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地毯厂回顾
冯春生
最近同学邓福喜送我几件编织地毯的工具,有砍刀、耙子、剪刀,看着这些工具,我就回想起当年杭锦旗地毯厂在锡尼镇曾经的辉煌的而又让人难忘的情景——我没在地毯厂工作过,但我是一个生长在锡尼镇的人,对锡尼镇这个小地方的一些事情还是稍微有所了解的;过去我的大舅(陈锡林)一家人全在地毯厂工作,我对地毯厂还是有一种亲近和不愿割舍的感觉。一天,我专门去了一趟原地毯厂的大院——整个大院早已破烂不堪了,一是地毯厂早已转制倒闭,二是旧城改造,这里也在拆迁范围。原来的地毯厂大院是一个四合大院,大门从西开,紧靠大门的北边是一排办公室,办公室往东就是卫生室、绘图室、洗线、染线车间,过来东边、南边是织毯车间(三间),西边是倒线车间、原料库房、成品库房等。如今东、南、西三面的车间房屋全已拆迁了,只有北面的房屋还在,却是破破烂烂、没门没窗、早已面目全非,让人看了不由的伤感——当年,这里是多么富有生机、红红火火、受人瞩目的地方。我拣了三块当年的木头门牌:财务室、绘图室、会议室。
回家后,我就思谋着写写杭锦旗地毯厂,把这个曾经让人瞩目的历史记录下来。我找到了当年在地毯厂当领导的乔香翠,对她进行了采访;我又联系到了老厂长王振帮(他现在居住在康什巴),让他给我提供点当年的情况,王老欣然答应——我们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厂子虽然没有了,但历史要记住。我又走访了崔建国、康和平等好多的知情人,写了这篇文章。
据《杭锦志》载,杭锦旗地毯加工历史悠久,早在明未清初就有许多民间艺人以织毯为生,其规格为3×3(尺)、3×6(尺)。这说明我们杭锦旗早就有生产地毯的基础和技术。
1958年,杭锦旗国营地毯厂成立,1962年停办,期间共加工仿古地毯1834平方米。我的大舅陈锡林这期间在地毯厂当学徒。
1972年,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在国外很畅销,尤其是我们北方的手工编织地毯很受外国人的喜欢,这年,杭锦旗地毯厂恢复,性质为集体企业,利用原杭锦旗草绳厂的500平米旧厂房当车间,由旗财政投资30000元,在工商银行贷款30000元,做为起动资金。建厂初期,资金少,技术差,对搞出口地毯更是毫无经验,设备方面只有十五副编织机架,一部分倒毛线车车,厂里只能搞编织、倒线,其余工序全部依靠厂外加工。时任杭锦旗二轻局长的郭占财说,地毯厂新上马,生产出口地毯,定货任务确定后,没有资金进原料,没有技术人员,厂房不够用,就找银行贷款。银行满足了贷款,贷款一解决,原料就购进,人员不够,招收临时工,技术人员也通过培训解决了。地毯厂上马,当年加工龙凤、白三蓝图案,90-100道仿古地毯326平方米,通过北京进出口公司销往欧美、日本,当时每平方销价200元,实现总产值60000多元。
1972年建厂时的厂长是姚晨良、副厂长王玲秀,王振帮分管生产。我的大舅陈锡林就在这次建厂时被招录进来,当织毯车间主任。当时从皮革厂抽调技术人员10多名,招收学徒40多人。通过三年的努力,机架增加到25副,工人也有上百人了,厂子里新增加了绘图、平毯等工序,产量增至700多平方米,销售额达150000元左右,上缴税金近万元。
乔香翠是1973年调入地毯厂的,她刚到地毯厂当学徒,每月挣18块钱工资,当时工人的工资全不高,一般学徒工一月工资挣18块钱,要学三年徒才能转正,转正后的工资是一月31.5块钱。她学徒三个月后,厂里就派她到伊盟二轻局学财会,学了三个月回来后,就搞了出纳、统计工作,兼地毯厂的团支部书记。她说她到地毯厂工作时,地毯厂就有100多名职工,当时的车间有织毯子车间(三个)、平剪修车间、染线车间、配线车间、还有一个倒线车间,当时购回的毛线全是一挽一挽的,要用人工将毛线挽子倒开,再绕成毛圪蛋,才能让编织工使用。后来又上了洗毯子车间,洗毯子车间的设备比较贵,先上不起,就将编织好的地毯拉到陕西省的神木地毯厂洗。当时,平地毯、剪地毯、修地毯、洗地毯用的全是神木师傅,因为做这些活的技术含量比较高。
后因地毯出口畅销,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从业人员,到1975年,该厂有职工296人,加工地毯3527平方米,完成总产值42.9万元,实现利润9.2万元。1975年至1977年杭锦旗地毯厂有了很大的发展,机架增到30多副,新开了手工洗毯、剪花、整修做旧等工种。新盖厂房600平米,固定资产发展到近40万元(杭锦旗地毯厂属集体企业,国家不予投资,资产发展全靠企业积累资金)。地毯的生产和出口为社会就业和为国家创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当年地毯厂生产的地毯大部分用来出口,占到百分九十,这里织成成品后,经伊盟外贸销往北京出口公司出口了,花色样式根据合同要求编织。合同要求编织什么花色样式就先由绘图室根据要求绘制成图,后由编织工按图编织地毯,当时绘图室的师傅有付成成、汪红云、高琴、王兰英。海勃湾地毯厂的王金荣在1976年被派到杭锦旗地毯厂学绘图。那时的绘图条件比较简陋,先把北京进出口公司寄来的三吋大小的样板照片按比例手工放大,让师傅检查没有问题后,再用复写纸进行手工复制。样板图形多是花卉和其他对称图案。在按比例放大时,画出来的花瓣、图形大小必须一样,转弯、弧度需要高度精准,虽然绘图纸上有现成的格子,但靠手工绘图,还是有很大难度,一个样板需要好几天才能放大完成。他们就是在下面亮着两盏荧光灯的玻璃板上手工绘制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样。
