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县6个区取消了数序排列名称,冠以地名或其它名称,即:

一区:改称嘉卜寺区。

二区:改称欣荣区。

三区:改称民盛区。

四区:改称光明区。

五区:改称睦邻区。

六区:改称团结区。

1957年2月,化德县撤销了区建制,改设乡、镇,其中民盛区(原三区)和团结区(原六区)作为派出机构暂保留。嘉卜寺区改名为化德镇,乡、镇名称均为驻地村名称。全县共设一个镇,33个乡,即:

1镇:化德镇

33个乡:和平、建国、光明、白土卜子、德善、刀拉胡洞、白音尔计、公腊胡洞、同乐、二道河、土城子、新社、民乐、欣荣、章木勿素、永胜、白音特拉、民建、德包图、六支箭、黑沙图、建林、勿兰胡洞、十顷地、六十顷、大西沟、大盘沟、裕民、达盖滩、毕力克、七号、丰兆、达拉盖。

1958年2月24日,化德县重新调整区划,撤销了民盛区、团结区的派出机构,撤销了和平、永胜、章木勿素、民乐、民建、公腊胡洞、光明、大西沟、勿兰胡洞、十顷地、毕力克、裕民12个乡的建制。全县合并为1个镇21个乡,即:

1个镇:化德镇

21个乡:建国、白土卜子、德善、刀拉胡洞、白音尔计、同乐、二道河、土城子、新社、欣荣、白音特拉、德包图、六支箭、黑沙图、建林、六十顷、大盘沟、达盖滩、七号、丰兆、达拉盖。

1958年9月,化德县根据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全县22个乡、镇合并组建了7个人民公社。

1、卫星人民公社:由原化德镇、刀拉胡洞乡合并而成,驻地化德镇,次年改称化德镇人民公社。

2、红旗人民公社:由原欣荣乡、德包图乡和白音特拉乡合并而成,驻地欣荣,次年改称欣荣人民公社。

3、东光人民公社:由建国乡、白土卜子乡、土城子乡、新社乡合并而成,驻地南林,次年改称南林人民公社。

4、火炬人民公社:由原白音尔计乡、二道河乡、德善乡、同乐乡合并而成,驻地白音尔计,次年改称白音尔计人民公社。

5、跃光人民公社:由原六支箭乡、建林乡、黑沙图乡合并而成,驻地六支箭,次年改称六支箭人民公社。

6、火箭人民公社:由原大盘沟乡、达盖滩乡,六十顷乡合并而成,驻地大西沟,次年改称大西沟人民公社。

7、东风人民公社:由原七号乡、达拉盖乡、丰兆乡合并而成,驻地七号,次年改称七号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

1960年2月,化德县将原7个人民公社合并成4个人民公社,即:朝阳、七号、六支箭和公腊胡洞。驻地均为与公社名同名村。同年5月,又增设了城关人民公社(驻地县城关)。

1960年6月15日,根据国务院决定,化德县和商都、镶黄旗合并,称商都镶黄旗(同年9月13日,改名镶黄旗,驻地化德县城关)。原化德县所辖的5个人民公社的建制未变。

1961年8月,镶黄旗将原化德境内的5个人民公社调整为7个,增设了白土卜子、六十顷两个人民公社。

1963年6月15日,根据国务院决定,化德县、镶黄旗分设,恢复了化德县建制,属辖未变,即由锡林郭勒盟辖。时化德县辖区仍为原7个人民公社。

1964年9月,化德增设了德善和二道河两个人民公社,属辖未变。

同年12月,化德县又增设了达盖滩,德包图,土城子,白音特拉4个人民公社,全县区划调整为13个人民公社。(驻地均为与公社名同名村)即:城关、朝阳、七号、六支箭、公腊胡洞、白土卜子、六十顷、德善、二道河、达盖滩、德包图、土城子和白音特拉。

1969年11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辖区仍为原13个人民公社。

(未完待续)

来源:化德政研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