾隆年间,巴桑、阿卜达什率领部众来乌裕尔河流域时划定的,钦定的游牧界,当时有法律效能,所以各个部落之间都不能越界游牧,必须在朝廷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轮牧。据《依克明安旗一般状况》记载:“东界自小兴安岭大青山西麓讷漠尔河及乌裕尔河源,延至通肯河西岸;西界自九道沟子一带经宁年站嫩江东岸,延至讷漠尔河入嫩江口处;南界自明水县南,延至林甸县东北边一带;北界以讷漠尔河为界。东西宽约三百五十余里,南北长约三百二十余里。”按照这个范围,当时的依克明安旗,含今黑龙江省的讷河县、德都县南部以及北安县、克东县、克山县、拜泉县、依安县、富裕县的全部和明水县、林甸县北部。依克明安旗东部是讷漠尔河、乌裕尔河两河河源,小兴安岭南端大青山西麓山区和通肯河西岸平原草原区。北部讷漠尔河南岸到乌裕尔河北岸是两河冲积平原,中间为小兴安岭西部边缘丘陵。南部为乌裕尔河南岸、通肯河西岸冲积平原。西部为嫩江东畔、乌裕尔河下游九道沟湿地,是平坦的大草原,最适宜游牧。依克明安旗的额鲁特人,基本都在这一地区内游牧或定居。



富裕县民族风情节暨运动会的少数民族赛马方队


光绪二十四年,依克明安旗放垦后,旗境面积大大缩小。乌裕尔河南至通肯河西畔,讷漠尔河南一直到乌裕尔河北10几里,全部出放,成为农田。到民国十九年时,仅剩旗札萨克贝子府附近周围的弹丸之地。南抵乌裕尔河、北与讷河相邻,东与克山毗连,西与富裕交界。全境既无山岳,又无森林,而是丘陵起伏,仅偏南部有一块草原。只剩下东西狭长百余里,南北宽10里或20里不等的一小块地方。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中期,依克明安旗境内建制变化很大。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境内设拜泉县,与旗分治;1923年(民国十二年)境内设依克明安设治局,1929年(民国十八年)升为依克明安县,与旗分治;同年又设富裕设治局,1933年(大同二年)升为富裕县,与旗分治。


1932年建立满洲国后,依克明安旗札萨克制延续到1935年(康德二年),从1935年2月7日起将依克明安旗改为依克明安旗公署,8月始,旗以下实行努图克、嘎查制。将原来的四个部落为两各努图克。原来的依和部和鄂吉格肆合并称依和努图克,努图克达汪鲁嘎。下辖5各嘎查。有三间房嘎查,嘎查达哈木扎布;后八家子嘎查,嘎查达乃木德;前八家子嘎查,嘎查达哲桑;后七家子嘎查,嘎查达名不详;前七家子嘎查,嘎查达高木伦。特楞古德部归并与杜尔伯特部,称杜尔伯特努图克,努图克达常礼。下辖7各嘎查。有东新屯、西新屯(嘎查达张连和)、长发屯、小泉子(嘎查达普树)、大泉子、吉斯嘎、兴安屯。   

   
乌裕尔河畔


1948年春,嫩江省人民政府撤消依克明安旗的建制,将原依克明安旗的村屯与人口划归富裕县第七区。1950年1月,将原依安县泰富区西部,齐北铁路线以北的富海、富北、富民、兴盛四村划归富裕县,将原依克明安旗东疆的新屯、东新屯、腰新屯、西新屯划归依安县。至此,依克明安旗,从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建旗到1948年撤消,作为旗一级政府,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满洲国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走过了191年的漫长之路后,在地图上消失了。


据统计,依克明安部初建旗时,四部合起来共90余户300余口。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到清末,依克明安旗额鲁特人达180多户1000口人。据1939年统计,依和努图克人口121户,738人,其中男429,女309;杜尔伯特努图克223户,1020人,其中男575,女445。合计344户1758人,其中男1004,女754。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1372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144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2212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2636人。因为蒙古人实行氏族外婚姻制度,依克明安旗的蒙古人的婚配对象就是当时与他们毗连的原驻黑龙江地区的札来特蒙古部和杜尔伯特蒙古部,依据蒙古人的习惯,联姻过程中很多有连带关系的人员随婚姻主体人物流动,也就是说,随着依克明安部额鲁特蒙古人同其他部落蒙古人的联姻,其他部落的蒙古人有到依克明安旗生活的,也有依克明安部的额鲁特蒙古人到其他蒙古部落生活的,因此,后期的依克明安部的蒙古人的人口数中含有其他部落的蒙古人的数目。


目前,富裕县蒙古族共计2000多人,主要聚居于大泉子、小泉子、陈家子、八家子、三间房等村屯。


额鲁特人来乌裕尔河流域时,将固有的西域蒙古乡风民俗全部带至黑龙江。婚丧诞礼,衣食住行均具有额鲁特蒙古的特色。虽经历了二百多个春秋,至今不衰。



富裕县少数民族分布图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