占百分之十的内销地毯主要销售在当地,当时,地毯属于高档奢侈品,一平方尺地毯几十块钱,一块地毯几百块钱,一般家庭根本买不起地毯,有的人家求人办事用它做高档礼品送人。内销地毯有二蓝地毯、五彩地毯,规格是三六、五六等。
1977年后,出口产品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地毯的行情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坚挺的市场变的疲软,外商对地毯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严格,再加上厂内的管理跟不上,产品质量达不到出口要求,正品率仅为百分之五十,维持到1978年,厂内的产品严重积压,大幅降价,转为内销处理,当年厂子亏损3万多元,拖欠工人工资、烤火费,导致工人不安心工作,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因为生产越多亏损越大,厂子处于半停产状态。
1979年,由吕书田任杭锦旗地毯厂正厂长,副厂长王玲秀、王振帮,新领导班子向旗财政借款2万元,给工人补发了工人工资和烤火费,初步安定了人心。并对厂内各工作工种做了调整,让有技术会管理的的人到各车间负责;为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也进行了改产,杭锦旗地毯厂开始加工琴棋书画、八宝图案,码数90道京式内销地毯。并派各工种人员到外地学习取经,还请回神木地毯厂技师长期驻厂做技术指导,当年就做到了扭亏为盈。1980年开始加工中级地毯,当年加工756平方米,其时,中级地毯在国际市场上走俏,至1983年共加工5614平方米,全部出口。1984年,中级地毯在国际市场行情跌落,该厂又转产仿古波斯图案,最密码数150道汉宫地毯。汉宫地毯图像清晰,色泽鲜明,立体感强,成为杭锦旗的拳头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1981年王振帮任正厂长,王玲秀、夏俊才副厂长,进入了地毯厂的鼎盛时期。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贷款和自筹资金,新上了机器洗毯和较先进的平毯机。当时的工人也增加到400多人,地毯厂的工人大部分是女的,每天一下班,地毯厂门口就会花红柳绿地涌出一片女人来,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个个精神抖擞风韵有佳。当时有人编顺口溜说,杭锦旗马路不平,电灯不明,地毯厂的闺女媳妇成群。
有这么多的工人,还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因为当时地毯厂的领导相当重视产品质量,厂内成立了专职技术小组,全面指导提高产品质量,在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毯质量评比中,杭锦旗的中级地毯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们生产出的地毯赢得了客商的好评,生产任务一再加大,1986年,该厂在神木、东胜、乌海、塔然高勒乡的格点盖、杭六中及锡尼镇两户个体户设立地毯加工点,由厂里派出朱秀琴、穆玉兰师傅进行技术指导,以加工汉宫地毯为主,加工点编织好地毯,经验收合格后,交回厂里,加工点挣加工费。当时塔然高勒格点盖地毯加工点的负责人是邓福喜,有女编织工50多人。
杭锦旗地毯厂生产的150道汉宫地毯选用当地优质土种绵羊毛为原料,配方以秋毛比例不低于百分之三十,3.5支机纺毛线,经纬线使用国产10支、21支一等一级绵纱,纺织而成。该地毯用媒介染料,色泽牢固,以红、黄、蓝、白、绿为主。图案新,做工精细,质地坚韧,看似锦缎,状似浮雕,是誉满全球的名牌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和收藏价值,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汉宫地毯编织工艺为手工打结,图案素材广泛,有各种植物、动物变形纹样,并配有多种几何纹样,花纹密集华丽,装饰趣味浓厚,色彩纹样对比清晰,运用抽纹方法编织,被誉为毯上毯。
100道仿古地毯是中国独有的地毯品种,产品畅销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信誉。杭锦旗仿古地毯采用的主要原料为当地优质绵羊毛,配方合理。编织工艺为手工打结,编织精细,植物染色,以红、黄、蓝、白、绿为主。图案有中国传统民族纹样,如八宝、八仙、琴棋书画、山水人物、四边万字、拐角套龙等对称图形,图案颜色协调,古色古香,产品经化学洗涤,毯面富有弹性,手感柔软,剪花灵活逼真,栩栩如生,成功地保留和再现了中国古老工艺品的特征。
康和平1989年从伊盟财校毕业分配到杭锦旗地毯厂搞会计工作,他说,地毯的制作工艺复杂,而且要求相当高。杭锦旗地毯厂从伊旗毛纺厂买回白毛线,经过染色、绕线、织毯、平货、洗毯、修剪等程序,一块地毯才算初步完成,期间的所有流程都是手工操作。地毯厂的编织女工好几百人,一个个坐在编织车间的地毯架前,经过挂经线、打结、码边、绾边……——地毯架上按规格拴挂好了一根根经线,女工们一手拉住上方的毛线,一手紧握砍刀,在经线上栓绕(打结)一下毛线,用砍刀砍一下,砍断毛线后,再在下一根经线上栓绕(打结)一下毛线,再用砍刀砍一下,直至这一行毛线栓绕完,砍毕,才把纬线从经线中间穿过拉平拉直,再用耙子挨住打平,算是织了一行。经线的后面挂着图纸,女工们要一边看着图纸一边编织,照图用线。一般一个女工一天能织汉宫地毯0.3平方英寸、仿古地毯0.6平方英寸、内销地毯0.9平方英寸,最多的人一天可织地毯1平方英尺,当时有个叫苏四的女工,是编织能手,她一天编织仿古毯就能织1平方英尺(当时生产的地毯主要是出口,任务下来时,全以英寸、英尺为计量单位)。还有越淑霞、马风英、王秀英、张翠芬、任美英等都是编织能手,当时一个女工的一年定额为编织180平方英尺,而她们基本上能达到一年编织400平方英尺。
后期的地毯厂实行计件工资,地毯厂的女工们起早贪黑,一天在织架上工作十几个小时。就这样,地毯厂在当时也是我们杭锦旗大多数妇女同志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再没有别的地方就业,人们当时对职业好坏并不是那么挑剔,能来地毯厂上班,能挣工资,大家感觉到很了不起了,所以我在一开始说,这里曾经是一个受人瞩目的地方。
在1985年至1989年,是杭锦旗地毯厂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几年中,厂子打了300多米的深机井一眼,安装了蒸气锅炉两台,购进了价值30万元的联合洗毛机、烘干机各一台,大小汽车四辆,厂房面积达到了2500平米,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50万元,除建厂时旗财政投资3万元外,全部是自有资金。
1989年杭锦旗生产的汉宫地毯创内蒙古自治区区优产品并颁发了证书,在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得优秀奖,这是杭锦旗有史以来第一个自治区级的优质产品。同年,自治区组织了由外国客商直接参评的地毯质量评比,杭锦旗生产的地毯获得了第一名,地毯厂厂长王振帮应意大利拉卡公司邀请,出国参观考察半个月。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公司组织内蒙古地区的十几位织毯高手赴日本表演织地毯技术,杭锦旗地毯厂的马风英荣耀参加,漂洋过海,这些在当年是多么风光得意的事。年底,全旗加工地毯3500平方米,其中汉宫地毯2400平方米,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创总产值180万元。
这期间的1988年也是地毯厂极不平凡的一年。这年,杭锦旗地毯厂自行购进一百多万元的羊毛,由于质次价高,通过洗净,出成率不到百分之三十,前半年就亏损40多万元,危机之下,为了补回损失,地毯厂及时向政府申请,要求允许其收购羊绒毛加工——当时羊绒毛还属于供销社的统购统销商品。经旗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地毯厂自行收购羊绒,并加工洗净绒毛。银行也给予了扩大贷款规模,伊盟外贸也给予包销洗净绒毛。地毯厂及时抽调60多名工人,又从伊旗毛纺厂请回几名技术人员,组成了收购、选绒、洗净、质检等几个严格的生产程序开展工作,全体人员不分昼夜大于了53天,生产洗净绒7吨多,由伊盟外贸全部收购,销售额达到300万元,实现利润60多万元,年终决算时,不仅补回了经营羊毛的亏损,还实现了净利润10万多元。
1991年王文英任杭锦旗地毯厂正厂长,王振帮调杭锦旗工艺美术厂任职。
1992年杭锦旗政府响应干部下企业锻炼的号召,选派青年干部崔建国到地毯厂当副厂长。
1993年杭锦旗地毯厂编织地毯2419平方米。再加上购销绒毛、洗涤绒毛等业务。总营业额达400多万元
1994年4月,杭锦旗进行企业转制,杭锦旗地毯厂转成股份制企业,并进行职工代表大会选举,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崔建国任董事长、厂长,黄慧珍、马风英任副厂长。
1997年因杭锦旗地毯厂借贷工商银行160万元无法偿还,由杭锦旗康达集团负责偿还债务后,杭锦旗地毯厂归并于杭锦旗康达集团,康达集团是一家主营绒毛购销业务的企业,此时的地毯厂有杭锦旗第一套洗绒、分梳绒设备,编织地毯因销路不好,已经不是主营业务了。
到2000年冬,杭锦旗地毯厂彻底破产关门。
- 上一篇: 卢凤岐: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杭锦旗工委
- 下一篇: 【故乡记忆·陕坝味道】杭锦后旗悠久的历史文化【二】
发表评论